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28章 【入宮請見】

洪武二十四年的十二月,眼見着年關將近,剛剛立國不久的大明朝就像這應天府的天一樣,被頭頂黑壓壓的烏雲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應天府本屬江南,極少有北方那樣嗚嗚吹得人心底裡就能生出寒意的冷風,只今天應天府卻又冷得有些出奇。這種冷,就像從地壟裡忽然冒出來的,從人們的腳底直入心田,再從五臟六腑透了出來,與外面的烏雲合而爲一。

這麼冷的天,知情地的老人們站在窗外,仰望越壓越低的黑雲,都知道這是暴雪也要來了。恐怕只要一夜的功夫,這應天府就會蓋上一層白白皚雪了。這樣的天,家家戶戶也都躲在了屋裡,不願邁出房門一步。稍風雅一點的人家,便升起了火,溫酒下棋,只等着這場暴雪下下來,好賞雪賦文。

說來也怪,便是這麼一個天氣,通往應天府的的幾條官道上卻車馬不絕,看那些人的裝扮架勢,可都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想想前些日子當今洪武皇帝頒佈天下的詔旨,人們也都明白了,這些人,是來給太子朱標奔喪來了。

在這一路上的車馬裡頭,卻獨獨有一輛破敗的牛車,正不緊不慢、緩緩地從獅子山駛往應天府西邊的神策門。一些騎馬坐轎的地方督撫官宦看見這麼一輛破車也趕着去給當今太子奔喪,都忍不住覺得有些好笑,又有些好奇,拉開棉簾都想看看,坐在牛車裡面的是個什麼樣的人竟如此不自知。就憑這寒酸破落戶的樣子,也配去給太子奔喪?這牛車裡的人,也能進得去宮城不成?

牛車上駕車的是個五十歲上下的老莊稼漢,一身短打扮,棉襖卻十分厚實,將整個人裹成一個西瓜似的,只露出一顆佈滿皺紋的乾瘦人頭來。老車伕想來是第一次進京,一進神策門便左顧右盼,不時對車裡咕噥什麼,想來是在嘖嘖稱羨。

“老王頭,莫要東張西望了。我還趕着去見駕呢,你不看看這天氣?眼見就要下雪了,衣服上沾了雪花、或是留下水印,豈不失禮?”

牛車上的綿簾一挑,露出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來,朝車伕道。

這人看年紀,只怕比那老邁的車伕還要老上兩輪,牙齒都掉光了,說話也有些漏風,因而聽着有些好笑。只老人的神情卻十分的端莊,雖是牛車,卻仍舊四平八穩地坐在當中。洗的發白的夾袍平平整整、纖塵不染。此人正是當年洪武皇帝朱元璋三請而不出,卻被馬皇后一番說項,終於出山入宮教育皇子的儒學大宗李希顏。

李希顏原本隱居在郟縣平頂山,自得了當今太子朱標薨逝的消息,又是吃驚、又是悲傷,幾天幾夜沒閤眼,只是落淚。只李希顏自幼沉浸儒學,素來便以天下爲己任,即便如今隱居山野,心情悲痛,也難改本性。因而哀傷過後,李希顏想的最多的,就是將來會由誰來接替朱標入繼大統、掌管萬里江山?

朱元璋的幾個兒子都是李希顏看到大、教到大的。所謂“三歲看到老”,不少藩王遠離京師之後做的許多混賬事兒,李希顏也聽過不少。想想如今太子死了,那自然是其他王爺要入繼過來,萬一洪武皇帝看走了眼,選了個混賬皇子來當太子,那置這大明江山於何地、置天下億兆百姓於何地?

想到這兒,耄耋之年的李希顏匆匆寫就了一篇奏章,跋涉千里來到京師,除了給太子朱標奔喪,更重要的,就是要跟洪武皇帝議一議這太子的人選。

車伕老王頭是李希顏收留的僕從,聽主人數落自己,心裡暗笑李希顏過於較真,卻不敢說出來。可牛車畢竟是牛車,饒你趕得再勤,它也跑步起來,只是慢條斯理、不緊不慢地踱着步子。待李希顏等人從神策門、過玄武湖、逃道太平門,來到洪武門時,已經酉時初刻。

因烏雲壓得低沉,天早就黑了。皇城門口早早地就掛上了明黃的宮燈。李希顏到了皇城門口時,就着宮燈看去,只見燈下竟齊齊整整地站了數十名官員,正在那兒扎手跺腳地抱怨什麼。加上官員們帶來的僕從、轎伕,算下來少說也得有二百餘人擠在洪武門口,也不知是在做什麼營生。

車伕老王頭驟見這麼許多大人,心裡不禁有些發怵,一時間不知道該進好還是退好。李希顏卻沉聲道:“愣什麼?往裡走便是。”

待車行到人羣跟前,老牛好奇地看着衆人,不敢再往前走,牛車也就停了下來。一時間原本烏煙瘴氣的人羣頓時就安靜了下來,人人都好奇地打量着牛車上坐着的到底是何方“神聖”。更有一些僕從早忍不住嬉笑起來,悄聲說着什麼,旋即又哈哈大笑。人人都猜得到,他們說的必定不是什麼好話。

車伕老王頭怯懦了一下,下了牛車在門簾外躬身道:“老先生,前面人太多,牛不敢往裡走了。咱們要不就在這裡下車吧?”

“嗯,好吧,這就下車吧”

“是”,老王頭看似個莊稼漢、不想竟如此知禮,躬身答道,一邊就去幫着挑棉簾:“老先生,外面寒氣重,您把衣衫裹好——”

隨着老王頭挑起棉簾,衆人但見從車裡穩穩地踱出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來。老人衣衫陳舊,卻極有氣宇。如此大的年紀,腰板竟還算挺直。老人似乎對洪武門前地這一班人視而未見,從容就往前踱了過來。衆人一時間也不知他的底細,便都讓開了一條道兒。

“站住!前面什麼人?想闖宮禁麼?”洪武門前地幾名侍衛舉刀就迎了上來。

老人並無怯色,穩穩地朝宮門跪了下去,行了三跪九叩大禮,高聲唱道:“草民郟縣李希顏,請見萬歲——”

因李希顏牙都掉光了,說話漏風,聽着十分含糊不清,再配以他滿面的肅穆,原本莊重的唱名求見竟惹得衆人鬨堂大笑起來。遠處的車伕老王頭看着有些不忍,卻不敢過去,只滿臉通紅地站在遠處看着。

李希顏見沒人搭理自己,又莊重地行了一次三跪九叩大禮:“草民郟縣李希顏,請見萬歲——”

衆人見他如此,都不禁愕然。幾個官宦家的小廝悄聲道:“這人敢情是瘋了吧?這麼多老爺都被擋在了門外,他一個草民倒想見皇上。嘻嘻嘻。”

“可不是麼?瞧他一把年紀,想不到如此地不要臉。嘻嘻嘻。”

......

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五卷31章 【太子人選】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五卷51章 【挾持在京】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五卷18章 【王官待客】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五卷32章 【宮外雪人】四卷29章 【皇帝情深】四卷45章 【貪墨真相】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二卷3章 【單刀赴會】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五卷15章 【秦王惡行】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五卷28章 【入宮請見】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五卷18章 【王官待客】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三卷46章 【情愫暗生】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三卷21章 【夜闖茹府】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三卷32章 【大功得成】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三卷53章 【太子搶功】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三卷51章 【紀張會合】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42章 【角山設關】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二卷23章 【宮殿抉擇】二卷21章 【燕王入城】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四卷30章 【太廟遴選】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5章 【秦王酒宴】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五卷53章 【謀奪九門】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三卷34章 【胡攪蠻纏】二卷6章 【燕王請罪】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四卷43章 【通州尋主】五卷27章 【明詔天下】四卷48章 【收攏民心】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二卷23章 【宮殿抉擇】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37章 【暗入揚州】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五卷14章 【不似人間】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四卷21章 【北征大捷】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二章 【剖析造化】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9章 【秦王后招】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第2章 【太子西巡】四卷39章 【御醫華中】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三卷6章 【叔侄相見】
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五卷31章 【太子人選】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五卷51章 【挾持在京】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五卷18章 【王官待客】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五卷32章 【宮外雪人】四卷29章 【皇帝情深】四卷45章 【貪墨真相】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二卷3章 【單刀赴會】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五卷15章 【秦王惡行】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五卷28章 【入宮請見】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五卷18章 【王官待客】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三卷46章 【情愫暗生】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三卷21章 【夜闖茹府】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三卷32章 【大功得成】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三卷53章 【太子搶功】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三卷51章 【紀張會合】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42章 【角山設關】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二卷23章 【宮殿抉擇】二卷21章 【燕王入城】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四卷30章 【太廟遴選】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5章 【秦王酒宴】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五卷53章 【謀奪九門】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三卷34章 【胡攪蠻纏】二卷6章 【燕王請罪】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四卷43章 【通州尋主】五卷27章 【明詔天下】四卷48章 【收攏民心】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二卷23章 【宮殿抉擇】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37章 【暗入揚州】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五卷14章 【不似人間】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四卷21章 【北征大捷】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二章 【剖析造化】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9章 【秦王后招】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第2章 【太子西巡】四卷39章 【御醫華中】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三卷6章 【叔侄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