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13章 【灰白錦囊】

魏國公徐達建議燕王將府裡能幹的護衛送到軍營裡,跟着自己打幾仗,總能出幾個人物。燕王朱棣聽了心裡暗服,點頭道:“像柳升、譚淵幾個,原本就是昌平衛李彬的手下,還讓他們回昌平衛去。只是......昌平衛李彬被陳亨調往了秦晉之地協助二哥三哥去了。他如今不在,倒不好辦呢。”

“哦?”徐達石佛一樣沉靜的臉上微微一動,眼中波光一閃即逝,沉吟了片刻,淡淡道:“此次出征,皇上給南征雲南的沐英和藍玉二十萬兵,北征軍明着說是十萬,實際上只有七萬多人。所以......我猜着皇上的意思......定然是要沐英和藍玉在南邊打一個打勝仗,穩住了南邊再說。北征軍如今只是要震懾住朵兒不花和納哈怵,令他們不敢輕舉妄動,不能與西涼、雲南的柳城王和樑王相呼應,就算是辦成一半了。如今大明剛剛太平沒幾年,皇上是存着不想兩頭用兵的心思啊。”

至此,燕王朱棣方纔明白皇上分兵不均的原由,舉着的茶杯要飲,呆着想了想又放下了,皺了皺眉:“如果照魏國公的說法,那陳亨調了都指揮同知陳珪、昌平衛千戶李彬、還有華雲龍、房勝這些人去秦晉之地,不是全然無用了麼?”

徐達緩緩地點了點頭:“北邊的戰事定然是在北平、燕山一帶的。秦晉之地的天元帝和長子天保奴都只是疑兵罷了。等戰事一起,局勢明瞭之後,陳珪、李彬這些老將還是要調回來的。只有他們多年與元兵交戰,熟悉燕山的地形、也知曉敵人的戰法。臨陣換將,是不智之舉。皇上征戰沙場多年,這一條他不會不明白的”,說着徐達便低頭飲了飲清茶,不再多說什麼。

徐達這話已然說得很透徹了——陳亨調走了李彬這些與朱棣交好的戰將乃是無用之舉,只要一打戰,還是會把他們調回來的。只是如今局勢不明,若是強行調回來不是明智之舉,所以這事還得等。朱棣又怎能不明白徐達的意思?因而也不再言語,心裡卻多了幾分成算。

正當朱棣在暗暗沉思時,徐達卻從懷裡摸出一個灰白色的半舊錦囊遞了過去:“殿下可與僧録司的一名叫道衍的高僧相識?這是離京之時他託我轉交給您的。”

朱棣一愣,吃驚地從徐達手中接過錦囊,抽出一張素箋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只寫了兩句話:“戰有百利,失之不再!大樹底下坐,自有涼風來。且行,勿憂!”,朱棣想了想,已是明白道衍的意思,這是要自己趁着徐達北征的機會隨軍出戰、建立軍威罷了,有徐達在北平坐鎮,萬事無礙。

這本是當初道衍讓朱棣請戰的初衷啊。雖然最終洪武皇帝並沒有同意,可還是讓朱棣回了北平。可旋即就派了徐達等一干老將領兵前來。這是再明顯不過的了——就是要朱棣隨軍研習軍事,將來成爲大明北邊的一道屏障。但道衍和朱元璋的意思卻有一點小小的不同。洪武皇帝朱元璋是要朱棣研習軍事,道衍和尚則是要他不僅研習,更要藉着魏國公徐達在身邊的機會立威,進而收伏燕山、北平的一干武將,將北平府真正的攏進自己的袖中。

想着,朱棣已是收好錦囊放了起來,瞟了一眼一旁有些木然的徐達,若無其事地笑了笑:“哈哈哈,這和尚佛學還算精湛,就是有一樣不好——愛藏機鋒!好好的普度世人的佛經不願意清清楚楚地說出來,偏要弄得本王這樣的俗世人昏頭脹腦、不明不白的纔算心甘似的。哈哈哈,不知道衍師傅可還有什麼話兒呢?”

朱棣話鋒一轉,眼也不眨地看着徐達,心裡卻七上八下地打着鼓兒。道衍和尚要自己奪嫡的心思近年來顯露無疑,自己也或多或少的有這種念頭,可這些事,能讓徐達知道麼?他若是知道了,又會是怎樣的態度?是助自己?還是會勸阻自己呢?

豈料徐達有些消瘦的臉上面無表情,低頭瞧着杯中泡開了的清茶發了一會兒呆,許久方淡淡地說:“這位道衍大師,我瞧着不是個平常人啊......也不像是個出家人!”,說着徐達已是擡起了頭看着朱棣:“殿下身邊能有這等能人......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朱棣聽着心裡一驚——看來這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岳丈是瞧出了什麼端倪啊!

徐達悠然嘆了一口氣,越發的沉鬱:“哎,禍福本非人所能料得着的,我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朱棣的臉色都有些蒼白起來,強自鎮定了心神,假作輕鬆地笑問:“哦?魏國公爲何如此感慨?可是道衍師傅留了什麼話兒?”

徐達自失的一笑,搖了搖頭:“話?......道衍大師卻是沒有。只不過在應天時,他曾來尋我,與我長談了一次。”

朱棣心中更加吃驚了,也不禁詫異,道衍和尚素來慮事極深極密,從不犯錯,他這麼貿貿然地去尋魏國公這麼一位功勳卓着的老臣做什麼呢?朱棣眉毛挑了挑,嚅了嚅嘴想說什麼,又覺得說什麼都不合適,於是假意舉杯飲了一口茶掩了過去。

徐達呢,仍舊是神色不動,十分沉靜的模樣兒,淡淡地說:“我原以爲他要與我談佛法,不想說的都是朝務。更駭然的,還是他對朝政、對天下大事洞若觀火的見解,聽其一席話,真有勝讀十年書之感啊。看着此人才具,比之當年的誠意伯劉伯溫,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啊。遷秦晉流民來北平、調李彧來北平做承宣佈政使,也都是他的主意。如今看北平的形勢,這兩步棋都下到了棋眼裡,很有做活大局的味道啊。殿下有這樣的朋友,可不是一大幸事嗎?”

朱棣聽得一愣,原來遷徙流民、調李彧做布政使都是大頭和尚的主意啊,可堂堂一個魏國公爲什麼會對道衍言聽計從呢?是道衍和尚有蘇秦的辯才說服了他,還是......還是徐達其實已然看清道衍的身份和用意,也有要助自己奪嫡的意思呢?

想了一會,朱棣也覺得摸不清頭緒,但不論如何,無論是魏國公徐達還是和尚道衍,那都是自己很信得着的人,也不急於在這上頭較真,故而一笑,轉了話題:“哦?哦,哈哈哈。這些都是瑣碎之事罷了,不說也罷。此次用兵,不知魏國公是如何想法呢?本王也想學上一學呢。”

徐達也只淡淡一笑,點了點頭:“用兵之事,光是閒坐清談是學不着什麼的。殿下若是有意,明日可以帶上府上的護衛來中軍大營,隨我們這些老骨頭們擺一擺沙盤如何啊?”

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五卷33章 【秦王出局】四卷48章 【收攏民心】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42章 【嫡爲生變】五卷21章 【坦誠相見】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五卷45章 【許以周公】四卷42章 【猶豫不決】四卷12章 【深謀遠慮】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38章 【關城翹楚】四卷34章 【重回北平】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三卷33章 【晴天霹靂】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三卷16章 【終定人選】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四卷24章 【皇子座師】二卷37章 【巡視居庸】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二卷9章 【秦王后招】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27章 【明詔天下】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三卷25章 【功敗垂成】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三卷35章 【忠心耿耿】三卷18章 【監察御史】二卷9章 【秦王后招】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36章 【疑案重重】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16章 【終定人選】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二卷7章 【行舟奇人】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二卷6章 【燕王請罪】三卷34章 【胡攪蠻纏】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二卷31章 【繞道昌平】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二卷41章 【計議用兵】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二卷2章 【王府護衛】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2章 【王府護衛】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
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五卷33章 【秦王出局】四卷48章 【收攏民心】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42章 【嫡爲生變】五卷21章 【坦誠相見】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五卷45章 【許以周公】四卷42章 【猶豫不決】四卷12章 【深謀遠慮】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38章 【關城翹楚】四卷34章 【重回北平】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三卷33章 【晴天霹靂】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三卷4章 【父子重逢】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三卷16章 【終定人選】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四卷24章 【皇子座師】二卷37章 【巡視居庸】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二卷9章 【秦王后招】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27章 【明詔天下】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三卷25章 【功敗垂成】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三卷35章 【忠心耿耿】三卷18章 【監察御史】二卷9章 【秦王后招】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36章 【疑案重重】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16章 【終定人選】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二卷7章 【行舟奇人】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二卷6章 【燕王請罪】三卷34章 【胡攪蠻纏】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二卷31章 【繞道昌平】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二卷41章 【計議用兵】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二卷2章 【王府護衛】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2章 【王府護衛】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