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

陳文強彷彿沒看見一樣,在門口招手讓從人送進兩個木匣,放在桌上,一一打開。

“此是崖州玻璃廠新制,請大人觀看。”陳文強拿出一個雙筒望遠鏡,雙手呈給張之洞。

“千里鏡?雙筒的?”張之洞伸手接過,十分驚訝,反覆摩摸觀察後,疑惑地問道:“此非金非鐵,堅硬而不沉重,是何物?”

“塑料,這外殼是用塑料所制。”陳文強指着匣中的幾副眼鏡,說道:“這些都是塑料所制的外框,結實輕便。”

“這便是送我的?”辜鴻銘指着另外一個匣子,毫不客氣地伸手取出一副墨鏡,端詳了一下戴上,四下瞅了瞅,笑道:“這天是黑了嗎?戴上豈不費蠟?”

陳文強哈哈一笑,說道:“這電燈不出月旬便讓辜先生用上,就不用擔心浪費蠟燭了。”

張之洞一一撿看,連連點頭,說道:“好,好啊!你在崖州建廠,怕不只有一年左右,便能有此成就,實在令人驚歎。這連洋人恐怕也沒有?”

“德國有。”陳文強老實地回答道:“這制鏡技術取自德國,塑料技術也與其共享,。”

“德國?”張之洞點了點頭,不太確定地問道:“修鐵路也要從德國借款?不知你爲何獨鍾德國,英美諸列強難道不比德國更強大?”

“德國發展迅速,已是歐洲最強,除了海軍不如英國外,其他都不弱於英吉利。”陳文強解釋道:“作爲一個新興強國,若想與老牌列強競爭市場,自然要放低身段,所求較少。不象英法等國,胃口太大,欺人太甚。”

“有道理。”張之洞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美國呢,之前粵漢鐵路爭端,令人不快。爲何你還要擬從美國借款?”

“只是一個想法。能不能實現,還看具體情況。”陳文強沉吟了一下,說道:“但從國際形勢上來看,日本崛起,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對美國是一個威脅,美日兩國在太平洋地區對峙局面的形成似已成定局。在國內,抵美風潮使美國遭受損失,使其急於補救於中國人心目中的形象。這樣分析,美國拉攏中國。抵制日本,應該是可行之策。所以”

“嗯,分析得很精準。”張之洞坐回椅中,手中把玩着雙筒望遠鏡,若有所思地說道:“此一時彼一時,形勢有變,政策亦會有變。中國之大敵,沙俄與日本耳。若能抵俄製日,合衆連橫。亦不失爲弱國求全之道。”

“遠交近攻,德、美從地緣關係上看,顯然不如俄、日威脅來得嚴重、緊迫。”辜鴻銘在旁插嘴道:“若要抵制英日聯盟,德、美似爲佳選。中國呢,雖弱卻大,亦不失爲德、美拉攏之對象。”

“事關朝廷中樞。國家外交,本部堂若具本上奏的話”

“大人不可。”陳文強見目的已經達到,立刻出言制止,面對張之洞不解的神情,沉聲說道:“朝廷諸公是個什麼樣子。大人想必比我清楚。辦外交最重機密,事機不密,則損己利人。況現在時機尚未成熟,彼在試探,此也在觀察,先作鋪墊,再水到渠成方是上策。若急吼吼地向上湊,豈不是要少得很多的好處?也沒有了討價還價的餘地。”

“俗話說:上趕着不是買賣。”辜鴻銘頗有深意地看了陳文強一眼,說道:“沉住氣,待價而沽,正是穩妥之道。至於這個鋪墊,大人可適當表示一下,引着德、美前來兜攬。”

“如何表示?”張之洞雖然聰慧,但卻如當時的國人一樣,對這種國際事務的處理,以及對國際上紛繁複雜的關係缺乏瞭解。

見辜鴻銘把目光投向自己,陳文強趕忙說道:“抵美風潮接近尾聲,大人可順勢而爲,邀漢口美領事共商,在鄂省結束抵美。然後,或可與其洽商,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可否拔付兩湖一些,以落實其庚款助學計劃;或者……”

抵美風潮的影響,使羅斯福總統決定將當時尚未付足的庚子賠款一千餘萬兩,從一九零九年開始實行“退款”。

“退賠款”也不是由美國退回,而是在原來每年應交的“賠款”中扣除。也就是說這筆款項每年仍必須由中國政府從各項捐稅攤派中徵收,交給美國花旗銀行後,不受中國政府支配,而是另立“助學基金”,並由美國政府監督使用。

而庚款興學計劃除規定了派遣留美生的辦法外,還有諸如興建學校的計劃,其中附設的京師肄業館一所,是專爲留學美國的中國青年所建立的預備學校,也就是日後的清華大學。

而抵美運動持續至今,除了廣州熱情依舊外,其他各埠都有疲憊鬆懈之感,陳文強和他的聯合集團也覺得達到了目的,所佔資金急待鬆綁。但只要沒有公開表示,便不意味着結束。而陳文強一直策劃着如何借收手再撈一筆,借款修路無疑是一個選擇。

張之洞對如何與洋人打交道並不純熟,聽得有理,便把目光轉向辜鴻銘。

“此等事情頗爲耗時,便交由卑職與陳大人去辦,還請總督大人允准。”辜鴻銘心領神會,上前請纓。

“嗯!”張之洞點了點頭,說道:“你二人精通洋務,去辦此事,本部堂放心。”

……

粵漢鐵路事關重大,牽扯到的方方面面十分複雜。雖然得到了張之洞所承諾的全力支持,但陳文強依然要先行運作一番,資金、人才、鐵路沿途的地方關係等等,都要先行籌措、招募、疏通。

而且,陳文強是立憲派的新生代表,如果可能,他還不想頂在前頭,因爲修路而得罪三省的立憲派官紳。如果非要衝鋒在前,那他也要與張謇等立憲派首領先行溝通,達成諒解。

至於說到借外債。今人可能很難想象當時的情景,那就是諸列強都在謀求資本輸出,一聞借款,可謂是爭相兜攬,哪象後世招商引資之困難。而張之洞肯答應陳文強的條件,也實在是困擾難解。急於把這燙手山芋扔出。

當時的英法兩國的銀團專以對中國華中地區鐵路建設爲投資對象,於一九零四年合資成立了華中鐵路公司。粵漢鐵路路權被贖買商辦後,該公司自恃財力雄厚,又有各自政府力促成其事,特派員經漢口領事謁見張之洞,欲借款修路,但也提出“必欲干涉中國路權”之條件。張之洞以其“種種無理要求實出情理之外”,洽談數月,並無結果。但張之洞知道英法兩國對競奪鐵路貸款之事不會善罷干休。也便急於交由陳文強,自己樂得清靜。

況且,自從把粵漢鐵路的築路權從美國手中收回商辦後,無論是資金,還是進度,都令人很難滿意。湖南粵漢鐵路公司雖集得各類股款八百多萬銀元,但糜費甚多,應付長沙至株州一段還入不敷出。因資金匱缺。原已計劃的武昌至長沙段更是遲遲沒有動工。

種種或明或暗的原因,終於促成了陳文強接手粵漢鐵路。條件不可謂不優厚,正因陳文強是中國人,張之洞不虞路權之喪失。

當輪船駛入黃浦江時,已經是半個月之後,陳文強安排好了漢陽鐵廠、組建鐵路巡警等工作,風塵僕僕地回到上海。準備與他的各路盟友們展開會商。

大塊白雲低低地垂在田野上,空氣中瀰漫着水分,陳文強站在甲板上望着這個朦朧的城市。

改變嘛,是有,雖然他看得不完全。但他粗略知道由上海向瓊州移民的數量。應該上萬了?也就是說,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上海的窮困潦倒的百姓,至少有上萬改變了生活,加入到了開發瓊州的大軍之中。

船一靠碼頭,陳文強便看到了來接他的人,龍興堂的骨幹數人。

馬車篤篤而行,陳文強和李亞溥在車中交談商議。雖然陳文強這段時間很少在上海,但已經走上正軌的各項發展還是呈現出良好的勢頭。特別是復興會骨幹會員的加入,象旅滬華人會會、各家工廠,因爲有了這些有知識人才而使工作更加具有科學管理的性質。

“接到電報,我便開始挑選精幹的弟兄,再加上商團抽調出的百人,已經湊足了你要的數目。”李亞溥捋着鬍鬚,穩重地說道:“只是最近出了些事情,虞洽卿急着找你,想要動用興義堂的力量。”

一九零五年十二月,上海發生一起轟動一時的大鬧會審公堂案。當時,一名廣東籍的官太太黎黃氏因丈夫故亡,帶着十五名婢女由川返粵,路過上海時被上海英租界巡捕房以販賣人口罪名拘捕。

租界會審公廨審理此案時,又發生中英兩國會審官對女犯應當關押在何處的爭議,英方會審官德爲門粗暴地宣稱,“本人不知有上海道,只遵守領事的命令。”中方會審官關炯之憤然說,“既如此,本人也不知有英領事。”爭持之下,德爲門喝令巡捕用武力搶奪犯人,並將關炯之的朝服撕破。

旁聽的中國人對本國官員受辱反應強烈,衝上公堂,四處圍打巡捕,還放火燒了巡捕房和德爲門的汽車,英巡捕則悍然開槍打死多人,並抓了五百多箇中方民衆。血案爆發後,英租界的華人商號紛紛罷市抗議,而洋巡捕也不甘示弱,竟一律罷崗,租界頓時陷入混亂。

在報紙上,陳文強已經看到了這個消息,也約略猜出了虞洽卿的計劃。

早在一九八年,虞洽卿第一次展露 “調人”才能時,便是類似情形。法租界當局傲慢強硬,以建立醫院和屠宰場爲由,強行平毀了一處寧波商人的墓地墳冢。甬商原本就在上海勢力龐大,一怒之下宣佈大罷市。

雙方僵持不下時,虞洽卿跑去找同鄉的“短檔朋友”,鼓動這些賣苦力的窮人也一起來罷工,他特別說動了租界裡的女傭們,鼓動她們不去給洋僱主們洗衣燒飯,他則在背後出錢襄補。商人罷市、苦力罷工、女傭罷洗,法租界立即亂成一團,虞洽卿又隻身前往當局交涉。法國人只得讓步,墓地產權終被歸還。經此一役,虞洽卿在上海灘開始小有名氣。

現在虞洽卿想故伎重施,但英租界比法租界大上數倍不止,要想成功,就必然要藉助上海灘幫派之首興義堂的力量。而且,憑他個人的財力,恐怕也難以支撐襄助“短檔朋友”的費用。

“興義堂可以支持他,而且我有意把此事搞大,抵美運動結束,再來一場抵英運動。”陳文強冷笑着,他是最擅長利用各種紛繁複雜的事情,使其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粵漢鐵路要借外債,正好藉着抵英運動將英國排除在外。而且,陳文強還有別的迂迴辦法,使英法競奪鐵路貸款無法得手。

“據情報,英國人請動了季雲卿,他派手下送寄恐嚇信,朱葆三等人都害怕退避,只有虞洽卿不爲所動。”李亞溥沉吟着說道:“要想幹,我認爲要先除掉季雲卿,以免他和弟子搗亂。”

季雲卿在上海拜青幫大字輩頭目曹幼珊爲“老頭子”,成爲青幫通字輩大流氓,帶着徒子徒孫一向在英租界活動。因爲與興義堂沒有什麼衝突,也就沒有遭到什麼打擊。而興義堂在法租界已經一統天下,在英租界的發展也一直在進行,李亞溥有此想法,也是要爲日後的發展掃平道路。

“這個時候殺他”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說道:“如果興義堂再支持虞洽卿,抵制英國人,豈不是讓人都知道是咱們乾的?就是要乾的話,也要首尾乾淨,不留把柄。”

“季雲卿有仇家,咱們可以假外人之手做掉他,也可以引其出上海。”李亞溥陰冷地說道:“他在無錫也開香堂收徒弟,這也是個機會。”

“馮周、陳得平、柯有爲已經回來了,有他們幫着,幹掉季雲卿不是難事。”陳文強點了點頭,說道:“假外人之手既費時,又不能保證一擊而中。把他引出上海再做掉,此爲上策。”

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12章 夜市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99章 陳袁會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51章 商團,試槍第45章 求知少年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6章 第一桶金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35章 酒宴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85章 熟人再遇第56章 無情殺戮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45章 忽悠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74章 讀心,工廠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181章 無題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39章 搶土第86章 黑吃黑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34章 猶太人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67章 革命黨?第12章 夜市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6章 只要一個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2章 夜市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46章 茶館較量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46章 茶館較量第102章 一槍第94章 瓊州之基第5章 刮目相看第38章 立威,鴉*片第94章 瓊州之基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3章 奪槍、回家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4章 衝突起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91章 無題
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12章 夜市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260章 詐降?真降!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99章 陳袁會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203章 黨派之爭,交涉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51章 商團,試槍第45章 求知少年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26章 第一桶金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35章 酒宴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85章 熟人再遇第56章 無情殺戮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45章 忽悠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74章 讀心,工廠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168章 長期方略,爆發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181章 無題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39章 搶土第86章 黑吃黑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34章 猶太人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67章 革命黨?第12章 夜市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6章 只要一個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92章 天涯海角第12章 夜市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46章 茶館較量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46章 茶館較量第102章 一槍第94章 瓊州之基第5章 刮目相看第38章 立威,鴉*片第94章 瓊州之基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68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第3章 奪槍、回家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76章 強硬不退,踏足上海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14章 衝突起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91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