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22章 【皇后薨逝】

洪武十四年的北征,明軍取得大勝、燕王立下奇功,捷報傳至京師,洪武皇帝大喜過望,加燕王護衛兩千,恩賜金銀無數。就連燕王府原先的幾個貼身護衛,也都因此一戰封了官爵。如邱福被封爲燕山中護衛千戶,朱能被封爲燕山中護衛副千戶,柳升則官復原職、仍爲北平都指揮同知,不一而足,卻都掌了兵權。

北征主帥、徵虜大將軍徐達則因爵位至頂,洪武皇帝無法加官進爵,只得特賜昔年爲吳王時的舊邸與之,又命有司於舊邸前治甲第,賜其坊名曰“大功坊”。這其實雖沒有得王爵,卻已經得了王的恩寵。

щщщ●тTk án●¢○

雖如此,徐達卻一再推辭,並上奏稱北征軍人數太衆,耗糧甚巨,如今戰事已畢,不宜繼續駐大軍於北平,云云。

這其實正是洪武皇帝得了捷報後日日耽心、卻不便提及的事兒。一來是因爲北元初敗,皇帝遠在京師,不瞭解邊境局勢,不宜擅自撤軍;二來嘛,戰事初勝立刻就將兵士遣至他處,也容易寒了軍心。

如今這事卻由軍威最高的徐達主動提了出來,那就再好不過了,也說明北邊局勢已在掌控之下,因而洪武皇帝將徐達章奏印以邸報,大肆分發天下。這其實是將這麼一件並不討好的事兒,推給了主動要來背禍的徐達。洪武皇帝還在邸報後親筆諭示曰“魏國公乃我大明沙場第一人,可與古之良將媲美,立下如斯功勞,恩賜之以吳王舊邸,乃是朕之榮寵,不可推脫。至於軍馬耗資巨大之言,實是老成謀國之見。然朕細思之下,卻覺天下尚未大安,賊心亦未死也,用兵之事萬不可輕廢。”

至此,皇帝是將恩寵告之天下了,若是徐達再要推脫,那就有忤逆之嫌了。在此之上,朱元璋卻順着徐達的奏章給予了駁斥,又十足地招攬了軍心。這種帝王心術,徐達這位沙場上的廝殺漢子,卻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故而才拋出這麼一個題目,跟皇帝一起唱了這一出心照不宣的雙簧。

洪武皇帝的諭旨卻還沒完,又轉了話鋒,言:“如今天下初定,百姓生計凋零,民生一事乃是國本,關乎大明基業,亦不可不勉力而爲。用兵與民生,乃國之根本,不敢輕言廢除。爲今之計,朕決意由潁川侯傅友德領原南征十萬軍馬南下大理,會合藍玉,務求將西涼、雲南叛軍一舉而殲。原南征主將沐英征戰邊疆多年,勞苦功高,准予回京,慰朕思念之情。原北征將士仍由徵虜大將軍徐達統領,務求於燕山、北平一帶掃除元逆,構築長城防務工事,使敵不敢輕進。其餘有功人等,皆有封賞。魏國公可會同信國公湯和、西平侯沐英、潁川侯傅友德於北平閱兵,犒賞三軍,威懾羣匪,宣朕之仁德!”

至此一番旨意方纔畢了,諸將自得奉旨行事。洪武十四年十月,北征大軍在通州舉行了極盛大的閱軍。

皇帝的旨意裡並沒有提及燕王朱棣是否參加閱兵事,可參加北征的兵士、裨將、主將,誰不知道這次戰役的勝負之手全賴這位皇子啊?正是因爲他將五萬軍馬分成了十隊騎兵,纔將兵力最盛的納哈怵二十萬人馬衝得七零八落,這纔有了最後的大勝。又有誰不知道正是這位年輕的燕王,帶着騎兵閃電一樣直入北元的腹地,生擒了北元知院李宣的兩萬部衆,幾萬人馬竟然如魔鬼一樣呼嘯而來、呼嘯而去,肆意在北元的地盤來回穿插,視敵軍於無物。

有這樣的一位王爺與自己一起摸爬滾打、出生入死,北征的將士無不覺得榮光。因而當燕王出現在閱兵場上時,數十萬軍士激動得無不舉刀揮槍吶喊,一時間通州的點將臺下山呼海嘯,儼然已經蓋過了魏國公徐達的風頭。

徐達卻並不在意,反而從心底裡歡喜。因爲朱棣在北平的威望,終於無人可以撼動了,此時的他,纔是真正的燕王,纔是真正的北平之主。只是這些心思卻不能表露,徐達只是不動聲色地陪着湯和等人檢閱了軍隊,宣讀了皇帝諭旨。送別了傅友德,徐達卻又是一番的忙碌,除去掃除元軍殘餘,便是安置流民屯田、從軍、置辦家業,再餘下一些時間,也是與朱棣商議燕山的用兵之法、恢復民事之策。

如此這般,匆匆又過了一年,北平基業初定,京師卻忽然傳來噩耗——當今皇后馬氏已於九月薨於應天府,各地藩王即刻回京奔喪,旨到即行。諸地守將,無聖旨不可擅動,違者以謀反罪論處。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皇帝在防備邊患,也是在防備各地的守將啊。國家突臨大變,但只要洪武皇帝朱元璋還在,任誰也沒造反的膽子的。這一條,滿天下的人都知道,因而雖然皇后薨逝了,京師悲喪之氣極重,可朝廷各有司衙門、市井商販、小民百姓,卻仍舊有條不紊地做着事,沒有一絲慌亂。

乍回這煙花之地,朱棣看着處處燈紅酒綠、繁花似錦,只覺得像在做夢似的,曾經那麼的熟悉,如今卻如此的遙遠。再看看街市上、衙門裡的那些堆着笑得、帶着苦的、或者仰着嘴桀驁得不可一世的、或是麻木猶如行屍卻還苦巴巴自得其樂自欺欺人的,看着他們互相調侃、互相擠兌,朱棣只覺得可笑,而又厭惡。

這些人不就如草蓆上的蝨子、臭肉裡的蛀蟲一樣嗎,除了窩在定點兒大的地方吸血攀咬,他們還會做些什麼呢?又做過些什麼呢?這些人,就是大明的子民?難道太子朱標每天唸唸有詞的愛民如子,愛的就是這些人?就是這些嘴臉?

等他們到戰場上打上一戰,看看滾落的頭顱,看看濺到臉色的鮮血,能有點血性的時候的再說吧——想着,朱棣嘴角揚了揚,猛抽了一下馬鞭,直奔東安門外的燕王府而去。

三卷16章 【終定人選】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五卷17章 【夜宿潼關】二卷4章 【硬闖行舟】二卷11章 【書生意氣】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五卷56章 【燕王大敗】第九章 【於皇寺內】第二十八章 【長堤告白】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三卷34章 【胡攪蠻纏】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三卷14章 【佐證之人】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五卷14章 【不似人間】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五卷19章 【太子回宮】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五卷20章 【夤夜陛見】四卷16章 【啓用舊將】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三卷34章 【胡攪蠻纏】二卷31章 【繞道昌平】四卷34章 【重回北平】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三卷19章 【道貌岸然】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42章 【鬼話連篇】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五卷19章 【太子回宮】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三卷30章 【步步爲營】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二卷6章 【燕王請罪】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三卷52章 【私邸被破】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二卷8章 【秦晉相鬥】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五卷32章 【宮外雪人】四卷21章 【北征大捷】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三卷15章 【謀之以詐】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三卷37章 【暗入揚州】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22章 【無雙力士】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46章 【理財奇人】五卷44章 【召見燕王】五卷18章 【王官待客】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二卷38章 【關城翹楚】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四卷18章 【虛虛實實】三卷6章 【叔侄相見】二卷12章 【仗義執言】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三卷26章 【短兵相接】第二章 【剖析造化】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二卷4章 【硬闖行舟】三卷32章 【大功得成】第七章 【利誘御史】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三卷44章 【怪誕私邸】
三卷16章 【終定人選】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五卷17章 【夜宿潼關】二卷4章 【硬闖行舟】二卷11章 【書生意氣】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五卷56章 【燕王大敗】第九章 【於皇寺內】第二十八章 【長堤告白】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三卷34章 【胡攪蠻纏】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三卷14章 【佐證之人】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五卷14章 【不似人間】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五卷19章 【太子回宮】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五卷20章 【夤夜陛見】四卷16章 【啓用舊將】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三卷34章 【胡攪蠻纏】二卷31章 【繞道昌平】四卷34章 【重回北平】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三卷19章 【道貌岸然】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42章 【鬼話連篇】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五卷19章 【太子回宮】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三卷30章 【步步爲營】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二卷6章 【燕王請罪】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三卷52章 【私邸被破】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二卷8章 【秦晉相鬥】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五卷32章 【宮外雪人】四卷21章 【北征大捷】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三卷15章 【謀之以詐】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三卷37章 【暗入揚州】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22章 【無雙力士】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46章 【理財奇人】五卷44章 【召見燕王】五卷18章 【王官待客】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二卷38章 【關城翹楚】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四卷18章 【虛虛實實】三卷6章 【叔侄相見】二卷12章 【仗義執言】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三卷26章 【短兵相接】第二章 【剖析造化】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二卷4章 【硬闖行舟】三卷32章 【大功得成】第七章 【利誘御史】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三卷44章 【怪誕私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