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提爾皮茨

世人都知道歐美列強的海軍競賽,殊不知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南美洲也有一場持續幾十年的海軍軍備競賽。十九世紀初,南美各國獨立後,由於自然條件優越,ABC三國(Argentina阿根廷簡稱A國、Brazil巴西簡稱B國、Chile智利簡稱C國)從農業、畜牧業、礦產業獲得了不菲的經濟收入。有了錢之後,這三個國家就開始買軍艦,注意:是“買”軍艦。這三個國家都靠海,而且國土連在一起,重點是還有領土糾紛。於是,你買軍艦,我也要買軍艦,他還跟着買,並且越買越大,你買的軍艦是兩千噸的,我就要買三千噸的軍艦,到了1904年,巴西通過海軍預算,一次就要購買三艘13000噸級戰列艦和三艘9500噸級裝甲巡洋艦。

克虜伯跟南美這三個國家已經做了幾十年的軍火生意,怎麼可能放過這塊肥肉。南美洲這三個國家的政府高官都不是很清廉,克虜伯早就用大量的金錢,買通了這三個國家的相關人員,很多當權者都跟克虜伯有利益關聯。所以巴西的議會剛剛批准海軍的採購計劃,這邊克虜伯集團已經開始安排業務接洽了。巴西海軍採購團一到歐洲,就被克虜伯的相關人員隆重接待,採購團的人員每天吃山珍海味,拿黃金馬克,過得向神仙一樣。

正當德國和巴西準備簽訂採購合同時,英國突然橫插一腳,報了一個很低的價格,搶走這一筆大生意。克虜伯當機立斷,以七折的報價,讓巴西採購團直接從德國海軍把現役軍艦開回國,保住了這個大客戶。

克虜伯是保住了客戶,但是有人不滿意了,而且這個人是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提爾皮茨這個人:

提爾皮茨1849年5月10日生於勃蘭登堡的科斯琴,1865年16歲的他加入普魯士海軍。後來北德意志聯盟成立,提爾皮茨進入基爾海軍學校進修。軍校畢業後,於1869年被任命爲一個小型魚雷艦隊的指揮官,在英吉利海峽巡航,1881年提爾皮茨被提升爲海軍少校,隨後的幾年裡,提爾皮茨成爲了德國海軍中的主要魚雷專家。

提爾皮茨第一次接觸威廉二世是在1887年,他負責護送威廉王子去英國,參加他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繼位50週年慶典。他想要建立戰列艦隊的想法,得到了威廉二世欣賞,接下來他被調到北海,負責籌建大洋艦隊。到了1892年,提爾皮茨已經升職爲海軍參謀長,1897年提爾皮茨又被任命爲帝國海軍大臣。從1887年結識威廉二世開始,到1897年成爲德國海軍第一人,提爾皮茨的人生就像開了掛,由一名校級軍官躍升至海軍大當家。

提爾皮茨極度熱愛海軍,史實上他推動了兩次德國《海軍法》,立志爲德國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爲了取得支持,他拜訪了俾斯麥和巴伐利亞攝政王,巴登大公,薩克森國王等尋求支持。甚至還在德國境內組建海軍協會以尋求民間支持。

克虜伯通過威廉二世的關係,近年來多次出售德國海軍現役軍艦,先是賣給中國,然後賣給智利、阿根廷、巴西。雖然這些年德國的造艦能力有了飛速的提升,但是德國的主力艦(主力艦)的數量從來沒有超過五、六艘,海軍的軍艦服役不到三四年,就會被克虜伯賣掉。雖然這些年德國新造的軍艦不少(僅次於英國),但德國海軍的規模一直不大,總噸位排在世界第六位以後。

本來德國海軍還有四艘戰列艦,五艘裝甲巡洋艦,這次一下子被克虜伯賣掉三艘戰列艦和三艘裝甲巡洋艦,德國海軍就只剩下一艘戰列艦、兩艘裝甲巡洋艦,總噸位掉出了世界前十之外。英國、法國、美國這些豪強就不說了,奧匈帝國、意大利這些老牌海軍強國比不過就算了,現在連日本、俄國、中國、巴西、阿根廷、智利這些國家的軍艦總噸位都比德國多。提爾皮茨再也忍不住了!

柏林的夏洛滕堡宮,提爾皮茨向德皇威廉二世控訴,德國海軍規模一直很小的原因,就是有人不斷出售現役軍艦,他建議立法來禁止這種倒賣國家戰略武器的行爲。

德皇威廉二世聽完提爾皮茨的發言,沒有說話。倒是一旁的克虜伯(威廉二世知道提爾皮茨要來,特意叫上了克虜伯),提了一個問題:“提爾皮茨閣下,您準備什麼時候殲滅英國皇家海軍?”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直接把提爾皮茨震得半天答不上話。好一會兒,提爾皮茨纔回答:“克虜伯先生,我不知道您爲什麼這樣問?”(現在是後維多利亞時期,正是英國海軍的巔峰末期,英國皇家海軍上千艘戰艦,“戰列多如狗,巡洋滿地走”,提爾皮茨想都不敢想“殲滅”英國海軍。)

克虜伯並沒有回答,而是又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近海防禦,幾艘戰列艦加上魚雷和岸防炮就夠了,你要那麼多主力艦幹嘛?”

提爾皮茨有點兒答不上來,只能結結巴巴的說:“海防是一種威懾力量,並不是要摧毀誰?”

“英國的地形,對德國形成了天然的海上封鎖線,德國海軍要衝破封鎖,只能摧毀英國皇家海軍。德國軍艦如果不能突破英國的封鎖,放在家裡威脅誰?”克虜伯繼續問道。

這下子提爾皮茨卡殼了。

威廉二世還需要提爾皮茨和他的海軍協會,來向國會爭取海軍經費,所以只有打圓場:“提爾皮茨愛卿,你知道現在正是海軍技術革新的飛速發展期,我們新造的軍艦幾年後就過時了。所以,我並不需要太大規模的主力艦隊,而是應該提升我們的造艦能力。”

德皇的話很有見地(其實是天天在克虜伯旁邊耳濡目染),提爾皮茨也不好再說什麼,只能暫時不了了之。

望着提爾皮茨的背影,克虜伯喝了一口茶,說到:“其實提爾皮茨是個不錯的海軍大臣。”

威廉二世從小就跟克虜伯在一起,立即聞弦知雅意:“你覺得他不適合做公海艦隊的總司令?”

“他是一個建設者,而公海艦隊的總司令,應該是一名破壞者!”克虜伯看着威廉二世。

提爾皮茨是一個優秀的員工,甚至是一名非常棒的高管,但威廉二世和克虜伯纔是股東,是老闆!就這樣,提爾皮茨的命運“被安排”了。

威廉二世接過克虜伯遞來的一杯鐵觀音,這是克虜伯剛剛沖泡的。問了一個剛纔提爾皮茨沒能回答的問題:“弗裡茨(克虜伯的暱稱),你覺得什麼時候可以打破北海的封鎖?”

克虜伯很清晰的答道:“目前德國的造艦能力已經達到英國的一半以上,大型主力艦的建造能力已經接近英國,十年之內可以超越英國。”

威廉二世滿意的點點頭:“繼續努力!”

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章 空城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二章 提爾皮茨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十章 水戰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十二章 撤軍第四十七章 射程決勝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十一章 空城第八章 黑旗軍第十一章 空城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四章 戰後思考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六十章 慘勝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四十九章 戰列艦交火第四十九章 戰列艦交火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十二章 撤軍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十八章 反攻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十一章 空城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三十三章 無畏艦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十一章 空城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勢第二十章 克虜伯汽車公司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七章 恭親王奕訢(下)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十二章 撤軍第五十八章 苦戰
第六十七章 新槍(下)第六十九章 俄國革命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十一章 空城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十六章 甲申易樞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六十一章 遭遇第二獵殺小組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二章 提爾皮茨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十章 水戰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四十章 英法聯軍賽跑第六章 恭親王奕訢(上)第十四章 大勝之後第二十五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火力第六十六章 新槍(中)第八章 黑旗軍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十二章 撤軍第四十七章 射程決勝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三十九章 德法邊境戰役第十一章 空城第八章 黑旗軍第十一章 空城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六十四章 戰後思考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五十五章 石油戰爭第五十二章 戰果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五十四章 波蘭戰役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三十七章 1913年第六十章 慘勝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五十三章 1914年末戰況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二十二章 藍絲帶獎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五章 英艦追擊第四十九章 戰列艦交火第四十九章 戰列艦交火第二十七章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形勢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十二章 撤軍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十八章 反攻第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二十八章 密約第四十二章 世界第一陸軍第二十九章 哥廷根大學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國形勢第三十一章 武器貿易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十一章 空城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十七章 北京之戰第十三章 光復河內第四十六章 損兵折將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五十章 驅逐艦交鋒第三十四章 1907年經濟危機第五章 電器公司第三十三章 無畏艦第五十九章 打得準第十一章 空城第二十六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防護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四十三章 海上形勢第二十章 克虜伯汽車公司第二十四章 戰艦三大要素之——速度第三十章 中俄戰爭第七章 恭親王奕訢(下)第四十八章 戰列巡洋艦之殤第七十章 紐芬蘭島第三十六章 戰前準備第十二章 撤軍第五十八章 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