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善後

一旁的張一鏖也想開口說話,但最終只是嘆了一口氣。泡-(

袁世凱打量了幕僚們的表情,最後卻向張一鏖問了道:“仲仁啊,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張一鏖有點不好意思,不置可否的說道:“大總統,如今廣東提出的條件,比起咱們北洋要求的條件,簡直是九牛之一毛的事情。這吳紹霆推舉了兩個鎮守使,一個警備司令,一個大將軍,細細數來確實數量不少,可這四個人在南方都是成不了氣候的小勢力,手中擁兵最多的不過是劉震寰和劉谷香二人,合計也才三、四千人罷了。”

段祺瑞打斷了張一鏖的話,他只當張一鏖是一個文職秘書,對軍國大事根本不懂皮毛,於是冷笑着道:“仲仁兄,軍事可不僅僅是看誰手裡的兵多這麼簡單。陸榮廷兵那麼多,不還是一敗塗地、割地議和嗎?吳紹霆擺明是向拉攏這些細碎的人物牽制駐粵北洋軍,日後羽翼復原,指不準還會利用他們來奪回粵北呢。”

張一鏖沒有氣餒,他接着說道:“正如段總長所說,吳紹霆擺明了只是想牽制咱們,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吳紹霆對駐粵北洋大軍是心存畏懼的,韶關成爲了直轄市,南粵腹地門戶大開,廣州防無可防,換做是誰都坐不踏實。吳紹霆這麼做,僅僅是自保罷了。”

段祺瑞怔了怔,沒想到自己的話反倒讓一個文職秘書跟借用過去,心中很是不愉快。

不過不等段祺瑞再次開口辯解,袁世凱已經緩緩點了點頭說道:“仲仁的話不無道理。不過我甚是不明白,仲仁你究竟是不是在爲吳紹霆說好話呢?”

張一鏖神色一動,大總統竟然懷疑自己?他語重心長的說道:“大總統,粵北戰事業已逾半年之久,勞民傷財、民不安生。從開戰以來,我北洋軍一直是進攻一方,損失必然要遠遠超過粵軍,要不是大總統以舉國之力維持戰局,這一仗實在是不好說的。如今既然吳紹霆願意接受停戰的條件,何不趁此機會一展大總統大度之風采,告訴天下大總統不是一個霸道好戰之人,同樣是有懷柔之面,豈不更好?”

段祺瑞心中冷笑道:這姓張的竟然敢直戳大總統的痛處,不想活了吧這是!

在場的人誰都知道大總統最忌諱的就是拿粵軍比較北洋軍,張一鏖竟然公開說出“要不是大總統以舉國之力維持戰局”,這擺明就是在說北洋軍比不過粵軍,甚至還暗示諷刺大總統舉國之力還只能打一個平手!這種敏感的話,擺明是不給臺階下樓。

正當一旁衆人等着看張一鏖出醜時,沒想到袁世凱忽然大笑了起來:“仲仁,你還真是心繫天下的人呀!很好,很好。你說的很對,藉此機會一展我北洋政府的胸懷,要戰能戰,要和能和,這纔是霸王之道。吳紹霆既然這麼喜歡名頭,索性就多給他幾個名頭好了。”

段祺瑞有些傻眼,連忙道:“大總統,這……”

袁世凱伸出手止住了段祺瑞的話,繼續說道:“廣東之變應是吳紹霆蒙受叛黨蠱惑,念在其迷途知返,並心繫國家主權大義,中央政府記廣州首義之豐功偉績,特許授予吳紹霆勳一位,一等文虎勳章,領陸軍中將軍銜,置榮武將軍之名。”

段祺瑞等人驚訝不已,北洋軍纔剛剛與廣東大戰一番,縱然是停戰議和,大總統也不至於獎勵敵人勳章榮譽,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讓人貽笑?

徐樹錚沉不住,急忙問道:“大總統,這合適嗎?哪裡有給敵人授予戰功的?這不是鼓勵宵小之徒反抗我中央政府之雄威嗎?”

段祺瑞同樣也想說兩句,不過他的反應比徐樹錚快多了,腦海中靈光一閃,立刻知道大總統這一舉動的目的。在大總統的這番話當中,後面一系列的勳章、軍銜、榮譽都是虛話,真正的關鍵是在於第一句話上。也就是說,大總統是希望通過對吳紹霆加官進爵,一邊加以籠絡和安撫,另外一邊正是將吳紹霆從革命陣營中區隔出來,徹底弱化吳紹霆在南方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他暗暗嘆道,大總統的心計果然非同小可。

“大總統,”他趕緊說道,“依我看,這授勳儀式應該由大總統親自主持,讓吳紹霆北上到北京接受勳章纔是。”

徐樹錚怔了怔,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

袁世凱哈哈大笑了起來,伸手指了指段祺瑞,說道:“芝泉,看來你總算是想通了。”

徐樹錚還是納悶,他試問:“可是,這究竟是何打算……”

段祺瑞打斷了徐樹錚的話,對他說道:“大總統又不是授予作戰功勳,只是記掛吳紹霆廣州首義的大功,以及心懷維護國家主權的大義。這本來是去年的事了,可惜去年沒辦成,反倒辦出了一場戰事。”

徐樹錚臉色尷尬了起來,他嘆了一口氣,不再多說什麼。

袁世凱看向一旁的張一鏖,對這個秘書總長問道:“仲仁,都記下來了嗎?”

張一鏖點了點頭,手裡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個記事本,正快速的撰記着,他說道:“大總統,都記下了。這些事是在協議議定之後公佈嗎?”

袁世凱想了想,說道:“就在下個月月初正式公佈,不過這幾天先把消息放出去,我倒要看看吳紹霆和孫文是什麼反應。”

張一鏖只是機械的記錄着,沒有再多說什麼話。

南方連續的春雨陰鬱已經過去了,春風拂過,萬物復甦,暖春的陽光終於鋪灑在廣東的大地上。連續大半年的戰爭,對廣東上下來說已經造成了不可言喻的災難。唯一值得慶幸的事老百姓多多少少還能有一口飯吃,就算是因爲戰火而流離失所的人們,同樣可以在粵軍後勤運輸隊找一份差事,混幾個饅頭不在話下。民智初開的平頭百姓不懂軍國大事,只要不捱餓不受凍,那就是一輩子的希望所在,他們不知道吳都督到底爲什麼要打仗,但人云亦云都說吳都督好,也只好亦步亦趨的跟着說好。

現在戰事眼見就要結束了,對廣東各方各階層來說都是好事。在這個時候又有人說是吳都督體惜民情,又心懷國家大義,所以才願意委屈議和。於是民間又跟風似的讚美吳都督仁慈大義。當然,他們更期望是吳都督能在戰後頒佈一些更惠民的安撫善後政策,給人民帶來正經的安居樂業。

從三月十五日開始,韶關北面的北洋軍接到命令,開始陸續打包行禮,並優先轉移重武器,準備從各個陣地後撤。當然,後撤的正式命令還要等到北京協約議和正式簽署之後纔會下達,不過現在對北洋軍士兵們來說,已經可以徹底放鬆下來了。

韶關城內城外的粵軍陣地也在開始整理軍務,不過各級軍官只接到兩個正式命令,其一是將各個地雷區的地雷全部拆除,其二則是儘快將傷員轉送到後方。

和平到來之前,第一師和第三師師部同樣忙個不停,應付各部請示的電報,協調各個作戰單位清點戰損和收拾軍用物資,幾乎不比打一場大陣仗差。

這一日下午,吳紹霆在第一師師部召開了一次指揮系統的全體會議,第一師和第三師師部級以上軍官都到場參加。在會議上,他強調正式協約簽署之後的幾項撤軍事宜,任命韋汝聰爲韶關善後總司令,妥善處理各路部隊撤退後的防區安置工作;成立韶關民生善後安撫委員會,由陳光壁出任委員長,擬定韶關戰後重建計劃和百姓安撫安置工作,一應費用直接向中央政府索要。

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59章 ,別有用心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19章 ,孚琦警告第703章 ,換督第76章 ,散財人氣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356章 ,活捉蕭耀南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827章 ,白熱化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246章 ,窗戶紙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98章 ,舊部後哨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91章 ,鬧大事情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1130章 ,改變困局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85章 ,起義會議第638章 ,分割第32章 ,遭遇劫案第10章 ,空額規則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394章 ,湯鄉茗的手段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982章 ,肇事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819章 ,誘敵第763章 ,孫傳芳第167章 ,重傷第61章 ,突來意外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92章 ,大校場上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1027章 ,在越南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
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59章 ,別有用心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19章 ,孚琦警告第703章 ,換督第76章 ,散財人氣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356章 ,活捉蕭耀南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513章 ,參謀會議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827章 ,白熱化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792章 ,小試牛刀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234章 ,中德張盛霆軍械公司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246章 ,窗戶紙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275章 ,陸榮廷的覺悟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98章 ,舊部後哨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1139章 ,收復烏梁海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91章 ,鬧大事情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1130章 ,改變困局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85章 ,起義會議第638章 ,分割第32章 ,遭遇劫案第10章 ,空額規則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153章 ,盤下碼頭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394章 ,湯鄉茗的手段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857章 ,前奏之動第1054章 ,吳紹霆的擔憂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982章 ,肇事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819章 ,誘敵第763章 ,孫傳芳第167章 ,重傷第61章 ,突來意外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872章 ,濱口的外交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92章 ,大校場上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1027章 ,在越南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252章 ,黃埔小將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