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各自息兵

盛京,勤政殿。

皇太極看着空空的大殿,心神沒來由覺得一陣陣疲憊。四十三歲,本是一個男人年富力強的時候,但皇太極卻明顯感到自己的身體差了許多,昨日就在莊妃那兒,他親眼看到自己頭上有了幾縷白髮,雖然大玉兒巧妙的遮掩住了,但這個發現還是讓皇太極心中分外的沉重。他自然是知道什麼原因讓他未老先衰,繼承汗位九年來,他一直在爲大金的霸業苦心謀劃,但是結果卻難以讓自己滿意。

現在的大金跟父汗努爾哈赤時代比起來,似乎多了半個朝鮮,但實際上鎮江附近的土地荒廢,導致大片土地淪爲緩衝地帶。父汗止於寧遠,自己卻給攔在了錦州,這幾年辛苦收攏的蒙古部落也給明軍破去,在遼西,他並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唯有稍好點的就是,他們連年對北面用兵,收服了野人女真部落,可這點戰果又算什麼呢?!在幾年的對明戰爭中,八旗已經死了幾萬勇士。明軍雖然損失的比他們多得多,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明人好像根本就不在乎,或者說,這些兵馬的損失不足以動搖明廷的根基。

有了這個想法,皇太極不由得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計劃。以前自己一直認爲可以用攻來達到削弱明軍壯大自己的實力,但是這個計劃執行到現在,明顯的得不償失。這一次跟袁崇煥在遼東較量後,明軍敢於捨棄的態度讓皇太極心中了有異樣的想法。

“大汗,範先生來了!”一個內侍小心的進來稟報道。

“傳他進來!”皇太極坐正身子,瞬時恢復了精神。

“扎!”

一會後,一個人影出現在殿門口,他徑直走到皇太極面前行禮道:

“臣范文程叩見大汗!”

皇太極笑呵呵的伸手虛扶了一把道:“先生請起,現在就你我二人不必客氣!”

“謝大汗!”

“嗯,那本汗委託先生打探的結果怎麼樣了?”

“啓稟大汗,經過微臣這幾年的觀察,發現明廷的小皇帝確實是一個非常之人!”范文程說完這一句,偷偷打量了皇太極一眼,見沒有什麼異常才繼續回稟道:“之前微臣小看了他,小皇帝登基之初便收拾了魏忠賢,又通過提拔大臣打亂了原先天啓朝的黨爭,將權力都集結回自己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微臣發現這個小皇帝有過人的相人之術,屢屢啓用的小臣都給他帶了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幾年,明軍在遼東耗費數千萬,但是袁崇煥手中的兵馬糧草卻未見少,這若是放在十年之前,遼東軍必然潰敗。但是,明廷並沒有因大量損失而衰敗,反而越來越有財力支撐。微臣探得明廷各省每年都時有災害,但小皇帝一改歷代拖拉的惡習,甚至開內庫全力賑災。小皇帝登基八年,雖沒有徹底改變明廷的混亂,但至少遏制住了頹勢。”

“你是說明廷在中興?!”皇太極動容了,范文程所說的比他想象中要糟糕。

“是的!”儘管不願意承認,但是范文程還是對他的主子說了實話,一個令他們心中極不舒服的實話。

皇太極默不做聲了!

范文程進一步解釋道:“大汗,大明腐朽已久,要想中興也非短時間能完成!小皇帝能夠做得風聲水起最主要是他捨得用錢,而且也懂得賺取錢財!”

“嗯,什麼意思?”

“據微臣偵知,小皇帝爲了解決地方駐軍缺餉的問題大量動用內庫,同時還給他的臣子加官俸,這樣就穩定了人心;而小皇帝也派出大臣到南方外番以物易銀,賺取大量的錢財供其使用。即便是來我遼東交易的田家,看情形也是奉小皇帝的旨意而來。這明廷的國庫就如有源之水,沒有枯竭的威脅,遼東的明軍自然也就損失得起。加上小皇帝重用袁崇煥,使得情勢不容樂觀。”

皇太極聽了范文程的分析後,皺着眉頭緩緩道:“那按照你的說法,大金在遼西打不是,不打也不是了?”

“大汗,微臣以爲現在我大金的注意力應該放在朝鮮!”

皇太極長長吐出了口氣道:“朝鮮?!朝鮮固然重要,但是明廷比我們多百倍的土地跟士兵,我們休養所得,明廷也多我們百倍,這必須要有個解決的辦法!”

範文臣沉默了一會後道:“大汗,微臣會盡量想個法子,待思慮周全了再回稟大汗!”

皇太極以爲這是範文臣的安慰之言,也沒有多想。既然跟明廷的事情想不通,皇太極就開始思慮朝鮮的事情。雖然阿敏他們幾個在朝鮮的作爲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但同時也留下了一個殘局等着他收拾。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處置受降的孔有德他們,這一羣人是向兩白旗投的降,現在又在兩白旗手裡,要是弄不好可就全便宜了多爾袞。皇太極心中有了想法,但並不急着下定論,他向范文程問道:

“你看朝鮮如何處置呢?”

范文程稍一思慮便回道:“回稟大汗,微臣以爲在朝鮮另設國主是爲上策,大汗可以派使臣冊封李覺,從此朝鮮便歸入我大金版圖而又無需另外派人員打理。”

“但是駐兵總是要的!”皇太極想了想之後道。

“皮島的明軍已經受了重創,聽探子回報,總兵何可綱還病了,短期內他們也起不了什麼風浪。只要有一旗人馬足以應對朝鮮內的事情,現在遼西不開戰,微臣以爲可以派兵將朝鮮上邊的餘逆全掃了,這樣明軍就再無機會立足於朝鮮。”

“嗯,這些事情都是要辦,但首先要處理的是孔有德他們!”

范文程想了想,明白其中的關竅後道:“微臣有一法子,不知合不合大汗的意思!”

“說!”

“微臣以爲安置孔有德他們,既要讓他們歸心,也不要讓有心人鑽了空子。最好的辦法是兵將分離,孔有德他們的官職不變,人馬編制也不變,只是他們的手下由盛京漢軍裡頭調撥人馬過去,他們投降過來的明軍則調到盛京來,然後分散打亂到各漢軍。”

“這個主意不錯,但孔有德他們是漢新近投降過來的明將,不能讓他們獨立成軍,本汗的意思是讓孔有德他們劃歸入阿敏那,阿敏是主帥,怎麼都得有點人馬纔是!”皇太極認可了范文程的建議,同時補充了自己的看法。

“大汗高見!”范文程哪還不明白,這裡頭涉及到各旗實力的劃分,大汗心中早就有了主意,他便不再出聲了。

“事情就按着方纔商議的辦!”

“扎,微臣這就下去準備!”范文程躬身行了一禮,準備告退出去。

他還沒有轉身,皇太極突然道:“先生可曾後悔?”

范文程不由得一愣,趕緊跪下道:“微臣受大汗知遇之恩,必粉身碎骨而報,明廷雖暫有起色,但已是大廈將傾,微臣以爲”

皇太極攔住他道:“先生勿怪,本汗只是一時口誤!你我相交這麼多年,以後還要你多多助力!”

“微臣定當竭盡全力!”

皇太極猶豫了一會,最後還是問道:“先生以爲大金在本汗手裡能夠開疆擴土到哪個了地步?”

問到這個,范文程心裡咯噔的跳了一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誰知道數年之後的光景。他最後模棱兩可的回道:“大汗乃天授神命,非臣能揣測!不過微臣以爲大金據有遼東之地,已成鼎足而立之勢,明廷再有何變動,大金也無礙,明廷開國三百年,國祚已盡,微臣屬意靜觀其變,再趁勢而爲!”

皇太極聽了半天沒有出聲,最後點點頭道:“嗯,你先下去吧!”

“扎!”

范文程走後,坐在汗位上的皇太極臉色突然僵硬起來,過了許久,最後又是長長的嘆了口氣。

京師,乾清宮,

我接到袁崇煥的奏報後心情怎麼都高興不起來,沒有想到我一心謀劃三面擠壓女真人的策略就這樣中斷了。而給我的結果就是朝鮮失去了大半,還損失了遼東兩萬多人馬,特別是那一萬關寧鐵騎,想想都讓我心痛,那些可都是銀子。

袁崇煥除了奏報還帶了一份請罪折,除了滿桂幾乎遼東將領都名列其上。袁崇煥是遼東最高統帥,這次失利自然有責任。趙率教因爲沒有攔住祖大弼,致使一萬關寧鐵騎在城外被圍剿,他這個總兵責無旁貸。祖大壽雖然守住了大淩河城,但是粗心中計損失近萬名將士。皮島總兵何可綱也是如此,他還另附請罪折要我嚴懲他。

老實說,我對於何可綱這兩年在皮島的表現比較失望。早些年,他還能帶士兵上岸騷擾女真人,但廣寧之戰後便越來越小心,一直在皮島沒有出來。這次好容易有機會出戰,結果又給韃子擊敗。而連着兩次擊敗他的都是兩白旗,算一算,現在多爾袞也不過剛二十出頭的小夥,居然能夠將何可綱擊敗兩次,看來這位歷史牛人不可小看。

奏摺中還說到孔有德跟尚可喜投降了女真人,這個倒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已經登基了這麼久,歷史也改變了許多,之前毛文龍死在皇太極手裡,我認爲他們兩個投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沒有想到這兩個人居然走回歷史的老路。我給他們陽關道走,他們偏要走條死路,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要幾個猛人還沒有脫出我的手掌心,我對於大明的前景還是相當樂觀。待我收拾了後金,這些叛徒們的下場可就是自找的了。

不過,現在袁崇煥說得對,遼西無法再行開戰。因爲皇太極不派兵來,而大明現有的實力又無法進行一場遠征,何況還有一個朝鮮的爛攤子等着我收拾。惟今之計也只有息兵以待,然後想方設法解決朝鮮問題。

唉!

我將奏摺扔在了案臺上,長長的嘆了口氣。

這個觀點不單是我這麼想,就是兵部以及孫承宗都是這麼認爲。發下去傳閱了一圈的奏摺上邊乾淨得不得了,他們都沒有持反對的意見。也就是說,目前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再次進入休整期,讓遼東軍進行新一輪的養精蓄銳。

皇太極果然是一代梟雄,我的計劃再好也給他破壞的七零八落。雖然我有信心平定遼東,但是進程一拖再拖,直接影響了我其它的計劃。

八年,我已經登基八年了。

想到這,我頓時沒有心思披閱奏摺了。起身出了乾清宮,朝後宮走去,方正華小心的在後頭跟着。

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239章 整頓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313章 觀望第76章 風雨欲來第93章 歃血第171章 聽案(上)第157章 交鋒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94章 決不簡單第94章 調動第63章 各自息兵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74章 噩耗第49章 王京大火第59章 歸來辭去第68章 太原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96章 過河棋子第281章 問題(上)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82章 比試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161章 遷移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163章 困擾第163章 困擾第69章 京察(中)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9章 改革開始第26章 算計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95章 事發突然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162章 運糧第75章 逼迫第57章 心事第63章 各自息兵第47章 驚惶失措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6章 額哲歸國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57章 心事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162章 運糧第87章 朝鮮使者第222章 驚秫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301章 意第255章 探視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272章 熱鬧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86章 援手第11章 年前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35章 攻城初戰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171章 聽案(上)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230章 皇太極第63章 各自息兵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68章 京察(上)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251章 會師第36章 角逐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4章 出宮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282章 問題(下)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5章 皇帝病了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
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239章 整頓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313章 觀望第76章 風雨欲來第93章 歃血第171章 聽案(上)第157章 交鋒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94章 決不簡單第94章 調動第63章 各自息兵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74章 噩耗第49章 王京大火第59章 歸來辭去第68章 太原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96章 過河棋子第281章 問題(上)第155章 改行建廟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82章 比試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161章 遷移第77章 皇后理事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163章 困擾第163章 困擾第69章 京察(中)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9章 改革開始第26章 算計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95章 事發突然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162章 運糧第75章 逼迫第57章 心事第63章 各自息兵第47章 驚惶失措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6章 額哲歸國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57章 心事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162章 運糧第87章 朝鮮使者第222章 驚秫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301章 意第255章 探視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272章 熱鬧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86章 援手第11章 年前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35章 攻城初戰第158章 天工改組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171章 聽案(上)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230章 皇太極第63章 各自息兵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40章 袁崇煥的選擇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68章 京察(上)第175章 皇子監國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251章 會師第36章 角逐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4章 出宮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282章 問題(下)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5章 皇帝病了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