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過多久,伴隨着許仙的破雲仙劍的再次轟擊而下,強大的破碎之力轟壓下來,登時讓十五位羅漢都是身軀一震,受到了強大的反震之力,紛紛臉色慘白,氣血微弱,“啊啊啊!”發出慘叫之聲中,噴出了大口髒骯髒的鮮血。
“哼哼!妖佛,一起去死吧!”許仙顯然和想和這些羅漢們再囉嗦了,當下衝着成雨玲、趙毓婷和林雲若三女使一個眼色,三女登時會意,紛紛再次灌注法力,傾盡全力地攻殺下去,勢欲要在這一擊之間,取了這些從西方佛教前來東勝神州翻雲覆雨的羅漢們的性命!
然而,就在許仙等人的仙劍和手套將要刺穿這些和尚們的喉嘍的時候,忽然,天際之上,一陣清淡的祥雲降落下來,足足上千條瑞氣升騰而起,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強大威壓籠罩下來,使得許仙四人立時感到一陣極度的壓抑之感,立刻心生警覺,連忙相視一眼,收起仙劍和手套,凌空後退,拉開了和十五位羅漢的距離。
而恰在這個時候,虛空之中,傳來了一陣虛無縹緲、低細光明的梵音:“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口、鼻、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礙。”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錘;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若三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出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板鎖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珂……”
接着,藍天白雲之間,一道雪白色的身影,緩緩降落了下來,現出了手持寶淨瓶的觀世音菩薩。
“是這個臭婆娘!”許仙四人對望一眼,心中都是苦笑,心道,今日看來,不但不能順利擊殺十八羅漢,連自己四人能否保住性命都成了問題。
要知道,觀世音菩薩乃是阿彌陀佛的內室弟子,一身修爲,崩天塌地,驚動寰宇,恐怖的一塌糊塗,遠遠超越了一般的金仙水平。
如果雲中子甦醒並恢復了全盛時期的修爲,自然可以輕鬆應對觀世音菩薩,但是,許仙四人,兩個玄仙,兩個天仙,在觀世音菩薩面前,可就是非常不經打,性命難保了。
而且,觀世音菩薩既然現身出來,必然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大事情,許仙四人,生怕己方人衆的任何一人有失,所以也不敢就此脫離。
況且,擁有着金仙修爲的觀世音菩薩,瞬息之間,就可以跨越萬里,即便是許仙四人趁機飛離了出去,但也會在片刻之間,被觀世音菩薩追殺到,這可就不是許仙四人所願意看到的。
最爲重要的是,許仙四人在一起,即使是拼命,也還有着一戰之力,要是一分開,就會被觀世音菩薩迅速地各個擊破,死無葬身之地。
“只有聽天由命了!看看這個觀世音菩薩,會不會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天界明知道西方佛界干涉東勝神州的大前提之下,敢於在天界的直轄地行兇殺人了。”許仙暗暗嘆息一聲,目光緊緊地盯着場中現出身來的觀世音菩薩。
“快看哪!觀世音菩薩降臨了!觀世音菩薩降臨了!”
皇宮之內的數千百姓和上萬御前侍衛,此刻見觀世音披薩手持寶淨瓶,陡然從天而降,祥雲籠罩,瑞氣千條,登時心下激動歡喜不已,連忙虔誠無比地跪拜起來,口中喊道:
“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來救救我們吧!趙淳昏庸無道,殘害萬民,普天之下,無人不切齒痛恨,還望觀世音菩薩能夠解救我等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我等必當每日燒香拜佛,爲菩薩虔心祈禱……”
伴隨着這些百姓、侍衛的齊聲歡呼,虛空之中,滾滾澎湃的衆生念力,化爲一道信仰長河,卷向了觀世音菩薩,被觀世音菩薩手持寶淨瓶,輕輕收了起來,組成了自己的法力修爲的一部分。
“哎!百姓,侍衛,真是可憐的娃……真正救你們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不再讓你們成爲亡國奴、喪家犬的人,是我許仙,而不是這個臭婆娘觀世音!”許仙在心裡又驚又怒又是無奈,悲憤無比。
這些百姓和侍衛,都是淳樸無比,千百年來,深受西方佛教的毒害!這也是當初三清尊神鬧內訌的時候,引起西方佛界插手,而留下的禍根!
倘若當初佛教沒有能夠在東勝神州種下種子,傳播下思想,怎麼會有神州帶地之上的億萬百姓一起參拜觀世音菩薩的事情發生?又怎麼會讓許仙今日遇到這樣的局面?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柯薩,善哉善哉!摩柯無量!”觀世音一降落下來,眼中就激射出數道燦爛的佛光,望向地面之上哀嚎呻吟的坐鹿等十五位羅漢和地面上被許仙等人殺死的降龍伏虎託塔三位羅漢的屍體。
幽幽地嘆息一聲,她表情淡然,無喜又無悲,深藏功與名,袍袖一揮,一道道佛光散出,將躺在地面之上的暫且活着的和已經死去的羅漢都收入了乾坤袍袖之中。
釋迦牟尼佛主佛法無邊,神通廣大,給這十八位羅漢在西方靈山立下了十八盞魂燈,能夠在十八位羅漢被人殺死之後,可以施展無法無天大佛力重新涅槃復活的。
觀世音菩薩將這三個死去的羅漢屍體也帶回去,正是爲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