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訪德

隆重壯觀的海上校閱式進行了一小時二十分鐘。∑,回港途中,喬治五世國王及王后接見了率艦赴英參加艦隊校閱的中國海軍統領程璧光,並向其頒贈“加冕銀牌”。

爲增進英國皇家海軍與各國海軍的交流,英方爲所有參閱外艦指定了對應的陪訪艦。擔任海圻艦陪訪艦的是英國皇家海軍大西洋艦隊旗艦威爾士親王號大型戰列艦。

艦隊司令官傑利科中將駐艦指揮,數年後一戰爆發,傑利科升任艦隊總司令,大敗德國艦隊,成爲英國功勳卓著的海軍名將。威爾士親王號旗艦與海圻艦相鄰而泊。當日晚,傑利科中將便在威爾士親王號旗艦上,設宴招待程璧光艦長、湯廷光管帶及官生以上人員。二十五日,程璧光也在海圻艦設宴答謝傑利科中將及威爾士親王號旗艦艦長等。

六月二十二日,即英王加冕典禮之日,英國皇家海軍爲慶祝這一重要歷史時刻,也爲了加深各國海軍的友誼與交流,在樸次茅斯港舉辦了一次多國海軍田徑運動會。

中國水兵在國內哪裡組織過什麼田徑運動會,但事關中國人的面子問題,只好挑選數十名體格健壯者組織參賽隊伍,由督導隨艦出訪海校見習生的編外大副任領隊,走進了賽場。雖爲即興娛樂之舉,但也堪稱一項“國際賽事”,因此引得樸次茅斯市數萬民衆前來觀戰。

在二百米跨欄比賽中,海圻艦信號兵孟廣吉在連跨兩欄後,被木欄絆倒,“仆地裂膚,流血滿脛,仍奮勇到達終點。獲得在場觀者掌聲如潮”。爲此,在頒獎儀式上,中國隊獲得了大會主席的表揚。自此之後,中國海軍便開始十分注重開展體育活動以提高學員的身體素質。

1911年6月26日,完成赴英慶賀英王加冕大典外交使命的海圻艦,自樸次茅斯港外錨地啓航。回到普利茅斯港補充煤水食物。兩週後,再次沿英吉利海峽東行,穿過多佛爾海峽進入北海,駛抵紐卡斯爾港。

紐卡斯爾市爲英格蘭東北部沿海工業重鎮,著名的阿姆斯特朗船廠就坐落在該港。至此,海圻艦這艘遠“嫁”中國的巡洋艦算是真正回到了孃家。在此,海圻艦停泊將近一個月,進塢更換艦內全部電線。

而陳文強一行則換乘海容艦,沿海岸航行。於七月二日抵達德國威廉港,開始了對德國的正式友好訪問。

德國外長賈高爾帶着一部分高官在港口迎接,並專門開來了一輛特製的花車,以示隆重。對於中美德三角聯盟,德皇威廉二世似乎並未放棄希望,起碼新中國最近的表現,讓他感到扶持這位亞洲兄弟對德國很有利,不僅能牽制俄國。日後興許還能抵制英日兩國同盟。

德國,歐洲中部最大的國家。這片土地飽受古典音樂的浸潤滋養,散發着古典哲學的理性光芒。這裡曾經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祥地,以現代大學和科技發明聞名於世,也曾經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以驚人的破壞力,傷害了世界。也傷害了自己。

而這一切,都源於這個民族對長期分裂和戰亂的集體記憶。統一和強大,成爲德意志發展的最大動力。在近兩百年來追求國家統一的曲折歷程中,在這片一再讓世人驚歎的土地上,曾經上演了怎樣的悲喜劇?又給人怎樣的啓示和教訓?

對於德國在近代的崛起過程。陳文強認爲對於現在的中國有特別的借鑑意義,更何況,現在的中國所能借助的力量少而又少,想獨力抵抗日俄這兩個強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德國在1871年的統一本身就是一個外交和國家戰略的雙重奇蹟,值得人們,特別是中國人認認真真去研究和探討。當時德國領土上雖然生活着古老的日爾曼民族,但卻遠遠不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因爲大大小小的城邦國家散佈在德意志的疆界內,沒有一個統一國家的概念,德國人的船隻航行在公海上沒有自己的國旗,也沒有一個政府可以有效地保護他們。德意志領土也常常是歐洲列強的遊戲場,法國、丹麥和西班牙可以隨意地在德國領土上發動戰爭,四分五裂的德國成爲歐洲主要大國角逐的棋盤。

看看,這與革命前的中國有多麼相似,同樣是列強環伺,危機四起。然而,德國得益於鐵血宰相俾斯麥這位傑出的外交家和謀略家,其手段之高明、眼界之開闊和思想之深遠,可以說是德國曆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普魯士統一德國是通過三場戰爭來完成的,剝離掉戰爭及其瑣碎複雜的細節後,人們可以立即發現這三場戰爭有一些不同尋常的特點,特別值得今天的中國政府去解讀。

這三場戰爭中普魯士的對手分別是丹麥、奧匈帝國和法國,這三個國家是當時歐洲大陸上的強國,也是德國邁向統一路上的三頭攔路虎。在每一場戰爭中,普魯士的對手或潛在的敵人都分別爲中立國甚至是普魯士的同盟國。在一場戰爭結束後的下場戰爭中與普魯士曾經交戰的敵國卻可以搖身一變成爲普魯士的鐵桿同盟國。

正是俾斯麥,表現出的百折不撓的精神令陳文強欽佩萬分。他善用謀略,有狐狸一般的狡猾;他機敏巧妙運用一切外交手段,體現出高超的外交智慧;他善於審時度勢,能準確把握稍縱即逝的戰略機會,卻從來不貪功冒進,深刻參透了過猶不及的道理。

俾斯麥在每場戰爭前都作了紮實細緻的外交工作,甚至不惜犧牲部分利益來穩住有可能讓德國統一進程逆轉的歐洲主要大國英國、俄國和法國,甚至不惜放下身段表現出媚英和媚俄的舉動,對英國降低了關稅,對俄國鎮壓波蘭革命沒有加以干涉,同俄國簽訂了友好條約。

對於法國昏聵的拿破崙三世,俾斯麥則看透了他好大喜功、優柔寡斷和鼠目寸光的特點。向他承諾普魯士不干涉法國兼併比利時、盧森堡和德國西部的魯爾區等。俾斯麥所作的一切都是要在每場戰爭中最大限度地爭取其他大國的中立立場和不干涉,最大限度的孤立敵國,讓敵國在歐洲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最令陳文強感到震驚的是他看到的第一幅德國地圖是1871年時的,那是俾斯麥才統一德國時候的地圖,那時候德國的疆界跟今天略有出入,但大體上是一致的。這說明什麼?從一戰落敗。再到二戰崛起,又是慘敗,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輪迴,德國的疆界又幾乎恢復如初。

換句話說,鐵血宰相俾斯麥執政期間完成了德國的統一,之後經歷了幾起幾落,也經歷了國家崛起、被瓜分、再崛起、再沉淪和三度崛起的大喜大悲,德意志民族在經歷了百年的崛起和毀滅的大循環後,依然是原來的模樣。

陳文強對此陷入了長久的思考之中。之後,他從普魯士以來的德國曆史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對國家民族在理性道路上謀求國家最大利益的哲學有了更深的瞭解。

“貴國的統一是個奇蹟,貴國的崛起和強盛更是奇蹟,縱觀中德兩國的歷史,有很多相近和相似的地方,我們是來虛心學習並請求幫助的……”在抵達德國的首個歡迎宴會上,陳文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盛讚了德國對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並高度評價了中德業已建立起來的深厚友誼。並向德國工商業人士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投桃報李,以夷制夷,不管是出於何種考慮,陳文強的講話給了此次訪德定下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基調,謙遜而樸實的作風也給德國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從建國之初,中國政府就表示出了對德國的親近和依靠。重新延續了中美德三角聯盟的設想。而就在不久之前發生的外蒙問題上,中國政府也表現出了一顆棋子的作用和覺悟。

國與國之間便是如此,有利即是需要,歷史從來沒有什麼不變的原則,沒有任何國家不可以結盟。也沒有任何國家不會成爲本國的敵人。

杯光酒影,賓主盡歡,中國代表團帶來了很多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作爲禮物,這些小東西或許不值幾個錢,但的確使雙方的關係顯得更加融洽。

夜深了,宴席結束了,陳文強沒有馬上去休息,而是與新任德國公使蔣作賓進行了商談。

“維也納是一個貴族滿街走的地方,任何較高級的文武官員在退休時都會被冊封爲貴族。奧地利貴族最會享受,所津津樂道的是宴會、狩獵和戀愛。他們無意功名、漠視國事,請他們當部長被認爲是一種莫大的個人犧牲。所以帝國政權也就操持在匈牙利貴族的手中。”蔣作賓略帶輕篾地介紹着奧國的情況。

作爲共和國政府的第一任公使,德國政府對蔣作賓的到來表示了足夠的禮遇,專門開了一輛車到德國瑞士邊境迎接。在柏林站,一些高級官員都出來迎候(後任大使再無此熱烈場面)。

在蔣作賓到柏林前,中國駐德使館,竟連一輛汽車也沒有,遇到外事活動,臨時借車,手忙腳亂,不僅誤事,也常爲人笑話。不僅如此,其館內外破舊之狀也實在令人驚訝。檐壁斑剝,窗簾破舊,椅面碎洞相連,暖氣常無,被外人譏笑爲“冷宮”。

他到任之後,立即着手設計修繕房屋,更換室內陳設,安裝對講機、暖氣等設備,使公使館面貌煥然一新。深秋,在館內開宴會時,即使袒胸露背的女賓,也都不覺一點涼意。從此,“冷宮”這一綽號再無人提起。蔣作賓又定做了一輛汽車,駐外使(公)館,是外國人瞭解中國的一個窗口,他很注意在這個窗口樹立中國的威望。

對於如此年輕的駐外公使,陳文強是很看重蔣作賓的能力的,希望他在歐洲這個多事的外交大舞臺上多加鍛鍊,對他的一些要求也很支持。

“奧國確實是列強中比較弱的一個。”陳文強點頭贊同道:“德國拉上這樣一個拖累的盟友,確實很不利。”

“北方日爾曼人,尤其是普魯士人,很看不起奧地利人。雖然奧地利曾經是日爾曼神聖羅馬帝國的中心,曾經發揚過帝國的光輝,並且也曾經屢次抵擋住土耳其的征服狂潮。”蔣作賓接着說道:“德意志帝國在國際事務中越來越表現得強硬,這與帝國在經濟、工業等實力因素有關。”

“是的,德國崛起了,也開始要求在全世界有陽光的土地下爭取屬於自己的地盤了,德意志變得越來越有擴張性了,開始覺得上天不公、給德意志的生存空間太小了。”陳文強別有深意地笑着說道:“俾斯麥的戰略節制與和平發展的國策被野心勃勃的軍事擴張政策所取代,這是很危險的。”

有人說俾斯麥不被罷免,一戰就不會發生。這種觀點是很荒謬的。衆所周知,一戰是徹底的帝國列強戰爭,是沒有正邪之分的。資本主義內部發展過程中的種種矛盾激烈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引起爭奪。在當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帝國主義戰爭。即便俾斯麥活到1920年,他發揮自己的外交才能,也只能對戰前局勢產生局部影響,不可能改變戰爭性質,更不可能決定戰爭的發生與否。

“如果德國與它國爆發戰爭,對我國會有怎樣的影響?威廉二世對中美德三角聯盟可是期盼甚大啊!”蔣作賓不無擔心地說道:“可是我國地處亞洲,處在日俄的直接威脅之下,還有英國和法國,一舉一動不得不小心。”

陳文強點了點頭,摸着下巴想了一會兒,說道:“美國對此不熱心,我們的困難也可以向德國說明,這樣倒顯得坦蕩。當然,如果美國同意,有美德支持,我國倒是非常願意加入這個三角聯盟。”

“國務卿先生,如果德國與英法開戰,雖然其自身經濟和工業很強大,且其陸軍素質很高,但卻沒考慮到人口和糧食的問題。”蔣作賓冷靜的分析道:“在英國的戰爭機器完全開動之後,以不弱於德國的工業水平和佔壓倒性優勢的兵員數量,在持久戰中必將拖垮德國。”(。)

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41章 無題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8章 商機,愁怨第9章 接客,賣唱第259章 戰端開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51章 無題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8章 無題第33章 遠方客商第73章 佈局,人販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42章 陰謀論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39章 大勝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207章 憲政會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15章 隨走有感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2章 夜市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66章 慶生第79章 朋友?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53章 一箭三雕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60章 南洋攻略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66章 慶生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8章 壓抑,渲泄第35章 酒宴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9章 外謙內毒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43章 安頓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56章 急切,原則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90章 硬碰硬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
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41章 無題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8章 商機,愁怨第9章 接客,賣唱第259章 戰端開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172章 首鼠兩端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51章 無題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8章 無題第33章 遠方客商第73章 佈局,人販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42章 陰謀論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39章 大勝第17章 觸痛,招聘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36章 禮物,不知所措第207章 憲政會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15章 隨走有感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12章 夜市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66章 慶生第79章 朋友?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53章 一箭三雕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14章 宗社黨,袁氏阻礙第60章 南洋攻略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45章 低估,再加條件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66章 慶生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28章 壓抑,渲泄第35章 酒宴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4章 破家、苦日子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9章 外謙內毒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43章 安頓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56章 急切,原則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190章 硬碰硬第93章 包裝革命導師,汽車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