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45章 【許以周公】

連日不願見人的洪武皇帝忽然又召見回京的燕王朱棣,一番牢騷絮叨之後話鋒悠地一轉,說到已經薨逝的太子朱標身上來。思及故人,二人都不禁潸然落淚。朱元璋趁機又道:“當年太子還在世時,爲政艱難,滿朝文武、皇子兄弟裡頭,也就只有你能幫襯他。如今太子已經去了,朕卻不想讓你閒着。朕,還想讓你再來幫一個人。”

“誰?”

朱棣雖已歷練得沉穩冷峻,卻也架不住洪武皇帝這一套一套的揉麪團一樣的手段,只聽得雲裡霧裡的,有些五神迷亂。

朱元璋見燕王滿面愕然地望着自己,也不再賣關子,一雙鷹眼緊緊地凝視着朱棣,齒間蹦出幾個字來——“皇長孫,朱允炆!”

驟聞之下,一心等着要當太子的燕王只覺得眼前有些發黑,隱隱地覺察出了朱元璋話裡的含義。

朱元璋卻並不理會,似乎陡然間已經換了一個人,只是緊咬着鋼牙、面無表情地在殿內重重地踱着步子。許久,想是下定了決心似的,忽的轉身,就那麼直挺挺地站着,也不說話,只是從殿門口凝視着遠方。眉棱骨卻不易察覺地跳了一跳,似乎在自語,又似乎是在說給朱棣聽:“朕......已決定,要太子的長子、朕的長孫朱允炆承其父志,立爲......立爲皇太孫。朕百年之後,他將繼承朕的皇位——”

漠北大捷之後信心滿滿的燕王朱棣再怎麼也沒想到,先前還受着百官跪迎的太子禮的自己會忽然之間與太子位失之交臂,煮熟的鴨子平白地就這麼飛了?一時間,朱棣只覺得天旋地轉,心都碎成了粉末似的,全身都沒了知覺,也不知朱元璋在說些什麼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朱元璋也不知什麼時候已然踱至朱棣的身前,撫了撫他的肩頭,眼中竟含着淚:“老四......老四?”

朱棣木頭人似的,看着滿面不忍之色的朱元璋,蠕了蠕嘴,終是說出話來。

朱元璋似乎也傷感,悠然嘆了一口氣,枯瘦的手掌用力捏了捏朱棣的肩胛,又拍了拍:“哎......朕......朕知道你委屈。朕......朕於你有愧啊。”

說着朱元璋已是轉過了身去,似乎不忍再看到朱棣的失落,只是自顧自地說道:“你年幼時,朕真忙着東奔西逃,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日,所以.......並沒有照料到你。待朕打下了江山,雖然也封你爲王,也並沒有像待其他皇子一樣厚待你。這......這......這也是事實。最後你落得一個人住在宮外受苦受氣,可你並沒有怪朕,也沒有自暴自棄。十幾年下來,你出落成了朕最出息的兒子。朕知道,你受了很多的苦、很多的罪,否則......否則你不會成爲今天的模樣兒.......”

說着朱元璋已是哽咽,朱棣卻再也忍不住,撲倒在朱元璋的膝下,滿面都是淚水,卻仍舊咬着牙沒有出聲兒。

朱元璋轉過身,強忍着心裡的悽苦:“朕......朕不想瞞你......朕原是想要立你爲太子的。空印案、棲霞私邸案、夜襲朝陽、古北口大捷,又到如今兵不血刃逼降北元數萬軍馬......這些功勞、這份能耐,是哪個皇子也比不得的。所以,太子薨了之後,朕日思夜想,能擔我大明江山的、最合朕意的,也就只有你了。可是......朕雖爲天下主,但許多事也是由不得朕的。你看看......你看看......”

朱元璋指着須彌座前桌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章:“你看看這許多奏章,說的不是其他,都是保奏朕的皇長孫的。他們那些話,有的說的沒道理,有的卻也能代表民意和禮制。這許多人說了這許多人,朕是不能充耳不聞的。朕已經老了,如今想得最多的,就是我大明江山能不能順順利利地在我朱家人的手裡傳下去。朕最擔心的,也是怕我們朱家人裡邊出一些不肖子孫、出一些無能之輩,毀了朕一生的心血。”

朱棣忍着剜心的痛,聽着朱元璋的這些話,又看了看案頭的奏章,覺得憤懣,也覺得疑惑,莫非皇帝是擔心自己不肖毀了江山纔不立自己爲太子的?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朱棣的心思,一邊扶朱棣起身一邊溫言道:“朕的那些子孫裡頭,說到底,也只有你和皇長孫兩個朕還可以託付。你和皇孫兩個,朕其實有更多的許你處。皇長孫畢竟年幼,氣宇雖比他的父親大了許多,但性子寬厚有餘、剛強不足。朕百年之後,若是邊疆出了事,再出一個王保保這樣的人物,他只怕難以駕馭羣臣去與敵人一教高下。所以,朕不放心啊。這些,朕都不瞞你。所以.......朕要你像幫原太子一樣去幫你找個年幼的侄兒。這是朕的囑託,這也是朕將大明江山、我朱家天下託付於你。朕知道你很委屈,可生爲男兒就當以天下爲重。何況你是朕的兒子,是大明的屏障,是威名赫赫的燕王......”

將自己的美夢擊得粉碎,轉臉又說這許多讚譽之詞,朱棣只聽得有些發愣:“父皇是要兒臣........”

“不錯”,朱元璋點了點頭,拍着朱棣的肩膀:“朕就是要你輔佐皇長孫、維護大明的江山。朕......要你做我大明的周公。”

周公原名周公旦,乃是周武王的同胞弟弟。武王立周王兩年之後暴卒,周公不僅不覬覦王位,反悉心輔佐成王,一心朝政,忠心不二,而成“成康之治”,周公也得古之聖賢之名。

朱元璋駁了自己的太子位,不讓自己當皇帝,卻要自己去做周公,朱棣只覺得有些恍惚,也有些恐懼,慌忙下拜:“父皇既要朱允炆繼承大哥遺志,這本是天理人情,兒臣自當竭力輔助,保我大明江山。至於周公,總覺有僭越之嫌,兒臣素來有不許他處,是決不敢以他爲先賢效仿的。”

朱元璋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讚許地點了點頭:“這些東西,朕不與你們年輕人辯。你且按照你的本心行事便是。眼見就要端午了,朕看你就不要急着回燕山,留在京師過了端午再回去吧!也好陪着朕,與你那些兄弟們、與你的侄兒多說說話,熱鬧熱鬧。”

五卷18章 【王官待客】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五卷35章 【大雪封山】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五卷32章 【宮外雪人】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24章 【皇子座師】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五卷26章 【蹊蹺毒殺】第七章 【利誘御史】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五卷38章 【百官跪迎】第五章 【空印案起】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五卷42章 【嫡爲生變】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四卷22章 【皇后薨逝】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三卷35章 【忠心耿耿】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29章 【分頭行事】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五卷17章 【夜宿潼關】五卷37章 【燕王大捷】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42章 【嫡爲生變】二卷22章 【無雙力士】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三卷15章 【謀之以詐】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五卷44章 【召見燕王】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五卷24章 【大變在即】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三卷16章 【終定人選】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二卷38章 【關城翹楚】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6章 【叔侄相見】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三卷28章 【重燃曙光】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五卷36章 【冒雪探營】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三卷26章 【短兵相接】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三卷30章 【步步爲營】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二卷26章 【暗謀乾坤】五卷37章 【燕王大捷】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二卷32章 【風水寶地】五卷52章 【張信報信】
五卷18章 【王官待客】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五卷35章 【大雪封山】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55章 【燕王請戰】五卷32章 【宮外雪人】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24章 【皇子座師】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五卷26章 【蹊蹺毒殺】第七章 【利誘御史】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五卷38章 【百官跪迎】第五章 【空印案起】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五卷42章 【嫡爲生變】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四卷22章 【皇后薨逝】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三卷35章 【忠心耿耿】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29章 【分頭行事】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五卷17章 【夜宿潼關】五卷37章 【燕王大捷】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42章 【嫡爲生變】二卷22章 【無雙力士】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三卷15章 【謀之以詐】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五卷44章 【召見燕王】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五卷56章 【燕王大敗】五卷24章 【大變在即】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三卷16章 【終定人選】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二卷38章 【關城翹楚】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6章 【叔侄相見】五卷第7章 【西入臨潼】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三卷28章 【重燃曙光】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五卷36章 【冒雪探營】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三卷26章 【短兵相接】四卷第3章 【小人伎倆】三卷30章 【步步爲營】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二卷26章 【暗謀乾坤】五卷37章 【燕王大捷】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二卷32章 【風水寶地】五卷52章 【張信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