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子很快了結,有點出乎聶縣令的意料。聶縣令判令,當堂革去楊友玉秀才功名,剝去衣冠,判處死刑,打入大牢;汪孝奪人性命,也判處死刑;楊友成、楊友孫雖不是首犯,但參與密謀殺害辛氏,系從犯,判處二人流放。
案情大白,一時松江府、華亭縣上下,無不人人稱快。真是應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句話。
此案判決,徐階也很高興,心想,那楊小姐終於可回自己的家了,自己抽空去一趟知也寺,與小知也商量此事。不曾想,第二天事情卻突然有了變化,汪孝越獄逃跑了。
原來,楊家三兄弟被拘押時,已密商。如罪行暴露無法掩蓋,就由楊友玉一力承擔。因爲楊友玉是秀才,或可輕判,再由楊友成、楊友孫花錢活動些與大哥楊友石交好的官場中人出手營救。楊友成、楊友孫被放回,汪孝突訪楊府,兩人將商議之事告知汪孝,說明殺嫂罪名由楊友玉獨自承擔,他二人只要罪不至死,就能付出鉅額酬金,但是條件是必須連楊琬也殺了。楊琬這三個叔叔,真是殘忍得到家了,真要斬草除根,趕盡殺絕。
汪孝越獄,聶豹便把徐階叫去,問徐階對此事的看法。
徐階認爲,汪孝是個市井無賴,此次越獄肯定落荒而逃,不會返回松江了。
但聶豹不這樣看,他分析說:我看楊家三兄弟不是良善之輩。他“們爲奪兄長財產,僱兇殺嫂,財產未到手,卻被判了刑。這財產不都被侄女楊琬繼承了嗎?他們怎會甘心?”“難道汪孝越獄是爲了殺楊小姐?”徐階眼睛裡充滿了問號。“正是。”聶豹說,“現在用得着你了。你速去知也寺,通知楊小姐可以在廣富林露面了。叮囑小知也,這幾天加緊防範,汪孝一定會去,趁早與我拿了。”
不幾天,廣富林街上傳開了,說是有兩位妙齡尼姑住在知也寺。其中一位,據說是官家的千金叫楊琬。消息很快在府城的街頭巷尾傳開了。
說來也巧,也許是楊琬小姐命中無此一劫。那汪孝喬裝改扮,準備蒙面夜闖知也寺。他駕了一葉小舟,小舟剛駛入廣富林牛頭磯附近,不料遇到旋渦,連人帶船被捲入河底,到河伯那裡報到去了。
過了一天,汪孝屍身泛出水面。華亭縣接連出了命案,聶豹急不可待,連忙帶了仵作前去驗屍,驗過之後才知死者便是作惡多端的汪孝。於是,知也寺防衛解除。而楊琬小姐也被帶回楊府,順理成章繼承劫後遺存的父母財產。
這楊小姐雖繼承了家產,但做伴的只有丫環梅香,便請求聶豹做主,願拜徐階爲兄,認顧夫人爲母。聶豹徵得顧夫人同意,楊琬就變賣家產,在離徐府較近的佛字橋買了一幢住宅安頓下來。
汪孝之死,使得案子很快了結。楊友成與楊友孫發配路上病死他鄉。楊友玉則待秋後問斬。
過不多久,聶豹把徐階找去,說:“我已與令尊商議過了,現在是十二月,縣學放你兩個月假,去曲阜、孔廟走一遭。天下衣冠仰聖門,不去仰聖,枉爲書生。只是我與令尊決定不替你介紹當地名流,調一個武功精湛的捕快,裝扮成僕人模樣隨你前行。千里迢迢,說不得年也要在外過了,你敢不敢去?”
聽了此話,徐階叩頭便拜:“謝大人栽培!生員樂意。”本來徐階就有些憂愁,古人不是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麼?太史公少年北遊名山大川,結交天下豪傑,才成大器。自己卻只是寒窗苦讀,除了幼時隨父去浙江宣平之外,腳不曾跨出松江一步。書讀得再多也不過是個兩腳書櫥而已,是個貽笑於大方之家的“河伯”。徐階回家告知了母親,就盼着出發那一天的到來。而迎接他的,正如他後來所說的“脫胎換骨”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