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改革開始

這場政治清洗運動到十二月底,我打算將它結束了,畢竟在天啓朝時,絕大部分的官員都與魏忠賢集團多少有點瓜葛。皇兄天啓帝臨終前諄諄叮囑,要我重用魏忠賢之流。而自己卻在皇兄屍骨未寒之際,把魏氏之流一網打盡。再搞下去,範圍不僅越來越大,涉及的人也勢必越來越多。更麻煩的是,魏忠賢所做的事,都是借天啓帝的名義,現在用魏忠賢等人去充當替罪羊,還勉強過得去,但要再深究下去,皇兄大概也脫不了干係,別人就要說閒話了。況且,東林黨人也算不上全是忠臣,雖然比起魏忠賢之流,他們能夠較爲忠正清廉,但是對於一個朝廷,組成個黨出來,就是個威脅。現在忠心,誰知道以後呢?因此我並沒有立刻給東林黨人翻案。清算也到此爲止,畢竟我不能一下子把全國上下的官員都換掉,我還要靠他們來實行我的新政。

最先需要改革的就是內閣和六部人員,在剷除魏忠賢的過程中,不少的官員下馬,這正是我借這個機會,將人員調動一翻。內閣就還剩下個劉鴻訓,劉鴻訓雖然有魏黨的嫌疑但也是個幹才。這次把逆案辦得很好,做事剛正果斷。前陣子上書罷斥李恆茂、孫之獬、阮大鋮等阿諛之人,這事得到大多朝臣的稱讚。

十二月二十一,我下旨,錢龍錫調進內閣,這錢龍錫是廷臣推薦的,應該不會有太多問題。原先召回的韓枰不氐攪司┏恰?br /

韓枋粲詼峙傻墓僭保κ攣潞屠銑傘T諤炱裟曇洌鋈喂贅ǎ笠蠐胛褐蟻圖挪緩停憒侵耙恕4聳焙纔到京復職,便被任命爲內閣大學士。

我又召回被魏忠賢戍邊的孫慎行,還有一個知戰事的孫承宗。這樣內閣就有了五個大學士,好像還是少了點,結果在調閱吏部官員檔案,倒也發現個可用之人。

賀逢聖,字克繇,江夏人。與熊廷弼少同里閈,而不相能。爲諸生,同受知於督學熊尚文。尚文並奇二生,曰:“熊生,干將、莫邪也;賀生,夏瑚、商璉也。”舉於鄉。家貧,就應城教諭。萬曆四十四年,殿試第二人,授翰林編修。

既然評價這麼高,應該是個人才,而且他才二十八歲,年輕有魄力,調進來歷練過也是個幹才。

於是我的內閣出爐了,這比原先的崇禎抽籤選內閣大臣要高明的多。

內閣人員如下:

劉鴻訓中年派,做內閣首輔,主管吏部

韓琛±夏昱桑幕畲笱浚鞴芾癲?br /

錢龍錫老年派,英華殿大學士,主管戶部

孫承宗老年派,宏義閣大學士,主管兵部

孫慎行老年派,文淵閣大學士,主管刑部

賀逢聖少壯派,體仁閣大學士,主管工部

六部人員也有了很大的變動,

兵部尚書:王永光

左侍郎:陳奇瑜,右侍郎:樑廷棟

禮部尚書:張惟賢

左侍郎:李標右侍郎:溫體仁

吏部尚書:周嘉謨

左侍郎:張好古右侍郎:成基命

戶部尚書:程國祥

左侍郎:候洵,右侍郎:王永佶

工部尚書:曹珖

左侍郎:劉宗周右侍郎:張慎言

刑部尚書:喬允升

左侍郎:張致發右侍郎:錢士升

內閣以後就作爲我的總理衙門,功能近似於現在的國務院一般。升內閣大學士爲從一品,高於六部尚書。處理政務上,大事要進行討論得出結論後再呈上。各大臣雖然也按六部分工,但奏摺每位都需傳閱。其他內閣大臣有不同意見可以附在奏摺上。

這裡面我將以往禮部尚書爲內閣大學士的慣例破除,同時尚書不再兼任。以後的日常公務由六部解決,尚書會同部內的侍郎商量批覆後交給內閣查閱,內閣有複議,同意職權,傳閱後再進獻大內。皇帝擁有最後決定權。皇帝批閱後教六部實施。不能決者,教由文華殿議事。

六部中,我儘量把資格老的主理尚書一職,下邊的侍郎則要幹吏。王永佶是善於理財的,所以特別把他從南京調了過來。他原先只是在南京做個庫府的小吏,這大明朝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給埋沒了。我之所以知道他,都是看了明史中的列傳才清楚。工部侍郎劉宗周也是個人才,可惜爲人太傲,也先讓他吃點苦頭。不然這種人一旦身居高位,可以爲權相,也可是奸臣。

同時裁減大內的太監宮女,把原先的武監已經撤銷,陸續放出幾批,將太監數減爲2000,宮女3000人的樣子。錦衣衛和東廠在大明百姓中惡名遠揚,我對這兩個機構也不是很爽,藉着這個機會,把它們都撤了。紫禁城防衛由新設的內城司負責,直接聽皇帝指揮。皇城防衛由御馬監分離出來的兵衛改成皇城司負責,讓勳公國戚當任。外城的五衛留守司改成九門提督,由知兵忠良者當任。第一任九門提督就是我提拔的孫傳庭。城內巡警司規順天府管制,負責日常治安。

張惟賢雖在我登基中出了大力,因此讓他任禮部尚書,賜良田2000畝。同時加太師銜。封蔭其子弟,他是我朝第一位官居一品的大臣。

錢兼益原本論資格他可以任個內閣大臣的,但是不知怎的,溫體仁上奏彈劾他於天啓二年南京鄉試舞弊一案,竟是糾纏不清。我對錢兼益也沒有什麼好感,畢竟也是投降滿洲人的貳臣。最後我也不好懲處他,便讓他到陪都任禮部尚書一職。

定國公,開國公也賜田2000畝,兩人世襲皇城司左右提督之職。徐光啓則拿到我補充的那本《天人錄》,他已經高興的忘了自己姓什麼!

原本我還想對全**隊進行整治,但是一開始不能變動太大,免得朝野出現動盪。

在我整改內閣和六部後,恢復了文華殿早朝議事,定在九點到十二點。以前的早朝太早了,老實說,是我自己起不來,早上五點,我怎麼都是要睡覺。就算醒來也是糊里糊塗的,怎麼理事啊?那些已經十幾年沒有上朝的朝臣聽到我恢復了早朝,心下叫苦。但是看到詔書中我調整上朝時間,都大呼皇上聖明。

改制後,上任的長官需要熟悉磨合,加上已近新年,我給了他們這段的時間,理順六部內閣,過了年再開朝議事。現在我終於可以輕鬆下。想來我有很長時間沒有到後宮看看了。我的皇后和兩個貴妃,自從上次冊封后都沒有見過。她們居於紫荊內城的坤寧宮和永壽宮,承乾宮。而我自從即位以來都在文華殿住着,一來事情忙,二來去後宮也是蠻遠,七轉八拐的也要半個小時。但現在我有了時間,怎麼說她們也是我合法的妻子,是需要去看看的。

“曹化淳,”我叫了聲,

馬上曹化淳就躬着身子進殿來,“奴才在!”

“擺駕坤寧宮,不用去宣旨,你備好鑾駕就是了。”

“奴才這就去辦。”

不一會,我到了文華殿外面,宮人見到我全跪了下來,三呼萬歲。皇帝儀仗居然有三百多人。氣派是夠氣派,可惜也花費我太多。不過我不能什麼都順着我的意思來,這朝中宮裡的規矩都幾百年了,一旦改動,影響巨大。還是先得穩住朝政。

我的車駕走了好一會纔到坤寧宮,因爲在天啓朝,魏忠賢和客氏大修宮殿,又重修了建極殿,中極殿。現在看來倒是挺金壁輝煌的,難怪以前這麼多皇帝喜歡大建宮殿。我到了宮外,順着參觀了下後宮,以前在現代的時候,參觀故宮總覺得陰沉沉的,原來是缺少人氣,現在四處都有妙齡的宮女,柳曳多姿的站在那伺候着,怎麼看都賞心悅目。

車駕到了皇后的寢宮,我制止了要去宣告的太監。獨自走了進去,見到的宮女都示意別跪拜了。一羣人跪在那有什麼好看的,特別是那些美麗的女孩兒,活脫脫的破壞形象。我也示意他們別跟在我後面了,我一個人往前走進到坤寧宮裡面,繞過屏風,正想說話,卻看到我的周皇后揹着我,在那不知道弄什麼東西,隱約是在做女紅。

可能她聽見我進來的腳步聲,頭也沒回就道:“鈴兒,你打探到今天皇上在做什麼嗎?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皇上了。偏我娘還跟我說那些話。”

我聽得直納悶,呵,不會這小妮子開始少女懷春了吧!她看鈴兒沒有回話,又接着說:“鈴兒,怎麼不說話?是不是…”她邊說邊轉頭過來。看到是我,驚訝的後面的話就說不出來。趕忙起身,在我面前跪了下來。

“臣妾不知皇上駕到,有失遠迎,望皇上恕罪。”說完,又想到剛纔說的話,給我聽見,小臉就不禁通紅起來。

我將她扶起身,看她滿臉通紅,打趣道:“朕今日得空,所以來看望下你。方纔你叫宮女打探朕做什麼?”

本是句玩笑話,周皇后聽到我這句話,又立刻跪了下去,“臣妾萬死,請皇上恕罪。”

原來這宮中是忌諱打探皇帝行蹤的,自太祖朝就嚴格控制,不給後宮干政。因此周皇后剛說那句話,可大可小。作爲現代人我哪想到這麼多。搞不懂我這皇后怎麼又跪了下去。我連忙拉她起身,看她還是驚疑不定,我一把抱在懷裡。問到:“怎麼了?不要動不動就萬死什麼的?朕難道是個暴君嗎?以後別這樣了。”

周皇后見我說話和氣,沒有不悅的跡象,繃緊的心纔開始放鬆。應了聲:“臣妾遵命。”

沒多久,她意識到自己在我懷裡,馬上小臉又開始發燙了,抱着自己的是天子,是她名正言順的丈夫,她又怎能拒絕!被我抱久了周皇后哪經歷過這種仗勢,聞着男子的氣息開始有點情迷意亂。

周後長得模樣水靈有江南水鄉的靈秀之氣,這幾年身子見長,倒不似原先那般瘦弱了。她既是我的正妻,當然不會說把自己弄得還像柳下惠那樣的君子。我抱着她,問了下她在宮中的生活,習慣不?我言語和悅,周後倒沒有原先拘謹了,畢竟女孩兒心性,開始在我面前有說有笑,把女官教得《女誡》全忘在了腦後。她跟我將她小時候在大興縣的趣聞,我則跟她說些小說逸事,倒也其樂融融。

正當我們談得有味,曹化淳進來請旨。曹化淳虎頭虎腦的進來,原本是來請旨我在哪用膳的,怎知看到皇后坐在皇帝的懷裡,兩人還有說有笑。以爲我在做好事,嚇得他連滾帶爬的退了出去,我看到這狗奴才的樣子甚是好笑,就連忙再叫他進來。

“就在皇后這用吧。挑些皇后喜歡吃的,朕就隨便了!”我吩咐道,皇后看到內侍進來,也不敢坐在我懷裡,連忙坐到一旁。畢竟身爲一國之母,還有要有點端莊的架子。

“你就不用這麼拘謹!兩個人自然點好。”我握着周後的手。

“嗯,只是讓下面的人看到不太好。”周後沒有掙脫我的手,任我握住。

“看到又怎樣?難道他們敢在起居注上亂寫,就不怕我打他們的屁股!”我故作狠狠的樣子。

周後聽到我說出這麼搞笑的話,噗哧一聲笑了出來,那真是一笑百媚生啊!看得我心裡有些心馬意猿,只是望着她。

“皇后小名叫什麼?老叫你皇后也有點彆扭,顯得多生分。”

“臣妾小名婉琴。”皇后小聲答道。

“那我以後就叫你婉琴好了,在你面前也不用自稱朕,這些都把我們的關係搞遠了。”我看着她,微笑的說道。

婉琴皇后張了張嘴,雖覺得不妥,想說又不知道怎麼說起。

沒多久,尚膳監就把我的晚膳弄來了,我只是叫他們隨便搞下,沒想到居然給我弄了三十六道菜,而且就我和我的皇后吃。這麼多吃得完嗎?

“曹化淳,你給我進來。”我對門外喊了聲。

“奴才在。”曹化淳躬着身子進來答話。

“你個奴才,朕不是要你隨便弄幾個嗎?你做這麼多菜出來,朕吃的完嗎?現在陝西還在鬧饑荒,我們在宮中也不知道省着點,吃多少都可以,但是不能浪費。知道嗎?”我對跪着的曹化淳就是一頓訓斥。

“奴才知道了。”曹化淳低眉順目的應着。

“把皇后喜歡吃的端上來,我和皇后就在這裡吃,剩下的就賞給你們。下去吧!”

太監宮女們把菜餚放到桌上後就退了下去,婉琴雖這幾年學會宮廷禮儀,但是小家碧玉出生。見我拉着她一起用飯,心裡也是高興。按規矩,她是不能和我同席用膳的。用完晚膳,我也沒有出去,而是躺在牀上,頭枕着婉琴的懷裡。女孩兒的身上就是香,聞着香味我都迷迷糊糊的快睡着了。

“婉琴,”

“嗯,”

“我剛纔來的時候,你說你娘對你說了什麼?”

“…………”

“那是什麼啊?說來給我聽聽?”

婉琴紅着臉,像蚊子一般的囁嚅着對我說:“我娘叫臣妾早點給皇上生個皇子。”

呵呵,原來是這個。我在她耳邊說:“那好啊,我今晚就不走了。你去準備下,我處理完事情就過來找你。”

婉琴不出聲,羞紅了臉點了點頭。我立起身來,叫曹化淳去宣旨,讓王承恩到坤寧宮的偏殿來見我。然後起駕到偏殿議事,因爲現在時間纔是晚上八點左右。睡覺,那也太早了。

王承恩一進殿門,就跪下行禮。

“平身吧,朕吩咐你做得事情怎麼樣了?”自從魏忠賢死後,我叫王承恩去查處魏黨餘孽的家產。

王承恩喜滋滋地說:“皇上,奴才此次奉旨查抄閹黨的家產,收穫甚豐,已經押解到內庫。在魏賊家,一共查出白銀九百萬兩,金三十萬,珠寶一批,良田3000頃,房屋六十八間。客氏家,查出白銀五百一十六萬兩,金八千,良田3000傾,良田在王體乾家,查出白銀三百萬兩,金一萬,良田1000頃,許顯純家,查出白銀九十萬兩,珠寶一箱,良田738頃,崔呈秀家,抄獲查出白銀三十萬兩。良田兩百頃。田爾耕家,白銀十萬兩,糧田三百頃。其餘不可數,共計白銀一千八百五十二萬六千四百三十一兩,黃金三十一萬八千兩,田地八千五百七十五頃,另有珠寶四十二箱,房屋一百零三間。戰馬一千匹。”

聽到王承恩報上的數據,我內心那個激動啊。居然有這麼多,真是一羣收剮民脂民膏的奸臣。不過現在有這麼多錢,那太好了,原本我接手做皇帝后,內府還有兩千七百萬的內幣,三十萬的黃金,國庫只有三百萬兩的白銀。現大明朝三次加稅後,除去各府提留能到我手的只有一千二百三十萬兩。分夏秋兩季徵收。那麼現在我全部加起來就有四千五百萬兩的內幣,這樣至少可以頂五六年,只要災年過去,就可以改革吏治,兵制。我想着可以大顯身手,不由高興起來。

“這趟差事你辦得不錯,你下去休息吧,遲些時候朕有個差事讓你辦。”

王承恩應了聲,謝恩出去了。

“曹化淳。”我現在收了那麼多田地,總要處置的。

“奴才在。”

我想了想,找誰來來管理土地呢?突然給我想到了一個人。“讓高起潛進來,”

“是。”

一會兒,高起潛進來了,這個太監看來精神不錯,直挺挺的跪在那。

“先前的皇莊是由誰管的?”我問道

高起潛恭恭敬敬的回答:“由宗人府協同太倉管理的。”

“現在皇莊是鬧得越來越不象話,將土地一擴再擴,周圍的百姓怎麼活?而且聽說皇莊的莊頭經常鬧事,欺壓百姓,連當地官府都不敢管。朕現在將皇莊交給你打理。你給朕好好治理一番。”

“謝皇上隆恩。奴才一定辦好皇差。”

“就按回萬曆初年的舊制,多出的土地返還於民,不用賣,就直接招糶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立下文書,一年收成除交稅吃飯外,剩下的償還田地本錢。五年內還完,你招來的百姓可要志願,不可仗着皇恩強來。還有王承恩沒收的田產也照此處理。皇莊太大,你尋幾個得力的手下跟你協同辦理,一定給朕登記造冊管理好。那些鬧事者給我嚴懲不殆。具體的事情,下去後商量好,有什麼問題再來向朕稟告。”

“奴才定遵聖意辦理。”高起潛有些激動,這管理皇莊可是個優差,不僅自己有進項,而且可以顧惠家人。當下謝恩出去了。

處理完這些事,我心情高興,然後去找我的婉琴皇后,當下時候已晚,我也就老實不客氣了,其中溫柔**不消細說。

就在我身處溫柔夢鄉的時候,陝西的局勢因爲我的撫剿兩位大臣的到來而發生改變。

第10章 陝西流民第65章 唯一合格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211章 戰意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87章 鼎立局勢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70章 河道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69章 京察(中)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37章 二度失利第58章 爲難第5章 親自挑選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262章 軍數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82章 比試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36章 角逐第251章 會師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52章 親征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279章 決裂(下)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42章 水師參軍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63章 困擾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290章 難處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4章 朝鮮局勢第220章 惡鬥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61章 遷移第308章 猶豫第195章 破城(下)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98章 愈演愈烈第63章 殺伐第32章 初聞戰報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63章 困擾第7章 突生橫變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278章 決裂(上)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17章 接連交錯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289章 官商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98章 愈演愈烈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97章 二審定案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282章 問題(下)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145章 圍困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55章 回程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50章 迂迴策略第71章 變數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37章 學生,老師第90章 說服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36章 轉機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302章 手段(上)
第10章 陝西流民第65章 唯一合格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20章 另起爐竈第211章 戰意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268章 不化之人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87章 鼎立局勢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70章 河道第125章 地理畫策第77章 春風又綠江南岸第69章 京察(中)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37章 二度失利第58章 爲難第5章 親自挑選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262章 軍數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82章 比試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36章 角逐第251章 會師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52章 親征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279章 決裂(下)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42章 水師參軍第101章 萬世之法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63章 困擾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93章 風花雪月夜(下)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290章 難處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4章 朝鮮局勢第220章 惡鬥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61章 遷移第308章 猶豫第195章 破城(下)第106章 京師調兵第98章 愈演愈烈第63章 殺伐第32章 初聞戰報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63章 困擾第7章 突生橫變第115章 模擬實戰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278章 決裂(上)第153章 載人熱氣球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17章 接連交錯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289章 官商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98章 愈演愈烈第31章 到收網的時候第97章 二審定案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282章 問題(下)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145章 圍困第139章 戰果輝煌第55章 回程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50章 迂迴策略第71章 變數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37章 學生,老師第90章 說服第54章 被逼出城第236章 轉機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302章 手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