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再論戰略之爭

《明史;孫承宗傳》中記述了孫承宗與王在晉關於戰略問題的一段辯論,內容如下:

孫承宗問:“築關在八里內,新城背即舊城趾,舊城之品坑**爲敵人設,抑爲新兵設乎?新城可守,安用舊城?如不可守,則四萬新兵倒戈舊城下,將開關延入乎,抑閉關以委敵乎?”

王在晉答道:“關外有三道關可入也。”

孫承宗又問:“若此,則敵至而兵逃如故也,安用重關?”

王在晉答道:“將建三寨于山,以待潰卒。”

孫承宗接着問:“兵未潰而築寨以待之,是教之潰也。且潰兵可入,敵亦可尾之入。今不爲恢復計,畫關而守,將盡撤籓籬,日鬨堂奧,畿東其有寧宇乎?”

最後,王在晉“無以難”。孫承宗“乃議守關外”。

這段對話的意思是,孫承宗認爲新舊兩城在八里之內,而舊城外又有城防壕溝和設施,如果重城的士卒發生潰散,那一不小心就會陷於自家的品坑**與溝壕之中,新舊兩城之間,南面是水,北面是山,潰卒無路可逃,如果都擁於舊城之下,那到底是開門放他進來,還是不開門聽任他們在外?

王在晉告訴孫承宗,山上有三座山寨,若有逃潰可以奔向那裡,而舊城也有三道關口可以進入。

孫承宗反駁,兵法乃是置之死地而生,爲什麼要爲他們提供逃跑的便利?

於是王在晉無言以對。

可能有些人會以此爲依據,認爲王在晉主張築山海重關是錯誤的,孫承宗反對的理由是很充分的。

不過,聽我往下講,您就不會這麼認爲了。

在比《明史》更早、更可靠的《三朝遼事錄》裡,也有一段孫承宗和王在晉關於戰略問題的辯論,在這本書裡,“無言以對”的不是王在晉,而是孫承宗。具體內容如下:

大學士孫承宗奏:“臣時執偏見謂經臣議誠然,獨是八里爲兩城,而舊城之坑壕空營當在三裡之外,而新城之守卒法當四萬。則四萬之退步跟將及之,而一不戒,將城下之備盡爲我設,北山南水既無旁出,而賊方擁此四萬於舊城之下,開關延之不可,閉關謝之不可。將城上之備,又爲我設,而城中驚潰無問也。經臣曰:于山建山寨三,以爲退守計,而三道關俱可入。蓋法雲,置之死地而生。經臣言邊兵善走也,即殺不能止,況大勢散,誰復爲殺者。故爲兩城以固其心,而實置之死以勵其必死之氣,臣遂無以應。”

在這篇奏疏中,王在晉在孫承宗的不停追問下,不得不透露出一個秘密:那些品坑**和壕溝既是爲敵而設,又是爲逃散士卒而備的,它們能代替截殺逃兵的督戰隊進行彈壓,實際上就是要將士兵們“置之死地而後生”。

王在晉知道“邊兵善走”,而且實戰中,兵敗如山倒,殺之也不能止,而且截殺逃兵的督戰隊也會一同崩潰(即殺不能止,況大勢散,誰復爲殺者)。只有品坑**和壕溝能夠起到阻止士卒逃跑的作用。

在實戰中,只要不開“三道關門”,重城的士兵退守山寨也難以保命,實際上陷於死戰的境地。

築山海重關,一方面能夠“以兩城以固其心”關鍵時刻又可輕易將士卒“置之死地”,激發他們的鬥志。

但是這個事情又不能讓士兵們知道,否則沒人願意去守重城了。

聽了王在晉的解釋,孫承宗“遂無以應”。

《三朝遼事實錄》和《明史》所記載的內容基本相同,關鍵在最後部分,王在晉回答了孫承宗的問題,《明史》中沒有記載。兩者哪個比較可靠呢?

《三朝遼事實錄》記錄的是奏章,《明史》則是根據前人所言編寫的。

王在晉“無以難”是別人說的,孫承宗“無以應”是自己說的。

《三朝遼事實錄》編寫在前,《明史》編寫在後,前者不可能有先見之明去回答後者的問題,後者倒是有可能略去前者的內容。

哪個可靠,一眼就可以看出。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明史》更真實可靠,孫承宗的論調也完全是站不住腳的。

兵法中確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說法,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證。

但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只是一種可能性,還有一種可能是置之死地生不了,而是全軍覆滅。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有很多,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雙方軍事實力以及戰略戰術安排,把士兵們逼得沒有後路就一定能打勝仗嗎?

荒唐!

現代的軍事強國不僅不把士兵“置之死地”,而是千方百計爲他們留生路,有些甚至在開戰前要求士兵不要做無謂的犧牲,最後關頭要放下武器投降,這並沒影響人心和戰鬥力,也影響不了戰爭勝負。

王在晉在山上爲逃兵們設幾個山寨,又有什麼不可以呢?一定會導致軍心渙散嗎?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讓士兵們活着回來,繼續效力,遠比做無謂的犧牲要好得多。

孫承宗認爲王在晉設山海重關給士兵留了後路,就否定築山海重關,沒有什麼道理。

我們再退一萬步,即使給士兵留了後路不好。

但是世上沒有任何事物只有優點沒有缺點,或是隻有缺點沒有優點。興一利必生一弊,關鍵在於我們權衡利弊,進行取捨。

戰略選擇也是如此,築山海重關即使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問題要比築寧遠城小得多。

第四章 翻案第二章 反勝爲敗第六章 己巳事變之外圍誘敵深入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九章 大英雄滿桂第六章 出山西記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民軍中的舒馬赫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一章 浪子回頭第十五章 潛伏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九章 大英雄滿桂第二章 寧遠兵變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三章 劉興祚之死第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十一章 東林的覆滅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五章 烏龜戰術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一章 一個倒黴的皇帝第二章 紅丸案第四章 楊鶴撫局的失敗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四章 楊鶴撫局的失敗前 言 一段隱晦的歷史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四章 呲 牙第八章 合夥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二章 寧遠兵變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五章 奪情三人行第九章 大英雄滿桂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三章 趕鶴上架第十五章 潛伏第七章 新朝大換血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前 言 一段隱晦的歷史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十四章 無間道第三章 明代國嘴第十章 攤牌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一章 一個倒黴的皇帝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四章 翻案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十二章 對黨爭的最後鑑定第九章 盧象升蕩平中原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太監第九章 開鐵悲歌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五章 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原因分析第八章 三藩叛降第三章 明代國嘴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第七章 新朝大換血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二章 寧遠兵變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一章 梃擊案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二章 反勝爲敗第三章 移宮案
第四章 翻案第二章 反勝爲敗第六章 己巳事變之外圍誘敵深入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九章 大英雄滿桂第六章 出山西記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民軍中的舒馬赫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一章 浪子回頭第十五章 潛伏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九章 大英雄滿桂第二章 寧遠兵變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三章 劉興祚之死第十一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章 下雨收衣服嘍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十一章 東林的覆滅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五章 烏龜戰術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一章 一個倒黴的皇帝第二章 紅丸案第四章 楊鶴撫局的失敗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四章 楊鶴撫局的失敗前 言 一段隱晦的歷史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四章 呲 牙第八章 合夥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二章 寧遠兵變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五章 奪情三人行第九章 大英雄滿桂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三章 趕鶴上架第十五章 潛伏第七章 新朝大換血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前 言 一段隱晦的歷史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十四章 無間道第三章 明代國嘴第十章 攤牌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一章 一個倒黴的皇帝第九章 袁崇煥語錄第四章 翻案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二章 洪承疇督遼第十二章 對黨爭的最後鑑定第九章 盧象升蕩平中原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太監第九章 開鐵悲歌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五章 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原因分析第八章 三藩叛降第三章 明代國嘴第六章 虎兕出於匣第七章 新朝大換血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二章 寧遠兵變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六章 盧象升殉國第一章 梃擊案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六章 托塔天王李三才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二章 反勝爲敗第三章 移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