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41章 【燕王謁陵】

燕王聽說自己的同胞弟弟吳王朱橚正在大廳等候自己,忙快步趕去,卻見朱橚正一邊把盞一邊捧着一本書讀得津津有味,不禁調侃朱橚幾年不見越發用功,看摸樣兒像是要去考個文狀元。一邊說着一邊拿起朱橚正在讀的書一看,卻是一本《琅嬛記》,忍不住哈哈大笑:“我還道弟弟要考狀元,卻原來是在看這怪異亂神的書。”

朱橚今日穿着一身素白盤領窄袖袍,腰間束着一根黑色鑲白玉帶,腳蹬一雙烏黑皁靴,頭戴黑色六合一統帽,外套一件青褐色絲綢披風緊緊扣住,渾身上下一絲不亂,門戶緊閉,很是嚴謹。加之身形細挺、細眉俏目,十分的儒雅模樣兒。

聽朱棣調侃自己,朱橚不置可否地抿嘴笑了笑,微微搖頭道:“哎,這裡面的學問四哥你就不懂了。這李老夫子教的仁義禮智信,都是人之道。都說人是萬物之靈,卻爲何要用這許多虛無縹緲的東西束縛於他?嘿嘿,還不是荀老夫子所說的,人之初性本惡麼?正因爲人性至惡,纔要這許多冠冕堂皇的東西,不是麼?”

說着朱橚慵懶地往椅背上一靠,覷着朱棣:“人這東西,既然如此可惡,又何必鑽進去,自尋煩惱、自討苦吃呢?所以啊,看看這些光怪陸離的鬼怪故事,在弟弟我看來,只怕勝讀一百遍陶淵明的《桃花源》呢。”

朱棣端詳着朱橚的臉色,像是話裡有話似的,不禁皺了皺眉:“弟弟因何發如此感慨?莫非出了什麼事兒不成?”

“我?我一心求仙問道,能有什麼事啊?”朱橚無所謂地冷笑了幾聲,忽然凝視着朱棣:“弟弟我,是在擔心四哥你啊。哼哼,你一心殺敵衛國,卻不知真正凶狠的敵人不在燕山,而在應天啊。”

朱棣目光徒然生光:“弟弟這話是什麼意思?有人要害我不成?哼,天子腳下,我還不信有人能有這麼的膽子!”

朱橚不可思議地看着朱棣:“四哥今日進京,衆兄弟和百官迎候,這份體面本沒得說的。通天下都知道,父皇這是要讓你做太子位了。”

見朱棣要辯解,朱橚擺了擺手:“四哥你不用急着不認。哼,這也不是弟弟我說的,而是文武百官、天下百姓都這麼覺得。大哥薨了,剩餘的幾個兄弟裡頭,只要有點眼力勁的,都知道只有四哥你能擔此大任。聽說咱們的恩師李希顏李老夫子,還專門爲了這件事出山見了父皇呢。李老夫子何許人?當年父皇三請都請不到的人,卻爲了讓四哥當太子,千里迢迢來了應天,四哥的人望可見一斑了。這一條,父皇心裡自然有數。”

李希顏進京,本就是道衍和尚爲朱棣設好的局,如今果然見效,朱棣心下也是暗服。

朱橚覷着沉吟不語的朱棣,話頭卻悠地一轉,壓低了嗓音道:“只是......四哥,你有如今的威望,如今太子位又觸手可及。嘿嘿,太子位可是咱們兄弟眼饞了多年的位置。如今被四哥奪了去,眼紅你的人也不在少數。四哥你不可不防啊。”

“你可是聽說了什麼事情?”朱棣詫異地望着朱橚,眉棱骨不易察覺地跳了跳。

朱橚起身踱了一圈,回到朱棣跟前,眸子閃出貓一樣的光亮:“四哥,我可是聽說今夜二哥包下了秦淮河邊的紅朝樓,專門爲三哥接風呢。二哥和三哥,哼哼,當年大哥還在時,爲了搶太子位,可沒少給大哥使絆子。如今大哥去了,二哥和三哥都鎩羽而歸,被四哥你來了個漁翁得利。他們豈會甘心?我瞧着啊,今夜他們的接風酒,只怕是在給四哥下蛆呢。四哥還是小心些的好。”

朱棣被朱橚說得一呆,沉吟了好一陣子,卻實在想不出秦王和晉王二人還能有什麼招數陷害自己、去奪那太子位?再說了,把自己拉下馬,又讓誰去接那個太子位?秦王?還是晉王?這一條他們二人掰扯不清,又怎麼可能聯起手來對付自己呢?

想着,朱棣只覺着不可能,便一笑道:“弟弟何須多慮?我本對太子之位沒有覬覦之心。誰當太子都一樣。若是二哥和三哥能接這個大寶,我也並無不可啊。再說回來,這些事本不該我們操心,父皇自有主張的。”

“可是......”,朱橚還待要說,卻被朱棣擺手制止了:“你我兄弟二人經年不見,談這些做的什麼?來來來,好好給哥哥講講你的那些怪力亂神的故事如何?”

說着朱棣已是給朱橚斟了一杯酒,又給自己也倒了一杯,兄弟二人夤夜閒聊,自不必多說。

次日,朱棣依着道衍早就叮囑好了的,一大早便趕往鐘山南麓的獨龍阜玩珠峰下拜謁馬皇后的陵寢,又轉至茅山以西、剛剛下葬的太子朱標的墳塋前祭拜痛哭了一番,這纔打馬回皇城,直趨柔儀殿去看望洪武皇帝的長孫朱允炆。

朱允炆此時年僅十六歲,容貌像極了他的母親呂氏,身材頎長、面若冠玉,清池一樣的雙目中瞳仁十分黝黑,原本亭亭玉立、風度翩翩、一副俗世佳公子模樣兒的他越發顯得炯炯有神,有一種說出道不明的魅力,似乎足以令任何一個人望之而傾心一般。

出乎朱棣意料的是,柔儀殿內卻不止朱標一人,還聚集着曹國公李景隆、朱標原先的侍讀黃子澄、兼工部右侍郎和刑部侍郎兩職的朝中新貴張昺、以及殿內西側的一個乾瘦中年漢子。

見朱棣進來,衆人忙都由朱允炆領着一窩蜂地起身,李景隆等人早已叉手窩腳地跪了下去,朱允炆也是迎到朱棣跟前、極恭敬地躬身行了叔侄禮:“侄兒見過四叔。四叔是昨夜的到的,一到就去見皇爺爺了。侄兒原先今早去四叔府上見禮,卻聽說四叔一大早就出門去了。後來才知四叔是去了鐘山……”

說着朱允炆已是哽咽。

這本是道衍給自己安排好的明面功夫,朱棣只是照做罷了,此時見朱允炆一副感懷的模樣兒,也自有些傷感。想想自己這位侄兒、原先太子的長子、洪武皇帝的皇長孫,原是等着要繼承他的父親掌管天下的一個人。可如今呢,朱標尚未接位便薨逝了,他一夜之間不僅失去了父親、更失去了皇位,處境比起其他藩王的世子都還要不如。世上的事,真不知該怎麼個說法。

想着,朱棣正要溫言安慰,剛一擡頭,卻見朱標身後的幾個人正目光咄咄地盯視着自己,渾身不自禁地就冷了下去。這種感覺,只有在燕山與北元鐵騎廝殺的時候纔能有的。可如今竟在這柔儀殿內生出了寒意,朱棣心中頓時閃過昨夜朱橚的話來,隱隱生出一種莫名的不詳之感來。

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二卷8章 【秦晉相鬥】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二卷25章 【隆福爲宮】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三卷43章 【大雪紛飛】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五卷41章 【燕王謁陵】四卷46章 【理財奇人】三卷30章 【步步爲營】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二卷2章 【王府護衛】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四卷22章 【皇后薨逝】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五卷39章 【後起之秀】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二卷28章 【火德真君】二卷29章 【瘋癲道士】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三卷18章 【監察御史】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四卷42章 【猶豫不決】四卷38章 【燒鵝傳說】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二卷4章 【硬闖行舟】第二十八章 【長堤告白】五卷30章 【殿內諫言】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42章 【嫡爲生變】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第六章 【丞相當朝】三卷8章 【飄雪居內】四卷36章 【疑案重重】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五卷23章 【北平得信】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30章 【殿內諫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第八章 【中都鳳陽】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三卷36章 【據爲己有】二卷3章 【單刀赴會】二卷24章 【暗箭難防】四卷42章 【猶豫不決】四卷28章 【計議離京】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二卷5章 【秦王酒宴】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二卷21章 【燕王入城】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三卷34章 【胡攪蠻纏】四卷32章 【同門情重】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第四章 【兄弟相爭】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21章 【夜闖茹府】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16章 【終定人選】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五卷15章 【秦王惡行】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55章 【一舉兩得】五卷50章 【託付王子】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三卷7章 【風月秦淮】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二卷12章 【仗義執言】三卷26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五卷22章 【太子暴斃】
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二卷8章 【秦晉相鬥】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二卷25章 【隆福爲宮】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37章 【真假流言】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三卷43章 【大雪紛飛】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五卷41章 【燕王謁陵】四卷46章 【理財奇人】三卷30章 【步步爲營】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二卷2章 【王府護衛】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四卷22章 【皇后薨逝】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五卷39章 【後起之秀】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二卷28章 【火德真君】二卷29章 【瘋癲道士】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三卷18章 【監察御史】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四卷42章 【猶豫不決】四卷38章 【燒鵝傳說】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二卷4章 【硬闖行舟】第二十八章 【長堤告白】五卷30章 【殿內諫言】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42章 【嫡爲生變】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第六章 【丞相當朝】三卷8章 【飄雪居內】四卷36章 【疑案重重】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五卷23章 【北平得信】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30章 【殿內諫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第八章 【中都鳳陽】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三卷36章 【據爲己有】二卷3章 【單刀赴會】二卷24章 【暗箭難防】四卷42章 【猶豫不決】四卷28章 【計議離京】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二卷5章 【秦王酒宴】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二卷21章 【燕王入城】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三卷34章 【胡攪蠻纏】四卷32章 【同門情重】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第四章 【兄弟相爭】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21章 【夜闖茹府】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三卷16章 【終定人選】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五卷15章 【秦王惡行】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55章 【一舉兩得】五卷50章 【託付王子】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三卷7章 【風月秦淮】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15章 【秦王惡行】二卷12章 【仗義執言】三卷26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一章 【夜審楊英】五卷22章 【太子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