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爲你補充

牛金星與宋獻策相繼到來,李創周圍的氣氛亦變的非常活躍,儘管牛金星喜歡舞文弄墨,宋獻策免不了幾分江湖習氣,但是李創已經感到前面的路走起來會順暢的多,對兩位文人也是倍加喜愛,多看兩人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

談及兩位先生家人的時候,宋獻策笑稱只有隨身書童一位,私下裡打點自己的生活,至於家眷不提也罷。牛金星前來投奔之時,亦對家眷做了很好的安排,雖然頗費周折,卻終是將他們給安撫了,亦不希望他們隨軍出征,遭哪無妄之苦。

李創與老八隊的將士們卻不一樣,此去陝西千里之遙,將親人們放在商洛山中,總不免有幾分擔心,更是哪種思念之情再所難免。

李創便派李過與惠登相回商洛山將一衆家眷們接過來團聚,李過與惠登相已經出發五天的時間,眼看着就要回來了,紅娘子哪頭卻傳來讓人很是傷心的消息。

李信已經救出來了,但是他的老婆湯夫人本是大家閨秀,不願隨李信起義造反尋了短見。李信本就是非常重情重道的人,見家人因自己造反而徒傷性命,心中悲傷之際,決定過段時間再行投奔李創。

李創與牛金星、宋獻策商議後,終是怕時日太長,將官兵給引到杞縣,事情就不哪麼好辦了。

李創便派劉芳亮攜帶豐厚的慰問品,前頭去安慰李信受創的心靈。

夕陽西下之時,高桂英抱着女兒蘭蘭,與一衆將領的老婆亦來到了洛陽。最高興的當然是李過與惠登相了,最先見到老婆孩子,哪幸福的眼神很是電人。

幸福歸幸福,二人可沒忘記將一路所見向李創匯報個齊全,說是在家眷們進入河南之後,後面出現兩支強兵。

經過打探後知道哪是曹操羅汝才與張獻忠的隊伍,一路躲避着楊嗣昌的追擊,二人從四川跑了出來,準備進入河南襄陽去要了襄陽王的命,給楊嗣昌斷了後路。

李創聽後當即撫掌大笑道:“真是太好了,義軍橫掃天下,指日可待。”

做爲現代穿越而去的李創,又怎能不知道這話不過是給兄弟們鼓鼓勁,倘若真將皇太極弄死,或者拒於關外,自己就會成爲拯救華夏於爲難之中的大英雄,終將改變歷史走向,這不只是自己的驕傲,更是五千年華夏文明得以延續的驕傲。

自從宋獻策來到軍中,獻出";十八子,主神器";的讖語,李創隊伍的精神面貌,簡直就是黑夜與白晝的變化,非常明顯。

從牛金星、宋獻策、劉宗敏等人開始下到一個小兵,都在思考着如何齊心協力除暴安良,輔佐李創早日平定天下。

連高桂英知道這件事後,亦與娘子軍們熱淚盈眶,回到李創住的三進院子後,便立刻馬上地在院中擺上香案,燒香磕頭。

將士們更是敲鑼打鼓,不知從什麼地方弄來煙花爆竹,互相傳遞着‘李繼朱’的讖語,並不停地高呼萬歲。

雖然有很多人並不相信,但是做爲一直相信《推背圖》存在的國民們,無條件地選擇了接受,前來投奔義軍的百姓越發的踊躍,只將顧君恩等人忙的不亦樂乎。

看到眼前的情景,李創無法選擇相信,總感覺在夢中一般,加之李自成最後失敗給他帶來的陰影揮之不去。心中多少失去了很多底氣,幾十萬大軍都被洪承疇與孫傳庭給滅了,自己能站起來全憑藉堅韌的毅力,如果不是穿越而來,很可能早就選擇放棄這種生死不能的生活,去從事商業炒作了。

雖然對宋獻策的言論有所懷疑,確是不能在衆人面前亂說,李創只與三歲的女兒溫馨片刻,便走出房門,朝宋獻策的住處尋了過去。

宋獻策雖然很崇拜袁天罡與李淳風的《推背圖》,再加上易經八卦的解釋,雖然有些牽強,但對於李創是應天命的人,還是着信不已的。

怕只怕被李創給識破自己強拼硬湊,纔將這讖語與李創對上。當義軍失敗的時候被識破還好,若還沒出洛陽就敗了,未免太寒磣剛剛做上軍師的自己了。

這時候如宋獻策般精力旺盛,躺下就睡,起來就吃的習慣,卻也激動的難以入眠,如熱鍋上的煎餅,翻過來掉過去地思考如何幫助李創打這天下。

“軍師爲何不點起燈?”宋獻策正翻轉無眠之時,門外傳來了李創的聲音,趕緊起來開門將李創迎了進來。

“暗夜中比較安靜,能清楚地想些事情,”宋獻策陪笑着,伸手拿起火石,點燃了桌前的油燈。

李創不說打擾之詞,只因他心中想着宋獻策若是睡了,便是對讖語着信不已,若是沒睡覺,其中必然有些貓膩,儘管這貓膩對自己來說是好事,卻也不能叫宋獻策給小看了。

沒出意料之外,宋獻策還醒着,並且精神的很:“闖王親人剛至,未曾休息便尋至獻策處,爲軍爲民之心,獻策倍感親切。”

李創伸手抓過椅子,隨便地坐了下去,“就我們兩個人,這些給別人聽的話就不要說了。”

“獻策爲闖王奉茶,”宋獻策猶豫了一下,轉身便又再忙活起來。

“軍師不必忙了,自成有一事不明,還請軍事明示,”李創邊說邊想着自己看過的算命書,不太確定自己的記憶是不是有錯,但還是問了出來,“以軍師讖語之言,似乎有些地方不對。”

“闖王明鑑,”宋獻策再不顧端茶送水,撲通一聲猛然跪倒在地,慌忙說道,“獻策亦自亡友之妻手中得到此圖,認爲他是最古老的版本,反覆推敲之下,確實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已有十之七八應驗在闖王身上,這是誰都否認不了的。”

“你說說到底什麼地方有錯誤,自成願意爲你補充,”一語驚倒宋獻策,李創表情卻沒有變化,微笑着將他扶了起來。

此時的宋獻策內心非常慌亂,顫抖着雙腿,被李創按在椅子上,拱手道謝後,說道:“‘兌’西方,而‘壬癸’在北方,卦象與圖讖有出入的地方亦只有此處了……”

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5章 李過逞威第139章 我的親哥!第20章 落魄的人生第17章 甕中之鱉第60章 天意何在?第26章 張鼎的偶像第97章 驚弓之鳥第97章 驚弓之鳥第144章 形勢不喜第38章 粉墨登場第13章 放生的意義第17章 哪便衝吧第3章 英雄柔情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146章 孰強孰弱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135章 衆生像第7章 尋訪宗敏第6章 洛陽街頭第70章 谷底秦音第10章 莫名的大漢第4章 雙劍合璧第45章 血流成河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4章 黃龍捲起第9章 做人的底線第159章 路遇羅汝才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第15章 圖說天機變第102章 一人足矣第136章 乾死大明第1章 開倉放糧第53章 四面楚歌第10章 事有不妙第166章 無情無義有愛第84章 視而不見第40章 寧死不屈第83章 體面地活着第88章 再謀前路第137章 星爺的豪情第57章 鄉情難卻第35章 誰更厲害?第20章 落魄的人生第139章 我的親哥!第76章 各懷鬼胎第49章 螳螂捕蟬第93章 三請獻忠第14章 生死之間第1章 開倉放糧第18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第6章 心存芥蒂第9章 沒有底線的官人第112章 兩個猛人第49章 螳螂捕蟬第123章 心知肚明第98章 殘兵敗將第63章 再入重圍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62章 情同手足第62章 情同手足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6章 盡棄前嫌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24章 我仁你不義第150章 數夫當關好難開第39章 柴稀米貴第8章 福祿雙全第4章 雙劍合璧第76章 各懷鬼胎第16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15章 初露崢嶸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26章 張鼎的偶像第43章 誰是魔鬼!第26章 庸人自擾第92章 本王喜歡第17章 甕中之鱉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16章 有膽來追第6章 心存芥蒂第33章 青春萌動的叛逆第28章 火器之法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章 霸氣了我第50章 大旗飄飄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9章 做人的底線第48章 南下太行第171章 都他孃的混蛋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161章 可惡的道長第88章 再謀前路第11章 機會!機會!第107章 禍不單行第27章 少年的遺憾第36章 只需一人第139章 我的親哥!
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5章 李過逞威第139章 我的親哥!第20章 落魄的人生第17章 甕中之鱉第60章 天意何在?第26章 張鼎的偶像第97章 驚弓之鳥第97章 驚弓之鳥第144章 形勢不喜第38章 粉墨登場第13章 放生的意義第17章 哪便衝吧第3章 英雄柔情第29章 文人的執拗第146章 孰強孰弱第111章 義字當頭第135章 衆生像第7章 尋訪宗敏第6章 洛陽街頭第70章 谷底秦音第10章 莫名的大漢第4章 雙劍合璧第45章 血流成河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4章 黃龍捲起第9章 做人的底線第159章 路遇羅汝才第157章 造反的意義第15章 圖說天機變第102章 一人足矣第136章 乾死大明第1章 開倉放糧第53章 四面楚歌第10章 事有不妙第166章 無情無義有愛第84章 視而不見第40章 寧死不屈第83章 體面地活着第88章 再謀前路第137章 星爺的豪情第57章 鄉情難卻第35章 誰更厲害?第20章 落魄的人生第139章 我的親哥!第76章 各懷鬼胎第49章 螳螂捕蟬第93章 三請獻忠第14章 生死之間第1章 開倉放糧第18章 不是結局的結局第6章 心存芥蒂第9章 沒有底線的官人第112章 兩個猛人第49章 螳螂捕蟬第123章 心知肚明第98章 殘兵敗將第63章 再入重圍第5章 鬧元宵與賞牡丹第62章 情同手足第62章 情同手足第148章 回不去了第6章 盡棄前嫌第41章 衙門裡的危機第24章 我仁你不義第150章 數夫當關好難開第39章 柴稀米貴第8章 福祿雙全第4章 雙劍合璧第76章 各懷鬼胎第16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15章 初露崢嶸第34章 自古洛陽是帝鄉第26章 張鼎的偶像第43章 誰是魔鬼!第26章 庸人自擾第92章 本王喜歡第17章 甕中之鱉第37章 英雄無淚第116章 有膽來追第6章 心存芥蒂第33章 青春萌動的叛逆第28章 火器之法第1章 取其一而攻之第98章 殘兵敗將第1章 霸氣了我第50章 大旗飄飄第109章 命運使然第19章 渴飲秦人血第9章 做人的底線第48章 南下太行第171章 都他孃的混蛋第16章 看不出意圖的投降第161章 可惡的道長第88章 再謀前路第11章 機會!機會!第107章 禍不單行第27章 少年的遺憾第36章 只需一人第139章 我的親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