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23章 【口舌之爭】

聽說紀綱是燕王府的人,茹太素眉棱骨不易察覺地一跳,打量着紀綱,淡淡笑道:“哦?!原來是燕王府的,難怪如此的氣宇不凡了,燕王殿下近年來名聲日隆,看看府中家將便可窺端倪了”,說着便掃視二人,話鋒已是一轉:“二位大人一位是大理寺的堂官,一位是燕王府的干將,卻不知這一趟山陽誰是主,誰是次啊?”

徐賁聽他不着邊際的胡吹亂侃,倒像是在反過來質問自己,心頭火氣早被撩撥得不可收拾,只等着尋個話縫就要發作。紀綱卻聽出此人話裡話外其實都在將他們往火坑上引,一個不小心便要被他拿住把柄,這人不可謂不陰毒,也不可謂不老辣。生怕徐賁一怒之下胡言亂語,紀綱連忙接話,仍舊是一副無所謂的模樣:“大人說話還真是好笑啊,啊?哈哈哈。在下一介草民,如何敢居於徐大人之上?況且徐大人乃是大理寺堂官,大理寺是個什麼地方,除了當今萬歲,能支使得動的就只有總領六部的太子殿下了。這與兩個大案由太子主審、燕王協理是一個道理。這一趟山陽之行,沒有太子授意,大理寺怎敢擅動?可既然太子有了安排,那燕王殿下自當鼎力相助。只是在下無能,只能幫徐大人做些牽馬墜蹬的事,略盡微力罷了!”

這話至此說得再清楚不過了:紀綱和徐賁兩人來山陽,是以徐賁爲主。重查楊懷寧滅門案和汪廣洋暴斃案則是以太子爲主。支使大理寺派員來山陽審問茹太素,只有太子有那個權力,自然也是太子的主意。

茹太素聽罷沉吟了半響,似乎是掂量紀綱話裡有幾分可信,似乎又在掂量着事體的分量,許久方淡淡一笑,攤開雙手故作無奈:“大理寺本是上官,下官原本便只有奉命的份兒,何況還有太子在後面署理,就算給下官十個膽,下官也不敢不從啊。二位大人有什麼話儘管問吧,下官必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敢有半點隱瞞!”

“好!哈哈哈,那就恕本官得罪了”,徐賁忽然開懷大笑,大模大樣地端直了身子,閃着眼盯着茹太素,故作威儀道又故作神秘地問道:“茹大人,不知你可認得一個叫葉伯巨的?”

他要問葉伯巨是所有人都猜到了的事,上次大理寺來審問茹太素,問得不也就是葉伯巨的事?如今他們來重查,茹太素心裡自然知曉問題出在哪裡,又怎麼會不知道他們要問葉伯巨?可偏偏這徐賁迂腐書呆子,竟學着街邊說書人口中的“包青天審案”那一套要做個環環相扣的神秘模樣,實在讓人覺得好笑,更覺得可笑。可如今他擺着官威,人人都只能強忍着,不敢表露半點不恭敬。

雖然如此,茹太素還是一時沒有忍住,嘴角不自覺地便抽動了一下,擡眼見徐賁正滿臉正經地盯着自己,只有順勢故作輕鬆地笑了笑,伸了伸腰板掩飾住方纔的尷尬:“呵呵,徐大人可說的是原先國子監生葉君生?下官自然認得,下官在應天爲官時,這葉君生可是京師裡的紅人,遊走於各個府衙宮牆之中,是個機敏詼諧之人,像極了我大明的東方朔啊。啊?哈哈哈。”

聽他故作輕鬆將話頭引到別處,徐賁心中不免光火,咬了咬細牙冷冷道:“哼哼,他是不是東方朔本官不知道。但是楊懷寧滅門前,他曾經造訪楊府,本官卻是知道的!”

“哦?啊?”茹太素滿臉吃驚模樣:“那......那他豈不是惹上了嫌疑?哎呀,這個葉君生可是個文弱書生,要滅人滿門?下官想着他沒那個心量,也沒那個本事的。這一條,下官一定要爲他辯辯清白的!還望大人明鑑纔是!”說着便起身就是一稽。

徐賁見他如此虛僞,心中更恨,冷笑着揶揄:“喲,茹大人真是高義啊,不做那些落進下石、陷害清白之事,着實令人敬佩!跟那起子小人可太不一樣。那些個殺才,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嘿嘿,說不得,就算聖賢書讀到狗肚子裡,狗也不會做那些個下作得見不得光、死後要下地獄的事啊。”

“嘿嘿嘿”,茹太素聽得說得惡毒,乾笑了兩聲,臉上微微發紅,心頭卻早罵了徐賁十八輩祖宗了,可嘴上卻說不得半句,只得乾咳掩飾着符合:“咳咳咳......這......這是自然,這是自然。聖人門徒,豈會做那些事。”

“哦,那本官就放心了”,徐賁若有深意地盯着茹太素笑了笑,旋即便轉了話頭正色道:“茹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自從楊府走脫的管家楊英被大理寺拿獲供出葉伯巨之後,那葉伯巨此時也已索拿回了應天”,說話間徐賁不住拿眼覷着茹太素,似乎要從他臉上看出什麼似的,故意拖慢了嗓音,徐徐道:“而且......據那葉伯巨供稱......他那日確實去了楊懷寧府邸......可是很快便走了,去了秦淮樓的紅朝閣!茹大人,你不會不知道紅朝閣吧?”

聽說到了紅朝閣,茹太素這才變了變顏色,擺手嗔怒道:“徐大人這話可不能亂說。下官豈會去紅朝閣那種風月之地?那可是有違大明律,是要挨板子的。這話可玩笑不得!”

徐賁卻抓住話頭,冷笑着反問道:“嗯?既然茹大人不曾去過紅朝閣,又怎知那是個風月之地?嘿嘿嘿......”

“這......”茹太素臉色變了變,很快鎮定下來:“下官在京爲官多年,那些風月之地雖不曾去過,可是在秦淮河畔日久,多少也有所耳聞啊!這紅朝閣是個什麼地面兒,下官自然還是知曉一些的!”

“哦”,徐賁聽他兀自狡辯,雖然心中來氣,卻也無可奈何,只得撇開話頭繼續發難,盯着茹太素道:“茹大人沒去過紅朝閣?可是......嘿嘿,據葉伯巨所說,在楊府滅門的當日,他可是在紅朝閣與茹大人你一起喝酒論文的。怎麼,茹大人這麼快就忘了不成?”

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二卷37章 【巡視居庸】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二卷6章 【燕王請罪】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五卷54章 【設計擒王】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二卷36章 【陰謀算計】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二卷7章 【行舟奇人】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三卷38章 【大廳攪鬧】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五卷33章 【秦王出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二卷19章 【天德將臺】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3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五卷14章 【不似人間】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38章 【百官跪迎】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二卷30章 【羣匪奪寶】五卷46章 【京師遇冷】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二卷35章 【降職疑雲】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五卷20章 【夤夜陛見】四卷12章 【深謀遠慮】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三卷7章 【風月秦淮】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30章 【太廟遴選】第七章 【利誘御史】二卷10章 【慈雲禪寺】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五卷41章 【燕王謁陵】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二卷24章 【暗箭難防】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三卷8章 【飄雪居內】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五卷19章 【太子回宮】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五卷14章 【不似人間】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三卷35章 【忠心耿耿】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二卷31章 【繞道昌平】三卷46章 【情愫暗生】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第二章 【剖析造化】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2章 【王府護衛】三卷50章 【暗度陳倉】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三卷51章 【紀張會合】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五卷55章 【一舉兩得】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六章 【丞相當朝】二卷5章 【秦王酒宴】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五卷30章 【殿內諫言】
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二卷37章 【巡視居庸】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二卷6章 【燕王請罪】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五卷54章 【設計擒王】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二卷36章 【陰謀算計】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二卷7章 【行舟奇人】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三卷38章 【大廳攪鬧】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五卷33章 【秦王出局】四卷15章 【算無遺策】二卷19章 【天德將臺】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3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五卷14章 【不似人間】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38章 【百官跪迎】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二卷30章 【羣匪奪寶】五卷46章 【京師遇冷】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二卷35章 【降職疑雲】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五卷20章 【夤夜陛見】四卷12章 【深謀遠慮】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五卷20章 【夤夜陛見】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三卷19章 【道貌岸然】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三卷7章 【風月秦淮】第十七章 【江湖奇人】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30章 【太廟遴選】第七章 【利誘御史】二卷10章 【慈雲禪寺】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五卷41章 【燕王謁陵】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二卷24章 【暗箭難防】第三十二章 【天定良緣】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三卷8章 【飄雪居內】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五卷19章 【太子回宮】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五卷14章 【不似人間】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三卷35章 【忠心耿耿】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二卷31章 【繞道昌平】三卷46章 【情愫暗生】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第二章 【剖析造化】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2章 【王府護衛】三卷50章 【暗度陳倉】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三卷51章 【紀張會合】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五卷55章 【一舉兩得】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六章 【丞相當朝】二卷5章 【秦王酒宴】五卷46章 【京師遇冷】五卷30章 【殿內諫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