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都在打算

皇上一個月內連得兩個皇子,一個公主,大明朝廷上下都洋溢着喜悅的氛圍,就連遠在地方的官員們也聞風而動。他們要做的自然是上折賀喜,在歌功頌德之餘,乘着皇上高興,順帶將各自的難處,苦處都上報上去。最後全部小小的要求一點,把本轄區的賦稅多提留些下來。

八月末,吏部發行新的條例,所有官員調動前,都需要查賬,而查賬之人就是下一任官員。一旦有什麼虧空,官員要先補足了才能離任,無法補足的以瀆職罪拿辦!前來任職的官員要是不查清虧空,以後有什麼漏洞則由接任的官員負責。所以此令一出,誰人不驚!官府行事,向來都是能拖就拖,欠錢虧空的不在少數。現在來查的是接任的官員,都關係着自己的身家前途,能不仔細認真嘛?!所以在職官員們都想着如何在任內補足缺口。

新的律例中不僅對虧空做出處置,對於貪污受賄的官員,也有新的懲治辦法。抄家退贓是肯定的,而且最重要的一條是官員免職後,便削籍永不錄用,除非有特旨赦免。對於擅自加稅者,不問情由殺無赦!

三條一出,天下的官員都震動不已!

這一次吏治的改革是由吏部尚書李長庚根據皇上的意見制定的,而且迅速在全國執行開來。全國地方官員都怨聲四起,紛紛上奏摺彈劾李長庚!

當然他們也不敢明着對新三條攻擊,只是抱怨府庫虧空已經過數任,沒有理由要在他們這一任期內完成補足。所以都是懇請朝廷,免去以前的虧空。總算朝廷放他們一馬,內閣發出飭令,對於崇禎朝以前積累下來的欠賦,予以免除,但剩下的都需清還。

但即便是這樣也夠某些官吏受的了,因爲當今天子登基以後,對於地府的官員並沒有多大的整治。雖然當初也曾發旨意肅清吏治,但多的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只有那些沒有人脈,風頭太囂張的貪官墨吏才當了出頭鳥!餘下官員手裡的齷齪事都不少,現在來查能不急嘛?!

他們要補虧空,加賦稅是沒有可能的。因爲現在驛站四通八達,朝廷印發的《明刊》每個月都準時的貼在城牆上頭。每年地方的賦稅是多少,減免多少都寫得一清二楚。地方官員若是私自加稅,百姓一看便知。再者《明刊》允許各地百姓投稿至京師,這樣的事情想不泄漏消息很難。一旦查實可就是殺無赦,有誰人敢嘗試!貪污受賄的話後果也極是嚴重,十年苦讀的功名就一朝盡喪,還要連累到家中老幼。剩下給地方官的只有提留一條,大明的賦稅除了提留給他們作俸祿的,還有不少用來作公用的資金。這些都是不需要上交給朝廷的,所以各地的地方官員都想着在這一塊上下功夫。

乘着皇上大喜,他們哪還不見風使舵,下邊訴苦的摺子象雪花一般的發往京師。正當他們滿以爲可以得到點收穫的時候,朝廷發下的批覆都讓他們大跌眼鏡!只見每份奏摺上都用硃筆批着:

“朕生皇子尚未向你等要賀禮,爾等安敢問朕要東西!再討價還價者,歷年虧空一併追繳!”

此話一出,哪個還敢再說!

新三條的發佈也給內閣打了個措手不及,至少在發佈之前他們也沒有聽到任何消息。換而言之,就是皇上繞過了他們內閣。這樣突然的改變讓內閣首輔感覺到有一絲不好的預感。

果然沒有多久,皇上下詔改制通政司,規定以後的奏摺一律先送往司禮監,所送奏摺都要予以回執以做記錄,同時奏摺都要寫明簡介。這樣的作法就是將內閣又設置回了諮詢機構,在皇上登基之際重新設立內閣,地方的奏摺一般直接發往內閣,由內閣票擬之後,再交由皇上定奪。這樣的設置上是給予了內閣一定的宰相職權。現在的話,卻是由皇上先看過,然後再由內閣處置。雖然只是奏摺的流程做了一點變化,但實際上卻是將內閣的相權進行了分割,同時也將內閣跟六部的上下級關係變成了不是直屬的領導。也就是說,內閣大臣最多也就是比六部尚書在官品上高了半階。在政事上,六部尚書有了更多的話事權,同時也阻止了內閣直接插手六部的具體事務!

皇上在制度上的突然復古,讓大學士們一下子摸不着頭腦。到了最後,首輔韓鑛終於忍不住遞牌子到宮裡去打探消息。

但得到的結果讓他很是意外。崇禎帝一手抱着長公主,一邊對他說:

“上回下了一月的雨,朕在宮裡仔細略讀了先帝們的手記,才發現祖宗設置的禮法果然是有獨到的見解,簡直就是千錘百煉,一點都更改不得。所以朕纔想着還是改回來的好。”

也許以前韓鑛會相信,但現在他明顯的知道這是皇上的一個藉口!皇上登基五年,不知改了多少祖宗家法,現在卻要重新改回來,韓鑛相信母豬會上樹也不信皇上說的!但皇上這麼說了,他怎敢再次相問,何況皇上是以祖宗家法來說的。

改制以後,內閣迎來了第一次早朝。除了六部的大臣沒有象以往那般在旁邊奉承,其他都沒有什麼變化。特別是早朝後,皇上原封不動的將大部分奏摺發下內閣處理,同時指定了一部分奏摺要寫票擬,還有一部分是皇上寫了硃批的奏章。

皇上的處置讓內閣大臣們又暖心了一把,皇上並沒有將他們作爲諮詢的大學士。現在他們仍有用藍批處理奏章的權力。這跟以往並沒有什麼區別,有區別的是奏章往返的路線有了變化。

內閣大臣們還有細細體味這裡邊變化的時候,就給一堆的奏摺給埋沒了。因爲新三條的出現,給了貪官污吏們重拳三擊。很快各種各樣的舉報,攻訐的奏章都上來了,還有處置那些到任期無法不足虧空的,新任官員的名單以及貪污判處的奏摺等等都給皇上下放到了內閣。幾天內把內閣大臣忙得雞飛狗跳的,當然裡邊最積極的是內閣大臣鄭三俊,他又是主管刑部的奏章。對於貪官他絲毫不留情面。不管貪污多少,只要證據確鑿,他就抄家削籍!很明顯,他就是要利用這次機會,爲自己在北方的六部樹立名聲。

雖然朝廷中有明智之士看到了其中的變化,但同時也看到了內閣仍舊擁有藍批的權力。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內閣同時擔負着一個給皇上諮詢的角色。如果皇上信任自己,提出的方案又有利於自己人,那麼內閣大臣的權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於是乎朝廷百官有的考慮依附各部尚書,有的仍舊巴結內閣大臣,總之各有各的打算,

——分界而已——

在京師某密室裡,也有人正在商議着最近京師的不尋常!

當中坐着的仍舊是那個中年人,兩旁的五個人正端坐着聽他講話,這比之原先的時候多了一人!看光景,他們已經商量了好一陣。

只見那中年人道:“近來京師也不平靜,皇上諸多舉措都是未與內閣商量下,直接找六部大臣發出去的。你們在這上頭要小心點,不要爲了些許的利益而導致自己仕途斷送!”

“下官們明白!”

瘦子看了眼中年人的臉色才問道:“這次還有李長庚發出的新三條,只怕有不少官員下馬,大人是否要保上一批作爲己用?”

中年人沉吟了了一會道:“咱們在吏部沒有什麼用得上的人手,只怕也是徒勞。即使保下來一批,等到能用至少都在幾年以後!還是不要費這個心了,不如想想怎麼在這些人留下的空缺上下功夫。”

身穿華服的人道:“大人說得是,現在咱們在吏部沒有自己人,很多事情辦起來頗費周折。咱們首先就要想着怎麼往吏部安插自己人!”

瘦子道:“說得輕巧!六部大臣都由皇上親自任命,咱們只能打打郎中,主事的主意。現在吏部最重要的是考功司,但這由何如寵把握着,要想從中作手腳何其難啊!再說,新三條裡明言,貪污官員永不敘用!咱們都是從下頭做官起來的,地方上的官員沒有貪污的能有多少?吏部現在是炙手可熱,不知所少人在等着巴結他們!”

華服人不服氣道:“那你說該怎麼辦?”

瘦子撇了撇嘴:“還是老一句話,等大人做了首輔,問題不就解決了!”

“可……”華服人一時語塞,然後就沒有作聲了。

那武人突然道:“皇上對官員如此嚴厲,下邊人應該很有牴觸纔是,特別是那些貪污之人!咱們在地方上的一些人都是牽扯得上這條,大人何不上奏皇上廢除這一條!這樣,保全下來的官員都感激大人,這對我們今後大有好處!”

中年人嘆了一聲道:“老夫如何不知,之前老夫就讓在皇上面前委婉說起這處罰是否太重,下邊官員不服!但皇上很是明確的回答,說大明的官員,朝廷已經提高了數倍的俸祿給他們,給予他們地位與榮耀,這比普通百姓不知好了多少倍。但那些仍舊還要貪污受賄的,品格之低下根本就不配作官!這些話都是皇上親口所說,不好反駁啊!不過皇上說得也在理,如果是老夫當政,老夫也會如此!”

聽中年人這麼一說,他們三個都沉默了!過了一會,坐在末座象夫子模樣的人說話了,他輕笑一聲道:“皇上制定如此峻法,只是一把雙刃劍,最重要的還是看怎麼用!”

中年人眼中透出一絲亮色,示意他繼續:“這話怎麼說?”

“以下屬之見,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吏部的官兒,而是我們這一部的人!”

瘦子疑惑道:“監察御史?”

“正是!不管你有沒有貪污,最終有說話權的都是都察院的人,而且特別是十三道御史!御史到了地方,查不查還不是自己說得算。同樣,對於那些攔路石,咱們也可以藉此除去!”那夫子說得甚是陰險。

瘦子跟衆人都拊手道:“妙哉!這一次要是誰陷入貪污的罪狀中,那可是不死也得脫幾層皮。大人,您看是不是……”

中年人冷冷的打斷道:“哪有這麼簡單,你們說,六部中有誰人可以給你們攻擊?”

中年人的話給他們當頭一棒,五個人都沉思起來。

過了一會那個瘦子才緩緩道:“六部中手握實權的恐怕只有樑廷棟可能身上不乾淨!”

其他人也附和道:“確實也是,其他人任用私人也是有的,但說到貪污,還真沒有什麼蛛絲馬跡!”

那武人道:“既然這樣,咱們就攻擊這姓樑的吧!”

“打倒他?”中年人哼了一聲:“你們都不想想,打倒一個樑廷棟是容易,但他倒了以後,咱們手中有替補上的人嘛?六部的尚書,侍郎無一不是皇上親自從百官中調取的,只怕到後來都是給他人做衣裳!還不如放在手裡等上一等,將來總會有用的。”

瘦子問道:“那大人我們該怎麼辦?”

中年人繞有意味道:“咱們還是按照你原先說的辦!”

“我說的?”瘦子想了一會,一拍腦袋道:“大人說的是首輔……”

中年人打斷道:“這件事辦的怎麼樣了?”

瘦子回道:“準備得差不多了,那個姓陸的已經上鉤了!”

中年人又看向華服人:“你那邊呢?”

華服人道:“丁李二人雖沒有直接表態,但頗爲意動,屬下再多勸說一回,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中年人頜首總結道:“你們都加緊點!”

“是!”

華服人猶豫了一下道:“大人,咱們是不是拉攏溫體仁呢?畢竟現在咱們在六部沒有什麼聲勢!”

中年人想了一會道:“原先這廝還算是在我們同一邊,現在估摸着他要自己另立一派了,你沒有看到他拉攏着王應熊,又百般討好皇上,大概是想把李標給趕下去吧!”

“咱們要不要以此來拉他過來!”

中年人果斷拒絕道:“不用了,此人野心非常,只怕拉進來是個禍害。而且有些事不需要人多就可以了,皇上向來獨斷,只要有皇上的賞識就行了!”

華服人躬身道:“大人英明!”

中年人笑了一笑並沒有接話,他轉頭對着角落裡的人道:“皇上最近在做些什麼?”

那人一直都沒有講過話,見中年人相問才道:“皇上最近都是想着法子弄錢,並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

“皇上有沒有透露過什麼打算?”

那人搖了搖頭!

中年人見如此便沒有再問,他對其他四個人道:“今兒就說道這吧,你們四個先走,出去的時候注意點!”

那四人躬身行禮後退了出去,密室中只還剩下中年人跟那沒有多說話的人!兩人沉默了一陣,最後還是那個中年人首先說話:

“老夫聽說在皇后生產二皇子之際,皇上突然召見了傅山,這是怎麼回事?”

那人只是嘆了口氣,並沒有作答!

“難道你忘了你跟我們已經在同一條船上?”

那人突然激動叫道:“可我並不想做什麼官,我已經夠了!”

中年人沒有管那人的瘋狂動作,而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是啊,你是夠了,但有人不夠,比如說你那侄子,哦,不,應該說是你的兒子。你以爲他會滿足嘛?何況他的身上可揹負着幾條人命。你別這樣看着老夫,這件事可是老夫幫了你,索取點利息是應該的。就算不說這件事,咱們就說說去年的時候,宮裡的袁妃娘娘歿了,唔,你明白老夫的意思吧?”

“可那是……”那人聽到後邊最終頹然坐下。

中年人站起來拍着他的肩膀道:“好了,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蚱蜢,你現在可以說了!”

那人無法抗拒,只得回答道:“聽說皇后生二皇子的時候難產,那傅山熟悉歧黃之術,所以召他進宮!”

“後來呢?”

“後來的事情就不知道了,知道這件事的只有幾個人,都是皇后宮裡的人,誰敢去問!”

“嗯,你說的已經夠了,如果真沒有什麼事情,就不會遮得這麼嚴實。你打探不到,那就是說,裡邊另有玄機。”中年人緩緩說道,似乎正在思慮着什麼!

那人也不說話,只是靜靜的等待着。

過了一會,中年人才道:“你可以走了!”

那人如臨大赦,忙從密室退了出去!

就在那個人退了出去後,一個人影推開密室的暗門進來。

“老爺!”他向中年人行了個禮。

“是你來了!”

“小人剛讓人監視住他們!”

中年人點了點頭道:“嗯,上回折了一批人手,現在還夠人用嘛?”

“按着老爺的吩咐又招了一批人進來,他們都是些亡命之徒,小人又……”

中年人揮揮手道:“我信得過你!”

那個人影沒有說什麼感恩的話,只是略微一點頭。

中年人沉吟了會道:“江南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回老爺,咱們已經跟鄭家搭好了關係,他們護着我們過倭國,只是商行的船太小。現在大明沒有地方可以造出大的商船,要買的話只能從番夷那了。不過現在澳門的船廠都接了很多單,只怕到我們商行要幾年後。”

“浙江水師提督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們去打聽打聽吧,或許有收穫!”

“小人記下了!”

“嗯!”

這一聲似乎不可聞的應聲後,密室燈滅,等了半天卻沒有看到人出來!

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60章 損兵折將(下)第50章 會兵城下第318章 雙管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196章 屠戮(上)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67章 圍城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87章 鼎立局勢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158章 商討第57章 心事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212章 奪氣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78章 決裂(上)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45章 圍困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8章 閹黨盡除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03章 一箭雙鵰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98章 屠戮(下)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261章 駐兵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276章 爭奪(下)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166章 苦等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51章 各施其道第57章 退兵(下)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27章 出航第49章 王京大火第54章 險勝第209章 推算第266章 時機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196章 屠戮(上)第24章 朝鮮局勢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89章 遣使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271章 指婚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36章 角逐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7章 接連交錯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71章 兩位巡撫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240章 選擇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86章 援手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316章 試探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93章 歃血第311章 亂子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306章 問案第54章 被逼出城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17章 接連交錯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75章 逼迫第4章 出宮第7章 新皇登基第56章 退兵(上)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74章 噩耗第73章 結交好友
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60章 損兵折將(下)第50章 會兵城下第318章 雙管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174章 傅山歸來第196章 屠戮(上)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67章 圍城第149章 碰巧邂逅第133章 方案圖紙(上)第264章 兩位國公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87章 鼎立局勢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158章 商討第57章 心事第170章 人員調防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212章 奪氣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278章 決裂(上)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145章 圍困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8章 閹黨盡除第76章 知己難求(下)第51章 各施其道第103章 一箭雙鵰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98章 屠戮(下)第59章 歸來辭去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261章 駐兵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276章 爭奪(下)第128章 遠方客人(上)第166章 苦等第146章 合縱之策第51章 各施其道第57章 退兵(下)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27章 出航第49章 王京大火第54章 險勝第209章 推算第266章 時機第78章 假紅毛番子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196章 屠戮(上)第24章 朝鮮局勢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89章 遣使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271章 指婚第107章 作壁上觀第218章 又見陷阱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224章 鬱悶女真(下)第36章 角逐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17章 接連交錯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71章 兩位巡撫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154章 利益抉擇第86章 女真內政(下)第240章 選擇第92章 風花雪月夜(中)第86章 援手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316章 試探第13章 意外驚變(下)第93章 歃血第311章 亂子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306章 問案第54章 被逼出城第170章 驚天計劃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165章 美女的誘惑第17章 接連交錯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75章 逼迫第4章 出宮第7章 新皇登基第56章 退兵(上)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74章 噩耗第73章 結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