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兩頭敲打

王承恩可能也知道我對他有了懷疑,又或者是有了不滿的心思,所以見到我的時候神情躲閃,跪下去之後都不敢擡頭。我有意的沒有作聲,就是要這樣等着看他有什麼反應。乾清宮裡的人都乖覺得退了下去,霎時整個宮內都靜悄悄的,我渀佛聽到了他吞嚥口水的聲音。

最終王承恩頂不住無形的壓力,心虛虛的問道:“啓稟皇上,不知皇上召奴才來是……爲了何事?”

我哼了一聲道:“你說呢?”

“奴才愚昧,請皇上明示!”

“怎麼,難道還要朕來提醒你嘛?”我略微擡高了聲調。

王承恩連連磕頭道:“奴才實在不知!”

哼!我拍案而起道:“好一個不知道,你自己說說看,朕這些年對你如何?捕風營是什麼衙門,它就是我崇禎朝的東廠跟錦衣衛!朕沒有將它交給曹化淳去打理,也沒有交給跟朕從信王府邸出來的人管,偏偏交給了你,你知道爲什麼?!”

王承恩眼角涌出了眼淚道:“都是皇上看得起奴才,所以……”

“你知道就好!”我喝聲打斷了他:“當初朕就是認爲你是朕信得過的人,才讓你去組建捕風營,而並非是因爲你在朕登基之時立過的功勞。朕如此信任你,可你是怎麼對待朕的?”

王承恩在我的質問下渾身顫抖着老淚縱橫:“是奴才對不起皇上,奴才罪該萬死!”

看來本人的心理打壓不是沒有效果,這不,王承恩就鬆口了!我重新坐了下來道:“你就說說你怎麼罪該萬死了?”

王承恩止住哭聲,重重磕了三個頭才哽咽道:“都是奴才的疏忽,皇上要奴才收集情報,京師本是重地,奴才居然沒有做好,致使皇上遇險,奴才有罪啊!”

王承恩的話讓我心生一陣寒意,難道歷史上連這個都記錯了?這個王承恩不是歷史上跟着崇禎皇帝一起自殺的王承恩?方纔的一段話,很明顯他就是在避重就輕。捕風營雖然四處監察,可它畢竟脫胎於原來的東廠,他們沒有理由放鬆對京師大臣的監視。江湖郎中進宮下毒的事情很明顯就是一個圈套,王承恩他一點都不知情?!完全不可能!頓時,我有一種被戲弄的感覺。我死死的盯着王承恩一字一頓道:

“事到如今,你還想騙朕嗎?!”

王承恩被我盯得渾身一顫,整個人都匍匐在地上,張了張嘴卻不敢接口。

我話語中透着刻薄道:“你要死,朕成全你,你要怎麼個死法,也就是朕一句話!你在宮內侍奉過幾代皇帝了,朕是什麼樣的天子你也明白。朕不是三歲小兒,吃一塹長一智。朕自登基伊始就危險重重,如何艱難都挺過來了。大臣貪污如何,關外女真人又如何!朕就是要重現我大明盛世,讓我大明子民衣食無憂。此後決不會讓你等不忠不義之人再有可乘之機。”

說完,大殿又恢復了寂靜,兩人都沒有再說話。

我方纔雖然說得堅毅,但心中多少都有些感慨。滿朝文武,誰纔是忠心之人,誰又纔是可用之人?!我想起七年來的一切,又想起歷史上的崇禎跟我一樣的抱負最後卻是在景山上吊,王承恩也自殺殉國,念及到此不由得殺意頓消:“朕知道的王承恩是一個忠心不二之人,你不說也罷!走吧,你從哪來就回哪去,就當朕看錯了人!”

王承恩沒有想到我最後說了這樣的一番話,愣了一會後,他擡起了頭跪直身子,似乎下定決心道:“奴才是個該死的人,但也不是不知輕重!皇上是英明天子,奴才將能說的都說完,然後奴才回去等死!”

這回我還沒要他說,他倒已經叨叨絮絮的說開了:

“奴才是萬曆二十八年進的宮,在宮裡苦打苦熬在萬曆四十一年的時候做了隆德殿的執事太監。誰知後來隆德殿毀於一場大火,萬曆爺追查下來,奴才身爲執事有口難辯。在定罪的時候,恰巧有位大臣進宮覲見皇上。他爲奴才求情,奴才方沒有被亂棍打死。”

我聽出了裡邊的一點意思:“那麼說這位‘大臣’救了你?”

王承恩點了點頭神情有些深邃,彷佛在回憶當年的情形,他頓時嘆了口氣道:

“奴才後來被貶到乾清外門作個守門的太監,俸祿也被罰沒。那位大臣時來覲見皇上,奴才感恩,也能時常跟他說上幾句話。因爲沒有俸祿,奴才當時職位又低,日子過得相當艱難。那年奴才的老孃病沒了,奴才沒錢安葬,最後也是那位大臣給了奴才一百兩銀子。”

“他這麼幫你,難道沒有要你幫他做什麼嗎?”

王承恩搖了搖頭:“沒有,他當時已經是朝中重臣,奴才只不過是一個職位低下的太監。奴才一直想爲他做點事情,但一直都沒有機會。後來他又託了鄭貴妃宮中最得寵的太監崔文升,將奴才調到了東宮去侍侯皇太孫。他對奴才有再造之恩,奴才不得不報啊!”

我哼了一聲道:“你爲了報恩,所以纔來害朕,是吧?!”

王承恩惶恐的擺手否認道:“奴才真的不知道他要害皇上,奴才接手捕風營之後,雖然知道一點動靜,但他跟奴才說過,他只是想要首輔的位置。奴才信了,因爲後來奴才利用捕風營查了一下,他對首輔的位置已經想了許久,當年若不是天啓爺寵信魏忠賢,說不定他已經坐上了首輔了。當初他來找奴才的時候,奴才並沒有答應他。皇上最忌結黨,這事奴才一旦說出來,他家便要被滿門抄斬。他對奴才有大恩,奴才實在做不出來。奴才兩難之下,只好不聞不問。後來曹公公跟他牽上了線,奴才想着曹公公是皇上身邊最得力的人,怎麼也不會害皇上,所以奴才就沒有詳查了。這事牽連巨大,奴才實在不敢稟報給皇上!皇上生病昏睡之後,奴才已經知道事情有了不妥,但爲時已晚。奴才難辭其咎,所以準備了一瓶鶴頂紅,只要皇上一有意外,奴才就一死抵罪!”

說着王承恩從懷裡舀出來一個白色的小藥瓶放在地上,接着又道:“皇上好了後,奴才更是死不足惜。奴才對皇上不忠,今日又對他不義。皇上如何賜死奴才,奴才都心甘情願!”

我仔細的分辯他話語中的真假,沒有想到居然有人在宮裡伏了這麼久的一粒棋子。我眯着眼睛想了想,王承恩剛纔說的跟我分析的差不多。王承恩這個人果然有些不同,至少沒有讓我完全失望。他爲報恩,所以才隱瞞也就罷了,不過他要以死來報我,讓我有些刮目相看。況且這種逆案發現後,通常都會死得很慘,隨隨便便都可能割上一千來刀,他居然沒有立刻服毒自殺,反而甘願受我任意處置。這樣的人,我該怎麼處置他呢?!

正在我思慮的時候,突然宮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方正華快步走了進來。他看了眼跪在地上的王承恩,猶豫了會才跪下道:

“皇上,奴才發現一點東西!”

說着他從懷裡舀出一方手絹,我看了眼,從樣式看知道這是宮裡常用的東西,只不過這手絹上密密麻麻的好像寫了不少字。

“舀上來吧!”

我攤開一看,卻是曹化醇所留。我將裡邊的內容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塞進袖裡。這是一封含糊其詞的認罪書,裡邊說他心有不軌,罪該萬死,不過他是被人脅迫云云,至於具體內容卻沒有說出來。可以想象得出,曹化醇在寫這認罪書的時候矛盾的心情。

“除了你還有誰看過?”

“沒有,就是奴才也知看了開頭一點就急着來稟報皇上了!”方正華應聲說道。

現在事情已經逐漸明瞭,只是缺乏相應的證據。我此刻居然沒有任何憤怒的情緒,因爲我知道我仍舊是大明的天子,一切都還在把握之中,挑戰我的現在不過是一羣無畏的小丑罷了。

我看了眼在殿下等死的王承恩,問道:“曹化醇死了,你怎麼看?”

王承恩想都沒想就回道:“應該是給滅口了?”

“你怎麼知道?”【歪_歪_書_屋_論_壇】

此時王承恩除了那主謀之人,已經知無不言:“曹公公跟他們有關係,又是死在這個時候,再者出現皇上下毒案之後,奴才便吩咐捕風營的人密切關注京師裡的動靜,結果發現最近京師有些身份不明的人出現,而且他們都身負武功。”

死士?殺手!居然有這種人存在!

看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我不由得重新盤算起來。過了好一陣,我纔對王承恩道:“你說的,朕都已經明白了!你不指證他,朕也理會得。現在你對他可以說已經是仁至義盡,這義已經不存在了。你雖犯大罪,但朕就取你這點義。你王承恩這條命現在是朕的,你就好好繼續蘀朕賣命!朕還沒要你死前,你就先活着!”

“皇上!奴才……”

我一揮手道:“下去吧!”

王承恩就這樣懵懵懂懂的下去了,旁邊的方正華也是一頭霧水。聖心難測,皇帝的想法自然不能隨便的讓他們猜中。我放王承恩一馬,除去我對他的欣賞外,還有一點就是看他的造化了——我需要一個去給‘那個大臣’通風報信的人!宮裡沒有其他人後,我對方正華道:

“你去將打理皇莊的高起潛傳進來,同時讓他抽些人手到京師。朕要他將京城監控起來,有什麼異動則立刻向朕稟報。”

“奴才遵旨!”方正華又道:“皇上,那捕風營,以及皇莊由誰打理?”

“朕會通知捕風營,京畿的事情他們不用插手了!皇莊就由……張彝憲去打理吧!記住,一切都低調行事!”

“奴才遵旨!”方正華出去時,李鳳翔卻進來稟報宋獻策在宮外求見!

自從我好了以後,一些大臣開始不敢來單獨見我,到後來是我不見他們。宋獻策這傢伙我也已經有一個多月沒見,也不知道躲到哪去了。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我當然要見見他。

“皇上~”宋獻策這傢伙居然臉皮厚的可以,一進宮門就來了個痛哭流涕,渀佛我就像他失散多年的親爹一樣。

“好了,有什麼就起來說吧!”最後我不得不威嚴的打斷他深情表演。

宋獻策面上一紅,訕訕的站起身道:“臣是關心皇上龍體,又太久沒見到皇上,情不自禁,情不自禁!”

看着他一副活寶的樣子,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這一個月,你躲到哪去了?!”

“聽到皇上病了之後,微臣憂心焚焚,但臣官職低下,不能進宮見駕!只能在宮外等候皇上康愈的消息,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臣可是在觀音廟裡求了半天……”

一個月沒見,怎麼都變這樣了!我不由大聲喝道:“ 好了!你怎麼都是禮部郎中了,怎麼進宮來見朕就扯這些啊!”

宋獻策頓時醒悟過來,啪一聲跪下道:“微臣失態了,請皇上治罪!”

“罷了!看來你們這個月在外邊擔驚受怕的,沒朕撐腰,是不是給人排擠了?”

“皇上明鑑!臣的禮部郎中是皇上封的,臣沒功名,許多人都眼紅着。就連銘心堂,許多大臣都不放在眼裡,要不是賀學士,這一期的明刊都差點印不出去!”宋獻策對着我大肆訴苦,同時又給別人潑髒水。

“胡說,你們有朕的旨意你們怕什麼,朕看你們是怕找不到後臺,給人排擠下去。無論怎樣,你們都是朕提拔上來的人,只要有本事,誰能擠得動你們。你們是不是舀着朕的招牌在外邊擺顯,不要專門想着窩裡鬥,有精神就給朕多學點東西,不然以後就是有機會,你們也把握不住。”

宋獻策被我一訓斥,連忙磕頭道:“臣那點私心逃不過皇上聖鑑,臣知錯了!”

我擺了擺手道:“知錯就好,起來吧,你來見朕是爲了何事?”

宋獻策見我相問,居然左右望了望周圍才道:“微臣覺得朝中出了奸臣,所以臣才大膽來見駕!”

這個月發生的事情眼花繚亂,果然稍有些頭腦的人都看出了問題來,不過,我不想跟他在這個問題深入討論下去,因爲我知道的夠多了!

“你要說的朕已經知道了,無非是謀逆案跟首輔的廷推等等。朕一切都心中有數,你放心,朕是不會放過那些人的。”

宋獻策驚訝得張大了嘴:“原來皇上早已經知道了,皇上果然明察秋毫,運籌帷幄……”

待他念完四言頌聖經文之後,我已經寫好了一封信,然後將其封好!

“你是朕欽封的禮部郎中,有空就多學學朝政,朕記得銘心堂的揭子不是對兵學很有興趣嘛,你們有空可以去看看孫承宗,你們跟他好好學習下!今日你既然來了,順便將這封信給我帶去給孫大人,其他的都不要說了!”

宋獻策小心翼翼的接過信:“微臣知道了!”

“順便你去叫九門提督孫傳庭遞牌子來見朕!朕有事找他!”

“微臣遵旨!”

“下去吧!”

“微臣告退!”

孫傳庭接到宋獻策的傳話後,第二日便來求見。我對他也沒有多透露什麼,只是要他管好京城,帶好自己的兵,注意跟巡警司,順天府配合。另外我還讓他將楊延麟帶回他九門提督的牢裡去,蘀我好好看守住。 既然已經見了不少人,索性該見的都見一下!溫體仁自然在我召見之列,他來無非就是向我問安,表表忠心罷了。其他六部大臣來請罪,我也很大度的沒有追究什麼,讓他們安心辦差。

一連幾天都有大臣前來請安,唯獨那幾個人沒有過來,特別是張惟賢上任首輔之後,居然沒有單獨的遞過牌子求見。不過我不着急,我耐心的等着他。

果然,這天我正在宮裡批奏摺,方正華跑進來稟告道:

“皇上,首輔張大人求見!”

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195章 破城(下)第230章 皇太極第36章 一度失利第7章 新皇登基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53章 血戰遵化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297章 報紙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82章 比試第27章 出航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62章 運糧第54章 被逼出城第94章 調動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213章 陰招第192章 下任首輔第175章 遇見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0章 陝西流民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52章 親征第88章 公主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49章 王京大火第70章 京察(下)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158章 商討第293章 發明第322章 展望第52章 親征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44章 誓約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九十六章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33章 錦州城內第九十六章第89章 遣使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1章 夜看明書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168章 鬥法第70章 京察(下)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26章 算計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319章 待命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311章 亂子第9章 新任御史第320章 説客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30章 論才,論財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71章 兩位巡撫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
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195章 破城(下)第230章 皇太極第36章 一度失利第7章 新皇登基第288章 重點在南(下)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53章 血戰遵化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297章 報紙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82章 比試第27章 出航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62章 運糧第54章 被逼出城第94章 調動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213章 陰招第192章 下任首輔第175章 遇見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10章 陝西流民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52章 親征第88章 公主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49章 王京大火第70章 京察(下)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123章 要的是錢第158章 商討第293章 發明第322章 展望第52章 親征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44章 誓約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44章 進犯朝鮮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九十六章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33章 錦州城內第九十六章第89章 遣使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37章 二度失利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1章 夜看明書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168章 鬥法第70章 京察(下)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26章 算計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319章 待命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311章 亂子第9章 新任御史第320章 説客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30章 論才,論財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71章 兩位巡撫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13章 演習開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