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42章 【嫡爲生變】

柔儀殿內,朱允炆剛剛與朱棣見了禮,朱棣便覺朱允炆身後的幾個人正目光咄咄地盯視自己,心中生出一種不祥的預感來。眼見氣氛尷尬,朱棣強笑道:“我本早該來看望侄兒的,奈何一直皇命在身,就耽誤到了今天。哎……不過看來我今日來得有些不巧,你們敢情是在議什麼事吧?”

李景隆等人警覺地對望了一眼,朱允炆卻若無其事,淡淡笑道:“哪裡議的什麼事啊?還不是曹國公他們擔心我心緒不好,來陪我說說話兒罷了。”

“哦”,朱棣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朝李景隆頷首笑了笑:“幾位還真是有心了,大哥若是知道了,也該當欣慰。”

說着朱棣不禁悠然嘆了一聲:“哎,只怪我一直身在燕山戍邊,平日裡也照料不到侄兒你,說來真是慚愧啊”。

朱允炆正要作答,一直站在身後不言聲兒的乾瘦漢子忽然接口:“燕王殿下身系北邊戰事,干係重大。北元若無燕王殿下威名鎮住,只怕大明江山都要不穩吧?!”

這人一副乾巴巴的模樣兒,嗓音又尖又脆,讓人很不受用。他這些話說出來,看着似乎是在奉承誇耀朱棣,可聽着卻怎麼也不是那個味兒。

見朱棣有些發愣地盯着那個男子,朱允炆忙賠笑道:“忘了給四叔介紹了,這位是齊泰,溧水人氏,洪武十八年的進士,現爲兵部主事。說起來他也是好福氣,他本名叫齊德,後來皇上考覈天下官吏,數年內無一劣跡、也無過錯的官員,查下來只有他一人,所以便給他賜了名兒,改德爲泰,以示國泰之意。”

“哦,父皇賜的名兒,確是好福氣”,朱棣閃眼在齊泰臉上打了個轉兒,見他蠟黃的臉上眉毛很淡、下面一對三角眼總是似有似無地看着什麼,並沒有絲毫的懼色。反惹得朱棣無端生出些許煩躁來,不禁皺了皺眉,稍一沉吟,轉臉朝朱允炆道:“見侄兒你出落得好,我也就放心了。今日我還沒去見過皇上,只怕失禮,便不在你這裡多留了。再說了,有這許多‘忠臣’在這兒,我有什麼不放心的?”

說着朱棣哈哈一笑便要辭去。因朱棣說要去覲見皇上,朱允炆也不便多留,直將他送出了殿外方纔回來。

“哼,貓哭耗子”,朱允炆剛一入內,齊泰便冷冷地道。

衆人都是一激靈,李景隆見朱允炆的臉色變了變,忙打斷道:“齊大人不可亂說。當年太子殿下還在時,燕王比起其他各王,其實是出力最多的。當時滿朝文武可都認定,燕王乃是十足的太子派。”

張昺遊走六部,對朝政最是知道根底的一個人,也沉吟着附和:“曹國公所言甚是,太子還在時,燕王殿下可從沒見有什麼二心。饒是如今,其實燕王殿下也沒什麼錯的地方。於朝廷而言,燕王更是有功無過。我們這些原先太子身邊的人,其實最服的反而是燕王,最恨的則是秦王……”

“是啊”,李景隆不無感慨地嘆了口氣:“哎……對秦王,我們可謂恨極了的。可誰能想到昨夜秦王和晉王會夤夜造訪我的府邸,還說出了那一番話。在下思慮再三,總覺得個人恩怨是小,如今既然他們願意和我們聯手將殿下推上去,我們又何樂而不爲呢?”

朱允炆畢竟只是少年人,悵然望着遠方,心裡着實有些不知所措。自打李景隆大清早地來了柔儀殿,告訴自己,秦王、晉王願意聯合手下官員,推薦自己來繼承皇位之後,朱允炆便覺得像在做夢似的。歷朝歷代,哪裡有皇位傳孫不傳子的道理?自己一個剛剛喪父無依的皇孫,一夜之間竟又成了與燕王爭奪儲位的人,真像做夢也似的。自己年少,如何能與那位剛剛在漠北大敗元軍、雄才偉略的四叔爭雄呢?想想都覺得以卵擊石罷了。

齊泰呵呵冷笑了兩聲:“哼哼,下官對燕王也沒什麼不滿處。下官只是擔心,我們就算聯合了秦王和晉王的人,此番奪了嫡位,殿下日後也登了基,這位威名赫赫的藩王,如何駕馭得了呢?下官只是有些憂心罷了。”

這話說得衆人一時間都沒了聲兒,許久李景隆方重重地透了一口氣:“主事大人想得可真夠長遠的。殿下若真能登基,想來要除掉一個藩王的方法至少也有上百種。當務之急,是將眼前的事兒做好。我在宮裡耽誤的時間太久了,還得去魏國公徐輝祖、涼國公藍玉那裡計議這件事兒。想來這兩日,文武百官便要爲這事上摺子了。我們不可光顧着清談了,便這就告退了——”

說着朝朱允炆躬身一稽,朱允炆有千言萬語,卻奈何心裡翻騰得太過厲害,只得咬着細脣點了點頭,李景隆這才匆匆出了宮去。

接連數日,朝中百官便像商量好了似的,一窩蜂地上摺子請求洪武皇帝早定儲君、舉薦皇長孫朱允炆。更稀罕的,是這些摺子裡竟然還有秦王和晉王上的。這兄弟二人,朱元璋心裡再清楚不過,當年太子還在世時,他們就巴不得將朱標拉下馬好取而代之。可如今朱標薨逝,這兄弟兩人怎麼就變了心意,一門心思保起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來了?莫非他們二人自知太子之位無望,所以退而求其次,去保年少的朱允炆?這對他們又有什麼好處呢?他們若是當真覬覦天下,也該聯合起來去拉燕王下馬纔對啊。難不成,朱允炆是他們的敲門磚、試金石?他們保朱允炆,只是爲了不讓燕王當太子,而後……..

而後大明出了一位少年天子,他們幾個手握兵權的藩王……

想至此,朱元璋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可如今文武百官一多半都在上摺子保奏朱允炆,來勢洶洶,這該如何是好呢?況且,經他們這麼一鬧,其實平心想想,朱允炆仁孝,出生時又有異像,未嘗不是一個儲君的人選啊。只是皇位自古都是傳子不傳孫,自己一時間沒有想起這位皇長孫罷了。

如今可好,原本屬意燕王朱棣承襲皇位的朱元璋也不禁犯了難。

朱允炆畢竟是嫡出,又是長孫。這個出生,比起碽妃所生的燕王來,確是好了不少。只是,朱允炆承襲皇位,若是沒有保駕重臣,今後還不知會是如何局面?自古重臣保駕,往往僭越,使得君權旁落,這於大明江山都不是好事。更何況,那些老臣、能堪大用的重臣,都被自己殺的殺、貶的貶,朝中早已沒有可以掌控局面、又忠心不二的臣子了。

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三卷29章 【分頭行事】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三卷5章 【奉旨查案】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三卷38章 【大廳攪鬧】四卷20章 【大戰前夕】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三卷31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二卷25章 【隆福爲宮】四卷12章 【深謀遠慮】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三卷14章 【佐證之人】四卷34章 【重回北平】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二卷4章 【硬闖行舟】四卷46章 【理財奇人】第四章 【兄弟相爭】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三卷17章 【督察山陽】第二章 【剖析造化】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五卷39章 【後起之秀】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29章 【皇帝出迎】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三卷42章 【鬼話連篇】二卷10章 【慈雲禪寺】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三卷32章 【大功得成】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三卷7章 【風月秦淮】三卷8章 【飄雪居內】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二卷32章 【風水寶地】二卷6章 【燕王請罪】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五卷28章 【入宮請見】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五卷46章 【京師遇冷】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第四章 【兄弟相爭】三卷6章 【叔侄相見】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五卷第2章 【太子西巡】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二卷32章 【風水寶地】三卷9章 【紈絝子弟】四卷42章 【猶豫不決】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二卷23章 【宮殿抉擇】四卷45章 【貪墨真相】第一章 【古寺奇遇】三卷22章 【宦海老吏】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五卷26章 【蹊蹺毒殺】四卷17章 【沐英平南】四卷17章 【沐英平南】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三卷33章 【晴天霹靂】三卷36章 【據爲己有】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二卷14章 【扶危救困】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
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三卷29章 【分頭行事】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三卷5章 【奉旨查案】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三卷38章 【大廳攪鬧】四卷20章 【大戰前夕】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三卷31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二卷25章 【隆福爲宮】四卷12章 【深謀遠慮】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三卷14章 【佐證之人】四卷34章 【重回北平】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二卷4章 【硬闖行舟】四卷46章 【理財奇人】第四章 【兄弟相爭】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三卷17章 【督察山陽】第二章 【剖析造化】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五卷39章 【後起之秀】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29章 【皇帝出迎】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三卷42章 【鬼話連篇】二卷10章 【慈雲禪寺】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三卷32章 【大功得成】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三卷7章 【風月秦淮】三卷8章 【飄雪居內】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二卷32章 【風水寶地】二卷6章 【燕王請罪】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五卷28章 【入宮請見】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五卷46章 【京師遇冷】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第四章 【兄弟相爭】三卷6章 【叔侄相見】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五卷第2章 【太子西巡】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二卷32章 【風水寶地】三卷9章 【紈絝子弟】四卷42章 【猶豫不決】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二卷23章 【宮殿抉擇】四卷45章 【貪墨真相】第一章 【古寺奇遇】三卷22章 【宦海老吏】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五卷26章 【蹊蹺毒殺】四卷17章 【沐英平南】四卷17章 【沐英平南】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三卷33章 【晴天霹靂】三卷36章 【據爲己有】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三卷30章 【步步爲營】二卷14章 【扶危救困】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