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稱王

把槍桿子搶到手以後,李自成開始放手建立政權。

爲避免過度刺激對手,招來強力反彈,李自成採取了漸進的方式,沒有即位稱帝,也沒有建立國號和年號。

中央**設在襄京,暫名“倡義府”,李自成由“奉天倡義文武大將軍”升級爲“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在行政機構上,中央設上相、左輔、右弼,以及六**(相當於六部)的侍郎、郎中、從事等職位,地方設防禦史(相當於道)、府設府尹、州設州牧、縣設縣令。

在軍事機構上,將部隊整合爲“五營二十二將”。“五營”分別是中權親軍、左營、右營、前營、後營。

大元帥之下有將軍,依次爲權將軍、制將軍、果毅將軍、威武將軍。田見秀、劉宗敏、賀錦、李過、劉希堯、袁宗弟、劉芳亮、張鼐、黨守素等“二十二將”分任之,將軍以下各級將領依次有都尉、掌旅、部總、哨總等。

田見秀威望較高,負責提督諸營,劉宗敏則得到李自成的信任,負責掌管直屬中權親軍。

政權不能建立在馬背和雙腳上,必然要割踞一方,李自成命人分守各處,並派文官進行治理,到崇禎十六年五月,襄陽政權的控制範圍北達黃河南岸,南達湖南華容一帶,被官軍追打了十幾年,李自成終於爲自己的屁股找了一個穩固的坐椅。

磁盤清理有助於提高效能,建立政權不僅有助於壯大力量,而且政權本身是一種長效機制,有助於保持這種強大。

在建立政權前後一段時間,李自成的注意力從官軍轉移到民軍內部的反對者和競爭者。

收拾了羅汝才、賀人龍、袁時中之後,中原民軍無不以李自成馬首是瞻,只有老戰友和老對手張獻忠仍舊獨來獨往,我行我素。

此時張獻忠剛剛進佔武昌,李自成派人前往“祝賀”,同時帶去對張獻忠的問候:“馬守應己經歸順,羅汝才之流也被誅死,下一個就輪到你了”,張獻忠嚇得從武昌跑到了長沙。

只有先稱霸,才能稱王,而稱王之後必然更加霸道,這就是稱王和稱霸之間的邏輯關係。

有些史料記載,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不久便自稱新順王,一部分人對此說法提出質疑,認爲是建立大順政權之後才稱爲先順王。

想起了一個古老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在此試着解答一下。

按照數學裡的歸納法,我們向上追溯。

無論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推到最後,要麼是一隻雞,要麼是一隻蛋。

如果是一隻雞,那麼這隻雞就不能是蛋生的,因爲如果是蛋生的,還能往上追溯。

如果是一隻蛋,那麼這隻蛋就不能是雞生的,因爲如果是雞生的,還能往上追溯。

也就是說,最初那隻雞不是蛋的生,或者最初那隻蛋不是雞生的,那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

進化論者說是基因突變,有神論者說是上帝造的。

哪個答案正確,只有天知道!

李自成先建立大順政權,還是先稱新順王?這個問題要容易解答得多。

新順王這個稱號只能出現在大順政權建立之前,因爲大順政權建立時李自成己經稱帝,“王”是對割踞一方的諸候的稱呼,檔次要低於“帝”,帝是對政權擁有者的稱號,李自成不可能在建立大順政權之後自稱新順王。

李自成在襄陽政權建立之後,既是割踞一方的諸候,又在某種程度上是政權擁有者,自稱新順王,比較符合現實政治地位和人物自心期許,且新順王的稱號又與後來建立的大順政權在名稱上有承接關係,在思路上有邏輯關係,我認爲是可信的。

能量如果不釋放出去,很可能會傷及自身,所以我們總是給高溫的物體降溫,以免發生爆炸。

李自成積累了強大的勢能,憋了一身的勁,他當然不會浪費這些能量,更不會讓自己憋着難受,他需要找一個發力點,將勢能轉化爲動能,將優勢轉化爲勝勢。

自成無需傷腦筋,早有官軍來勾引。

不久之後,孫傳庭率領陝西官軍打上門來了,這爲民軍提供了一個發泄能量的機會,也爲民軍擴大戰果,解決戰略問題提供了契機。

有一種說法認爲,李自成曾經和部下研討過進兵方略的題,牛金星主張直取北京,取代明朝;楊永裕建議進攻南京,奪取江南財賦重地,切斷北京與南方的糧道,坐困京師,時機成熟後再發兵取攻;顧恩君認爲,南京處於下游,佔據南京之策失之太緩,直接進攻北京,如果失敗,沒有根據地可以退守,失之太急,陝西作爲民軍的故鄉,地理位置重要,應該先攻取陝西,在陝西打好基礎,然後收取三邊兵力,東出山西進攻北京,這樣戰可攻,退可守,十分保險。李自成採納了顧恩君的意見,決定攻取陝西,後來在陝西取得巨大成功,李自成賞給顧恩君一部女樂。

事實上,李自成並非主動謀取陝西,而是一種因勢利導的想法,因爲孫傳庭所部陝西官軍向李自成發動進攻,李自成被迫調主力應戰,擊敗孫傳庭後乘勢奪取陝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陝西官軍向民軍發起進攻,主要是迫於中央的壓力。

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在崇禎看來就像是在自己家的堂屋拉屎,他恨得牙癢癢,操切的**病又犯了,不斷催促孫傳庭發兵出關。

朝中一部分大臣對此持審慎態度,他們認爲孫傳庭固守陝西,對中原民軍是一個牽制,要比孤軍深入河南、湖廣有利得多。

兵部侍郎張鳳翔更是直言不諱地說:“皇上只次一付家當,不可輕動。”

張鳳翔的意思說得很明白,賭博不能動用買棺材的錢,然而崇禎不僅不能領會其中的道理,反而覺得張鳳翔輕視了他,他狠狠地瞪了張鳳翔一眼,於是大臣們都不敢再提反對意見。

很顯然,崇禎對於民軍的力量和明朝面臨的危險局面沒有充分的認識,他是一個只考慮原因,不考慮後果的人。因爲理由很充分,所以不管後果如何也要做。

贊曰:防守比進攻難度小,勝算大。所以,在敵強我弱的時候,應該避敵鋒芒,採取戰略守勢,以待將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之謂也!何必歇斯底里,冒險跟敵人拼命呢?真正的強者,不是那些強悍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妥協的人。大明在危險面前沒有示弱,反而主動招惹對手,這純屬嫌自己活得時間長。

第五章 項城之戰和二打開封第九章 盧象升蕩平中原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七章 己巳事變之戰神隕落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十一章 皇太極專制集權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九章 開鐵悲歌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一章 梃擊案第十一章 東林的覆滅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九章 開鐵悲歌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十章 孫傳庭俘殺闖王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七章 己巳事變之戰神隕落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九章 兼併第四章 再論戰略之爭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一章 平臺會議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四章 楊鶴撫局的失敗第一章 清軍耀兵京畿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九章 兼併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四章 民軍中的舒馬赫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九章 大英雄滿桂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五章 項城之戰和二打開封第十章 攤牌第六章 出山西記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十一章 皇太極專制集權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四章 民軍中的舒馬赫第四章 誅殺毛文龍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太監第二章 寧遠兵變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十七章 最後的輝煌第四章 民軍中的舒馬赫第十四章 無間道第五章 烏龜戰術第四章 拉鍊門事件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十一章 皇太極專制集權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十五章 潛伏第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七章 挾天子以令朝臣第三章 劉興祚之死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八章 關於寧遠戰役的一些思考第八章 關於寧遠戰役的一些思考第十四章 無間道第八章 兩隻蝴蝶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一章 李自成異軍突起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
第五章 項城之戰和二打開封第九章 盧象升蕩平中原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七章 己巳事變之戰神隕落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十一章 皇太極專制集權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九章 開鐵悲歌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一章 梃擊案第十一章 東林的覆滅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九章 開鐵悲歌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十章 孫傳庭俘殺闖王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十四章 無間道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七章 己巳事變之戰神隕落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九章 兼併第四章 再論戰略之爭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一章 平臺會議第十六章 寧錦大捷第四章 楊鶴撫局的失敗第一章 清軍耀兵京畿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九章 兼併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十四章 誰是大忽悠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四章 民軍中的舒馬赫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九章 大英雄滿桂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五章 項城之戰和二打開封第十章 攤牌第六章 出山西記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十一章 皇太極專制集權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四章 民軍中的舒馬赫第四章 誅殺毛文龍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太監第二章 寧遠兵變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十七章 最後的輝煌第四章 民軍中的舒馬赫第十四章 無間道第五章 烏龜戰術第四章 拉鍊門事件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十一章 皇太極專制集權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十五章 潛伏第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七章 挾天子以令朝臣第三章 劉興祚之死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八章 關於寧遠戰役的一些思考第八章 關於寧遠戰役的一些思考第十四章 無間道第八章 兩隻蝴蝶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一章 李自成異軍突起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