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槐裡之戰

真不怪曹真和郭淮這麼想,實在是情勢所迫。

繼續堅守,早晚要被水淹,到了那個時候一點辦法都沒有,還不如搏一把,出城一戰呢。

雖然一樣有風險,畢竟自家兵力處在絕對的劣勢,但任何年月打仗,都不是比誰兵多就算完了的,要是這樣的話,武皇帝在官渡也別打了,直接投降袁紹得了。

至於赤壁嗯,武皇帝說了,他那是因爲軍中瘟疫,自己燒船撤退的.絕對跟那個周瑜小兒無關。

嗯,嗯,就是這樣起碼在大魏官方的口徑上,就是這樣。

總而言之吧,出戰,還是有獲勝的希望的。

曹真,郭淮,都算是良將,軍中所部又都是禁軍,而蜀賊那邊吧張飛就一莽夫,三年前在上邽,郭淮跟他打過交道,雖然也不好惹,但也不算太難纏。

至於劉備是,劉備確實是當世英雄,但可惜,英雄未必有親自臨陣指揮的才能。

起碼跟太祖武皇帝比起來,劉備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劉備一輩子征戰,除了漢中之戰打的精彩一點以外,其餘軍事生涯,確實沒啥閃光點。

收荊南四郡,那是人家主動投降的,入川,對手是劉璋那個慫貨,曹真和郭淮是真的覺得,換他們上也行。

真的,如果劉備在漢中之戰的對手不是太祖武皇帝的話,曹真和郭淮說不定直接就把劉備的這個戰績給忽視掉了。

而龐統,諸葛亮不過是軍中謀士,黃權,吳懿等輩不過一先鋒之才也就是老將軍趙雲和那個眉縣守將魏延還需要提防一二,但曹真和郭淮覺得,自己的能力,也未必比這兩人差。

因此,曹真郭淮二人,對主動出戰尋求破局,還是有一定的信心的。

但.有些事兒吧,不是曹真,郭淮想的如何,事實就是如何的。

劉備終究不是他們認爲的那個劉備,龐統和諸葛亮,也不是單純的謀士,甚至黃權,吳懿等人,也不僅僅是先鋒之才。

劉備這人吧,前半輩子,不是以少打多,就是以烏合之衆,新募之兵對抗精銳之衆,他打不過人家,實在是太正常了。

劉備確實不是什麼軍事家,做不到周瑜,曹操那樣以少勝多,但你要真把他當成不會指揮的庸才,那就有點太小看人了。

諸葛亮和龐統,確實一直是謀士的形象出現的,但這倆並不是沒有軍事指揮能力。

龐統可能在這方面稍微差點,但既然能制定戰略,他的眼光到底是在的,對戰場的把握能力不會差到哪兒去,又不是某些第一次上戰場指揮的菜鳥,只是從來沒有單獨領過一軍而已。

至於諸葛亮.那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的諸葛亮,是因爲劉備麾下人才濟濟,根本不需要他什麼事兒都一肩挑,自然也就沒有機會去展示自己的軍事指揮才能.拜託,武廟十哲的人物,跟你開玩笑呢?!

就是把曹真和郭淮都加一起,在同等兵力下,這倆都不夠諸葛亮一個人欺負的。

至於黃權,吳懿兩人,受限於益州封閉的環境,一直名聲不顯,可不代表兩人的能力差到哪兒去。

歷史上的黃權,在投降曹魏後,官至車騎將軍真當曹叡眼瞎了,看不出人的才能,對一個降將給這種官職,只是單純的收買人心?!

而吳懿更別說,季漢中後期,就靠着吳懿和魏延兩員大將撐場面呢,歷史戰績可是槓槓的。

所以吧,就這個陣容配置,郭淮和曹真的出戰計劃,剛剛開始進行,就直接一頭撞到了鐵板上。

實話實說,曹真和郭淮挑選的出戰時機,其實是挺好的。

他們一直在等,等了快十天左右的時間,等到蜀賊把堤壩修築的差不多了,地面也基本已經化凍,同時渭水也開始慢慢解凍,顯然是蜀賊奸計即將得逞的時候。

蜀賊以爲大功將成,多少會有些屬於防範,這個時候出兵,多少能取得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

因此,在繼續堅守了槐裡城十天後,曹真和郭淮做了一個分工。

曹真負責帶領一萬士卒堅守槐裡,而郭淮帶着一萬四千步卒出城去進攻蜀軍防守的堤壩。

本意呢,是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儘快擊潰堤壩上駐守的蜀賊,然後看看有沒有機會能夠佔領堤壩,如果時間實在來不及,就立刻摧毀堤壩,至少要決個口子放水,不能讓水給積蓄起來。

可問題是,第一步計劃就進行的不順利。

因爲啊,領兵駐守堤壩的人,不是曹真以爲的三千羸弱不堪的蜀賊誘餌,而是王平帶領的,以六百無當飛軍爲骨幹,兩千餘北軍精銳爲皮肉的混成部隊。

這支部隊的作戰目的,也不是要徹底擋住郭淮軍的進攻,而是隻要拖住郭淮一段時間,給其他各部創造圍堵郭淮的機會就可以了。

曹真以爲是個軟柿子,只需要抓住時機,一舉破敵的把握性還是很高的可實際上,一口咬上去,差點崩掉兩顆門牙。

實話實說,就曹真的那點小九九,就郭淮的那點用兵手段,如果是玩實打實的戰場作戰指揮,堅守城池不出的話,那劉備等人除了水淹槐裡城外,真沒有什麼好辦法。

可你要玩心眼的話曹真的一舉一動,根本沒有出乎諸葛亮和龐統的預料。

計劃早就制定好了,都不需要再額外重複,漢軍各部立刻依計而行。

趙雲帶領羌胡騎兵,直接切入郭淮軍和槐裡中間的位置,切斷了這支魏軍回城的退路,並且不停的遊弋,防止魏軍從其他方向突圍。

黃權,吳懿,魏延,從三個方向殺出,配合王平所部,開始圍剿郭淮軍。

郭淮本來也不驚慌,這也算是在他和曹真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這次出城作戰,本身就是主動上鉤去咬蜀賊的誘餌,風險是非常大的,郭淮確實有過會被人圍攻的心理預期了。

對此,郭淮也有自己的應對計劃。

可接下來郭淮沒想到的是,他率軍對黃權方向發動猛攻,企圖從黃權軍所部的位置打開缺口,領兵突圍,結果卻發現,黃權軍守衛牢固,輕易根本無法突破。

再想轉道去其他方向突圍,卻發現魏延,吳懿兩軍包圍的速度極快,正在飛速的縮小包圍圈。

要是真的被人徹底圍死了,那就算曹真出城來接應自己,恐怕一時半會兒也沒辦法成功的。

因此,郭淮立刻決斷,毫不猶豫,開始向着王平的方向進攻而去。

乍一看,郭淮這是打算重新進攻堤壩,估計也不是爲了要佔領堤壩,單純只是因爲王平的方向兵力上,更有利於突圍吧。

王平對此,也是一陣冷笑.反正這次出征,他已經是打的太多這種以少戰多的仗了,你郭淮要是真的有能耐,就試試看能不能突破我的防線。

就在王平嚴陣以待,準備抵禦郭淮的主動進攻時.郭淮突然領軍一個掉頭,轉而突擊王平和黃權所部的結合區。

那地方還沒有徹底圍實,還有空間,而且這地方也遠離吳懿和魏延所部的位置,他們一時半會兒也趕不過來。

這一招聲東擊西,確實讓郭淮玩成了,王平和黃權發現了郭淮的真正目的後,兩軍快速的靠攏,但依然沒能徹底攔住郭淮,讓郭淮領着大部分魏軍突破了縫隙,鑽了出去。

而此時,身在槐裡城內的曹真,也看出了郭淮突圍而出,當下也不猶豫,立刻從槐裡出兵,派出毌丘儉率領最後的兩千騎兵,出城去牽制趙雲所部的萬餘羌胡騎兵,留下文欽三千人守槐裡,自己帶着五千士卒,去接應郭淮突圍。

曹真這邊的出兵,可以說也是非常的順利。

毌丘儉首先出城,以遊騎的作戰方式,主動向趙雲所率的羌胡騎兵發動了騷擾進攻。

而趙雲所部似乎也沒有啥腦子的樣子,被毌丘儉一吸引就走,追着毌丘儉所部就圍堵了過去,給曹真出城接應郭淮,讓開了道路。

www_Tтkд n_C〇

而郭淮那邊,雖然身後蜀軍還在緊追不捨,但終究是帶領大部分士卒衝了出來,進展的也還算順利,往槐裡城的方向撤退中。

但是吧.曹真和郭淮這倆位,到底也是良將,即使處在劣勢,也敏銳的察覺到了,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太對勁。

趙雲的騎兵部隊,被吸引走的也太乾脆了點.傳言趙雲將騎的能力,不在西涼馬超之下,又不像馬超那樣是個無腦匹夫他怎麼上當上的那麼幹脆?!

再一個,曹真出城接應未免也太順利了些,一路上幾乎沒有遭遇到蜀賊的阻攔,而郭淮突圍而出,似乎也有些過於順利,要有這個進攻能力,一開始至於讓王平領着三千人給擋的不得寸進,給蜀賊四面包圍的機會麼?!

當然,最要命的問題是——劉備軍一共有近六萬人,如今戰場上只出現了三萬餘人,剩下的兩萬人,跑哪兒去了?!

一結合這些信息,稍微一思考,這倆幾乎同時腦後脖子一陣發涼。

曹真也沒心思去救援什麼郭淮了,趕緊命令前隊變後隊,回援槐裡。

而郭淮此刻也沒有任何突圍的心思了,相反,他就地下令停止突圍,主動向着蜀軍的三路追擊大軍迎了上去。

必須在這裡攔住這三路蜀賊,否則一旦讓兩邊的蜀賊合圍,就算自己和曹都督一起退回槐裡,這個槐裡估計也保不住。

但問題是,郭淮是帶着一萬四千人出城的,一陣突圍之後,軍心慌亂不說,軍力也只剩下萬人左右了。

而身後追擊的蜀賊,起碼有三萬人左右。

一比三的軍力對比,哪怕是曹魏禁軍,也不見得能在野戰裡討到好去。

可沒辦法,現在就是搏命的時候了。

擋住了追兵,守住了槐裡城,那麼大軍撤退還有一線生機。

擋不住追兵,守不住槐裡.就算郭淮和曹真能夠突圍而去,天知道還能不能有足夠的兵力去回防武關,更別說什麼救援襄陽了。

一切,只在這一戰。

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343章 調整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33章 體能訓練第834章 追擊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56章 學藝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400章 夜襲第871章 滲透戰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425章 尋仇第77章 練兵衝突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90章 聲東擊西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38章 《隆中對》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407章 詐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326章 關興第661章 潼關路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933章 魯陽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620章 潰敗第322章 疑兵計第457章 換將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906章 安撫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43章 輸了第407章 詐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546章 糾纏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251章 調人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20章 被搶了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958章 試探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37章 一顧茅廬第273章 開山第49章 大勝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459章 變故第328章 陣前嘴炮第1231章 魏亡第144章 張機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941章 誤判第1123章 撤軍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1章 鄧艾?!第107章 魯肅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686章 公平第1054章 水戰(二)
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343章 調整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33章 體能訓練第834章 追擊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56章 學藝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400章 夜襲第871章 滲透戰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425章 尋仇第77章 練兵衝突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90章 聲東擊西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38章 《隆中對》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407章 詐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670章 休戰退兵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326章 關興第661章 潼關路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933章 魯陽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620章 潰敗第322章 疑兵計第457章 換將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906章 安撫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43章 輸了第407章 詐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546章 糾纏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251章 調人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20章 被搶了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958章 試探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37章 一顧茅廬第273章 開山第49章 大勝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459章 變故第328章 陣前嘴炮第1231章 魏亡第144章 張機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941章 誤判第1123章 撤軍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1章 鄧艾?!第107章 魯肅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686章 公平第1054章 水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