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兄弟相爭】

朱棣朱橚兄弟二人一路打馬狂奔,直到次日的正午時分總算在臨淮關趕上了太子朱標等人的儀仗。朱標一行此次輕車簡從,奉旨不能擾民不能擾亂地方,故而太子朱標帶着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晉王朱棡,年僅十一歲的老六楚王朱楨和老七齊王朱榑,以及年僅六歲的老八朱梓和年僅五歲的老十魯王朱檀,一行人專撿偏僻之路走,也不敢進城,只在臨淮關紮營歇腳。

朱棣朱橚兄弟匆匆趕去跟太子見禮。二人下馬掀開簾帳,只見太子正與老二、老三坐地吃茶閒聊。

太子朱標此時年僅二十四歲,卻深得朝野上下人心。只見他穿着一身暗紅色的袍服,並不穿披風,頭戴黑色六合一統帽,長臉長眉,挺鼻闊嘴,一對鳳目炯炯有神,面貌像極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只皮膚白皙些,衣飾嚴謹細緻了些。想是因爲潛心儒家,朱標的氣度比之朱元璋要雍容安靜了許多,十分的端莊儒雅,全然不似洪武皇帝那樣渾身上下透着強悍和煞氣。

朱標見他們二人進來,起身站定作禮,體貼地笑道:“兩位弟弟腳程可真夠快啊,原想着如若今日你們趕不上,我們晚些時候便要去九華山安營等你們了。既然來了,我們今日便在此歇息,免得你們又要跟着我們趕路受苦。”

朱棣沉穩地一笑:“不妨不妨”,說着拉着朱橚就要給太子行禮。

朱標扶住他兄弟二人,還未及說話,二皇子秦王朱樉嘻嘻笑着走了過來插嘴道:“哎呀哎呀,我們兄弟幾個,就數你老四最是多禮”,說着起身來到朱棣身邊毫無顧忌地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說,說,你們此番去徑山寺可是求姻緣去了?哈哈哈哈。說,老四你今兒必須老實交待才行。否則怎的你一去徑山寺,姻緣便自己送上門來了呢?哈哈哈哈。”

秦王朱樉與太子一母同胞,只比太子小一歲,容貌像極了他的母親李妃,挺鼻細嘴,柳長眉下雙目清亮有神,穿着一身白色圓領窄袖袍,腰繫黑絲帶,外套華服披風,披風也不扣,很隨意地披着,濃密黝黑的頭髮很隨意地束在一起,也不戴冠,看去十分的俊秀瀟灑。可朱樉卻不似太子朱標那般崇尚儒學、正直端莊,爲人輕浮,很不討皇帝朱元璋的喜歡。可是此人十分詭詐,極有心機,暗地裡積蓄了極大的勢力,本事通天。朝野內外人人都知這秦王是個最不好沾惹的一個角色。

朱棣朱橚聽了秦王的話都相顧愕然,摸不準這秦王是否是知曉了徑山寺的事,可他口中所說‘姻緣就送上門來了’又是何意呢?莫不成那怪和尚道衍是秦王的人?秦王向來耳目遍天下,若說道衍是秦王的人,也並不是什麼出奇的事。

正當朱棣沉思時,太子朱標微微擺手制止嬉笑的秦王朱樉道:“老四你莫要聽他胡言亂語。不過......不過今天還真得恭喜四弟你了。”說着從懷裡掏出一份明黃的捲紙遞了過去。

朱棣詫異地接過捲紙展開一看,只見字跡娟秀,上面竟寫着許多的人名,不禁疑惑。

秦王朱樉回步到了茶几前,挨着一直喝茶不語的三皇子晉王朱棡坐了,二人對望了一眼,一副莫測高深的模樣,朱樉忽然又嘻嘻笑着插嘴道:“哎,老四你發什麼愣呀?這可是母后要給你選妃呢,哈哈哈哈。你可好生看啊,莫要選了只母老虎,哈哈哈,那可就有你受的咯,哈哈哈”。

晉王朱棡年紀要比太子小了三歲,卻比朱棣大了兩歲,身材很頎長,方臉修目,爲人十分冷傲,顧盼之間多有威嚴。朱棡天分極高,無論詩文書法還是騎射智謀,在朱元璋的幾個兒子中都是一等一的人物。由於無論相貌、才學、武藝,還是脾性,朱棡都跟《漢書》裡的關羽關雲長有幾分相似,因而被朱元璋戲稱“晉王乃我朱家之關雲長也”,最受皇帝的喜愛與器重,被朝臣們敬畏。

只見晉王朱棡擡頭微覷了一眼朱棣,若有若無地冷冷一笑,又低頭自顧自地喝茶,也不插話。

朱棣情知朱棡在太子朱標面前尚且倨傲,何況自己?因而也不以爲意,低頭打量這那紙黃娟,只見上面寫着“常氏,開平王常遇春二女,年十七;呂氏,太常寺卿呂本長女,年十七;鄧氏,衛國公鄧愈二女,年十六;馮氏,宋國公馮勝長女,年十四;徐氏,魏國公徐達長女,年十六......”竟足足有三十人之多。

朱橚在一旁湊近了看了看,不禁咋舌:“哇,母后真是爲四哥費了不少心思,這許多人名也不知母后怎麼蒐羅齊了的?”

朱棣聽他說話沒有禁忌,瞥了瞥一旁的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怒嗔道:“五弟不要胡言!母后愛我深重,真真萬死難報萬一。”

朱橚聽哥哥暗警自己,雖覺得他過於謹慎,也不禁吐了吐舌頭退到一旁不再多言。

太子朱標依舊一副恬淡模樣:“名單我們兄弟幾個已經替你看過一遍了。都覺得常氏、呂氏和鄧氏三位最是不錯。那常氏我也知道的,正是元妃的妹妹,時常來我處走動,容貌便不消說了,性情也是極爲溫婉端莊的,是上佳之選。四弟你可要留意了!”

自己選妃的名單居然被他們擅自過目?這不僅於禮不合,更有些欺人太甚了。朱棣朱橚二人都覺得惱怒。然朱棣很快便平復了下來,皺眉咬着牙轉念一想:太子所說的元妃不正是當今的太子妃、太子朱標的正室妻子常氏嗎?以太子的爲人,其所言斷然不會有假。雖然常遇春現在已經身亡,可是與其說是與常家結親不如說是與太子、與太子妃結親,若能娶了當今太子妃的嫡親妹妹,攀上太子這門親,那必將是有百般好處無疑的。

老五朱橚也暗暗朝朱棣使了使眼色,示意允下這門親事。如今連太子都來說媒,那可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朱棣不禁也有些心動。

這時秦王朱樉悠然起身踱了過來,舔着嘴笑嘻嘻的一副不學無術神情:“嘻嘻嘻,其實吧,說來也是機緣巧合。有一日我正要去見父皇,不想突降暴雨,那些個不長眼的奴才也沒個打傘的,害我淋了個落湯雞似的。本想着去母后那裡討一件乾淨衣衫穿穿,卻不想正遇着母后在宮裡設着家宴,宴上不是一些公主就是功臣府裡的女眷。嘿嘿嘿,說來也是巧了,當時我還真瞧着一位妙齡姑娘,哈哈哈,那叫一個嬌豔欲滴、宛若天人啊,嘖嘖嘖。沉魚落雁我是沒見過,但是我想即便西子再生,也是不過如此的,哈哈哈哈。後來我跟母后一打聽,嘿,你們猜怎的?那個美人可不是別人,正是這名冊裡位開平王鄧愈的二女兒,哈哈哈。”

說着朱樉很是意味深長地朝朱棣眨眼笑道:“這麼美的女子,若四弟不要,可別怪三哥我橫刀奪愛了。哈哈哈”。

老五朱橚見朱樉越說越是過分,噘嘴凝眉很是不悅。

三皇子晉王朱棡卻像個局外人一般看熱鬧似的,覷着朱棣只是冷笑,永遠都是那一副不屑的模樣。

太子隱隱覺得秦王朱樉話中有些不妥,一時間卻尋思不出到底是哪裡不對,正自猶豫,眼見氣氛不對,想要來勸卻又不知如何下手?

朱棣卻沉穩地笑了笑:“多謝太子和三哥提醒,婚姻大事還請容我三思。”說着又是一稽手,朝太子朱標道:“不知我做出決定之後是向太子殿下稟告還是修書給母后回稟呢?”

一句話綿裡藏針,將老三朱樉全然丟在了一邊,朱樉不禁尷尬一笑,不再多言。

太子聽提到皇后,忙也恭敬道:“此事是母后旨意,我們兄弟只是替你參詳,若四弟有了結果直接回復母后就好,並不需要向我回復。”

見氣氛越發尷尬,朱棣也不敢做絕,不失沉穩地笑着故意轉了話題:“咦?怎麼沒見幾位弟弟呢?莫不成他們又出去逗那匹‘黑獅驄’了?”

‘黑獅驄’是常遇春生前最愛的一匹戰馬,極通人性。常遇春死後,‘黑獅驄’被士卒帶回應天。說來也是奇怪,這‘黑獅驄’極爲桀驁,上自洪武皇帝朱元璋下至各營將官,竟然沒有一人能駕馭得了它。偏一日這‘黑獅驄’脫了繮繩逃了出去,沒有一人能攔得住它,也沒有一匹馬能追得上它,轉眼便沒了蹤影。待再尋得它時,‘黑獅驄’已然在太子府,與太子妃常氏極爲親近,猶如至親。衆人嘖嘖稱奇,洪武皇帝朱元璋追思常遇春的功勞也暗暗垂淚,想着‘黑獅驄’必定是有了常遇春的靈性纔會如此,便下旨將‘黑獅驄’賞給了太子朱標,以便時常陪伴太子妃常氏左右。

此時聽朱棣詢問,朱標一笑:“那倒不是,幾位弟弟一路倒還安分,只是路上太累了,年紀又太小,一歇腳便都入了自己的帳篷睡過去了。哈哈哈,說來也真是苦了他們幾個孩子”,說着朱標又沉思着變了顏色:“也不知父皇怎麼想的,要他們幾個孩子來中都講武受訓做什麼呢?他們年紀尚幼,又能懂得什麼呢?哎!”

一句話透着對當今皇帝的不滿和無奈,惹得一旁的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都看了過來,朱棣心中忽然一緊,不再多言,只一笑帶過。

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二卷41章 【計議用兵】二卷3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二卷1章 【邗溝遇阻】四卷19章 【升帳點將】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21章 【坦誠相見】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38章 【百官跪迎】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四卷29章 【皇帝情深】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二卷45章 【再襲朝陽】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五卷19章 【太子回宮】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51章 【挾持在京】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五卷54章 【設計擒王】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44章 【召見燕王】三卷29章 【分頭行事】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第三章 【笑算姻緣】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三卷14章 【佐證之人】第四章 【兄弟相爭】第三章 【笑算姻緣】五卷15章 【秦王惡行】第七章 【利誘御史】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二卷15章 【計議賑災】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四卷46章 【理財奇人】二卷11章 【書生意氣】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27章 【明詔天下】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三卷53章 【太子搶功】二卷34章 【二虎相鬥】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四卷18章 【虛虛實實】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五卷19章 【太子回宮】三卷7章 【風月秦淮】第五章 【空印案起】三卷39章 【紅市競價】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五卷31章 【太子人選】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二卷7章 【行舟奇人】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二卷5章 【秦王酒宴】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二卷36章 【陰謀算計】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二卷42章 【角山設關】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五卷第2章 【太子西巡】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19章 【天德將臺】三卷32章 【大功得成】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二十八章 【長堤告白】第八章 【中都鳳陽】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二卷19章 【天德將臺】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
第二十一章 【東宮論道】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二卷41章 【計議用兵】二卷3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二卷1章 【邗溝遇阻】四卷19章 【升帳點將】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21章 【坦誠相見】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15章 【謀之以詐】五卷21章 【坦誠相見】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38章 【百官跪迎】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四卷29章 【皇帝情深】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二卷45章 【再襲朝陽】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五卷19章 【太子回宮】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51章 【挾持在京】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五卷54章 【設計擒王】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44章 【召見燕王】三卷29章 【分頭行事】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第三章 【笑算姻緣】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三卷14章 【佐證之人】第四章 【兄弟相爭】第三章 【笑算姻緣】五卷15章 【秦王惡行】第七章 【利誘御史】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二卷15章 【計議賑災】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四卷46章 【理財奇人】二卷11章 【書生意氣】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27章 【明詔天下】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三卷53章 【太子搶功】二卷34章 【二虎相鬥】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四卷18章 【虛虛實實】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五卷19章 【太子回宮】三卷7章 【風月秦淮】第五章 【空印案起】三卷39章 【紅市競價】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五卷31章 【太子人選】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二卷7章 【行舟奇人】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二卷5章 【秦王酒宴】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三卷52章 【私邸被破】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二卷36章 【陰謀算計】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二卷42章 【角山設關】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五卷第2章 【太子西巡】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19章 【天德將臺】三卷32章 【大功得成】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第二十八章 【長堤告白】第八章 【中都鳳陽】五卷第9章 【夜宿飛霜】二卷19章 【天德將臺】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