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R國機場辦理登機手續時,不巧電腦出現了故障,只得硬生生地在擁擠的大廳裡乾等着,連日的勞累與奔波,加上異國他鄉寒冷的氣候讓我很不適應,累得骨頭都要散架了,讓人失望卻又無奈的是,老外完全沒有將我們這些人當回事。
很顯然,如果內地機場的電腦出了故障,影響到外國旅客的出行,工作人員絕對會出面解釋原因,並提供休息的地方,如今我們身處R國,幾百人擁擠在只開了兩個窗口的西側大廳裡,任憑我們不停地催問緣由,工作人員有的若無其事地談笑風生,有的拿着對講機旁若無人地走來走去,至始至終沒有一個人向我們表達一聲歉意,那一刻寒冷,飢餓,疲勞重重地襲向我們,我們有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無門的絕望,要不是工作需要,我們真想立馬回國,再也不想出國遭罪了。
然而,不管我們對工作人員的態度有多不滿,他們依然將我們當作空氣一樣忽視,我們除了耐心地等待別無他法,如果去鬧事,等待我們的後果要麼被關小黑屋,要麼就會登上國際新聞的頭版頭條丟國人的臉,那樣的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如今只有咬着牙繼續等了。
我們忍受着寒冷飢餓等了兩個多小時,晚上八點鐘電腦終於修好了,我們又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才辦理完登機手續,離登機還有一個小時,大家便商量着是找地方休息,還是去逛免稅店,馬上要離開R國了,有些人還想進行最後一次採購。
我和幾位不想逛街的同行坐在候機室裡看行李,其他人都去逛免稅店了,不得不說老外很會做生意,每當我們經過一個店鋪前,老外看到這麼多內地人來了,好像看見了一羣大財主,他們便跟在我們身後不停地用中文喊道:“珠寶,首飾,好便宜的。”“過來看一看,不買不要緊”“歡迎光臨!”“進店來看一看吧!”
還有很多店員是推銷當地的特色食品,他們都用流利的中文跟我們打招呼,看來內地人有錢是全世界聞名的,老外都知道這些年出國的內地人越來越多,而且在國外很捨得花錢,爲了做內地人的生意,他們不惜重金招聘懂中文的銷售員,以便更好地服務內地人。
柳芝和趙五角將行李放在休息區,都去進行最後的大采購了,我和同行的羅生,李生等人坐在一塊兒閒聊。
李生是鄰市一家工廠的老闆,他們主要生產歐式傢俱,他以前也在南江市打工,主要從事銷售工作,所以他對這個行業很熟悉,十年前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後,他便自立門戶做生意。
他放棄熟悉的南江,而選擇到鄰市經商,主要是因爲他的老婆是鄰市人,爲了照顧老婆的感受,他不得不將生意遷往鄰市,經過十年的打拼,他的工廠從最初的十幾人發展到現今的兩百多人,這樣的規模在傢俱行業算是很不錯了,他早就在鄰市買了房車,有一兒一女,家庭生活非常幸福,在打工者中,他算得上是人生贏家。
此次他帶了一個女孩過來參展,就是想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因爲國內的生意都是月結收款,資金回籠太慢,他想通過外貿客戶搞活資金流動,他本人懂英文,這次只帶一個女孩過來,那個女孩去逛街了,他就留下來幫她看行李。
“你真是個好老闆,既幫下屬拎行李,又幫她看行李,讓她放心地去逛街。”我羨慕地說道。
“呵呵,吳小姐,你們趙總也不錯啊!”李總客套地說道,我未置可否地笑了笑,在外人眼裡,趙五角像個財大氣粗的有錢人,但是他稱得上所謂的“好老闆”嗎?
自從進入機場到現在,他只顧自地排隊,逛街,反倒讓我幫他拎行李,從頭到尾他都沒有幫我拎過箱子,也沒有給我買過半毛錢的物品,這種人何以稱得上“不錯的老闆?”只能說他花錢大手大腳的派頭讓人產生了錯覺,以爲他是有錢人,殊不知他用的全是公款,如果是自己的錢,他纔不會那麼大手大腳地買這買那,要不是害怕被海關查,他肯定會將這次帶的公款全部花完。
另外一位羅生是一家生產牀套,被單工廠的老闆,他們有兩工廠,一家在國內,另外一家在東南亞,此次他帶着他女兒一起過來的,他女兒就是他們公司的外貿負責人。
從他的講述中得知,他在南江市打工三十年了,他的女兒就在南江市出生,初中畢業後由於不能在本地讀高中,他便將女兒送往國外留學,從高中一直到大學都在國外,直到三年前回國任職於他的工廠擔任外貿負責人。
相對於數以萬計的打工者來說,羅生無論是在家庭,還是事業上都很成功,他既沒有讓孩子成爲留守兒童,反倒讓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事業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功,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羅生在國內的生意取得可喜的成績後,爲了進一步拓寬國外市場,去年他選擇在東南亞投資了一家工廠,充分利用那邊低廉的人工,地價便宜的優勢,將南江市的大部分生產設備轉移出去,南江公司保留研發,設計,銷售及少數高端產品生產線,以求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確保兩家公司均衡發展,達到讓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關於何女士,她是內地一家公司的老闆,與他同行的林生是她的合夥人,他們一個負責銷售,一個負責生產,各佔50%的股份,主要生產裝飾小掛件,這些產品體積小,成本低,但是賣到國外利潤很高,特別是歐美國家很受歡迎,他們此次兩個老闆同行,原本想參展結束之後,去考察當地的批發市場,看看能不能找到本地代理,由於展覽公司改變了行程,取消了這個項目,沒辦法他們只得打消實地考察的計劃,打算返程後繼續做線上推廣。
跟我們坐在一起閒聊的還有一個特別的人才,他姓湯,我們都喊他湯總,其實他不是老闆,只是一家陶瓷工廠的業務總監,他曾經在國外留學九年,工作五年,並在當地買了房子,他的妻子和小孩都在國外,他之所以回國在南江打工,就是爲了照顧父母。
他的父母都七十多歲了,他們只有他一個兒子,老人家習慣了國內的生活不願意出國,湯總不放心父母年邁無人照顧,只得放棄國外的工作回到國內工作,不過他的收入並不低,除了這家陶瓷廠的年薪五十萬以外,他在國外還有生意,由於他能力出衆,深受老闆的器重,因此,他的老闆同意他國內住半年,國外住半年,既保證收入不會減少,又能更好地照顧父母,他經常坐飛機兩個國家之間來回奔波,雖然很疲勞,但是爲人之子盡到了孝心,此生也不會留有遺憾。
還有那個跟趙五角住一間房的王生,他是南江本地人,今年三十六歲,有一兒一女,妻子是全職太太,他在一家皮革廠擔任外貿總監,聽他講幾年前他曾經開過一家工廠,由於夫妻二人沒有管理經驗,導致工廠倒閉,後來他隻身出來打工,讓妻子在家帶孩子。
由於他是本地人,加上能說會道,而且精通英語及外貿流程,很快被老闆委以外貿總監的重任,兼管內銷部,他的手下有十三個業務員,在他投資一百萬元加盟後,老闆給了他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他告訴我們,他的老闆特別精明,很會規劃工廠的各項成本支出,比如這次出國參展,他的手下有十幾個業務員,可是老闆只安排他一人出國,他帶了兩箱樣品,背了三捆海報,還有一箱個人物品,幸虧他長得壯實,力氣大,要不然換作別人不要說參展,就連這些行李都扛不動。
我問他:“你們老闆那麼有錢,爲什麼不多派一個業務員跟你一起來?幫你拎行李也可以啊?在展會上有人替你輪換,你也可以有時間吃飯啊?”
王生笑道:“多帶一個人過來,要多出六萬元的開支,這些錢要接多少訂單才賺的回來呢?”
不得不承認,他說得挺有道理,他們老闆做到了合理支出,合理運用人才,不像我們公司,趙五角不會說英語,樂總居然讓他帶隊參展,到頭來他除了搶客戶之外,就是拿着公款拼命地給家人買禮物,想想都爲樂總感到痛心,雖然趙五角花的不是我的錢。
反過來想一想,樂總心甘情願在親戚身上浪費錢,我們外人何必替他心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