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李嗣業這般不僅個人勇力過人,領軍打仗也有一套的將領身上有多個技能似乎也是應該的啊?想必陳慶之、李廣這樣的武將身上也不只有一個技能,只是自己此前沒有把握住機會,因而才未有這麼大的收穫吧?經此一事,李悠對虎符的認識又多了幾分,下次若是再有任務定然不會只有些許收穫了。
到達俱蘭城後,高仙芝命令大軍休整一日,明日再行出發攻打怛羅斯城,而此時在怛羅斯城內的黑衣大食守軍和石國王子遠恩也收到了探馬回報的消息,知道大唐高仙芝的軍隊已經距離他們不遠了。
“將軍,大唐軍隊不下十萬,如今怛羅斯城內的守軍相差甚遠,究竟該如何是好啊?”石國王子遠恩焦急地找到黑衣大食將領賽義德-本-侯梅德說道。
就像安西都護府周圍所有的小國一樣,石國此前也一直遊走在大唐、吐蕃和大食之間,秦強降秦,楚強降楚,試圖用這種方式來保住國家的存亡,這也是小國的無奈,只是這種求生的方式需要極其高明的政治手段,稍有不慎就會落入萬丈深淵。
其實石國在此前也曾拼死抵抗過大食的進攻,當白衣大食入侵到中亞一帶後,該地各國紛紛聞風而降,就連該區域最爲強盛的康國也和大食呼羅珊總督屈底波簽訂了和約,撒馬爾罕城自此落入大食人的控制;而石國在此時卻依舊站在大唐一邊,並因爲抵抗大食有功得到大唐的封賞,石國國王被賜予順義王的封號。
當然這也並非是石國真的就對大唐死心塌地,而是相較於大唐所採取的溫和的羈縻政策,大食對異族人的橫徵暴斂對石國更爲不利;想想看,一邊是隻要名義上稱臣,偶爾需要配合大軍行動,出了事情還有希望從安西都護府得到幫助的大唐,另一邊則是不停向他們索要銀幣和奴隸的大食,任何一個君王若非萬不得已,都會做出和石國一樣的選擇。
但是石國距離大唐實在是太遠了,當白衣大食對該區域展開滲透的時候,儘管中亞各小國聯合起來共同抵禦,但依舊緩緩陷落,各國國王不得不放棄已經信奉多年的宗教,改爲皈依在大食人的真神座下,而石國漸漸無力抵禦大食人的進攻。
終爲大食所破的石國攝於大唐的威勢,依舊不敢斷絕和大唐的來往,不斷派遣使者上書;不過大食在石國的經營也並非沒有效果,黑姓突騎施車鼻施部替代攝舍提部成爲石國的王室,對大唐逐漸輕慢起來。
而與此同時,與石國一向不和的寧遠國覺察到了其中的變化,開始向安西都護府和大唐揭發石國的背叛,由於寧遠國是中亞一帶唯一得到大唐和親的國家,親厚非同一般,所以高仙芝應阿悉爛達汗之請以“無番臣禮”爲由討伐了石國並大破之,擒石國王及王室成員至長安,斬首闕下,高仙芝也因此受封爲右羽林大將軍。
只可惜高仙芝對於此事的處置稍有不妥,處死一名背叛大唐的國王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需要新扶上來一名親信大唐的新王,由他收攏石國就好;但高仙芝卻沒能做到這一點,不僅沒有收拾好石國的殘局,還讓石國王子遠恩逃到了大食,在呼羅珊找到了黑衣大食的總督並-波悉林。
並-波悉林在得知歸順與自己石國被大唐所滅之後,擔心其他國家也隨之滅亡,立刻率領大軍來到了距離怛羅斯城數百里外的撒馬爾罕指揮大軍,並派出了手下大將,剛剛平定布哈拉地區叛亂的先鋒齊亞德-本-薩利赫和賽義德-本-侯梅德應戰即將到來的大唐軍隊。
此時的黑衣大食雖然新才建立,卻也擁有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和精銳的軍隊,也曾在各地征戰時留下了赫赫戰功,歐洲的安達盧西亞人,北非的馬格里布人以及中東的沙姆都成了他們的手下敗將。
但並-波悉林知道自己這次要面對的敵人遠比之前那些強大得多,所以他不僅向怛羅斯城派出了援兵,還在撒馬爾罕開始構築防禦工事,準備在怛羅斯城失守之後在這裡擋住高仙芝的大軍。
如今齊亞德還在路上,而賽義德-本-侯梅德則已經和石國王子遠恩一起到了怛羅斯城之中,如今城中除了黑衣大食和石國的軍隊之外,還有康、米兩國和黑姓突騎施兩萬大軍,而他們此時要做的就是在齊亞德大軍到來之前擋住高仙芝的軍隊。
“慌什麼,我黑衣大食的軍隊深得真神寵愛,這些異教徒是無法擊敗我們的。”賽義德-本-侯梅德到底是黑衣大食的久戰宿將,卻是比遠恩冷靜許多,他知道齊亞德的大軍已經在路上了,而且高仙芝的軍隊中還有心懷不軌的葛邏祿人,此戰的勝負猶未可知。
遠恩卻不如他一般淡定,怛羅斯城雖然堅固,卻也並非沒有被人攻克過,數年之前當時還僅僅是疏勒鎮守使的夫蒙靈察就和寧遠國王阿悉爛達汗一起攻破過這座城池,如今唐軍的統帥換成了更爲可怕的高仙芝,他們真得能擋得住麼?
看着遠恩擔憂的樣子,侯梅德不屑地笑了,“繼續派出探馬尋找大唐人的蹤跡,傳令下去讓士兵們做好出擊的準備,等唐軍來時,我們先給他們一點教訓。”
侯梅德並不想拒城死守,在他看來大唐遠道行軍必然睏倦不堪,而自己一方則是以逸待勞,趁着唐軍立足未穩之時出擊,定能大勝而回。
遠恩雖然是石國王子,可如今在怛羅斯城內的最高統帥卻是賽義德-本-侯梅德,在他一聲令下,黑衣大食、石國、康國、米國和黑姓突騎施的軍隊紛紛行動起來,做好了隨時出擊的準備。
第二日午間,城牆上的侯梅德遠遠地看到探馬飛奔而回,他們或許已經找到了大唐軍隊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