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

隨着曹錕所部在馮國璋的求援下倉皇渡江北撤,長江以南的蘇南地區宣告全部落入國民軍控制當中,同樣隨着北洋軍撤回江北,同時也宣示着蘇南戰事即將告一段落,此時國民軍和北洋軍隔着長江在南京對持,縱然國民軍的警衛師還在南京東部的六合地區,但是已經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接應曹錕部渡江後,馮國璋隨即派王汝賢的第七師和第二混成旅爲主力東進六合,初步交戰後國民軍司令部命令警衛師進一步東撤,避免無所謂的損失,而後在海軍的沿岸掩護下一路沿着剛開始渡江西進南京的路線快速向揚州方向撤退,試圖在儀徵、揚州一線重新建立穩固防線。

然馮國璋這個時候是憋着一股氣,蘇南戰事的是失敗讓他遭受了巨大的政治壓力,隨後最後曹錕所部的渡江北撤是袁世凱親自准許的,但是作爲北洋軍在整個蘇南戰事中的實際指揮官,他對蘇南戰事的失利是有着的不可推卸的責任的。而爲了挽回危局,同時也作爲當初主張接應曹錕渡江北撤的理由之一,那就是要把在江北的國民軍警衛師給吃掉,所以一接應曹錕渡江成功後,他就是迫不及待的抽調了主力部隊準備追擊圍剿江北的警衛師。

北洋軍收復六合後又一路緊隨警衛師其後,進抵儀徵揚州一線,面對北洋軍的緊追不捨,國民軍司令部方面擔心已經損失慘重的警衛師會遭到被圍殲的命運,就連陳敬雲也是極爲擔心,責令參謀部方面拿出一個可行方案來,最後參謀部方面通過預演,認定南京方向的北洋軍主力已經沒有力量再一次發動渡江作戰,在南京前線繼續保持大量的主力部隊已經是沒有必要的,隨後作戰司樑訓勤和陳儀等參謀部內軍官制定了新一輪的調整計劃,將集中在南京附近地區的國民軍主力部隊東調,留下國民軍第二師、第七師防備南京附近地區,第一師回師鎮江到上海一線,而第四師的主力部隊則準備緊急渡江增援揚州方向的警衛師。

不過這個作戰計劃還沒有完成,北洋軍的東進部隊已經發動了對儀徵和揚州的進攻,警衛師不敵,連接丟失儀徵等揚州外圍重要防線,配屬警衛師作戰的第四師四十二團損失慘重。而此時,國民軍準備調集第四師的主力部隊渡江增援還沒那麼快到呢,於是乎警衛師又是向被趕鴨子一樣收縮在揚州主要戰線裡。

“這幾天第二旅打的很不錯,可以說大震我軍軍威!”江北泰山鎮內,北洋軍第二軍的司令部內,曹錕和馮國璋細細交談着揚州方面的戰事。

馮國璋也是一邊點頭一邊道:“這一次,我是要國民軍的這個警衛師回不去了!”

曹錕此時卻是道:“此事怕是沒那麼容易,王汝賢不是說國民軍已經在揚州開始構築工事防線了嗎,而且從對岸的國民軍動向來看,他們的主力部隊應該也是開始東調了,極有可能會對揚州進行增援!”

馮國璋聽罷也是嘆了口氣:“對岸的國民軍是越來越多了,這兩個月來我們少說也打掉了他們兩萬多人,但是人家卻是依舊主力未損,而反看我們?唉,如果我們手中兵力足夠的話,再派遣一個師增援揚州方向,說什麼也能夠拿下來的!”

馮國璋的感嘆不是憑空而來的,蘇南戰事打到現今,雙方可謂都是損失慘重,國民軍那邊的損失到底有多大馮國璋自然是不知道詳細數據的,但是通過下屬部隊的戰報而他自己的估計,大體上也能夠估計的出來,這前後兩個月加起來少說也打掉了國民軍兩萬人。而北洋軍自己呢,損失更大。

此時蘇南戰事當中,北洋軍前後一共投入了四個師一個混成旅以及一個重炮團。分別是前期南下作戰的北洋軍第三師、第五師、第八師。失守江北後緊急從山東、北京增援而來的第七師、第二旅、重炮團,總兵力高達六萬餘人,師屬中口徑火炮一百七十餘門,大口徑重炮三十餘門。

這樣大規模的戰事可謂是北洋軍自從成軍後所經歷的第一場大規模戰事,慘烈程度遠不是去年的湖北戰事和南京戰事可以相比較的,前後作戰兩個月,北洋軍雖然前期控制了整個南京以及南下溧水和鎮江,但是後續作戰當中一步一步退守,最後又把南京南城給丟了,讓國民軍把整個江南都佔據了。而這一場戰爭中,到目前爲止北洋軍可謂是損失慘重,傷亡總人數將近三萬人,其中張勳的第八師可以說幾乎被成建制的消滅,張勳的第八師從一開始就比較倒黴,當初還在揚州時準備渡江就損失了不小,然後留守在江北駐守揚州和南京的兩個團在馮國璋的率領下幾乎警衛師全殲,只剩下不到數百人的殘部而已。

第八師主力在鎮江前線以及後來的南京防守作戰中又遭到極大損失,到北洋軍北撤前夕已經不足四千人,而在撤退前夕第八師發生大規模崩潰,衆多部隊向國民軍投降,到最後張勳只是帶着五百多人的部隊跟着曹錕撤退而已,後來又是收攏了幾百人殘兵,一整個師萬三千餘最後竟然只剩下千人不到,可以說已經被徹底殲滅了。而張勳的一回到江北後就是向馮國璋和袁世凱哭訴啊,最後袁世凱不得不讓張勳暫時率領他那殘兵撤出南京前線,現在張勳已經是帶着他的殘兵往清江浦回去了,至於事先承諾的重建第八師袁世凱也是明確表示會做,但是現在戰事緊張自然不可能現在就給張勳多少錢或者裝備之類的,只是給了張勳一個名頭,讓他回去清江浦地區休整。要重建第八師,恐怕就得張勳自己一個人面對天空一邊流淚一邊狠狠的搜刮地方了。

第三師和第五師以及第七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其中以第三師唐天喜的第五旅損失爲重,唐天喜的第五旅在整場蘇南戰事中幾乎重頭到尾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個抵達鎮江前線,重創立足未穩的國民軍第一師,從而造成了戰爭初期的國民軍鎮江大敗,更讓國民軍第一師前任師長陳衛華的被罷免。後來江北泰山鎮失守後,曹錕又讓他率領本部防守大卓鎮,成功的只用了三千不到的步兵和千騎不到的騎兵部隊阻擋了國民軍林肇民部第七師的北上步伐,保證了曹錕和張勳的主力部隊西撤的路線。固守南京時又是獨自承擔了面對着國民軍主力第一師的進攻,撤退前夕唐天喜更是被曹錕委以重任,接替已經奔潰的第八師擔任全軍渡江撤退的後軍,阻擊國民軍的追擊,唐天喜的第五旅是最後一支渡江北撤的北洋軍部隊。

這一連串戰事當中,讓唐天喜的第五旅成爲了北洋軍在蘇南戰事的唯一亮點,雖然北洋軍最後敗退蘇南,但是也掩蓋不了唐天喜的赫赫戰功,幾乎唐天喜剛渡江成功,袁世凱的嘉獎就已經抵達,授唐天喜少將加中將銜,勳五位。成爲蘇南戰事當中唯一得到晉升嘉獎的北洋軍高級將領。

俗話說的好,一將成萬骨枯,唐天喜得到晉升的時候,他所帶領的第五旅也是損失慘重,傷亡人數高達七成,佔據了第三師傷亡的絕大多數。加上第三師其他部隊的傷亡人數,第三師的傷亡總人數接近六千餘,幾乎損失高達四成。

北洋軍第五師相對要好一些,溧水前線的戰事中損失不大,後續南京撤退當中又因爲沒有承擔全軍掩護阻擊任務,雖然在南京防守作戰中有所損失,但是總體來說損失不大,第五師的損失不大,也就讓第五師成爲了北洋軍南下各部隊當中唯一一支沒有受到重創的部隊,就連後續增援而來的王汝賢第七師和第二旅都比第五師損失的大。

王汝賢的第七師損失主要是因爲增援南下後,因爲急着救援被圍困的泰山鎮馮國璋,後來又因爲要求援困在南京南城的曹錕部,幾乎從頭到尾都是再猛烈的打着攻堅戰,如此一來損失自然很大,總體傷亡也有數千人。

這些部隊的傷亡人數全部加起來,倒是北洋軍傷亡高達近三萬人,其中第八師佔了半數,剩下幾支部隊各有損傷。除了人員傷亡外,重武器損失更多,第八師就不說,整個師都沒了,師屬炮團也丟了一乾二淨,而第三師和第五師在撤退過程中,火炮之類的重武器也多數被遺棄,加上之前的戰損,北洋軍的火炮幾乎損失過半。

如果說北洋軍要把第三師、第五師恢復建制,人員兵力好說,但是武器裝備的漏洞就不是那麼容易填補的了,沒有外來資金援助的情況下把現在的北洋軍底`褲都當掉都重建不起來,不過北洋軍體制和國民軍不一樣,中央沒錢不代表下面各師沒錢,比如張勳要重建第八師,袁世凱不給錢他照樣也咬着牙重建,曹錕和靳雲鵬要恢復第三師和第五師的戰鬥力的話,中央不給錢他們自己也會想辦法的,上面不給錢自己搜刮就是了,簡單的很。

馮國璋嘆息着北洋軍的損失,陳敬雲也是在上海聽着袁方回報蘇南戰事的相關報告,裡面的傷亡數字的同樣讓陳敬云爲之動容。

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91章 伍世鍾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7章 關餘貸款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454章 狐狸精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96章 爆發(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4章 剪辮造反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207章 空襲(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48章 山東亂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86章 毒氣彈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
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91章 伍世鍾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7章 關餘貸款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454章 狐狸精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96章 爆發(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4章 剪辮造反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207章 空襲(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478章 97號陣地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48章 山東亂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86章 毒氣彈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