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準備

待得天氣轉暖,雪梨猛地意識到,再有幾個月,孝期就徹底結束了。

九格院裡早已每天書聲琅琅,阿杳和阿沅都在讀書,到了明年,阿淙和阿泠也該開始唸書了。

初夏的時候,皇帝又跟她提起:“你先前說的給阿沅挑玩伴的事安排得差不多了——七弟府裡的阿測來年開春可以進來陪他,五弟也肯讓長子進來。另再給他挑四個侍衛,十一二歲的。”

聽到要添四個侍衛,雪梨一愣:“住不下這麼多人吧?”

九格院裡就這麼大地方,眼下雖然宮人都挪到了後面的六個院子,阿淙阿泠慢慢大了,奶孃的住處也可以挪過去,可再添四個侍衛來……那是真沒地方住啊!

——十一二歲的男孩子、且又不沾親,時常跟她碰面已經非常不合適了。再說,能選進來給皇子當侍衛的門楣也都不低,不能跟宮人一樣幾人一屋擠着睡,更佔地方。

雪梨自己心裡忖度着,手上包着小餛飩:“要不我讓他們在後頭騰個院子出來?侍衛們有事來前頭的時候我不露臉就是……”

她邊說邊擡了頭,驀地對上他的笑眼,又一愣:“怎麼了?”

謝昭一哂:“有什麼住不下?你快到長秋宮去了。”

雪梨:“……”到了長秋宮確實就寬敞了。

長秋宮前前後後加起來,少說有四個九格院的大小,又沒有隨居的嬪妃。如果她想,可以讓每個人都住得寬裕。

可她想想,又說:“那也……不合適啊?長秋宮都算後宮了,四個侍衛每天進進出出的,方便嗎?”

總不能閹了變宦官吧?!

謝昭一哂,掃了眼她已包好的三十幾個小餛飩,隨口叫豆沙給拿去煮了。手上摺扇一甩:“等你進了長秋宮,阿杳和兩個小的先跟過去,阿沅我幫你帶,怎麼樣?”

……啊?!

雪梨傻眼,謝昭認真跟她說了說打算。

他說其實皇子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差不多就要從母親身邊離開了,也有不離開的——比如他七弟,但那是母后寵得太過強留的,是難得一見的例外。

這樣分開並不是刻意無情,而是就像她剛纔所意識到的,許多事都不方便。

皇子慢慢大了之後,伴讀和侍衛都要有,再大一些,他興許就樂得見一見洛安城裡的文人墨客聊聊學問。母親若就在旁邊、尤其還是皇后的話,這些外男來時去不去拜見都不合適。

就算這道禮數直接定成“不必去”,那皇后出來不小心碰個照面呢?難道還能因爲兒子在見人,就把母親鎖宮裡不許出門?沒那個道理!

謝昭告訴她說:“一般皇子們離開母親是統住到西邊去,那邊的一片宮室就是爲這個備的。可以一直住到十五六,然後出宮開府,或者住到東邊——東宮。”

“哦……”雪梨應得有點憂傷。

謝昭笑睇着她,扇子闔上一敲她額頭:“知道你捨不得,朕沒打算讓阿沅去。”

“那怎麼辦?”雪梨一邊鬆氣一邊追問。

謝昭:“讓他住到紫宸殿去。我會趁着今年着人修整側殿,一邊給他,一邊過兩年阿淙可以去住。九格院也留着,我若晚上要見朝臣不方便他們在那兒,就讓他們回九格院睡。”

雪梨心裡一下就恢復明亮了!

讓兒子小小年紀就自己住到西邊去,她覺得可憐。但兒子跟着爹,那就理所當然了嘛!

這樣他們不帶侍衛獨自去見她方便、她來紫宸殿時碰上外人則也不算錯,其他的,說實在的,論起“教皇子”這檔子事,自然是他比她更合適!

她想着想着就笑了,笑得挺滿意。謝昭伸手沾上面粉在她鼻尖一點:“你既覺得沒問題,就這麼辦了。孝期結束之後我就跟禮部提冊後的事,你搬過去之後,阿沅就直接留在紫宸殿?”

“好好好!”雪梨答應得很乾脆,擦擦鼻尖的麪粉,又說,“那我提前跟阿沅說着些,免得他突然知道會不高興!”

“嗯,也好。”謝昭點頭贊同。珠簾一響,豆沙端着煮好的餛飩進來了。

小餛飩皮薄餡大,但這個所謂的“餡大”也大不到哪裡去——畢竟它整體個頭就小。

一般下鍋煮開一回撈上來就能吃了,雪梨也是圖這個又方便又快,近來隔三差五就包一回,孩子們讀書讀累了隨時想吃隨時叫人煮。

眼下的三十幾個分了兩碗,二人一人一碗。湯麪上飄着蔥花蝦皮和紫菜,謝昭舀了口湯一嘗誇味道好,雪梨便撣撣手,也打算先吃再繼續包了。

吃着餛飩,謝昭忽地又說:“阿杳的夫家也可以開始挑了。”

雪梨一口湯猛地嗆了!

“咳——!”好像一塊蝦皮嗆進了嗓子裡,她連咳了好幾口,面色都紅了才緩過來,無比詫異地望着他,“阿杳才七歲!”

“我知道,就是慢慢挑着。”謝昭輕鬆笑道。

雪梨怔了怔神:“你打算……多大的時候把她嫁出去?”

謝昭眉頭一挑。

“說了‘就是慢慢挑着’。嫁人早着呢,民間十四五成婚,咱留她到十七八也沒事。”他說着,從自己碗裡舀了個餛飩餵給她,“別緊張,讓她早早嫁了我也捨不得。”

哎……可是畢竟開始談婚論嫁了啊!

雪梨突然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好像前一刻阿杳還小小一個抱在懷裡軟軟的呢,後一刻就要開始挑夫家了。

.

宮外,七王府。

七王打算爲易氏請封的事沒瞞兄弟們,兄弟們也沒瞞自家女眷,於是七王府這幾日都挺熱鬧。

今天,各府王妃更是都湊到一起來了,道賀閒談品茶吃點心地過了小半刻之後,二王妃睇了睇衆人的神色,清清嗓子道:“這個……七弟妹是跟宮裡走動最多的,冊禮之後再進去拜見,可否替我們美言兩句?”

一年多前的事,弄得各府到現在都氣虛!

本來是剛摸準皇帝的意思,打算在阮娘子封后前先把關係混熟了,日後有所求的時候好辦事。結果她們還什麼都沒提呢,宮裡突然就查起賬來。

光是查賬沒事,可是這麼一查,九曲十八彎的關係翻出來不少。宮裡後來發落了一批宦官女官,現在想想都讓人心有餘悸。

老實話,若是牽連到王府裡,王妃們着實覺得有點冤——她們也就是尋常的交際打點,至於若宦官女官們搭上這條線後黑了宮裡的東西來送禮……她們是真不知道那些禮乾不乾淨啊!

陛下一直沒說什麼,各府就一直對這個有點心慌。罪名嘛,但凡被人攥在手裡了,就總是趕緊罰了才反倒叫人安心——不然誰知道他是不是打算秋後算賬啊?

再說,就算陛下沒打算秋後算賬,那萬一皇后到時候新官上任三把火,出來治她們這些命婦呢?

王妃們擔心的大多是後一條,畢竟,只要皇后想立威,眼皮底下已抓到的錯是最容易被拿來說事的。足足一年裡,除了有女兒在宮裡給帝姬伴讀的三王妃和五王妃外,餘人都是一想這個就慌,摸不準阮氏的脾氣。

眼下二王妃這麼一提,旁人便也三三兩兩地各說了幾句。易氏微笑着耐心聽完,方吁了口氣,頷首道:“各位殿下既肯叫我一聲弟妹了,我也改口叫嫂嫂吧。要我說,嫂嫂們別急這個,阮娘子是年輕氣盛,‘新官上任三把火’大抵也免不了,但她不會拿嫂嫂們開刀的。”

易氏心裡估摸着,這事先不說陛下能不能答應,就是阮娘子自己也不會這麼幹!

“她去年查賬、收拾宮女宦官,那說到底是清理自家的下人。可是牽涉到王府,妯娌之間她不會的。”易氏頓了頓,“她不是會爲了給自己立威就把旁人的好日子都搭進去的人。七殿下也說了,阮娘子冊了後,對她而言更要緊的是成了陛下名正言順的妻子,不是皇后這個名分。”

是這樣?

衆人心裡好像安穩了些,又不知該不該全信。

阮娘子膝下的孩子太多了——陛下親生的收養的全在她那裡,她一旦當了皇后,單憑孩子也夠讓她底氣十足了。到時候怎麼樣,誰知道呢?

不過也罷,既然這句“誰知道呢”放在這兒,眼下非得讓易氏說個所以然也就沒什麼意義了。無非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皇后娘娘到時候真要出手,她們還真就只能跪到長秋宮前告罪去。

.

深夜,屋裡燈火通明,陳冀江手裡託着的一對核桃轉了一圈又一圈。

核桃互相摩擦時的輕響不絕於耳,徐世水坐在旁邊被這聲音擾得愈發心煩、愈發等不及了。

但他又不敢追問,師父眼下明顯是想事呢。

陳冀江自己也困了,打了個哈欠,復又凝神繼續想。

洛安近來的事……不對啊!

七殿下給易氏請封的奏章雖然尚未送進來,但這事也還是擱到檯面上了——各府親王都知道了,宮裡也聽說了動靜。他估摸着,陛下大概也已聽說了這事,待得奏章送進來,就剩下批一句“準”或“不準”了。

鮮少有親王給側室請封鬧出這樣大的動靜的——大多都是請封之後再賀啊!請封前多半什麼都不提,安安靜靜地遞個奏章進來就得了。

七殿下就不怕陛下不準這事嗎?到時候丟不丟人啊?讓易氏怎麼做人啊?

陳冀江想着,雙眸微眯,琢磨出點門道來。

——他這是拿準了陛下肯定會准奏?

嘖嘖……

請封之事連帶着眼皮子底下的情狀一起在陳冀江心裡翻了個來回,這門道就越來越清晰了。

孝期按道理是不許提這樣的事的。其實若論規矩,陛下和殿下們連行房都不該——現下是朝臣們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陛下才能照樣時不常地折騰一回阮娘子,殿下們也未必乖乖守了這條規矩。

但便是這樣,這兩年多裡也沒聽說誰府上敢納妾的。七殿下要冊正妻這事,顯然比納妾還大!

他這是真打算讓人指着鼻子罵不孝啊,還是打算給陛下鋪鋪路啊?

陳冀江手裡的核桃一停,突然懂了!

旁人沒法指着鼻子罵七殿下不孝,因爲他沒遞奏章,這事就算沒正經提起來。

那他就真是有別的打算!眼下這一出,就是讓旁人看的!

嘿……兄弟倆到底什麼時候商量的這事啊?他這大監怎麼不知道啊?

陳冀江心裡罵自己反應慢了,呼了口氣,就吩咐徐世水:“別跟外頭透氣,宮裡頭對迎接皇后的事,可以着手辦了。”

徐世水:“……啊?”

“長秋宮十幾年沒人住了,讓內官監去看一趟,該修整的修整、該打掃的打掃。叫尚服局給阮娘子量吉服去,動靜別大就得。”陳冀江悠悠地說着,氣息平緩,“尚工局那邊該備的珠釵首飾也都該着手了,還有長秋宮要添的宮人——這個你親自盯着,挨個挑好讓嬤嬤教,必須個個懂事。”

“諾……諾!”徐世水有點蒙神地應下,剛想追問一二,陳冀江便利落道:“去吧。”

他一副明顯不想多說話的樣子,徐世水只得把話吞了,施了個禮,告退。

陳冀江越想這事越覺得有趣兒。

很多心思陛下是不方便直接說的,比如喪期要提立後就不行。所以他借七王的手暗示“雖然不能提,但提前準備着是可以的”。

這麼做好像沒什麼大用,但實際上又很有點用。

——從吉服首飾到修整長秋宮,可都是要用不少時間的。下到冊後的旨容易,但這些必須慢慢等。

若事先把這些都備妥了,到時候就大可以擇一個很近的吉日,冊後的事很快就可以完成。

陳冀江邊想邊樂:至於嗎?陛下您至於這麼急嗎?皇長子都四歲了,您二位算“老夫老妻”了吧?您還就非得急這一時、恨不得把阮娘子早一天擱到後位上都是好的?

她不是皇后也沒人礙你們倆什麼事啊!

陳冀江心底邊笑邊喊“服”。

當年那個穿着白斗篷像個小毛團的小丫頭要當皇后了。

他料到了嗎?好像一早就料準了,卻又好像有許多環節,都和預想中的差別挺大的。

第43章 安置第112章 避事第162章 顧全第21章 求救第174章 奉承第169章 做戲第172章 打理第150章 喜愁第155章 家人第150章 喜愁第153章 將疑第125章 歸來第139章 欲來第130章 養娃第182章 一家第184章 匪人第89章 途中第41章 出氣第23章 收拾第47章 夏衣第161章 豆花第19章 火鍋第168章 泡饃第126章 孕中第56章 使節第127章 多事第183章 宮外第74章 相隔第64章 處理第70章 長大第82章 貼心第148章 惠妃第61章 爭論第24章 臘八第132章 嚴審第117章 回宮第33章 撞破第38章 膳單第21章 求救第115章 生氣第108章 共處第81章 寵物第98章 教習第73章 阿杳第64章 處理第44章 御前第187章 將冊第49章 吃素第133章 去火第159章 愧疚第98章 教習第74章 相隔第118章 楊梅第118章 楊梅第183章 宮外第80章 思過第141章 觸發第31章 用膳第25章 夜晚第14章 重見第86章 好辣第12章 宴席第117章 回宮第131章 姐弟第7章 隱情第18章 開解第59章 暗潮第18章 開解第55章 國事第67章 意見第165章 偷腥第126章 孕中第64章 處理第148章 惠妃第12章 宴席第67章 意見第116章 相互第38章 膳單第54章 謝恩第110章 麻煩第105章 虛驚第182章 一家第11章 燉梨第170章 參宴第49章 吃素第153章 將疑第46章 尷尬第168章 泡饃第45章 涼麪第186章 準備第110章 麻煩第82章 貼心第74章 相隔第10章 貢梨第41章 出氣第158章 饞人第158章 饞人
第43章 安置第112章 避事第162章 顧全第21章 求救第174章 奉承第169章 做戲第172章 打理第150章 喜愁第155章 家人第150章 喜愁第153章 將疑第125章 歸來第139章 欲來第130章 養娃第182章 一家第184章 匪人第89章 途中第41章 出氣第23章 收拾第47章 夏衣第161章 豆花第19章 火鍋第168章 泡饃第126章 孕中第56章 使節第127章 多事第183章 宮外第74章 相隔第64章 處理第70章 長大第82章 貼心第148章 惠妃第61章 爭論第24章 臘八第132章 嚴審第117章 回宮第33章 撞破第38章 膳單第21章 求救第115章 生氣第108章 共處第81章 寵物第98章 教習第73章 阿杳第64章 處理第44章 御前第187章 將冊第49章 吃素第133章 去火第159章 愧疚第98章 教習第74章 相隔第118章 楊梅第118章 楊梅第183章 宮外第80章 思過第141章 觸發第31章 用膳第25章 夜晚第14章 重見第86章 好辣第12章 宴席第117章 回宮第131章 姐弟第7章 隱情第18章 開解第59章 暗潮第18章 開解第55章 國事第67章 意見第165章 偷腥第126章 孕中第64章 處理第148章 惠妃第12章 宴席第67章 意見第116章 相互第38章 膳單第54章 謝恩第110章 麻煩第105章 虛驚第182章 一家第11章 燉梨第170章 參宴第49章 吃素第153章 將疑第46章 尷尬第168章 泡饃第45章 涼麪第186章 準備第110章 麻煩第82章 貼心第74章 相隔第10章 貢梨第41章 出氣第158章 饞人第158章 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