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

滿腔俠氣,一身烈性,卻如龍困淺灘,無從施展,甚至要爲五斗米折腰。去潯溪女校任教,雖然說不上屈尊紆貴,但與秋瑾的初衷卻相距甚遠。

再說眼前,看見的、聽到的不平不公,她竟然毫無辦法。拿錢資助,沒有;出手相幫,無力;倒不如個粗豪漢子,只把興義堂的名頭一亮,便讓那老闆退避而走,甚至還給這絕路的父女指出了生路。

陳文強,是的,秋瑾知道這個名字,也知道他的成就。當革命激情燃燒時,她瞧不起這個甘心在滿清統治下搞什麼“科學救國”、“實業圖強”的人,甚至贊成同盟會中的革命干將罵他們是“卑劣無恥,甘爲人奴隸”。

但現在,她只能看着這個只有十三歲的女孩在喘氣、咳血,在邁入鬼門關,卻無能爲力;而那個“無恥”的“奴隸”卻因爲發明的新藥,卻可能使這個女孩重獲新生。

按照北辰所說“於光復之前而言此,則所救爲非我之國,所圖乃他族之強”。那挽救成千上萬的生命,是不是也可以說成“所救非我國之民”?若說起實幹、行動,或許這興義堂和旅滬華人公會都比革命黨做得多吧?

高談闊論卻一事無成,秋瑾愈發鄙視在東京的那些留學生。她買了些湯,給了叫老李的男人,看老李喂叫仙兒的女孩。只有這樣的實際行動,或許能給她些許的心理安慰。但仙兒呷了幾口後又咳了起來,吐出一大塊帶着血的濃痰。

“得給她退燒。”秋瑾恨自己不是醫生,只能拿溼毛巾敷在姑娘的頭上。

“我曉得。”老李重重地嘆息,“都是在那個工廠累的,活兒很苦……”

在繅絲廠裡,所有的孩子每天都要幹十二個小時。因爲她們靈巧的小手適合幹那樣的工作。婦女們坐在她們對面的板凳上,面朝着她們。她們得站着,用柔軟的小手攪開蠶繭。繭子是泡在煮開的鍋裡的。她們找到絲頭後,就把它牽到對面婦女的手裡,那邊把六根絲纏在一起,然後把它們繞到紗綻上。一個孩子爲兩個婦女牽絲頭。

“一扇窗戶也不開,因爲蒸汽能使繭子變軟。監工心腸都很壞,他們扇小孩耳光,打婦女則用棍子……”老李越說越平緩,好象在說商店裡的擺設,而秋瑾則越聽越沉重。

“旅滬華人公會很強大,上海拉黃包車的差不多都是公會的,他們背後是興義堂,檯面上還有洋鬼子律師。”老李沉思着說道:“只是他們很霸道。剛纔你也聽見了,仙兒的病他們可能會出錢請醫生來治,但治好後,仙兒就再不是我的女兒了。”

“不是這麼個說法。”秋瑾搖了搖頭,解釋着剛纔那大漢的言語,“仙兒還是你的女兒,但卻要爲他們工作,你以後也不能把她賣給別人。”

“還不是一樣。”老李執拗地說道:“我的閨女。我咋還作不了主?”說完,他懷疑地看了秋瑾一眼。

秋瑾還想再說。卻見姚洪業急匆匆地走來,招呼着她進屋。

“你要到瓊州?”聽了姚洪業的打算,秋瑾十分驚訝。

姚洪業打開手中的報紙,給秋瑾看上面的報道,“革命,革命。你看人家復興會,那才叫革命。空口白話,啥用沒有;有本事就學復興會,真刀真槍地跟朝廷幹。”

秋瑾立刻被報道吸引住了,仔細閱讀着。不時微微點頭,臉上也現出了仰慕欽佩的神色。

“我看哪,不如咱們大家都去瓊州。”姚洪業把桌上未及收起的聘書扔在一旁,“潯溪未必缺一個女教師,可是中國的革命,卻實在缺少有血性、肯實幹的革命者。結合着復興會的起事暴動,再仔細分析他們的宗旨,我倒覺得他們是務實真心,而不是大言慚慚,語不驚人死不休。”

“你要去瓊州參加起義,這我不反對。”秋瑾謹慎地說道:“可你我都不是復興會會員,到了那裡也未必會被接納。再者,去瓊州的路費怎麼辦?”

“去了再說。”姚洪業將報紙翻了一頁,指着上面的通告說道:“路費也容易解決,咱們報名去瓊州開發建設,作爲移民,中僑墾殖公司委託旅滬華人公會全權代理移民事宜,可是連船票、帶吃喝,還有日後的安置都包了。你看這上面,對於知識青年,人家還有更優惠的條件呢!不管怎樣,總比呆在這裡乾耗,等着衣食無着、生活困頓要強吧!”

秋瑾粗略閱讀,已是明白過來,說道:“原來如此。這是中僑墾殖公司擔心瓊州萬寧的暴動起義影響到他們的移民工作,所以才登報說明,讓人寬心的。崖縣啊,離萬寧不是很遠吧?”

“遠不遠的,反正都在瓊州。”姚洪業如此堅定,也實在是眼看着生活無着,去瓊州好歹是個路子,“就算復興會眼界高,瞧不上我這個廢物,當個小兵,扛槍拼命總可以吧?再說,復興會的入會要求也不算嚴苛啊,都怪咱們在東京眼高手低,覺得人家反滿不夠堅決,革命不夠徹底。其實你看看,滿酋鐵良是人家殺的吧,史堅如的仇是人家給報的吧,起事暴動、攻取萬寧也是人家乾的吧?可咱們呢,同盟會呢,光是嘴上功夫。哼哼。”

秋瑾皺起了眉頭,她是“大舉報復”滿人的支持者,對於復興會的“五族共和”並不贊同。但復興會做出的成績是紮紮實實的,容不得置疑。

“復興會的紀律很嚴格,當初確實有些反感,但現在想來,也未嘗沒有道理。要是各行其是,那還是個堅強團體嗎?”姚洪業繼續說道:“起碼人家內部團結,不內訌紛爭。再說‘殺盡滿人’、‘大舉報復’,細細想來,我看倒象是氣話。婦孺老幼在你面前任砍任殺,我不信你能下得去手?反正我就是這麼想的,不管你們怎樣。我是一定要去瓊州。”

姚洪業在歷史上憤然回國後,或因生活困頓、四處告借而苦於無門,或因感懷清廷吏治日壞,鬱憤交集,遂留下絕命詞千言,投黃浦江而死。復興會在瓊州率先起義。張起反清反專制大旗;同時以旅滬華人公會爲主導,又一直向瓊州移民,這兩件事情加在一起,終於改變了姚洪業的生命軌跡。

“既然你這麼堅決,我也不好攔你……”秋瑾聽着姚洪業的說辭,並不陌生,都是長期以來複興會的宣傳,知道他已經被複興會影響,攔阻不得。

外面傳來的聲音打斷了兩人的談話。歸國的留學生陳鏡清引領着一個人走了進來。

“這位是未生兄。”陳鏡清迫不及待地作着介紹,“競雄,劍生,咱們辦學的事情有着落了,未生兄肯出資相助。”

“兄弟龔寶銓,也曾在日本留過學。”龔寶銓拱手打着招呼,笑道:“鑑湖女俠,久仰大名;劍生兄。亦是早已仰慕啊!”

因《取締清國留學生規程》而歸國的留日學生不在少數,而大批留日學生返抵上海。卻沒有着落。秋瑾等人各方奔走,募集經費,想辦起一所學校,卻屢屢碰壁。現在龔寶銓突然出現,並且慷慨解囊,驚喜之餘。倒也讓人有些懷疑他的用心。

“德華理工大學,由中德合資開辦,校址初議將設在瓊州崖縣,並聘請德國教師,講授理化課程;上海公學。暫定爲大學班、中學班、師範速成班、理化專修班,校址暫定在滬西。如果不願繼續學習深造,亦可通過旅滬華人公會尋找力所能及之工作。”龔寶銓笑眯眯地侃侃而談,“章程已經定妥,明日便要見報。不光是歸國的留日學生,國內有志求學者皆可報名,只要條件合格,這食宿和諸般花費若有困難,都可以予以照顧。”

嗯,人家這是安排好了,就是來通知一聲,可不是來聘請,或者有求而來的。也就是說,德華理工大學,上海公學,都是人家的主導,誰讓人家財大氣粗呢!

“鑑湖女俠,劍生兄,還有鏡清兄,如果三位願意,兄弟便可作主,邀請三位作學生幹事。”龔寶銓笑得很暢快,倒不是爲了能招攬這三人,而是爲瓊州的起事感到激動和興奮。

“瓊州崖縣?”姚洪業眼睛一亮,很乾脆地說道:“那我去德華理工大學,只是我的德語——”

“要在國內選拔德語精通者恐怕很難。”龔寶銓寬慰道:“所以,德華理工大學是配翻譯的,但只有一年時間,這一年時間如果不能勤奮學習,呵呵。”

“我明白了,就是德華大學了。”姚洪業很堅決地點了點頭。

秋瑾仔細打量龔寶銓,試探着問道:“閣下在東京是不是參加過軍國民教育會,與楊篤生很熟識吧?”

www ●ttκa n ●¢o

龔寶銓呵呵一笑,並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往事無須再提,今日造訪便只爲結交諸位俊傑,商洽辦學安置歸國留學生之事。時間寶貴,諸位也不想蹉跎歲月吧?”

“旅滬華人公會,行事好霸道啊!”秋瑾微露不滿之意,“要救人便救,又何必諸多條件,豈不是乘人之危?”

龔寶銓不解其意,聽了秋瑾所說的事情,沉吟了一會兒,淡淡地說道:“把自己女兒送進那樣的工廠,做父親是什麼心理?如果能治好,你能擔保這個做父親的不會再讓她去做工賺錢?或者把她賣掉?旅滬華人公會所提的條件,從另一方面來看,難道不是對這個女孩的保護?”

“如果因爲加設的條件而使這個女孩死亡,你們就不感到愧疚嗎?”秋瑾反問道。

龔寶銓輕輕嘆了口氣,說道:“世道就是如此,什麼時候都有人需要幫助。做個形象的比喻,那就是在一個水塘中,處處有人落水,水面上伸出來的,是無數只求救的手。如果一個一個去救,不僅救不出幾個人,自己也會累得跌入水中,淹死了事。最徹底的辦法莫過於把水排幹,水乾了,所有人就都得救了。但在水乾之前,那一隻只求救的手,那一聲聲絕望的呼聲,難道不在譴責我們的良心?你這喪盡天良的東西,你怎麼能這麼狠的下心腸,見死不救啊你? ”

屋內一下子陷入了寂靜,都在思考龔寶銓這充滿哲理,又有些冷酷無情的話。

龔寶銓幽幽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旅滬華人公會在儘自己的所能,能救一個便救一個,但也絕不因此而累得精疲力竭有淹死的危險。你們知道已經有多少在上海衣食無着的貧困人家被移民到了瓊州?你們知道旅滬華人公會每年支出多少錢來救濟災民?所有這些,你們都不知道,你們根本不知道經營着這樣一個機構所要付出的艱辛。”

“書生啊,我以前也和你們一樣,想事情想得簡單,覺得自己很厲害,直到——”龔寶銓發着感慨,有些意識到自己說得過多了,忙收住話頭,停頓了一下,自失地一笑,“既然鑑湖女俠對此耿耿於懷,那我就多管一管,這就回去派人把那個女孩送到醫院去。至於能不能救,我可不敢打保票。”

“能如此,也要多謝你的幫助。”秋瑾鬆了一口氣,發生在眼皮子底下的悲劇如果能有個好的結果,她的不安和愧疚也就不那麼厲害了。

“那就先這樣。”龔寶銓拱了拱手,說道:“明天晚上六點,旅滬華人公會有個歡迎會,我與鏡清兄已經說過,還請諸位能賞光前往。”

“旅滬華人公會與興義堂關係緊密,興義堂又是江湖幫派,交遊廣闊,與復興會的人也不陌生吧?”姚洪業突然開口問道。

龔寶銓略微猶豫了一下,說道:“聽說復興會重點在海外發展,國內嘛,倒是不清楚。而且,那個組織相當嚴密,恐怕不是外人能夠輕易獲悉內情的。嗯,兄弟先告辭了,有什麼困難,儘可去公會找我。”

……

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72章 準備第31章 信任?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273章 訪德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37章 定遼東第43章 安頓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91章 赴日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70章 長期攻略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12章 夜市第114章 無題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102章 一槍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28章 無題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2章 青幫會集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39章 搶土第54章 攤牌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14章 無題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62章 甬商關注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159章 無題第58章 安排託付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39章 搶土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07章 大戰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190章 硬碰硬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8章 壓抑,渲泄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
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72章 準備第31章 信任?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273章 訪德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37章 定遼東第43章 安頓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31章 風風火火來改革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67章 志向道不合第91章 赴日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70章 長期攻略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06章 連鎖計劃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12章 夜市第114章 無題第56章 無情殺戮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102章 一槍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28章 無題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22章 青幫會集第185章 先下手爲強,互動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39章 搶土第54章 攤牌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14章 無題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62章 甬商關注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159章 無題第58章 安排託付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39章 搶土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91章 官屠接見,投其所好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207章 大戰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190章 硬碰硬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8章 壓抑,渲泄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