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

陣亡八十七人,傷一百四十六人。

而這是起事之後的全部傷亡,與將近二十天的戰鬥和取得的戰果比,這個數字顯然並不算多,甚至算是比較輕微。

如果武器裝備齊全的話,就算是江湖會黨、遊勇也能擊敗同等數量的巡防軍,就更不要說是經過訓練、戰鬥意志旺盛的革命軍了。

陳文強雖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卻不想就此放寬擴充軍隊的條件。打敗了清軍,卻很可能搞出紀律鬆馳、不聽號令的武裝,顯然是急功近利,不顧長遠的做法。

要知道,任何一個政府都會努力維持社會秩序的安定。而幫派會黨因爲沒有髙尚、神聖的信仰,恰恰是難以控制的社會力量,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是社會鼎革之際的投機分子。

所以,革命軍的擴充一直是謹慎、有序地進行,儘管隨着戰事的影響逐漸擴大,前來投奔的人員絡繹不絕。

“此戰結束後,部隊有進行整訓的必要。”看到問題並提出建議的是參謀長葛智初,“起事之初,革命軍是一千五六百人,是完全忠誠可信的。現在新兵已經招收了近三千,看似人多勢衆,卻在運用兵力上不敢放心了。”

這是實際存在的問題。以前一個連能夠完成的任務,現在呢,對擴充的隊伍的戰力缺乏準確的估計,就不能再派出一個連,可能要派兩個連才能放心。

“我同意你的建議。”陳文強了頭,說道:“不光要整訓,彈藥物資也要補充。清廷是不會善罷干休的,廣西清軍敗了,還有廣東,還有其他省的清軍。不休整積蓄下力量。革命軍無法連續作戰,擊敗一波一波的來犯之敵。那種認爲在一地起義成功,便能得到四下響應,一舉推翻滿清的想法,是過於樂觀了,至少也是錯判了當前的國內形勢。”

“陳執委。我一直想問,總部是基於什麼樣的根據,做出五年內革命必定成功的結論的。”已經是營長的秋j很是疑惑地開口問道。

陳文強淡淡一笑,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瞭望着炮臺四周的景色。巍巍羣山,連綿起伏,站在金雞山,不出國門,異國一百多裡範圍內的土地盡收眼底。再轉方向。則是鎮南關的關城,以及更遠的中國土地。

“希望,在黑暗中綻放的希望!信心,用血與火埋葬王朝的信心!”陳文強沉聲說道:“還有主導革命、捨我其誰的勇氣,五年,不必考慮是什麼根據,只要奮勇前進,五年也嫌長。”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向着十公里以外的三個村子進發。

第一組的人既不知道村莊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遠。只告訴他們跟着嚮導走就行了。剛走出兩三公里,就開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時候,有人幾乎憤怒了,不斷抱怨爲什麼要走這麼遠,何時才能走到頭,有人甚至坐在路邊不願走了;越往後。他們的情緒就越低落。

第二組的人知道村莊的名字和路程有多遠,但路邊沒有里程碑,只能憑經驗來估計行程的時間和距離。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多數人想知道已經走了多遠,比較有經驗的人說:“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又簇擁着繼續往前走。當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時候,大家情緒開始低落,覺得疲憊不堪,而路程似乎還有很長。當有人說:“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來,加快了行進的步伐。

第三組的人不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塊里程碑。人們便走邊看里程碑,每縮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陣的快樂。行進中他們用歌聲和笑聲來消除疲勞,情緒一直很高漲,所以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心理學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當人們的行動有了明確目標的時候,並能把行動與目標不斷地加以對照,進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進速度與目標之間的距離,人們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到達目標。

在那個風起雲涌的大年代,以乎所有革命者都象第一組人那樣,不知道黑暗何時能結束,黎明何時到來;好象前面是懸崖,但又只能往前走。叫苦、抱怨、憤怒、放棄,在這看不到盡頭的煎熬中,各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有着不同的選擇。

所以,陳文強要發動起義來鼓舞士氣、平抑革命者的激情,並且要給革命行動定下明確的目標,讓他們知道何時會徹底勝利。每過一天,便是向最後的勝利邁進了一步。

有了希望,有了奔頭,人們就會利用短暫的歡樂來消除疲勞,在困境中不斷地開動腦筋,渡過難關;在前進的路上也會不斷地激勵自己,使自己保持高昂樂觀的情緒,不屈不撓地向目的地前進。

葛智初和秋j相視一眼,有些無奈,但也頗爲振奮。對於陳文強,他們不知道該是怎麼形容,但這一段時間以來,陳文強在用人方面顯得極爲準確而自信。王和順、陸榮廷是代表人物,雖然也採取了制約的措施,但能大膽使用,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降將也是如此,陳文強只是交談片刻,便能在小本本上作出準確的評價,是小心使用,還是謹慎提防,或是調離軍隊。別以爲這事情不大,這麼一番調整佈置,卻儘可能地剔除了不安定因素,維護了部隊的穩定,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

很多人與陳文強交流攀談的時候並不多,但有過這種經歷的人似乎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陳文強能夠切中要害,直指內心。對真正的革命者來說,是如沐春風,想得周到細緻;對投機和動搖分子來講,則是悚然驚心。凜然而懼。

而且,有時候是不用交談的,陳文強只是莫測高深地觀察、審視,便能夠得出準確的用人意見。

宋先生長於革命理論,陳先生長於知人善用,吳先生長於軍事指揮。就目前復興會這三駕馬車。都可謂是盛名無虛。至於其他神秘執委,外界和復興會會員便知之甚少了。

“在革命成功這幾年中,我們要打好基礎,而不是猛衝猛打,寄希望於四方響應,推翻滿清。”陳文強用力拍了拍炮臺的垛口,繼續說道:“就象這炮臺,堅固異常,可歷百年而不毀。但修建時卻耗時耗力。非短期可完成。如果我們急於求成,那是不是會有懸軍萬里、旌旗噹噹、一呼百應的可能呢?我首先是覺得現在時機未到,而即便有這種可能,那響應我們的會是一些什麼人呢?是真正的革命者,還是見風使舵的投機者?這樣得來的成功,是表面上的勝利,還是換湯不換藥、只換了旗幟的統治呢?依我們現在復興會的實力,能切實地掌握、控制多少地方。使其按照我們的理想去建設呢?”

半晌的沉默之後,葛智初試探着說道:“可能是一個省。或者是兩個省。我們目前的軍隊規模,估計只能保證維持這麼大的地盤。還有我們的政務人員,數量並不多,也缺乏經驗。”

“如果只是表面上的易幟,地方政府依然由舊官僚、舊軍頭把持,這革命的勝利來得便很勉強了。”秋j 似乎也有所醒悟。皺着眉頭說道:“更不要說實現我們的理想,強大國家、振興民族了。”

陳文強了頭,又伸出一根手指搖了搖,說道:“不一定非要使全國統一於我們復興會的領導之下,才能去實現建設、發展的計劃。你們可以比較一下版圖。日本或許不如中國的一個省大,英國的本土面積又有多少?有一兩個省先牢牢掌握,充分發揮人力、物力,在工商業的發展上或許更有利。貪多嚼不爛哪,人員、資金,恐怕都不允許我們把攤子鋪得太大。而且,要統一全國,武力是一種方式。或許還會有其他的辦法,造成的動亂和國家損失的元氣最小。”

“什麼辦法?”秋j直統統地問道:“不打,敵人會乖乖投降?”

“現在還不好說,只是——”陳文強手指着腦袋划着圈,說道:“只是一個想法,一種擔憂。如果非要執着於武力統一,內戰打得曠日持久的話,外面的敵人恐怕要趁虛而入了。比如日本,俄國,還有其他的列強。所以——嗯,不能再說了,機密啊,我可不想違反組織紀律。”

葛智初和秋j愕然,這怎麼又扯到機密了,明明是分析大勢嘛!

“確實不能說了。”陳文強伸手一指,苦笑道:“越南人,追到這裡來了,真是貪得無厭。”

葛智初搖了搖頭,試探着說道:“要不,再給他們些槍枝彈藥?想在越南立足,還是需要他們的幫助的。”

“他們幫咱們,可也在幫自己。”陳文強沉吟了一下,說道:“脣亡齒寒,這個道理對於雙方來說,都是適用的。已經給了他們數百條槍了,雖然老舊一些,可也有一百多新槍啊?法國人暫時還構不成威脅,他們未免也太心急了。還想發動河內起義,胡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在越南維新會領導潘佩珠等人的努力下,黃花探加入了維新會,並和很多越南的抗法領袖達成了彼此建立聯絡,特別是北圻各地的愛國志士。因爲與復興會的秘密援助協議,又得到了很多槍械物資,覺得實力大幅增長,就開始籌劃在河內舉行武裝起義。

而與革命軍相比,黃花探卻深覺武器裝備還不夠,不僅是數量,質量上也相差甚遠。除了一百枝漢陽造,五十架十響盒子炮,其餘的槍枝不少,但都有些老舊。這也不奇怪,陳文強看到革命軍發展的勢頭不錯,便把計劃中支援黃花探的槍械大多換成了繳獲巡防軍的裝備,連漢陽造都不捨得送了。

維新會幹事鄧子敬在幾名武裝越人的護衛下,走上了炮臺,笑着先向陳文強拱手致意,“陳先生,在下又來麻煩您了。”

陳文強雖然腹誹,但臉上卻笑得熱情,還禮之後,說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什麼麻煩不麻煩的。革命軍在越南有立足之地,又蒙貴方支助糧草,豈不也是麻煩你們?”

“呵呵,那就是我見外了。”鄧子敬停頓了一下,沉聲說道:“革命軍打得風生水起,我們的抗法運動也想掀起個。河內起義,正在緊張的籌備。現在所缺的,主要還是武器裝備。如果貴方能再支援一批嶄新的槍枝彈藥,我方將感激不盡。”

“嶄新的?”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有些爲難地說道:“現在我軍正與敵人苦戰,彈藥物資消耗很大,即便是老舊的繳獲,也是盡最大努力支援貴方的。況且——”他拉長了聲音,停頓了一下,說道:“我軍是以新槍進行訓練的,突然更換,肯定不適應。而貴方呢,剛開始擴充人馬,從訓練開始,再到實戰,使用同一種武器,哪怕是老舊槍械,也能適應,併發揮出不俗的戰力。”

“這個——”鄧子敬苦笑了一下,說道:“老舊槍枝肯定沒有新槍威力大,還是希望貴軍能夠……”

“我要糾正你的這個錯誤認識。”陳文強打斷了鄧子敬,正色說道:“再好的武器也是人來用的,威力不取決於武器,而是取決於使用者的素質。就比如——”他四下看了看,伸手叫過一名越人,把他揹着的老式步槍要了過來。

簡單看了看,陳文強又檢查槍枝,並沒有別的毛病,便推彈上膛,調整標尺,估測距離,然後指着說道:“看見那塊石頭了嗎?黑色的,上面有塊小的。”

足有三百米的距離,眼力差的人需要藉助望遠鏡才能看清黑色大石上的那塊石頭。

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5章 刮目相看第259章 戰端開第15章 煽風點火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86章 黑吃黑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57章 辣手摧磨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159章 無題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41章 親熱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24章 結死樑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39章 新思路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6章 第一桶金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56章 無情殺戮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71章 互動,造勢第6章 安頓託付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57章 辣手摧磨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38章 立威,鴉*片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14章 無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27章 酒席,歌女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271章 自強,抵英
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5章 刮目相看第259章 戰端開第15章 煽風點火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86章 黑吃黑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57章 辣手摧磨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159章 無題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41章 親熱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24章 結死樑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39章 新思路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26章 第一桶金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229章 戰局逆轉,戰略轉向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56章 無情殺戮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71章 互動,造勢第6章 安頓託付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57章 辣手摧磨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211章 紛繁複雜,各自籌謀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38章 立威,鴉*片第33章 遠方客商第114章 無題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85章 飛機、坦克、青黴素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27章 酒席,歌女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271章 自強,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