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女真對策(下)

皇太極步入後宮,一直深吸了數口大氣纔將胸口的煩悶強壓下來。自從遵化一戰氣血攻心後,他就有了氣悶的毛病。這兩年精心調養倒沒犯過,想不到今天事情一急,竟有發作的跡象。先前死掉的太醫曾經爲他診治,說他這病需要靜養,宜少思少氣,否則後果難以想像。這太醫是個漢人郎中,皇太極年方不惑,能吃能睡,正是壯年之時,自然不相信太醫的話。沒想到,今天的事情居然證明那太醫說的有幾分道理!只是太醫已被他滅口,現在要找人醫治也難了。

他捂着還有些發悶的胸口,坐在迴廊的石凳上。他需要在這裡安靜一會,不僅是平息身體上的不安,也是讓一團糟的思緒得到緩解。一大堆的侍衛隨從都在後頭站着,不敢上前打攪。

諸多的八旗旗主們都不明白爲什麼向來喜怒不現於色的大汗今日會如此失態!當着察哈爾的使者,扎魯特的貝勒這些外人都如此發作,這太不符合大汗的性格了。

但范文程知道,因爲他原本跟大汗一起商量了一個方略,這個方略自然是爲了大金的擴張。前不久,皇太極就召他到宮中,進行了一次開誠佈公的會談。皇太極說出了自己憂心的地方,那就是明朝必不會放棄遼東。這個戰還是要繼續打下去,他們不能坐等明朝恢復元氣。但是女真族人太少,能調用的兵力有限,平日又要耕種,那就不可能隨時出戰,所以必須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皇太極跟范文程都把眼光瞄準了朝鮮!

朝鮮有三四百萬的人口,朝鮮人雖不善戰,但從裡邊徵集些地方軍還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征服朝鮮,他們就有了新的軍糧基地,女真人就不需要自己耕種。所有女真男兒都可以常年待命,隨時打擊、騷擾明軍,同時更多的漢軍也可以抽調出來,作爲攻城的步兵。

他們想好的方略是,乘着十二月之際,抽出八旗精兵直撲朝鮮王京。他們並不需要征服朝鮮全境,只要俘虜了朝鮮國王李倧,那麼朝鮮的一切就在大金的掌控之中。最好是將李倧一家帶回盛京爲質,量那些滿心忠臣的官員會乖乖的按照大金的指示去作。

一切都已經計劃好了,皇太極今日召集各位旗主,實際上是驚於多爾袞私自撤兵回來。他是打算在今日治多爾袞的罪,敲打敲打他這個十四弟的。只是沒想到,多爾袞帶回來的消息打破了他原有的計劃。不單是懲罰多爾滾的計劃,而且包括他征服朝鮮的計劃。

謀劃好的滿盤心血突然被打亂,皇太極不由得失態了!當然今日失態的,除了皇太極,還有大金第一謀士范文程。

退了朝後,范文程也沒有跟同僚小聚,而是直接喚來家人,略有些倦意的吩咐道:

“回府!”

范文程在轎子裡也常會閉目神思,家人知道他的習慣,所以擡起轎後都是扶穩慢行。范文程坐在轎子,摸了摸有些發燙的額頭,不由長長嘆了一口氣。

今日他在跟大汗議事的時候走神了!

想到這,他有些自虐似的敲打了幾下自己的額頭。

這一年多來,看着明朝關內的變化,有一種莫名的想法開始在范文程腦海裡萌芽。一直來,他都以爲明朝已經腐朽不堪,到了壽終就寢的時候。女真人興起於遼東那是大勢所趨,再不濟也可以分疆裂土。但偏偏大好的形勢,隨着崇禎皇帝的繼位而發生偏轉。雖然女真人遭遇挫折是從努爾哈赤在寧遠失敗開始,但在范文程心中皇太極比其父更適合作一個君王。皇太極既然比努爾哈赤更有謀略,更有眼光,爲什麼大金的形勢卻比努爾哈赤時代還差呢?!范文程想來想去,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

崇禎皇帝在重整大明河山!

崇禎皇帝繼位七年,他們所面臨的局勢就一年差過一年,邊軍七年未曾再拖欠糧餉。

探子從大明京師打探回來的消息,都說明崇禎皇帝在百姓中極有威望。他是近上百年來沒有加稅的皇帝,他是肯將上千萬內幣出來犒軍的皇帝,他是廢除太監擅權的皇帝,他是一餐只要四個菜的皇帝.......

所有的情報歸結在一起,崇禎皇帝便是明朝這兩百年來少有的明君!

更可怕的是,明朝廷優先供應遼東,糧草、軍餉充足,每日運往遼東的馬車川流不息。在袁崇煥的治理下,遼東軍不似先前那般膿包,甚至敢跟女真八旗叫板。

這個跡象造成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女真戰士傷亡越來越慘重,而明軍卻似乎可以及時得到補充!

凡作謀士者,最怕就是站錯了位。范文程讀三國,最佩服的不是諸葛亮的才智,而是他的眼光。他能夠在衆多豪傑中,看中一個連安身之所都還沒有的劉玄德,不僅幫着主公成就大業,也爲自己搏得千載令名,這一切都源於他當初的判斷。

范文程當初舉家投靠努爾哈赤,並在皇太極手裡得到重用,他認爲自己是找到了可供輔佐的明主,雖然這明主不是華夏之人。

但是,現在的一切跡象卻在證明他當初的判斷是錯誤的。

因爲不管女真人再怎麼善戰,皇太極再如何的賢明,只要大明能夠自強,那麼大金都是不夠抗衡大明的。戰爭打的不僅是前線,更多的是後方補給,包括人員補給、糧餉補給。昔年經過張居正治理後的大明,儘管皇帝表現不如人意,但仗着國大人多,仍舊打贏了三大徵。何況現在北京城裡有位明君!范文程熟讀史書,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今日蒙古人來的奏報,讓他知道,明朝針對大金制訂出了相當高明的策略。去年明軍俘獲林丹汗家眷的時候,他們大概已經想着今日的事情了。那就是以察哈爾爲旗幟,將討伐投向大金的蒙古部落變成蒙古人的自己事。明朝藉着蒙古人的手,逐漸逐漸削去大金的翅膀。

明朝的一切情形都對大金極爲不利!

范文程覺得自己像是再跟一個根本就打不贏的敵人較量,這是他出仕以來第一次有這樣的無力感。

難道明朝氣數未盡嘛?!

范文程再一次撇開這個讓人喪氣的想法。

他早就已經沒有了退路,天下人皆知他范文程是第一號大漢奸。他範家上下數百口也悉數綁上了皇太極的戰車,一旦女真人失敗,等待他的便是家破人亡。明朝廷不會放過他,天下悠悠之口也不會放過他,他唯有幫皇太極將這棋繼續走下去。

思來想去,范文程不禁咬緊了牙幫,此後即便是逆天,他也要進行下去!

到了範府,平定好心境的范文程穩步落轎。兩個家人在前頭引路,范文程還未進府,就有管家上來稟報。

“啓稟老爺,寧大人已經府上候了許久,要不要見上一見!”

老實說,范文程現在精神已經很是疲憊,回來之後原本想小憩一會,養足了精神在想明日應對的策略。不過寧完我一直等他接見,必然是有要事。他想了想後吩咐道:

“帶他到書房來見我!”

寧完我雖在而立之年,卻面帶風霜之色。這幾年他到處東奔西走,做的已經不似一個讀書人在做的事情。從察哈爾回來後,他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幫着范文程收集資料。

范文程一見寧完我便拉着他坐下,透着親切問道:“讓完我久侯了,老夫也是剛剛散朝回來。完我一直在府中等候,必然是有事情要稟報。”

“屬下卻是有要事稟報!”

“快說!”

“是,屬下得到大人的指示,派探子注意朝鮮境內的動向。探子回報,發現十幾日前有明朝使者到了朝鮮王京!”

“有此等事?!”

看來事情比范文程估計的還要嚴重,他原不過想着明朝現在不過對蒙古下手,沒有想到卻是左右開弓!

“屬下已得準信,使團的正使是工部左侍郎姜曰廣,此人數年前曾出使過朝鮮,在彼頗有名聲。副使是鹿善繼,他們是以恭賀朝鮮國王李倧生辰爲由前去,隨團帶有大批船隻。據說都是明廷賜下的禮物。至於所送何物,未能查清楚禮單。”

范文程對於禮物卻沒在意,而是一臉緊張的問道:“可曾帶兵?”

“未曾!”

聽到這個消息,他心裡鬆了口氣。寧完我也非笨人,小心的問道:“大人,是否大汗近期要對朝鮮動兵?”

范文程心中一動,笑了笑道:“完我,老夫一向將你當作自己人,我也不瞞你!今日便跟我商討商討,在這個情勢下大金如何出軍!”

寧完我一臉歡喜的應道:“是!”

崇政殿

皇太極高坐在寶座上,神色較之昨日要好了許多。他環視了眼周圍的貝勒大臣,因爲是機密的軍國大事,不相干的人都沒有資格參加,偌大的崇政殿裡淅淅落落的站着幾個人。皇太極用低沉而威嚴的聲音道:

“你們昨日回去後可曾想好,面對如今的局勢我大金將何去何從?今日你們就放膽說吧,本汗不會怪罪爾等!”

豪格率先出言,因爲他知道其他旗主都跟他同一個心思,那就是前去滅了朵顏部,不如他這個大阿哥拿個彩頭。

“父汗,兒臣的意見是率我八旗精兵將朵顏部剿除,這樣不但可使喀爾喀諸部無憂,還可以使我女真得到人馬補充!朵顏部實力有限,以我鑲黃旗的人馬便可攻破他。”

“好!”皇太極應了聲,卻並沒有說下去,而是望向多爾袞道:

“十四弟,你怎麼看?”

多爾袞躬身道:“大汗,臣弟沒有意見,豪格願意去,臣弟願意輔兵襄助!”

豪格一臉恨意的盯着多爾袞,想佔着人多搶功勞嘛?沒門!他正想跨出來說話,皇太極卻大聲對其他旗主道:“你們是怎麼想的?難道是跟豪格一樣嘛?”

現在濟爾哈朗輩分最大,他出來道:“大汗,我們女真人跟明軍打了幾十年,再次開戰那是肯定的。大汗,你說打哪,我們八旗兒郎們就打哪!”

皇太極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轉而問范文程道:“範先生,你看怎麼樣?”

范文程何許人,看皇太極的神色就知道大汗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他現在不便出這個主意,因爲這樣決定性的事最終都只能由大汗一言而決。但是在這個場合,他不能單純的附會,否則又怎麼突出他這個謀士的不同。他眼睛一轉,心裡已經有了說辭。

“大汗,臣以爲我大金跟大明已成世仇,無論是先汗的‘七大恨’,還是先汗之仇,那都是不可化解的,大明亦不容我大金自立爲國。打是肯定的,這點微臣跟衆位想法一致。我女真雖然人少,但兵強馬壯,弓馬嫺熟,這是明軍不能比的。現時,打與不打,在何處打,其實主動之權在我,利用我軍之快捷,何處不能用兵!臣以爲,當今之時,打則有利,無論是兵出喀爾喀還是直指朝鮮王京。明軍在遼東雖然人多,但大金有紅衣大炮助陣,袁崇煥就不敢輕出錦州。即便大金打了朵顏部,一紙詔書遞給崇禎皇帝,大明仍舊會許和。說到底,他們現在還不想戰!明朝上至百官,下至鬥民都知道崇禎皇帝喜行新政,他要挽大明百年之頹勢。但遼東就像大明身上一個不斷出血的傷口,只要這血不停,崇禎皇帝就沒有心思弄其他的。大汗,我們也不能讓他消停下來。”

皇太極經范文程這麼一說,心中更是肯定自己的主意。他哈哈一笑道:“好,本汗也是這個意思!”接着他頓了頓,神色微帶着一絲得意道:

“本汗已經決定了,兵發錦州,全力救援喀爾喀!”

“啊?”衆旗主包括多爾袞都很吃驚,方纔范文程的話雖然中聽,但並不能完全當真。錦州城可非廣寧城能比,不僅易守難攻,而且城牆極高,短期要攻下錦州那是千難萬難。

范文程稍微一想就大汗的意圖,雖跟自己想的不一樣,但他並沒有去反駁。因爲在遼東這盤棋而言,女真不論走哪步,效果都差不多。

如果攻朝鮮,那麼可以在一個月內迅速平定朝鮮,將李倧俘獲到盛京。得勝後,女真八旗立刻回防!損失的可能是喀爾喀部的一些人馬。

如果攻錦州,如果能乘明軍不備,將他一鼓作氣攻下來,那自然是最好的。若攻不下,明軍則會在錦州一線加強防禦,所有兵力都會往這邊集結,女真八旗也可在明軍無備的時候偷襲朝鮮。好處在於可以救到喀爾喀,壞處則是所面臨的危險大了點,如果不能及時回軍,盛京將面臨戰火。

如果攻朵顏,那麼計劃跟攻錦州一樣,因爲兩者在進軍方向上是一致的,一旦撕毀和約,乾脆是兩者都來。只是朵顏部隨時可能遷徙,打擊的效果可能不理想。

“大汗英明!”范文程首先同意。

其他旗主見又有戰打,自然是歡欣鼓舞。唯有多爾袞,心中一片冰冷。

“好吧,這件事本汗一言而決,你們下去準備,在未接戰前不得泄漏,只說演武打獵便是!”皇太極本想說退朝,回去補充下睡眠,爲了今日的決議,他可是一個晚上沒有睡着,不斷的推演各種可能。但是看到旁邊的范文程似有話要說,便又接着道:

“今日就議到這,范文程你留下來陪本汗到鳳凰樓走走!”

“是,大汗!”

范文程摸着他的山羊鬍須,露出一絲狠意。昨天他跟寧完我談了一夜南朝的情況,便讓他思得兩條奇計,或可出奇制勝。大金跟明朝的爭戰,不單單是在戰場上解決!他范文程已經沒有了退路,自然要放手一搏。

他整了整衣冠,跟在皇太極後邊出去了!

第49章 買賣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55章 壓力第213章 陰招第273章 反應第1章 謀而後動第182章 比試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98章 屠戮(下)第176章 揭破第255章 探視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94章 調動第162章 運糧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90章 說服第317章 坐等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281章 問題(上)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53章 血戰遵化第48章 糖衣炮彈第322章 展望第254章 到京第151章 將軍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60章 收穫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9章 新任御史第266章 時機第172章 聽案(中)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84章 釘子第222章 驚秫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246章 遠征第1章 謀而後動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45章 圍困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02章 算計(上)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70章 傷兵第28章 海戰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9章 新任御史第258章 冊封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62章 偷襲?!第55章 回程第236章 轉機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94章 破城(中)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84章 釘子第54章 險勝第161章 遷移第298章 應勢(上)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83章 揚州風波第103章 一箭雙鵰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313章 觀望第11章 年前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194章 破城(中)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63章 殺伐第231章 取與舍第41章 會戰
第49章 買賣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55章 壓力第213章 陰招第273章 反應第1章 謀而後動第182章 比試第18章 雪上加霜第198章 屠戮(下)第176章 揭破第255章 探視第102章 處理結果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94章 調動第162章 運糧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90章 說服第317章 坐等第31章 憂天杞人(下)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83章 南北對峙(上)第281章 問題(上)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53章 血戰遵化第48章 糖衣炮彈第322章 展望第254章 到京第151章 將軍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60章 收穫第201章 另類策略(下)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9章 新任御史第266章 時機第172章 聽案(中)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84章 釘子第222章 驚秫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21章 女真對策(上)第246章 遠征第1章 謀而後動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45章 圍困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77章 皇后理事第202章 算計(上)第190章 兵臨城下(上)第270章 傷兵第28章 海戰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9章 新任御史第258章 冊封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62章 偷襲?!第55章 回程第236章 轉機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94章 破城(中)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119章 事與願違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84章 釘子第54章 險勝第161章 遷移第298章 應勢(上)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83章 揚州風波第103章 一箭雙鵰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313章 觀望第11章 年前第131章 家事國事第194章 破城(中)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63章 殺伐第231章 取與舍第41章 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