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吳紹霆的態度

“這幾天由內務部直接籌備,成立一個向內務部負責的紀律調查部門,暫時命名爲政治監察部,所有該部門的調查員由雲公你親自負責審覈,可以從特勤局或者總統府衛隊挑選合適的人手。至於該如何開展工作,想必雲公你比我清楚,到時候只需要向我遞交一份簡報即可。”吳紹霆交代的說道。

“好,老夫這幾天就着手此事。”岑春渲點了點頭說道。

“不管慶元會議會不會有動作,政治清明、肅正作風是國家政治的根本所在,哪怕是出於維護國家風紀也是有必要的。”吳紹霆補充的說道,他希望能把這個政治監察部變的更有正義感,這樣不僅能圓了岑春渲的願望,也能更加有利於展開行動。

“沒錯,總之這是必要的。”岑春渲欣然說道。

午餐會議結束之後,岑春渲立刻就去起草政治監察部的章程和方案書,吳紹霆卻讓王長齡多留了一步。王長齡知道吳紹霆還有特別的交代要跟自己說,於是靜心等待。

“老王,除了內務部要成立監察部門,在軍事部門裡面也要有特別的監督機構。”回到大總統辦公室,吳紹霆請王長齡落座,然後不疾不徐的說道。

“軍隊裡不是有憲兵嗎?”王長齡多嘴問了一句。

“憲兵是公開的,而且憲兵同樣隸屬於國防部,我要你成立的監督機構是直接向我負責,你明白了嗎?”吳紹霆強調的說道。

“在下明白,霆帥的意思,是擔心軍中會有宵小之徒作祟?”王長齡問道。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國家現在雖然統一了,可是地方兵權還是在那些軍閥手裡,這一點可不容小視。慶元會議的那些人根本不足爲慮,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這些人跟那些軍閥扯上關係,那威脅可就大了。雲公只是一個政客,更何況他本人也是有原則的,所以軍政還是要一分爲二來應付。”吳紹霆有條不紊的解釋了道。

“原來如此,此事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還真是隱患重重。”王長齡點頭說道。

“你這幾天也花點時間,籌備一套方案給我。這個軍事監察機構就命名爲軍事統計局,名義上歸屬在參謀部戰略情報局麾下,不過由你一個人負責,而軍事統計局內的所有事務你只需向我彙報即可。”吳紹霆吩咐的說道。

“軍事統計局?”王長齡有些疑惑的叨唸了一遍。

“你可以理解爲調查軍事人員的財政問題,也可以把這個當作成立時的文本主旨。人選你可以從各地情報站抽調或者培養,但是我希望軍事統計局在短時內能完成全國各地軍事單位的滲透,詳細蒐集部門的情報。”吳紹霆認真的說道。

“在下一定竭盡全力,不負霆帥所託。”王長齡雖然感到任務繁重,不過還是要全力以赴,他在回答時挺起胸膛,拿出一股準備大展拳腳的姿態來。

“很好,你先去吧。”吳紹霆滿意的點了點頭。

下午,吳紹霆與鄧鏗、顧維鈞一起來到外交部辦公室,跟唐紹儀等人召開了一次青島戰爭結束後的中日外交會議。吳紹霆在會議上強調,如今中國是戰勝國,無論如何都要把腰板挺直了,絕對不能像前清時中法戰爭那樣不敗而敗。他告訴唐紹儀、顧維鈞等人,如今與日本的外交交涉還是有必要性,不過卻要佔據主導權,對於日本拿出的任何威脅言論都應當回以強硬態度。

關於最近日本公使館頻頻派人前來交涉日本戰俘和第二艦隊軍艦的事,吳紹霆向唐紹儀重申拖延的策略,實在拖延不了可以先跟日方會商日本戰俘的問題。

“震之,你真打算用這些戰俘向日本政府索要賠償金?”唐紹儀表情一絲不苟的問道。

“賠償金只是冠冕堂皇的說法,實則也可以稱爲是贖金。自鴉片戰爭以來,外國列強總是惡意剝削戰敗一方,我中國在這方面吃的苦頭還少了嗎?長此以往,戰勝者以戰養戰,而戰敗者則越戰越弱。今日我中華民國總算揚眉吐氣一回,難道不應該讓小日本嘗一嘗被宰割的滋味嗎?說到贖金,這就更容易解釋了,幾千年前東方和西方都有這樣處理俘虜的方式。總之這兩個說法哪一個都行,但底線就是要拿到錢。”吳紹霆語氣輕鬆的說道。

“經青島一戰,我中華民國確實揚眉吐氣了一番,也印證了我們國防軍的實力。如果說到態度強硬,單獨針對小日本的話,我是贊成的。只是……”唐紹儀就事論事的說道。

“唐大人,”這時,顧維鈞看出了唐紹儀的擔憂之意,馬上問道,“您是不是在擔心英法俄三國會在這件事上幫助日本?”

“沒錯,”唐紹儀看了一眼顧維鈞,暗中讚歎這年輕人果然有點外交眼裡,他接着說道,“戰前我們還曾擔心英國、俄國會站在日本人的立場上向我們施壓,好在他們並沒有這麼做。可能大家都以爲英俄兩國戰前沒有動作,戰後也不會有動作,因此纔會如此理直氣壯吧。”

“難道……不是如此嗎?”鄧鏗疑惑的問道。

“當然不是這樣,我想諸位太小看列強對時局的把握能力了,”唐紹儀搖着頭說道,“正因爲戰前他們沒有出手,面對歐洲越來越急切的戰局,協約國陣營更應該加緊團結來應對同盟國的壓力。遠東地區雖然遠離歐洲戰場,可日本國身爲協約國一員,無論在士氣還是在實際的支援上或多或少都有意義。更重要的是,在歐洲列強無法分心顧慮遠東利益時,他們更希望遠東的局勢是一種平衡狀態。”

聽到唐紹儀這番話,衆人大致上已經明白過來,腦海中頓時對眼下的外交時局有了一些清晰的認識。

“青島戰爭之前,各國列強甚至就連我們中國內部都認爲日本是強大的,可是經此戰爭之後,所有人都能看出來我們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突飛猛漲,在軍事設備上更是大步躍進。三天之內全殲第十八師團和第二艦隊,這是多麼大的口氣啊!”唐紹儀接着說道。

“聽這麼一說,英國、俄國又會怎麼向我們施壓呢?”鄧鏗問道。

“雖然歐洲戰事嚴重,英法俄三國無暇直接干涉遠東的局勢,可是他們同樣可以以支持日本、打壓我們中國的手段,來讓我們中國各方面都陷入困境。這些打擊手段不勝枚舉,比如經濟封鎖,這對正需要發展的我們中國來說是極其沉重打擊。更何況支持日本、打壓中國本來就是此消彼長的策略,中日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唐紹儀嚴肅的說道。

“這是沒錯的,英法俄三國在中日之間肯定會偏向於日本。”顧維鈞點着頭說道。

“震之,我看,在這件事上我們有必要保守一些纔是。”唐紹儀轉向吳紹霆說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吳紹霆身上。吳紹霆卻微微一笑,語氣十分沉着冷靜的說道:“國家的發展強大,終歸還是需要我們自己的努力纔是,我們不能因爲列強不想讓我們強大所以我們就不強大了。列強態度強硬,就是欺負我們國力貧弱!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樣,我絕不會把這個青島戰爭弄成第二次中法戰爭那樣。”

唐紹儀說道:“震之,我的意思不是像日本人討好,只是儘量避免強硬的衝突。關於戰俘的問題,我認爲完全可以用來換取修改條約。我相信這一點應該不難,之前日本也曾拿修約來做外交條件,舊事重提對我們來說不虧。”

吳紹霆看得出來唐紹儀確實煞費苦心的研究了目前中日外交環境,用俘虜交換修約不僅體面,還能避免中日衝突升級。如果在兩年前,他肯定會這麼選,可惜時至今日這絕不非自己的態度,也與自己制訂的下一步計劃不符合。

“少川兄,”他繼續用平靜的語氣說道,“我們不應該太過擔憂列強對我們的干擾。要知道歐洲現在的戰事愈演愈烈,本土國家的經濟實力早已不能應付這場戰爭,如果他們對我們中國採取經濟封鎖,我們中國原本可以提供許多戰略物資,倒頭來就變成爲一場空,這對歐洲又有什麼好處?”

唐紹儀已經明白了吳紹霆的意思,看來這個年輕的執政官是下定決心要跟日本硬碰硬了。他心裡有幾分懊惱,自己身爲外交部長,把局勢都整理的清清楚楚,可吳紹霆居然還是固執不肯妥協,簡直就是獨裁專橫的一面。他沒好氣的說道:“這可是國家大事,我希望震之你能三思而後行!”

吳紹霆說道:“這正是我三思之後的決定。如果我們中國不趁着眼前這個機會好好給日本一個教訓,只怕日本很快就會捲土重來。總之,我的意思就是這樣,日本如果要談就跟他們談贖金,如果日本不肯交錢,那這些俘虜我會另外用途。”

唐紹儀皺着眉頭問道:“另外的用途?”

吳紹霆笑了笑,說道:“當然,既然俘虜不能用來換錢,那我養着他們什麼事都不做豈不是腦子有毛病?連日本國都不要這些國民了,那索性就讓我派到山西去挖煤礦,或者賣給沙俄去修前線的防禦工事。”

鄧鏗哈哈大笑起來,拍手說道:“這樣好,這樣好。咱們就好好羞辱小日本一番!”

唐紹儀一點都笑不出來,他臉色充滿了憂慮,吳紹霆這樣毫無顧及的羞辱日本,難道就不怕日本舉國震怒,到時候真要掀起大規模中日戰爭,中國能吃的消嗎?他甚至認爲這是吳紹霆是年輕氣盛的想法,只圖一時的快意,根本沒有做長遠後果的預想。他不得不聯想到在慶元公館裡面的談話,吳紹霆真的適合成爲一個國家的領袖嗎?

強烈推薦:

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26章 ,協助進城第215章 ,開刀第1030章 ,收網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327章 ,袁世凱的壓力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15章 ,借力打力第706章 ,大戰前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690章 ,榮歸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355章 ,硝煙中的愛情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55章 ,按部就班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890章 ,佈置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17章 ,義無反顧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891章 ,法租界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95章 ,調任營長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690章 ,榮歸第678章 ,反擊第370章 ,梁啓超第217章 ,談不攏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347章 ,得手第211章 ,裂痕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638章 ,分割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1117章 ,對日軍事限制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25章 ,值班首日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42章 ,初次立功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305章 ,破襲戰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261章 ,絞肉機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56章 ,張家大少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451章 ,醒來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534章 ,潛入福州
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26章 ,協助進城第215章 ,開刀第1030章 ,收網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479章 ,勞斯萊斯引擎第327章 ,袁世凱的壓力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15章 ,借力打力第706章 ,大戰前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690章 ,榮歸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355章 ,硝煙中的愛情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55章 ,按部就班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890章 ,佈置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17章 ,義無反顧第686章 ,貴州會談第891章 ,法租界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95章 ,調任營長第848章 ,局勢迫切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97章 ,韶關善後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690章 ,榮歸第678章 ,反擊第370章 ,梁啓超第217章 ,談不攏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347章 ,得手第211章 ,裂痕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1107章 ,王公聯邦第638章 ,分割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1117章 ,對日軍事限制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25章 ,值班首日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1050章 ,行前事務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747章 ,強硬對日外交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42章 ,初次立功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305章 ,破襲戰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261章 ,絞肉機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56章 ,張家大少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451章 ,醒來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605章 ,後事之前奏第534章 ,潛入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