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

儘管歐戰的大戰還沒有爆發,但是雙方都已經屯兵百萬,各國邊境上已經是重兵集結,只要隨便來一個火星就能夠徹底的引爆這場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大規模戰爭。

當各國暴兵大造戰列艦,兵工廠的各種大炮和槍支不斷出廠並被囤積起來的時候,相應的後勤物資也在正在做着大量的儲備,而作爲後勤物資中極爲重要的醫療品儲備自然是被各國後勤部隊高級將領所看重的,而剛出現在世界醫療界中的抗菌素也是陸續進入了各國軍隊醫療部隊的視線,只不過相對於而言,還是這年頭的世界老大英國的行動最爲迅速。這個時候的英國經過已經不復當年稱霸地球的風采,但是依舊是世界老大,有着世界上最爲優秀的人才和科技基礎,而對於各種創新事務也是不斷試驗,尤其是海軍方面從無畏艦到超級無畏艦,再到航空母艦再到後來的航母斜甲板,再到蒸汽彈射器,這些可都是英國人弄出來的。

而抗菌素的出現也迅速引起了英國軍方的注意,以至於第一個提出採購抗菌素當成軍用物資的國家,而這個時候德國和法國這些國家的軍方後勤部隊的那些將領們還不知道抗菌素爲何物呢。

只是採購抗菌素這事情上遇到了阻礙,由於同奎藥業的產量極其有限,而且同奎藥業也嚴厲拒絕了出售專利,以至於讓英國採用授權生產的設想落空,而偏偏這種抗菌素藥物英國那些病理化學家們研究了好幾個月後也沒有弄明白抗菌素到底是什麼成分。

如此一來,英國要大量採購抗菌素的話,就不得不採用一些政治方法了,如此纔有了朱爾典在今天這場合裡說出的話。

聽罷朱爾典的話後,陳敬雲略微沉默了會後道:“既然貴國軍方要採購,那既然是沒有問題。我會吩咐下面,讓同奎藥業優先滿足貴國軍方的需求!不過同奎藥業那邊的產量暫時有限,怕是全部滿足也不太可能,略有不足之處還望貴國軍方包含!”

抗菌素的事情只是兩人會談中的一個小小插足,並不實際影響到雙方對於其他重大問題的意見,陳敬雲不會傻到用什麼抗菌素來要挾英國,朱爾典也不會腦殘到爲了區區一個抗菌素就放棄英國的其他重大在華利益。再者,本來陳敬雲弄出來這個抗菌素除了自用外就是外了出口的,而預期的大客戶自然也就是英法德俄這幾大交戰國了,之所以現在出現然朱爾典來過問的事情,那純粹是因爲同奎藥業那邊的產量還很有限。

同奎藥業在南京城郊的廠房雖然已經完成了小半,完成了正式投產,這個產量雖然不小了,但是到時候要同時供應數個交戰國的衆多抗菌素需求依舊是遠遠不足的,實際上同奎藥業的增產計劃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第一期建設工程完成後,同奎藥業已經是投資進行了第二期廠房的建設,引進設備。而這個第二期增加計劃可沒有花華夏銀行一分錢,全都是依靠同奎藥業自身的利潤在進行投資。

實際上,雖然同奎藥業開張不過半年,正式大規模生產纔不過三四個月,然而現在同奎藥業的月營收已經高達百萬,扣除高額的稅收和運營費用外,淨利潤依舊佔據了半數還多,隨後這些利潤又是全部投入到了廠房建設和生產設備的採購。儘管同奎藥業還沒有能夠爲華夏銀行帶來哪怕一毛錢的現金收入,但是同奎藥業依舊成爲了華夏銀行下屬諸多企業裡面最能賺錢的企業了,甚至超過了先前的風光無限,一直以來都是華夏銀行現金流支撐的數家菸草公司,堪比禁菸司專營鴉片所帶來的收入了。

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那些壟斷高技術企業的吸金能力了,也就能夠理解歷史上那些藥業公司一旦新藥開發成功,然後幾乎就是坐等收錢了。對於醫藥公司來說,最重要的投資主要是前期的研發,二十一世紀後每一種新藥的研發經費都是動輒數億,數十億美元,然而一旦新藥研發成功,那麼立馬就是企業的收穫期了,到時候醫藥公司依靠壟斷銷售狂撈數百億美元不是難事。

同奎藥業同樣如此,只不過抗菌素的前期研發時間比較短,加上有着陳敬雲給出的信息,所以那些研究人員基本上按圖索驥一個個試驗就行了,饒是如此在抗菌素的前期研發上,陳敬雲在那個化學實驗室投入的資金也是以以十萬計了,這樣的龐大投資也只有背後有着華夏銀行的陳敬雲敢做了。

等同奎藥業的產量繼續增加,到時候做到爲各大交戰國都提供充足的抗菌素的話,那麼僅僅憑藉這一個產品,也許到時候就能夠超越中國的傳統出口商品生絲所帶來的外匯收入。

當然首先得提高同奎藥業的抗菌素產量,第二個就是得讓抗菌素進入各國軍隊的視線裡,現在英國軍隊既然自動找上門來,陳敬雲自然是拍手歡迎的,至於他一下子就答應了朱爾典的要求,讓同奎藥業騰出一部分抗菌素來供應英國軍方,至於那些民間市場自然就得暫緩一二了。

和朱爾典又是談及了其他一些問題後,朱爾典纔是離去,表面上而言,雙方的交談是友好而無聊的,雙方因爲各自的立場問題問題以及分歧太多,所以導致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根本就無法達成協議,比如海關關稅自主權的問題上,朱爾典一直都是沒有給陳敬雲正面的迴應,顯然是不打算談這個問題,而另外在雙方談及的各地租界上,朱爾典聲稱這些租界都是英國和中國的前清政府所簽訂的各項條約中所取得,具備合法性,所以別說陳敬雲想要收回香港這個被割讓出去的地方,連租界都別想要收回來。

儘管已經預見到英國方面的態度會很堅決,但是陳敬雲依舊沒有想到英國人的態度會這麼堅持,連一絲餘地都不給他。

送走了朱爾典後,陳敬雲陰沉着臉,心裡思索着如果按照英國人的條件全盤接受的話,那麼到時候國社黨恐怕就會遭遇那些愛過青年的抗議了,然後自己在國社黨內,在共和政府內的威望就就會受到極大的阻礙。

想到這裡他是有些惱怒了,那些英國人真是給臉不要臉,如果英國人能夠在某些小問題上略微讓步,讓他能夠給國內民衆一個交代的話,那麼他自然是投桃報李,到時候在未來的國內基礎建設的一些合同上給英國人一部分也是可以的,甚至在未來的德國問題上全力支持英國也是可以的。然而可是現在英國人那麼堅持,讓陳敬雲非常被動!

心裡有些惱怒的陳敬雲在接下來會見德國駐華公使辛慈的時候,主動提及說現在局勢不穩,如果德方需求,那麼中方可以在鎢精礦的供應以及豬鬃等物資加大供應量,以滿足德國的戰略需求。

辛慈聽罷後自然是欣喜讚賞了中方的友好貿易合作態度,於是乎雙方三言兩語見,就已經達成了臨時協議,德國得到了江餘礦業儲備的四千噸鎢精礦,而且立馬就能運送回國。

陳敬雲想着這點鎢精礦雖然錢不多,但是至少能夠讓德國生產更多的武器,讓英國人留更多的血吧!如此也算是小小的平復了之氣因爲朱爾典的強硬態度帶來的不好心情。

緊接着陳敬雲又是試探起了問起了海關關稅問題,和陳敬雲預料的不同,德國人竟然對此保持贊同意見,聲稱有限度的支持中方收回關稅自主權。

然而在租界問題上,尤其是青島問題上辛慈態度嚴厲,和陳敬雲所預料的一樣,德國人根本沒有把租界歸還的意思,更加沒有把青島主動送回中國的意思,至少在一戰正式爆發前沒有這種可能性。

對於這種結果陳敬雲是早有預料的,要不然他也不會現在就開始準備青島戰事了。

當然了,在一戰爆發後,德國爲了避免青島落入其他國家手中,是有可能把青島主動歸還中國的,只是這種事誰也說不準,畢竟除了陳敬雲認定了這場世界大戰會在今年爆發外,其他人都是知道大戰將至,但是真正什麼時候會爆發那肯定是誰也不知道的,興許是今年,也許是明年,也許是後年,甚至有可能永遠都不爆發。在這種不確定的未來到來之前就主動把青島交還給中國,除非威廉他腦袋發燒了!

和諸多大國的駐華公使一一親自交談後,陳敬雲的心情有些不太好,雖然早就知道要收回關稅自主權還收回租界這兩件不容易,但是沒想到竟然會如此麻煩。

“看來光靠嘴巴別人是不會把東西還回來的,還得靠大炮和子彈啊!”陳敬雲站在往常袁世凱經常喜歡站着的窗前,看着窗外的綠葉輕漾,喃喃着說着只有他自己才能聽見的話:“既然談不攏,那麼就來一場戰爭吧!”

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461章 方大山第210章 衝鋒(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40章 亨利歸來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1054章 戰損(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024章 忍讓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章 光復餉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96章 福州體系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82章 左將軍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94章 蔡秘書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
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461章 方大山第210章 衝鋒(二)第96章 福州體系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40章 亨利歸來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1054章 戰損(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024章 忍讓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章 光復餉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96章 福州體系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82章 左將軍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94章 蔡秘書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