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18章 【奇招解困】

接連五天,燕王府的護衛都在丘福的帶領下停在了山陽縣,忙着開倉舍粥、發糧造冊。直到第六日,數萬災民的救濟纔算是安排停當,一衆護衛這纔回到邗溝船隊。

朱棣這些日子困於船中,苦等朝廷詔旨,卻始終沒有音信。徐儀華從旁勸解,笑道:“殿下,朝廷若是沒有恩旨,那便是默認了殿下的作爲了。何必多慮呢?咱們且儘快去北平就藩纔是,那纔是旨意呢!”

朱棣苦笑,望着漸漸消退的水勢,不禁讚道:“這夏元吉果然是治河能手啊,只六天功夫,這山陽縣臨近的洪水便都退了下去,也不知他將水引至了何處?也真是怪事!只可惜這麼一個怪才,竟埋沒在這山野之間啊。”

徐儀華手中正拿着刺繡上下打量,見朱棣如此剪不斷理還亂,不禁抿嘴一笑:“殿下若是愛才,等到了北平,將他召到燕王府便是。依着我看啊,千思萬慮百夜,不如日間一步呢。殿下不需爲些許事情煩惱!”

朱棣悠然轉頭,看了看美豔嬌妻,不禁失笑,一手攬其入懷一邊逗趣道:“本萬娶妻如此,夫復何憾?只賢妻如此能解時間疑慮,不知咱們困於邗溝上不得,下不得,這死局該如何解法?”

“又不是下棋,哪兒來的什麼死局,什麼解法的?”徐儀華被朱棣逗弄得滿臉通紅,想了想卻又道:“不過於棋局而言,往往從大處入手,只要大局得勢,小處自有解法。若是一時不能得解,恐只是大勢未達而已。依着我看,殿下賑濟山陽災民是從了大勢,困於邗溝是小處。殿下只需耐心等待,自有奇招在後!”

朱棣聽她說得雲裡霧裡,乍一聽似乎在理,可仔細一思量便知只是用來安慰自己的話罷了,便假裝不識,兀自裝着高興道:“嗯,有賢妻此話,本王寬心不少啊!”

二人正自閒話,不妨艙外鄭和忽然叫道:“殿下,殿下,不好了,快出來看。”

朱棣、徐儀華不禁對望了一眼,暗想着莫不是朝廷的旨意下來了,忙拉開簾幕雙雙踱了出去,正巧丘福也匆匆趕了過來,指着遠處緊張道:“殿下且看,遠處不知來了什麼人,瞧着是個數千人的隊伍!”

朱棣待遠處隊伍漸漸走近,卻擺了擺手,詫異道:“看他們衣着,瞧着都是些百姓。”

徐儀華眼尖,也指着遠處道:“殿下且看,那定然不是什麼軍隊的。隊伍裡頭裡面還有些婦孺老人。”

此時來人已然行近,朱棣等人已看得清楚,來人竟是一些衣衫襤褸的百姓罷了。

“這些人是要做甚?瞧着似乎是衝着咱們來的”,丘福不禁皺眉道。

“快看,是黃大哥他們”,鄭和忽然高聲叫道。

朱棣凝目看去,果然見隊伍中領頭的是在山陽縣結識的書生黃淮、金幼孜、夏元吉,隱約還有那名被欺凌的婦人,兀自一手拉着孩子蹣跚而至。

“那婦人不是回鄉去了麼?怎麼來了這裡?難不成這些都是山陽縣的災民?”朱棣心中疑惑,卻已斷定來人沒有敵意,便吩咐丘福道:“且去看看,他們所謂何來?莫不是山陽縣又出了什麼岔子?”

朱棣立於甲板上,盯視數千人的隊伍越行越近,來到自己的行舟下竟一股腦跪了下去磕起頭來。朱棣正待要說,徐儀華卻一把拉了拉他的衣袖,朱棣扭頭看去,只見那數千人的災民已然起身,在黃淮等人的帶領下分赴船隊得各個大船,也不說話,動手便往船上套繩索,煞是奇怪。

卻在這時,丘福興匆匆地趕了回來,高興道:“殿下,殿下,這是山陽的災民聽說殿下的行舟被困在邗溝,沒有縴夫行不得船。便自發來這裡給殿下做縴夫呢。咱們的船可以出得邗溝了,哈哈哈。”

朱棣聽了不禁又是感動又是欣喜,不想徐儀華隨口的玩笑話竟然這麼快便應驗了,不禁笑着打趣道:“夫人真是在世諸葛,這奇招果然便來了!”

徐儀華瞧着威風凜凜的夫婿如此受人尊崇,也是高興,此時聽他拿自己玩笑,不禁嗔道:“殿下兀自玩笑。這還不是殿下以百姓爲重,以天下爲重,方得了民心麼?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真真是千古至理。”

丘福也連忙符合,閃着眼,若有深意地笑道:“殿下命繫於天,只要順着天道,饒他再大的困處也自能化險爲夷!天佑殿下!”

朱棣見話說的露骨,忙擺了擺手,心頭卻是高興已極。

有了“縴夫”,燕王的船隊很快便出了邗溝,正要沿着淮水逆流至江都轉通濟渠,卻在這時,一對快馬從東邊趕了上來。丘福忙迎了上去,來人中爲首的竟是皇帝的近侍太監慶童,丘福料知必是朝廷對燕王在山陽縣的所謂來了旨意,心中不禁一緊,忙領着慶童登上朱棣行舟。

朱棣領着徐儀華遠遠地便迎了出來,二人心中也都忐忑。

“有旨意,燕王接旨”,慶童聲調不高,卻神情肅然。

朱棣、徐儀華、丘福、慶童,及一衆護衛,船下的災民都一窩蜂地跪了下去,靜候皇帝的聖旨,人人心都提得老高,生怕皇帝會責罰於朱棣。一時間,淮水兩岸靜得只剩下淮水的嘩嘩聲,以及岸邊樹木的招風的嗚嗚細響。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士有皓首窮經,訓成厥嗣,宣力朝家,恩命之褒文逮焉。山陽縣令徐旺經術出身,禮文敦俗,雖沒齒章□,可於孝友之德、義方之教也是常聞也。豈料此人祿不逮養,罔顧皇命,草菅百姓,雖已身死,其罪名不可恕焉。着,誅山陽縣令徐旺三族。

江蘇知府賑災不力,災民流竄,死傷不計其數,着降爲山陽縣令。望其躬身自省,以民爲本,朕必能體察。

燕王朱棣素來敬天畏父,忠勇練達,且能仁以撫衆,智以察微,朕心甚慰。今燕王就藩途中查察奸佞,救濟災民以萬計,疏通河道得法,爲政愛民之心可昭日月,朕亦知之。着加燕王中、坐二護衛侍從及將士五千七百七十人,以示獎慰!

洪武十十一年的七月二十一日”

一旨畢了,衆人齊呼萬歲。慶童合上聖旨,趕忙扶起朱棣,笑道:“殿下,數月不見,真惦記死下官了。”

朱棣一笑,朝南拱手道:“父皇他老人家身子骨還好?”

慶童眨了眨眼,悄聲道:“皇上身子骨自從上次着涼,已經大不如從前了。哎,皇后娘娘本來身子見好的,近日也復發作,請了御醫也是束手無策,皇上一怒之下已經殺了三個御醫了,哎。”

朱棣愣了愣,又悄聲問道:“那太子可還好?”

慶童素來與朱棣親近,四下看了看,附耳悄聲道:“此番殿下的奏摺送到萬歲爺手裡,萬歲爺震怒,一查之下,才發現太子核災民數字不確,不到十萬的災民竟被下頭那些官矇蔽過去,批了二十萬災民的賑濟糧下去。若不是殿下的奏摺,萬歲爺還不知道這山陽縣一粒米都沒有發呢。哎,萬歲爺正生太子的氣呢。”

朱棣神情悵然,點了點頭,忙命鄭和取了千兩賞銀遞了過去,慶童千恩萬謝着去了。

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三卷21章 【夜闖茹府】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三卷8章 【飄雪居內】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9章 【紈絝子弟】三卷50章 【暗度陳倉】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24章 【皇子座師】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7章 【風月秦淮】三卷20章 【洪澤會合】四卷12章 【深謀遠慮】三卷53章 【太子搶功】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二卷35章 【降職疑雲】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五卷37章 【燕王大捷】第六章 【丞相當朝】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三卷24章 【別有他圖】二卷17章 【殺官開倉】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二卷9章 【秦王后招】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二卷26章 【暗謀乾坤】五卷28章 【入宮請見】第五章 【空印案起】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五卷49章 【朝廷設謀】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五卷37章 【燕王大捷】四卷16章 【啓用舊將】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五卷35章 【大雪封山】第十章 【殺伐工匠】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二卷1章 【邗溝遇阻】第十章 【殺伐工匠】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五卷24章 【大變在即】四卷38章 【燒鵝傳說】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二卷3章 【單刀赴會】二卷18章 【奇招解困】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三卷12章 【才能出衆】四卷28章 【計議離京】五卷30章 【殿內諫言】第二章 【剖析造化】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三卷2章 【帝王心術】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三卷41章 【鬥謀用詐】四卷40章 【骨肉相殘】
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三卷21章 【夜闖茹府】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13章 【臨水樓內】五卷37章 【燕王大捷】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三卷8章 【飄雪居內】三卷13章 【雪夜回府】二卷39章 【滑稽千戶】三卷9章 【紈絝子弟】三卷50章 【暗度陳倉】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43章 【夜探灰山】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24章 【皇子座師】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7章 【風月秦淮】三卷20章 【洪澤會合】四卷12章 【深謀遠慮】三卷53章 【太子搶功】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18章 【奇招解困】二卷35章 【降職疑雲】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五卷37章 【燕王大捷】第六章 【丞相當朝】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三卷24章 【別有他圖】二卷17章 【殺官開倉】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二卷9章 【秦王后招】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二卷26章 【暗謀乾坤】五卷28章 【入宮請見】第五章 【空印案起】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二卷8章 【秦晉相鬥】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29章 【皇帝情深】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五卷49章 【朝廷設謀】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第三十九章 【二王就藩】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五卷37章 【燕王大捷】四卷16章 【啓用舊將】四卷16章 【啓用舊將】五卷35章 【大雪封山】第十章 【殺伐工匠】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二卷1章 【邗溝遇阻】第十章 【殺伐工匠】三卷5章 【奉旨查案】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16章 【忍辱負重】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五卷24章 【大變在即】四卷38章 【燒鵝傳說】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二卷3章 【單刀赴會】二卷18章 【奇招解困】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三卷12章 【才能出衆】四卷28章 【計議離京】五卷30章 【殿內諫言】第二章 【剖析造化】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三卷2章 【帝王心術】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四卷38章 【燒鵝傳說】五卷52章 【張信報信】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三卷41章 【鬥謀用詐】四卷40章 【骨肉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