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國事

夜色沉沉,惠妃躺在榻上睡不着。紫宸殿那邊突然傳了旨過來,說陛下急召羅烏使節來洛安,約莫半個月後便到,到時要她邀內外命婦一道宴請使節家眷…… Wωω◆ тт kдn◆ ℃o

想到宴請,她的心思卻不知不覺地轉到了御膳房上,想到了阮氏。

翻了個身,惠妃側躺着望着榻邊的牆壁,心裡念着經給自己靜心,卻還是心慌不已。

從看到那碟蘿蔔糕的時候她就被驚住了,阮氏說是做了她愛吃的點心,但惠妃心裡十分清楚,宮裡沒人知道這回事。

她愛吃那個,是因爲在家中時,奶孃做的蘿蔔糕特別好吃,她從小吃到大才格外貪戀那一口。

可後來進了東宮,東宮的廚子做不出那個味兒,她吃了一回就再沒叫過,太子繼位她跟着進了宮,更是壓根沒跟尚食局提過。

但是,她清晰地記得,還在東宮的時候,她曾在回憶家事時半開玩笑地提過一嘴:“妾身還記得奶孃做的蘿蔔糕特別好,咱們東宮的膳房都比不得。不過也好,妾身小時候還因爲貪那口東西被母親打了好幾次手心呢。”

只有他知道……

惠妃覺得一陣冷意徹骨,拼命地想告訴自己這其實是件好事,皇帝是記住了她的喜好的,但是無濟於事。

另一種感覺在她心頭蔓生着,按都按不下去:陛下一定是有心告訴阮氏這件事的。

他是要讓她知道他在背後給阮氏撐腰,還是想讓她意識到他對阮氏十分放心、放心到什麼話都可以說?

惠妃拿捏不準,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太可怕了。她一直以爲,不管他喜不喜歡她,他都還是信任她的,可這種暗示無異於在提醒她別動歪心思——他信不過她了?

她確信自己沒做錯過什麼,那就只能是阮氏在他心裡的分量太重、讓他無論如何都想添一道保護了。

天啊……

惠妃沉沉闔眼,頭一回在想,自己是不是錯了?

這想法來得太可笑,便是當初麗妃得寵的時候,她也從沒有這麼想過,今天竟讓個小宮女激出了這種想法。

可是順着想下來,一切又那麼明顯。

從進了東宮……不,從被昔日的皇后、今日的太后召進宮中教導的時候,她就一直那麼賢惠。

她不讓任何人操心,不想任何不該想的事情,不違任何規矩。她甚至一直很小心地把自己放在他身邊靠後一點的位置上——始終提醒自己能跟他並肩而立的人是未來的皇后,她那麼謹慎地守着本分,也並不纏着他,還會大度地勸他雨露均沾。

在今天之前惠妃一直自信自己做得很好,但見了阮氏之後,她突然迷茫了。

阮氏顯然是和她不一樣的。也未必就能安上個“不懂規矩”的籤子,但她顯然活得更自如,且還明擺着有點傻乎乎。

給她點心她就吃、給她茶水她就喝,就連同品的淑妃在柔嘉宮都不敢這樣。

可陛下就是待她更好啊。看似沒露面沒多管地讓她來了,其實一隻手早就伸過來擋在了她前頭。

這種感覺惠妃是沒有體會過的,也沒想過還能這樣。她一直那麼怕讓他心煩,和他相處的時候中間好像有一條特別明確的界限,她嚴格劃定了什麼事是能做的、什麼事是不能做的。

.

另一邊,突如其來的旨意讓尚食局和御膳房都有點緩不過神來。

亂世時事情多,每一次宴飲也許都帶着明槍暗箭,每一道佳餚裡都有故事;但現在是盛世,宴席上總是歌舞昇平,她們早沒了要在佳餚裡做什麼算計的心思。

可今天,聖意下來了,陛下要她們拿佳餚“算計”。

始末傳到鄒尚食耳朵裡的時候,鄒尚食愣了一會兒,哭笑不得:“芝麻大小的地方,作什麼啊?”

事情也確實是這樣。緊鄰大齊西南邊境的羅烏國,和大齊相比,還真就是個“芝麻大小的地方”,算起來那地方真沒什麼好,沒有好風景、國力也弱,但偏有兩樣要緊事。

一是盛產黃金,每年貢進來的黃金於大齊而言不可或缺;二是屏峰山橫亙其中,地勢易守難攻,由羅烏國守着,隔開大齊與更南邊的漁獵民族克爾塔,井水不犯河水。

這麼多年相安無事,如今皇帝冷不丁地接到了羅烏使節的奏章,大致意思就是:克爾塔近來頻頻向我們國王大獻殷勤,爲了不讓陛下徒增煩惱、不影響兩國邦交,我們打算趕緊去洛安覲見一下,表表忠心。

——鬼才信這話。

克爾塔拉攏羅烏的事明顯是暗中進行的,而且做得十分小心,要不是他這奏章裡提了,謝昭都不知道,連隱藏在羅烏的御令衛都沒聽說。

所以這話就是故意的。那個老奸巨猾的羅烏國王這是舉棋不定、不知道該向着哪邊了,所以打算四處轉悠轉悠,看哪邊好處多。

翻譯一下就是:克爾塔最近拉攏我們來着,陛下您不往回拉一把,我們可就走了啊?

謝昭:呵呵。

他其實不怎麼有心情跟羅烏玩這種遊戲,要真讓他按自己的想法來,他更傾向於給那邊回一句:“你走!我沒你這種混蛋朋友!”

不過這也是沒必要,真讓羅烏走了,大齊就得多調至少二十萬大軍駐守邊境去,雖然按國力來算即便真的開戰,一定能按住了克爾塔往死裡揍,但這不是沒必要嗎?有這個閒錢乾點什麼不好啊?何必又傷財又勞命啊?

所以謝昭打算表明個態度:想撈好處沒有,但你看清楚了,大齊你得罪不起。

使節想來看看就來吧,就算拖家帶口不要緊。這邊大大方方地招待,保證衣食住行全方位讓羅烏國感受一下什麼叫“地大物博”。

說白了就是從各方面讓他們眼暈一把,適當地時候再點撥一下,微笑:這些享受用的都是閒錢,有必要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不享受,把這閒錢挪給軍隊。

先軟後硬,先禮後兵。能唬住就唬住,唬不住再說揍一頓的事兒。

這樣燒不燒錢?自然。但總比直接大動干戈調兵要好得多了,不止省物力,還有人命呢。

是以不止是尚食局和御膳房,其他五局乃至各織造什麼的都接到了相關的安排。只不過接風的宮宴之類更加直接,弄得尚食局衆人頓時有一種“自己肩負國家興衰”的錯覺。

御膳房裡,從崔婉到底下人都有點亂陣腳,匆匆地請了尚食來坐鎮,有什麼事要商量着來。

雪梨她們這些年紀偏小的就更覺得不解了:這哪是政事啊?怎麼感覺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你跟別人玩我就不給你好吃的了”——這個意思?

閱歷豐富的鄒尚食悠悠一笑:“你們還別奇怪,這事啊,還真有點淵源。”

然後鄒尚食接了嶽汀賢奉來的茶,給她們講那過去的事情。

“這事我也是剛進宮的時候,聽年老的女官們說的。”鄒尚食這麼說,“幾十年前,還是陛下的爺爺剛繼位的時候,大齊和羅烏還沒結交。大齊主動派了使節去,但那時國力還弱啊,羅烏也沒太把大齊當回事,愛答不理地拖了半年。”

“然後呢?”雪梨一見鄒尚食要賣關子就趕緊問。畢竟她之前聽說的是,讓羅烏俯首稱臣的過程可順利了……

“當時羅烏的太子呢,和派去的使節差不多年紀,使節就想走這條道,偶爾請太子到住處喝喝茶聊聊天什麼的。那太子雖然賞臉常去,但一提正事就兜圈子。”鄒尚食想着後面的事,自己也笑起來,“直到有一天,太子不知怎的心情好,不請自來到了使節家。碰巧了那使節正做飯呢——都說‘君子遠庖廚’,使節當時還很是窘迫……”

鄒尚食又要停頓,雪梨聽出來這是要到關鍵點了,給面子地繼續追問:“然後呢然後呢?”

“然後那一鍋糖醋排骨,太子連湯都沒給他剩下。”

衆人一臉:“……”糖醋的芡汁?沒剩下?羅烏太子口味挺重的啊!

之後這條大道就算真的打通了。羅烏雖然是小國,太子手底下也還是有人馬的,他對這個一感興趣,就派了一批人來探索中原美食。據說還真的挺下功夫,記錄了不少東西回去,又是傳授又是著書。

鄒尚食說:“好長一段時間,羅烏的典籍裡稱大齊爲‘大佳餚國’。”

宮女們都驚呆了!原來她們天天接觸的油鹽醬醋土豆蘿蔔紅肉白肉有這麼大作用嗎?

總之實情就是這樣。雖然去建交的時候檯面上沒有半個廚子,但在建交之前有一個重要過程,就是太子派去的這批人不停往返於兩國之間,每每回去都對大齊美食讚不絕口,連帶着看整個大齊特別順眼,豎着拇指誇大齊啥都好,有效地促進了建交的過程。

之後一太平就是近百年。

聽完這個之後,雪梨她們突然變得特別有底氣、特別有雄心壯志!

鑽回房去就開始忙了,把手札翻出來圈圈點點,設身處地地想哪些做法能震住番邦,然後來回來去地努力練習,好像怎麼做都不滿意。

光是煮米飯的法子雪梨都一連練了幾十種,換着不同的水、不同的米去嘗哪種味道最好、煮多久味道最好,還有煮好後怎麼吃最舒服。

.

如此四五日下來,謝昭就感覺到這幾天看見雪梨的時候明顯少了。

從前她是先到紫宸殿“報到”,要做東西時去、做完了再回來閒着;現在成了報個到就沒影了,做完了也不回來,直到晚上要回去休息了纔再過來行個禮。

這是幹什麼呢?

雪梨傍晚再來告退時,皇帝就把人叫住了。

他把早先備好的一碟芸豆卷往她面前一擱,面色微沉:“這幾天忙什麼呢?”

雪梨沒心思吃,想着告退完趕緊再鑽回膳房去練廚藝,半點都不想多耽擱,被他一問立刻乖乖說個明白:“陛下讓尚食局和御膳房一同料理爲羅烏使臣接風的宮宴的事,大家都忙着準備呢!肯定震住他們,決計不在這上面丟大齊的臉!”

說完了又是一福:“奴婢告退!”

“……坐下!”謝昭喝住她,直把她喝得驟然一臉驚懼,誠惶誠恐地過去乖乖坐下。

他想想,卻不知道還能說什麼了——宮女們爲國事出力,他個當皇帝的還能說這不好不成?

雪梨低着頭老實了,兩手食指互相絞着,正認真反思自己剛纔又說錯了什麼。

——她知道自己這方面很笨,弄錯了的地方一點都覺察不到,就算看到他陰了臉都還是不懂。

謝昭想了想,板着臉問她:“你覺得這種事很有意思?”

當然有意思啊!她從來不知道美食還有這麼大的作用!頓時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驚心動魄了呢!

雪梨這麼想着,頭更低了:“沒有。”

謝昭眉頭微蹙。

她緊張地抿抿脣,放在膝頭的雙手手指都快絞成麻花了,擡眸小心地掃掃他的面色。

尚未定睛看清什麼,一本略厚的奏章拍在她的額頭上。

第8章 送餐第77章 心念第73章 阿杳第103章 去留第53章 準備第42章 開牙第136章 挑唆第3章 驚魂第44章 御前第172章 打理第27章 事多第142章 衛蘇第93章 表明第20章 冬至第185章 譚遲第10章 貢梨第141章 觸發第106章 成人第140章 內外第97章 輕吻第110章 麻煩第89章 途中第67章 意見第142章 衛蘇第126章 孕中第5章 烹蟹第164章 雞爪第93章 表明第159章 愧疚第122章 飛醋第186章 準備第91章 遊玩第98章 教習第18章 開解第20章 冬至第22章 前後第100章 成長第59章 暗潮第20章 冬至第185章 譚遲第103章 去留第170章 參宴第174章 奉承第175章 定奪第59章 暗潮第89章 途中第157章 一雙第122章 飛醋第3章 驚魂第136章 挑唆第142章 衛蘇第57章 接風第109章 酸辣第6章 七王第124章 兄弟第57章 接風第125章 歸來第23章 收拾第113章 回家第72章 入夏第150章 喜愁第3章 驚魂第76章 火鍋第24章 臘八第13章 圍獵第95章 委屈第166章 糉子第181章 病癒第12章 宴席第71章 寬慰第165章 偷腥第34章 鱸魚第156章 重陽第93章 表明第39章 刁難第62章 米線第153章 將疑第32章 呼救第152章 辣面第91章 遊玩第83章 明晰第27章 事多第155章 家人第127章 多事第118章 楊梅第81章 寵物第164章 雞爪第131章 姐弟第125章 歸來第24章 臘八第167章 膩歪第100章 成長第182章 一家第129章 百日第53章 準備第17章 拜訪第11章 燉梨第61章 爭論第181章 病癒第9章 機會
第8章 送餐第77章 心念第73章 阿杳第103章 去留第53章 準備第42章 開牙第136章 挑唆第3章 驚魂第44章 御前第172章 打理第27章 事多第142章 衛蘇第93章 表明第20章 冬至第185章 譚遲第10章 貢梨第141章 觸發第106章 成人第140章 內外第97章 輕吻第110章 麻煩第89章 途中第67章 意見第142章 衛蘇第126章 孕中第5章 烹蟹第164章 雞爪第93章 表明第159章 愧疚第122章 飛醋第186章 準備第91章 遊玩第98章 教習第18章 開解第20章 冬至第22章 前後第100章 成長第59章 暗潮第20章 冬至第185章 譚遲第103章 去留第170章 參宴第174章 奉承第175章 定奪第59章 暗潮第89章 途中第157章 一雙第122章 飛醋第3章 驚魂第136章 挑唆第142章 衛蘇第57章 接風第109章 酸辣第6章 七王第124章 兄弟第57章 接風第125章 歸來第23章 收拾第113章 回家第72章 入夏第150章 喜愁第3章 驚魂第76章 火鍋第24章 臘八第13章 圍獵第95章 委屈第166章 糉子第181章 病癒第12章 宴席第71章 寬慰第165章 偷腥第34章 鱸魚第156章 重陽第93章 表明第39章 刁難第62章 米線第153章 將疑第32章 呼救第152章 辣面第91章 遊玩第83章 明晰第27章 事多第155章 家人第127章 多事第118章 楊梅第81章 寵物第164章 雞爪第131章 姐弟第125章 歸來第24章 臘八第167章 膩歪第100章 成長第182章 一家第129章 百日第53章 準備第17章 拜訪第11章 燉梨第61章 爭論第181章 病癒第9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