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保存實力

自從七月份陳敬雲在南京公然重開國會,成立大元帥府之後並宣佈正式北伐之後,國民軍和北洋軍之間的戰爭就已經是全面爆發,最先點燃戰火的乃是湖南地區,國民軍第四軍已經夥同陸榮廷之桂軍第五軍一師一旅和唐繼堯之滇軍第七軍的一師共同進攻湖南地區。

而在整個七月份,蘇南和安徽地區的北洋軍和國民軍都在進行着大決戰前的準備,國民軍準備發動渡江攻佔安徽進而切斷津浦線,而北洋軍則是同樣打算從皖南渡江攻佔蕪湖後,越過長江天塹而揮軍蘇南。不過國民軍先一步完成了北上之準備,並率先發動了渡江戰役,隨後在八月份雙方圍繞着巢湖進行了長達二十天的激戰,戰線蔓延方圓近百里,激烈的戰事也繞過雙方損失慘重,巢湖的失守讓北洋軍第三師下屬獨立旅和安徽省陸軍第三師被成建制的消滅。國民軍裡的各部隊加起來也有好幾千人的傷亡,第五混成旅一度喪失進攻的戰鬥力而不得不留在巢湖進行休整。

等八月份過去後,國民軍繼續北上,而這個時候雙方也是圍繞着合肥進行了下一輪的激戰,爲了守住合肥,曹錕把手中的所有剩餘兵力都是集中到了合肥周邊,包括了北洋軍第三師下屬的第五旅、第六旅、第三炮兵團、第三騎兵團以及師部其餘直屬兵力,另外還有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第二師,整體兵力達到了兩萬五千餘人。

曹錕把這些部隊大體上分爲了三個部分,一個是肥西方向的張鴻奎之第六旅四千餘人和胡萬濤之安徽省陸軍第二師六千餘人,在他們的正面乃是國民軍第六師。雖然說在肥西方向表面上兵力有上萬人,但是實際卻是實力最弱的一個方向,胡萬濤的安徽省陸軍第二師一路從安慶敗退到肥西,可以說是一路被國民軍追着打,兵力損失衆多不說而且軍心不穩,士氣大跌,如果不是有北洋軍第三師的張鴻奎第六旅四千多人撐着的話,胡萬濤的安徽省陸軍第二師早就奔潰了。

所以這一路,表面上是有一萬兵力擋着,但是實際上也就是第六旅的四千多人能用。

“張兄今天又來討要彈藥了,說是前線的彈藥消耗極大!”第三師的參謀長蕭耀南也是一臉的苦色。

曹錕道:“他那邊打的苦了些,需要多一些的彈藥也是應該的!不過肥西那邊現在的情況確定了嗎?到底是一個師還是兩個師的國民軍?”

蕭耀南道:“前些時候我們得到的回報一直都是說有兩個國民軍師的,不過這些消息都是胡萬濤那邊報上來的,算不得數。這段時間第六旅那邊已經和肥西方向的國民軍交手多次,已經是把他們的番號摸出來了,的確是國民軍第六師。不過暫時沒有發現第二支國民軍師的番號!”

這時候,一邊的吳佩孚也道:“我看應該是隻有一個師了,國民軍那邊的編制我們也是知道一二的,一個師就是一萬人左右,武器裝備也不比我們這些老北洋的差多少,從前端時候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的戰績來看,對方應該是隻有一個師了,不然胡萬濤也不能一路轉進回到肥西了!”

吳佩孚身爲前線指揮官已經和國民軍多次交戰,不管是去年的蘇南之戰還是不久前的巢湖戰事還是說現在正在進行當中的合肥戰事,他都是親臨前線率軍作戰,對於國民軍的戰鬥力還是有所瞭解的。

“對方只有一個師,讓張兄小心一些,再拖個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吳佩孚謹慎的說着,想要指望第六旅區區四千人擊潰對方一個主力師是不太可能的,不過要守住拖半個月的時候還是可以辦到的。

“現在我們的難題是東邊,尤其是國民軍第九師的攻勢太猛,我部傷亡甚重啊!再這麼拖下去恐怕不用三五天我那第五旅就得奔潰了!”吳佩孚顯然更擔心自己

合肥守軍裡第二部分就是合肥東部的吳佩孚之第五旅以及第三師的剩餘直屬兵力加起來約有七千餘人,在他們的正面乃是國民軍第九師。吳佩孚在巢湖戰事中已經在蔡家崗和第九師打過一仗,那時候他的兵力處於絕對劣勢自然是迅速撤退了,但是僅僅是短暫的接觸也讓他對敵軍第九師的強大火力有了直觀的瞭解。

“這個國民軍第九師和我們以前所知道的國民軍主力師是完全不一樣的,按照這段時間我們和他們的交戰來看,他們的炮兵力量已經不下於我們第三師的炮兵團,而且從爆炸的威力來看可能是有大口徑的四寸以上口徑火炮。不過江北那邊返回的情報說,國民軍的那個獨立炮兵團還部署在江北並沒有轉移,極有可能是國民軍新建成的第二個重炮營。”吳佩孚也不是神仙,雖然知道國民軍中有着中小口徑的迫擊炮,但是還沒有聯想到國民軍還有一百二十毫米的重型迫擊炮。

吳佩孚繼續道:“除了炮兵力量比尋常國民軍部隊大外,他們下面的機槍火力也超過尋常國民軍,甚至也超過了我們,三天前我部下屬一個營在進攻敵軍第九師一個陣地時,對方僅有一部三百餘人防守,但是卻有至少兩挺重機槍和十餘挺輕機槍。這種情況是其他國民軍所沒有的,據我所知倪兄正面的敵軍第八師一個營六七百人中也不過三五挺輕重機槍。除了他們的機槍外,他們的那種小炮裝備的也很多,按照我看一個營裡頭至少也有五六門以上了。”

蕭耀南道:“吳兄說的對,敵軍第九師的火力已經是遠遠超過了其他敵軍,我預計這應該是國民軍的主力部隊了,要不然不會有五六門小炮和十多挺機槍的!”

其實吳佩孚和蕭耀南這些北洋將領還是低估了第九師的武器裝備,第九師作爲最新擴編的部隊,極大的加強了機槍和迫擊炮的力量,重機槍從1912年標準師的十八挺擴編爲三十六挺,做到了每個步兵團都有一個十二挺制的重機槍連,團屬六門制八十毫米的迫擊炮連擴編爲十二門制的迫擊炮營,團屬支援火力是直接擴編了一倍。營屬機炮連也擴編到八挺輕機槍和八門六十毫米迫擊炮。但就團一下支援火力而言,已經超過了北洋軍以及其他國民軍一倍之多。

另外安徽戰事中,第二軍還把手中的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擊炮營加強給了第九師,這也是爲什麼造成吳佩孚判斷國民軍第九師有四寸以上大口徑重炮的原因所在。

儘管歷次戰鬥中第九師的裝備有所損失,但是這種損失並沒有傷經動骨,加上後方一直不斷的對前線進行補給,除了彈藥補給外,自然還有武器的補充,就使得了第九師一直保持在較爲完整的武器裝備建制。

曹錕在上邊聽着這樣的話,心裡也是鬱悶着:“怎麼這國民軍是越打越強呢,去年的時候國民軍的武器裝備雖然不差,但是還沒有超越北洋軍的地步,但是現在怎麼出現了一個第九師,其裝備竟然還超過了自己的第三師!”

“國民軍的主力部隊不是說第一師和他們的警衛師嘛,眼前這個第九師我可是聽說才成軍不足一年,半年前才抵達蘇南,也就當初參加了進攻皖南的戰事,怎麼變成了國民軍的主力部隊?”曹錕心裡納悶着,不過也沒有去糾結這些問題。

“現在我們的炮兵團損失極大,這如此壓制敵軍的炮火是個問題啊!”曹錕說着:“這短時間裡,就不要主動出擊了,儘量保存實力等待援軍!”

“可是那個徐樹錚什麼時候才能來?”吳佩孚道:“他說南下都已經說了小半個月了,自從到了蚌埠後就一直不挪地方。”

吳佩孚對於徐樹錚的第十一師遲遲不肯進入安徽增援己方是很不滿的,畢竟誰在前線打生打死,然而後邊的自己人卻是安安穩穩的按兵不動都是受不了的。

吳佩孚有這種想法也不奇怪,而徐樹錚之所以遲遲不肯南下,自然也是有着他的理由的,之前在徐州的時候那是因爲要保存實力,靜待時局發展,隨後袁世凱對此大爲不滿,段祺瑞也不得讓徐樹錚繼續南下了,這磨磨蹭蹭了好久後纔到達蚌埠。但是一到達蚌埠後徐樹錚又是猶豫了。

因爲一方面是馮國璋天天催着他南下滁州增援,說是現在江北壓力很大,滁州以西的武崗方向唐天喜的第十師和於有福的第二混成旅面對國民軍的兩萬多人很有壓力,爲了確保滁州不失,爲了確保江北不出問題,馮國璋極力要求徐樹錚繼續南下滁州,一方面是坐鎮徐州預防國民軍可能的偷襲,另外則是可以隨時對前線的武崗方向或者是江北進行增援。馮國璋想要徐樹錚繼續南溪,但是曹錕也是極力要求徐樹錚南下淮南,沿着長豐一路南下增援合肥,並說合肥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如果再不來援軍,那麼他曹錕可就守不住合肥了,守不住的時候他曹錕說不準就帶着部隊掉頭就跑了,到時候合肥丟了可不能怪他曹錕。

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59章 生和死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66章 福寧公司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129章 夏日情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456章 北巡(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8章 山東亂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997章 陰謀(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4章 花巷所聞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37章 擁袁通電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379章 休閒日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229章 外交酒會
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59章 生和死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66章 福寧公司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129章 夏日情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456章 北巡(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48章 山東亂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997章 陰謀(一)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4章 花巷所聞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37章 擁袁通電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379章 休閒日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229章 外交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