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海事衙門

出了招商辦,二公子謝絕了‘門’外一衆商人的宴請,帶着冷峻大漢跨馬揚鞭而去。

二公子下榻的是京城內很不顯眼的一處客棧,再加上他那一身緊身短襟裝扮,店家只當是一位對環境不挑剔的江湖人士,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位皇族貴胄。笑呵呵的打了聲招呼,目送二人向後院走去。

進得後院,正坐在院落中把酒閒話的另外兩名漢子趕緊起身迎了上來。“小王爺,事情可曾妥了?”聲音壓得很低,稱呼王爺庶子爲小王爺,可是犯了忌諱的。所以這樣的稱呼只能‘私’下里說出口,若是被外人聽到可就不好了。

二公子呵呵一下,一邊走着一邊小聲道:“那沈崇名名過其實,只不過是一個貪財之徒而已,銀子一拿出來他便收下,並未過多詰難。對了,今日在那勞什子招商辦‘門’前聽人說朝廷要新建一個什麼海事衙‘門’,你們可聽說這件事?”

說話間衆人進了房‘門’,跟在後面的冷峻大漢並未進屋,而是直接將房‘門’關上守在了外面。現在商討的可都是大事了,絕對不能被任何人聽到!

兩名漢子不由對視一眼,其中一人呵呵笑道:“小王爺好靈通的消息,今日屬下和老三在拜會徐文燦的時候也聽他提起了這件事。聽徐文燦說,其父徐尚書前天晚上同他提起過這件事,據說內閣這幾日正在會同六部尚書商討此事。這海事衙‘門’一旦成立,將獨立掌管海貿一事,日後只對內閣以及皇上負責,其餘各衙‘門’無權干涉其內務,權利倒是不小啊。”

二公子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麼說這海事衙‘門’倒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地方了,若是能把咱們的人安‘插’其中,日後運送貨物出海,可就方便多了。”

“嗯,聽徐文燦話中的意思,這海事衙‘門’只怕品銜不低。而且一旦成立,必定會分戶部工部之權全權掌握海貿的大小事務,造船商稅必定囊括其中,可謂權利甚大啊。”那漢子也跟着點頭啊。

二公子呵呵一笑,掃了一眼兩人道:“既然如此,這海事衙‘門’咱們可就更是不能放過了。如若可能,一定要掌握在咱們的人手中,那樣的話咱們分佈在各處的生意便可以藉此機會大肆發展了。”

那漢子點了點頭,問道:“那小王爺覺得誰比較適合這個差事呢?”

“呵呵,只怕程二哥心中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不如說來讓大家聽聽。”二公子笑容滿面。這程經業可是他的智囊,雖然年輕時數次參加科考皆落第,但是論起‘胸’中謀略天下少有人可及,在自己衆多手下之中,更是有着賽諸葛的名號。吉王府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實力,全靠他這些年的運籌帷幄。

“小王爺擡舉了。”程經業呵呵一笑,倒是沒有太過謙虛。“不瞞小王爺,屬下確實有個人選,不過合不適合還得您說了算。”

“二哥說了便是,你選的人決計錯不了。”二公子想也不想便說道,可見對程經業的信任。

“小王爺,您覺得戶部‘侍’郎葛守禮如何?”

“葛守禮?”二公子略一沉思,點頭道:“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若是可能的話,我就親自去拜會一下徐杲,看看他能不能在這件事情上出把力,畢竟葛守禮出任海事衙‘門’堂官,對大家都有利。”

“既然這樣,那屬下先行安排一下,畢竟京城不比別的地方,處處都是錦衣衛和東廠的密探,一旦被他們察覺,可就要壞了大事了。”程經業一邊點頭一邊說道。

提起這茬二公子就覺得煩惱。自己身爲皇族,來了這天子腳下卻要和做賊一般。這還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這次來京可是自己有生以來的頭一次,若不是皇家商貿行招商的事情,連這個機會也沒有。

而面對京城的繁華,二公子心中的信念更爲堅定,終會有一天,那紫禁城中的寶座會是自己的!

商賈之間流傳的消息不假,朝廷確實在準備成立海事衙‘門’掌管確有其事。而二公子得來的消息也沒錯,這海事衙‘門’一旦成立,就會掌握關於海事的一切大小事務。不但如此,經過數日的討論現在內閣已經對其擬出了一個初步的章程,就等着隆慶帝點頭通過之後拿到朝堂之上同羣臣商議了。

“嗯,不錯,很詳盡。”隆慶帝一邊看着手中奏章一邊點頭說道。

“呵呵,皇上滿意就行,若是可以的話,微臣想明日就拿到朝堂之上同諸位同僚商議。早日有了結果,再過些日子船隊出海也就不會手忙腳‘亂’了。”高拱站在那裡呵呵笑道。

這辦法雖然說是內閣擬出來了,但是主要內容卻是自己那個寶貝弟子擬定的。要不然靠着老哥幾個,只怕再過一個月也不能拿出這麼詳盡的章程來。

“好是好,不過朕覺得這海事衙‘門’的品銜有些低了,區區一個正三品實在是體現不出它的重要‘性’。不如讓其同列六部,諸位愛卿以爲如何啊?”隆慶帝擡眼問道。其實這麼一會兒功夫他心中已經想到了執掌海事衙‘門’的人選。

這人自然是就是沈崇名了。這小子現在可是從二品的大員,若是出任了海事衙‘門’的堂官,那不就是降職了嘛。

既然不能降職,那就只能升官了。這次解除海禁成立皇家商貿行沈崇名可以說得上是居功至偉,要是不讓他藉此機會升任正二品,隆慶帝心裡實在是覺得過意不去。

“皇上,這可萬萬使不得。自楊業立隋以來歷朝歷代只設六部衙‘門’,何嘗出過七部之說?”李‘春’芳還沒得及出言反對,陳一勤就搶先一步開口了。

“是啊皇上,這海事衙‘門’乃是初創,直接讓其並列六部實在是有些不妥,以微臣淺見還是先看看再說,若如這海事衙‘門’日後真的很重要,再讓其並列六部也不晚啊。”李‘春’芳是數十年的老閣臣了,雖然思想守舊,但是在揣摩皇上心思這方面還是很有些功底。這皇上想讓海事衙‘門’並列六部,只怕是有他的安排啊。

讓海事衙‘門’並列六部確實是有些異想天開了,高拱這時候也提出了不同意見:“皇上,李大人和陳大人所言甚是,若是一個新成立的衙‘門’定銜正二品,只怕羣臣又要非議了。不如咱們先等等看,若是日後海事衙‘門’真的至關重要,那時再讓它並列六部,大家就不會有異議了。”

高拱的話入情入理,再加上隆慶帝對其依賴深重。現在他都這麼說了,隆慶帝只能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海事衙‘門’爲從二品衙‘門’如何?”

皇上做出了讓步,身爲臣子也不能不近情理,四位閣臣彼此對視一眼,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隆慶帝呵呵一笑,“既然這樣,那諸位愛卿就海事衙‘門’堂官可有合適人選?”

雖然是提問幾位內閣大臣,隆慶帝卻根本不給他們答話的機會。“呵呵,朕倒是覺得沈愛卿最適合出任這一職位了,你們覺得呢?”

沈崇名這時候就站在末尾,作爲主要參與者,他雖然職銜比起思維閣臣比較低,但也有資格列席旁聽了。

沈崇名也是老油條了,這種場合下一貫都是本着低調原則,別人不問他的時候一直都是低頭不語。這時忽然聽到隆慶帝提議由他出任海事衙‘門’堂官,雖然心中已經有了些準備,但依舊吃驚不下。這也太看得起自己了吧,這麼一個‘肥’缺讓自己來擔任,難道不怕自己乘機假公濟‘私’讓通達車馬行大發一筆?

“皇上,微臣資歷淺薄,而且都指揮使衙‘門’事務繁多,只怕出任海事衙‘門’堂官不合適。”這樣的情況下沈崇名可就無法繼續保持沉默了,謙虛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這種風頭正盛的時候,站的越高越容易惹來妒忌。

對這事別人倒是不好說什麼,畢竟這麼大的事情幾乎都是沈崇名忙前忙後在‘操’持。正如隆慶帝所言,最適合出任這一職位的只有沈崇名了。

“哎,沈愛卿你就不要再推脫了。現在天下安定,都指揮衙‘門’的事情你大可以先放一放。這海事衙‘門’‘交’給別人,朕實在是有些放心不下,你就辛苦一些吧。”看着除了沈崇名之外沒人反對這事,隆慶帝心中也是異常高興。

不容沈崇名多說,直接擺手道:“好了,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你趕緊物‘色’到海事衙‘門’當差的人,有了名單之後拿來給朕看看就是。”

沈崇名目瞪口呆,自己擬定海事衙‘門’各級官員?這權利實在是忒大了一點啊。

陳一勤有些不樂意了,這任命官員的大事如何能‘交’由一個臣子獨自去‘操’辦?可惜還沒等他說話,就被李‘春’芳用眼神制止了。

李‘春’芳心中清楚地知道,現在反對這事可是要得罪人的。看眼下的形勢,這沈崇名風頭比起他的老師高拱還要更盛幾分。而且只要海事衙‘門’能夠順利的解決朝廷眼下的困頓,沈崇名必定會成爲大明朝有史以來年紀最輕的一位閣臣。

官場之上欺老莫欺少,得罪了這樣的人,以後的日子肯定好過不了。就算是人家不主動尋你麻煩以圖報復,自己個心中也會寢食難安的。

而且這沈崇名能得到皇上這般的信任,也是有他的過人之處。其最大的依仗並非是高拱,而是自打爲官一來一直都在爲皇上爲朝廷忠心耿耿的辦事。

雖然其中很多事情爲人詬病,但是隻要回頭仔細看看,就能發現這小子還真是大公無‘私’的那種類型。憑着他多年來的作風,這次任命官員的問題上肯定也會秉公辦理,就算是偶爾出現一些假公濟‘私’的地方,那也絕對是無傷大雅的。

憑着這兩點,李‘春’芳就有理由讓沈崇名得到任命所屬官員的權利而不加以反對。

陳一勤自從入閣以來和李‘春’芳這位首輔很是投緣,很多事情上也都是作爲李‘春’芳的應聲蟲出現。這是一瞧他的眼神愣是把已經到了喉嚨眼的話憋了回去,李大人這麼做,肯定是有理由的。

第41章 刀槍不入(下)第66章 直奔廣西(上)第60章 明查暗訪第78章 挺進岱山第3章 費盡心機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78章 科考題目(上)第27章 一舉兩得第74章 尋找證據第12章 經濟風暴第10章 提督同知第72章 瘋狂追殺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21章 他日棟樑第60章 巴汗納吉第73章 插翅難逃(一)第72章 峰迴路轉第60章 主動請纓(下)第17章 走走後門第74章 殺氣四溢(六)第50章 三個女人第2章 暗流涌動(二)第41章 南京六部第6章 彈藥丟失第73章 插翅難逃(一)第13章 改造計劃第13章 大功告成第30章 李芳的話(下)第59章 主動請纓(上)第63章 長遠規劃第88章 盛大聚會第71章 孤身犯險第54章 仇人相見第100章 各有打算第76章 司空摘星第85章 神兵天降第28章 伏擊之戰(上)第10章 私通倭寇第32章 無爲之教(三)第31章 無爲之教(二)第33章 烽火連天(八)第64章 左右開弓第84章 全城大亂第1章 途中巧遇第65章 官場隱疾第58章 吾皇萬歲第14章 門庭若市第18章 救駕有功(下)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61章 僥倖逃生第41章 柴炭大使第26章 塵埃落定(上)第18章 隔空博弈(三)第16章 身入險境第19章 老大出馬第22章 晚宴風波(下)第1章 我行我素第33章 請君入甕(上)第110章 功成名就第40章 貴妃出馬第20章 暴亂四起第70章 水師提督第27章 力戰熙川第88章 盛大聚會第30章 明查暗訪第11章 平抑糧價(四)第13章 自由戀愛第79章 科考題目(下)第44章 沈兄快逃第31章 烽火連天(六)第62章 皇上病危第91章 京城風雲(三)第16章 身入險境第81章 韃靼習俗第18章 隔空博弈(三)第16章 猛虎現身第34章 東廠介入第83章 感恩戴德第31章 烽火連天(六)第27章 烽火連天(二)第25章 重症猛藥第83章 欽點探花(下)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41章 海陸大戰(七)第31章 惡戰平壤第19章 請君入甕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90章 雙喜臨門第30章 最高境界第43章 洞房花燭(一)第45章 洞房花燭(三)第16章 身入險境第82章 欽點探花(上)第84章 急流勇退第93章 高拱還鄉第51章 和談事宜第78章 殊途同歸第15章 尿牀事件第13章 江南美人
第41章 刀槍不入(下)第66章 直奔廣西(上)第60章 明查暗訪第78章 挺進岱山第3章 費盡心機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64章 烽火連天(中)第78章 科考題目(上)第27章 一舉兩得第74章 尋找證據第12章 經濟風暴第10章 提督同知第72章 瘋狂追殺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21章 他日棟樑第60章 巴汗納吉第73章 插翅難逃(一)第72章 峰迴路轉第60章 主動請纓(下)第17章 走走後門第74章 殺氣四溢(六)第50章 三個女人第2章 暗流涌動(二)第41章 南京六部第6章 彈藥丟失第73章 插翅難逃(一)第13章 改造計劃第13章 大功告成第30章 李芳的話(下)第59章 主動請纓(上)第63章 長遠規劃第88章 盛大聚會第71章 孤身犯險第54章 仇人相見第100章 各有打算第76章 司空摘星第85章 神兵天降第28章 伏擊之戰(上)第10章 私通倭寇第32章 無爲之教(三)第31章 無爲之教(二)第33章 烽火連天(八)第64章 左右開弓第84章 全城大亂第1章 途中巧遇第65章 官場隱疾第58章 吾皇萬歲第14章 門庭若市第18章 救駕有功(下)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61章 僥倖逃生第41章 柴炭大使第26章 塵埃落定(上)第18章 隔空博弈(三)第16章 身入險境第19章 老大出馬第22章 晚宴風波(下)第1章 我行我素第33章 請君入甕(上)第110章 功成名就第40章 貴妃出馬第20章 暴亂四起第70章 水師提督第27章 力戰熙川第88章 盛大聚會第30章 明查暗訪第11章 平抑糧價(四)第13章 自由戀愛第79章 科考題目(下)第44章 沈兄快逃第31章 烽火連天(六)第62章 皇上病危第91章 京城風雲(三)第16章 身入險境第81章 韃靼習俗第18章 隔空博弈(三)第16章 猛虎現身第34章 東廠介入第83章 感恩戴德第31章 烽火連天(六)第27章 烽火連天(二)第25章 重症猛藥第83章 欽點探花(下)第55章 風雲再起(四)第41章 海陸大戰(七)第31章 惡戰平壤第19章 請君入甕第7章 朝堂之爭(二)第90章 雙喜臨門第30章 最高境界第43章 洞房花燭(一)第45章 洞房花燭(三)第16章 身入險境第82章 欽點探花(上)第84章 急流勇退第93章 高拱還鄉第51章 和談事宜第78章 殊途同歸第15章 尿牀事件第13章 江南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