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朝堂之爭(三)

“啓稟皇上,微臣覺得這件事眼下只是猜測,最好還是小範圍調查爲妙,以免搞得滿城風雨傷了各地官員的心。 ”沈崇名很有眼力勁,眨巴眼的功夫就猜到了隆慶帝的想法,不容別人發言,搶先一步說道。

隆慶帝嘴角微不可察的一挑,心中對於沈崇名更是喜歡,有個能瞭解自己心思的臣子,實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啊。“愛卿言之有理,就按你說的來。”君臣二人一唱一和,沒等別人表態就把這件事的大方向定了下來。

隆慶帝的想法非常簡單,那就是儘可能的把調查之事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這樣的話就算是有那‘胸’懷叵測之徒想要挑起是非,也會忌憚三分無從下手的。而要把調查之事控制在自己手中,那範圍就不能出了京城,不然鞭長莫及,縱然自己是天下之主,也敵不過‘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徐階。

“皇上,正如方纔沈大人所言,此事理應有我都察院以及刑部吏部查證,微臣不才,但願盡微薄之力參與查證此事。”宋清揚不甘落後,雖然明白的晚了一點,但憑着行動迅速,還是搶在了其他人的前面。

“好,那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來主辦,務必要短日內查清此事。”隆慶帝不容別人說話,張口就把這事定了下來。心中倒也歡快,今天這事做的不錯,君臣三人配合默契,竟然沒有別人‘插’話的餘地。

“是,微臣一定把差事辦好。”宋清揚心情很不錯,雖然比起沈崇名還要差上不少,但是看皇上的臉‘色’,對於自己今天的表現他還是很滿意的。徐徐圖之,終究有一天自己會把沈崇名踩在腳下的。

等着他說完,上了年紀反應遲鈍的歐陽敬之才琢磨透隆慶帝究竟想幹什麼。但爲時已晚,現在被宋清揚搶先一步,他雖然恨不得大打出手把這差事搶過來,可是礙於身份連口都不能開。

這件事有貓膩,想必這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心中都清楚。可是大家心照不宣,只當這件事就像表面上一樣,那就是郭明義確實有貪墨的嫌疑。這樣一來皇上也只能跟着裝聾作啞,要不然就是再罵朝堂羣臣是一羣蠢豬。

但是,如果自己現在表現的太過較真,那肯定會給皇上一個藉口,說些什麼自己別有用心的話。如此一來事情可就變的難以收拾了,搞不好還真的能被皇上抓住把柄,把自己熬了一輩子得來的官位給奪走。

前面的徐階看着隆慶帝三言兩語把事情定下來,也是搖頭連連,對於往日不斷向自己表忠心的官員們大爲失望。真是養了一羣不頂用的蠢豬,這麼多人竟然被兩個後輩搶了先,要他們何用有之。

不過生氣也沒辦法,事情成了這般模樣,已經沒有了挽回的餘地,接下來唯一能做的就是動用手頭的力量在宋清揚查案之時多加阻撓,亦或是尋一些假證據用手段送到宋清揚手中,另外再嚴加監視,就算是‘花’出大力氣,無論如何也得把郭明義貪墨的罪名坐實了!

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如果郭明義不下臺,那戶部尚書牛熙屏可就危險了,只要有人咬住不鬆口,一個反坐之罪足以將他的戶部尚書之位拿下,那可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眼看着衆臣各歸各位不再言語,隆慶帝微微一笑,氣勢十足的對着徐階說道:“徐愛卿,朕前幾日對你說安排沈愛卿出任上直衛都指揮使的事情,可曾辦妥了?”雖然是詢問,但口氣強硬,聽在徐階耳中分明就是宣戰一般。

“回皇上的話,這件事我內閣這幾日仔細的討論了一下,沈大人不但不合適出任上直衛都指揮使一職,反而應該爲他在浙江的所作所爲承擔責任!”徐階的口氣也沒弱到那裡,說着話轉身指向了沈崇名。

這幾日徐階可沒有閒着,一邊吩咐歐陽敬之彈劾郭明義,一邊又飛鴿傳書浙江布政司,命和自己有聯繫的官員蒐羅沈崇名在浙江辦差事留下的破綻,看看能不能從中發現沈崇名違法‘亂’紀的罪證。之所以費這功夫,就是想着一計不成再出一計,相輔相成將沈崇名的升官之路截斷。

要說沈崇名在浙江做的事情確實不少,其中兩件都可以作爲彈劾他的罪證。其一就是內閣信差被錦衣衛安了個騙子罪名下獄,另一件就是他一次處置了那麼多的衛所將領。

前一件只能算是小罪名,現在沈崇名在剿滅倭寇之上立了大功,這樣的罪名對於他來說只能是撓癢癢而已。但是後一件可就不一樣了,要知道這些衛所將領多是承襲祖宗職位,大明朝立國百餘年,能傳到這一代的職位,親戚朋友肯定少不了,就算是在官場上的親朋好友也有不少。

當日沈崇名處置這些人,有關係的人只是懼於他的權勢才集體沉默,但是心底對沈崇名的憤恨可是一點都不少。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有自己在背後撐腰,這些人肯定會跳出來報仇雪恨的,到時聲勢浩大,只怕皇上也得畏懼三分。如此,不但上直衛指揮使的位置沈崇名撈不着,說不定還得降職處置呢。

“責任?”隆慶眉頭一皺,疑‘惑’道:“徐愛卿,此話何解?”

看着沈崇名一臉無所謂,徐階心中暗恨,暫且先讓你得意着,以後有你哭的。“回稟皇上,沈大人在統領浙江兵馬剿滅倭寇期間,獨斷專行,多次刁難衛所將領。並設下計謀,將隨行征討倭寇的數名將領全部定罪查問。恕微臣斗膽,皇上您難道覺得如此胡作非爲之人,能夠擔任要職嗎?”

徐階的話鏗鏘有力,久久回‘蕩’在大殿之上。殿內衆大臣表情各異,滿臉興奮者有之,閉目養神的也不少。雖然這樣,大家心中的想法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等着看好戲。當然,很多人會在沈崇名處於劣勢的時候,緊跟着徐階的腳步落井下石的。

隆慶帝眉頭更皺。這件事他也是知道的,畢竟一次‘性’懲處數名將領,這也是關係到地方安定的大事,不但沈崇名上了摺子呈明此事,浙江布政司、都司、按察司三大衙‘門’也都來了摺子告訴自己這件事。

戰場抗命,依照軍法來說領軍將領是有權利當場執行軍法將其就地正法的。況且沈崇名當時只是將他們關押起來,等着戰事結束才定的罪,這一點上無論怎麼說沈崇名都是沒有做錯半點的。

不過一次處罰這麼多的將領,也確非可以當作是一件小事,前些日子一直風平‘浪’靜,只是沒人計較罷了。可是現在忽然間從徐階口中提出來,隆慶帝立時便知道徐階狗急跳牆了,這次他不但要讓沈崇名無法出任上直衛都指揮使一職,只怕還打算把他治罪啊。

琢磨一下,隆慶帝語氣緩和了不少。“徐愛卿,這件事早有定論,那幾人戰場抗命,沈愛卿依法治其罪名,沒有任何不妥啊。”

“皇上,可是據微臣查證,這幾人世代忠良,其祖輩爲我大明朝立有不少汗馬功勞。而這次作戰,沈大人明明知道衛所兵丁羸弱不堪驅使,還偏偏讓他們正面仰攻,而朝廷派往助戰的三千營‘精’銳卻只是跟在後面督戰。是役,衛所兵丁傷亡慘重,幾位將軍也是爲了減少傷亡才下令後撤。可是沈大人不問青紅皁白,當即就命人將幾人拿下問罪,這難道不是故意陷害嗎?”徐階的聲音越來越高,口中唾沫橫飛,滿臉憤慨之‘色’。

“這……”隆慶帝剛剛張口,就聽得徐階繼續說道:“爲此,浙江都司各地衛所將士心中憤慨不已,數次聯名呈遞文書至內閣,要求朝廷嚴懲沈崇名。微臣念在沈崇名有大功與朝廷,這纔好言相勸暫且穩定局勢。可是如今,皇上您卻要任命沈崇名爲上直衛都指揮使,如此加官進爵,讓各地將士何以心服口服?”

在徐階看來,這次的事情已經不單單是自己和皇上之間的一次較量了,而是關係到自己日後的地位。一旦真的被隆慶帝勝出沈崇名坐上上直衛都指揮使的位子,自己必定威望盡失,再也無法在這朝堂之上引領羣臣了。

所以這次徐階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竟然親自出馬給沈崇名按一個罪名,絲毫不顧及大明律中的反坐之罪。

“這……”隆慶帝有些着慌了,事情被徐階說到這般嚴重的地步,若是不能駁倒他,只怕沈崇名真的要獲罪了。天下悠悠之口,就算是自己身爲天下之主,也沒辦法堵住的。

徐階心底冷冷一笑,這把險算是冒對了,竟然把皇上‘逼’到了啞口無言的地步。

“皇上,微臣有話要說。”一直默默聽着的沈崇名終於開口了,臉上無悲無喜,竟然給人一種超脫俗世的感覺。

“沈愛卿,你有話就說吧。”看着他這副表情,隆慶帝也安心不少,也許局勢並沒有脫離自己的掌控。

沈崇名行了一禮,竟然大步走上前來,面無表情的看着徐階問道:“徐大人,敢問朝廷每年耗費大筆錢糧供養百萬大軍是爲了什麼?”

徐階不屑一哼,“自然是爲了保家衛國。”

“對,就是爲了保家衛國。國便是我大明天下,而家則是我大明朝的黎民百姓,而我幅員遼闊的大明天下,便是由這些千千萬萬的百姓組成。所以下官斗膽認爲,朝廷養兵,爲的就是在天子的帶領之下保得天下百姓安泰。”這時候了,沈崇名話裡話外還忘不了拍一拍隆慶帝的馬屁。

“也正是因爲如此,各地百姓纔會每年繳納錢糧給朝廷供養這百萬大軍。打仗哪有不死人,也許今日戰死一名軍士,來日就能讓數百百姓免於戰火塗炭。”沈崇名聲音有些低沉。

不過他這番話卻無法打動徐階,甚至是朝堂之上的大多數人。“哼,但你執意妄爲,平添近千傷亡,與這又有何干系?”徐階冷笑着反問道,沈崇名說了半天他都沒能聽出有何用處。

“有,下官只是想說,那些戰死在敵人兵器之下的將士死的其所,也許他們籍籍無名,但是後世之人卻會因爲他們朝廷將士的身份而對他們欽佩不已。而徐大人您說平添近千傷亡,這一點下官不敢苟同,根據陣亡將士的傷痕來看,多數人都是背後中刀殞命。”沈崇名緊緊盯着徐階。果然看到他臉上浮現疑‘惑’。心中不由鄙視,這些只會做些口誅筆伐的讀書人,又如何會明白背後中刀身亡的含義是什麼。

第39章 海陸大戰(五)第42章 撕心裂肺第37章 謠言四起第43章 大肆行賄第42章 狗急跳牆第22章 祭酒召見第43章 誤入陷阱第23章 廣告策劃第40章 上當受騙第82章 王子進京第37章 謠言四起第9章 錦衣校尉第57章 非常暗示第84章 帝王之心第74章 尋找證據第88章 進駐涼山第45章 改革大計(四)第17章 救駕有功(上)第24章 此間無敵第26章 天災人禍第50章 遊行示威第21章 晚宴風波(上)第25章 重症猛藥第14章 吾非才子第16章 高拱還朝第18章 火炮一百第83章 嗜血督戰(二)第89章 京城風雲(一)第30章 全盤皆輸第110章 功成名就第7章 見錢眼開第60章 巴汗納吉第1章 此乃同志第46章 改革大計(五)第73章 虛張聲勢第25章 廣告攻略(中)第6章 身死獄中第7章 歐陽侄兒第21章 他日棟樑第77章 雷霆手段第98章 兵敗韶州第92章 左哨鎮撫第62章 皇上病危第31章 軍制改革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41章 南京六部第16章 高拱還朝第44章 改革大計(三)第68章 武藝高強第17章 隔空博弈(二)第35章 海陸大戰(一)第74章 尋找證據第41章 女俠復仇第79章 初見成效第64章 時機已到第47章 改革大計(六)第50章 小川投降第39章 海陸大戰(五)第72章 殺氣四溢(四)第91章 京城風雲(三)第69章 擊退俺答第87章 逃出生天第17章 隔空博弈(二)第15章 志存高遠第90章 跳樑小醜第18章 不通文意第75章 造反大會(上)第19章 匪寇縱橫第30章 最高境界第52章 風雲再起(一)第31章 廣而告之第6章 誘敵深入第86章 僥倖逃生第14章 今日聖女第八十八 在兵起四方第38章 紫茜失蹤第19章 匪寇縱橫第96章 重新佈陣第71章 孤身犯險第47章 超然局外第43章 張冠李戴第17章 走走後門第14章 門庭若市第70章 水師提督第37章 標有暗記第51章 兵臨城下(五)第33章 愛的結晶第97章 着急上火第70章 水師提督第80章 圍而殲之(二)第31章 軍制改革第76章 活捉翻譯第85章 特種作戰(四)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80章 拜年軼事第21章 致命一擊第11章 帶頭大哥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23章 廣告策劃第33章 請君入甕(上)
第39章 海陸大戰(五)第42章 撕心裂肺第37章 謠言四起第43章 大肆行賄第42章 狗急跳牆第22章 祭酒召見第43章 誤入陷阱第23章 廣告策劃第40章 上當受騙第82章 王子進京第37章 謠言四起第9章 錦衣校尉第57章 非常暗示第84章 帝王之心第74章 尋找證據第88章 進駐涼山第45章 改革大計(四)第17章 救駕有功(上)第24章 此間無敵第26章 天災人禍第50章 遊行示威第21章 晚宴風波(上)第25章 重症猛藥第14章 吾非才子第16章 高拱還朝第18章 火炮一百第83章 嗜血督戰(二)第89章 京城風雲(一)第30章 全盤皆輸第110章 功成名就第7章 見錢眼開第60章 巴汗納吉第1章 此乃同志第46章 改革大計(五)第73章 虛張聲勢第25章 廣告攻略(中)第6章 身死獄中第7章 歐陽侄兒第21章 他日棟樑第77章 雷霆手段第98章 兵敗韶州第92章 左哨鎮撫第62章 皇上病危第31章 軍制改革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41章 南京六部第16章 高拱還朝第44章 改革大計(三)第68章 武藝高強第17章 隔空博弈(二)第35章 海陸大戰(一)第74章 尋找證據第41章 女俠復仇第79章 初見成效第64章 時機已到第47章 改革大計(六)第50章 小川投降第39章 海陸大戰(五)第72章 殺氣四溢(四)第91章 京城風雲(三)第69章 擊退俺答第87章 逃出生天第17章 隔空博弈(二)第15章 志存高遠第90章 跳樑小醜第18章 不通文意第75章 造反大會(上)第19章 匪寇縱橫第30章 最高境界第52章 風雲再起(一)第31章 廣而告之第6章 誘敵深入第86章 僥倖逃生第14章 今日聖女第八十八 在兵起四方第38章 紫茜失蹤第19章 匪寇縱橫第96章 重新佈陣第71章 孤身犯險第47章 超然局外第43章 張冠李戴第17章 走走後門第14章 門庭若市第70章 水師提督第37章 標有暗記第51章 兵臨城下(五)第33章 愛的結晶第97章 着急上火第70章 水師提督第80章 圍而殲之(二)第31章 軍制改革第76章 活捉翻譯第85章 特種作戰(四)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80章 拜年軼事第21章 致命一擊第11章 帶頭大哥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23章 廣告策劃第33章 請君入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