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

朱由菘的話語,蘇天成的確是聽進去了,不管怎麼說,自己的身邊,若是沒有強有力的支持,來日遇見事情了,難以有着充足的實力應對。

要說蘇天成的身邊,人才不少了。

大名鼎鼎的劉宗周、黃道周,都是在中興學社做事情的,這兩人的影響力,是非同一般的,最爲關鍵的是,雖然這兩人年紀大了,可已經完全接受蘇天成的觀點,算是蘇天成的死黨了,蘇天成與他們之間的關係,亦師亦友,志同道合,都是想着振興大明朝,這種友誼,遠遠強於一般人的理解。

渠清澤、張溥、洪承疇、賀人龍、孫傳庭、畢懋康、閆子章等人,說起來都是在朝廷裡面,有影響的人了,也到了自己的身邊,而且和自己共事了,其中的渠清澤、張溥兩人,和自己的認識沒有絲毫的差距,完全可以信任,洪承疇、孫傳庭以及賀人龍等人,重點在於軍事上面,幾個人都是有着很強的能力,在歷史上也是出名的,畢懋康的重點在於火器的研發方面,假以時日,將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至於說閆子章,在江寧縣,一直都是貫徹自己預定的方針,把江寧縣治理的井井有條。這些人構成了自己權力中樞的構架,也是最爲穩固的構架了。

蘇平陽、蘇二童、蘇俊、王大治、馬華彪、劉仲基等人,屬於蘇天成的家人範疇,這些人的想法是不用多說的,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甚至願意獻出生命。

江寧營內部也有一大批的人才,包括熊子健、孫元坤、劉實亮、羅昌、劉鐵漢、秦睿、狄懷祥等人,這些人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相互之間有着不一般的信任關係重生傲世行最新章節。

此外的一個團體,還在不斷的磨合之中,這些人包括鄧輝、劉雲清、孫思明、孫思宗、鹿太泊、鹿太兵等人,這些人悉數在河南府下轄的縣裡擔任知縣。或者在府衙做事情,對於政務的認識,開始慢慢的熟悉,到慢慢的接受,到基本的認可。

能上能下的柳敬亭、嶽高峰等人,也是蘇天成需要重點依靠的對象,包括調到京城去的盧天明。在蘇天成有事情的時候,是可以伸出手來援助的。

以上的這些人,基本構成了蘇天成身邊助力的構架。

但這裡面有着一個比較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朝廷裡面,蘇天成是沒有太多依靠的。

蘇天成在朝廷裡面的依靠,也有一個看似很不錯的團體。

大太監王承恩首當其衝。其次就是錦衣衛都督僉事董昌,蘇天成的恩師徐爾一已經是兵部右侍郎,關鍵時刻能夠起到不一般的作用,至於說翁同章、傅友亮等人,不大可能依靠。

可這些人,對蘇天成的政治主張,不一定是清楚的。也不一定是完全支持的,所以說這一份的依靠,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了,除開徐爾一,王承恩和董昌兩人,心裡面裝着的重點還是皇上,一旦自己的主張與諸多的規矩形成了衝突,肯定是得不到他們的支持的。

孫承宗是蘇天成最強有力的依靠。可惜孫承宗的年紀太大了。

不可忽視的是這一次蘇天成結識的盧象升,盧象升這人做事情很是耿直,雖然年紀大很多,但在蘇天成的面前,絲毫沒有架子,在征戰韃子的諸多戰鬥中,都是聽從安排。儘管品秩比蘇天成的要高,這樣的官員是值得傾力結交的。

新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蘇天成還不是很熟悉,說不清楚好壞。

至於說內閣的諸多大人。蘇天成基本沒有多少的接觸,這也是爲了避嫌,自己和江寧營的名氣都已經很大了,如此的情況下,再去結交內閣的大臣,朱由檢會怎麼看,不要以爲朱由檢每天都在皇宮裡面,可錦衣衛厲害着,很多的事情,朱由檢都是知道的。

綜合看來,蘇天成確實需要在助力方面,下一番功夫了。

成爲朝廷官員之後,蘇天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很小的範圍之內,包括之前的江寧縣,現在的河南府,這兩個地方,和大明朝廣袤的地方比較起來,微不足道,儘管說有中興學社不斷的傳播諸多的觀念,但得不到上級官府的支持,有些政策就無法推行,就說蘇天成在江寧縣的所作所爲,那是得到了南京六部已經應天府的全力支持,到了河南府之後,更是得到了皇上的直接關心,可下一步,若是到陝西省去了,地盤大了,有些政策的推行,必然觸及到權貴的利益,這個時候,支持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一切的事情,都需要人去做,只要能夠牢牢掌握各級的主要官吏,就能夠推行諸多的政策,這一點在北方顯得尤爲重要。

蘇天成有着密摺專奏的權力,不少的建議,朱由檢都是採納的,特別是在這次剿滅三萬韃子之後,更是被朱由檢看做了最爲重要的依靠了,所以說,提出來的建議,朱由檢是不會拒絕的,不過蘇天成自己也要考慮清楚,要珍惜這份信任,不能夠完全爲了自身的利益,要錢要權,畢竟朱由檢不是傻瓜,而且朱由檢在大臣身上吃了太多的虧,很是敏感了。

蘇天成想要開始推薦人才了,要大力舉薦人才,那麼多的人,都留在自己身邊,是沒有多少意思的,人才隊伍必須要慢慢的壯大,血液必須要不斷的循環。

在這之前,蘇天成有着一件最爲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舉薦藩王或者說是藩王子弟。

這是蘇天成深思熟慮的結果。

大明朝關於藩王不準干政的覺得,主要還是源於歷史上幾次藩王造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爲了方便,索性制定了藩王不準干政的祖制,想着一勞永逸,其實這樣的決定,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形成了不少的麻煩超能建築師最新章節。

藩王的身份不同了,既然不能夠參政議政,那就只有縱情享樂了,享樂是需要錢的,所以說,這些藩王在各自的封地,肆無忌憚的斂財,侵害這老百姓的利益,加之明朝延續幾百年了,藩王越來越多,因爲不能夠參政,他們絕大部分都選擇了享樂,這就令皇親國戚的形象很不好了,而且這些藩王,對朝廷的事情漠不關心,甚至比普通百姓都不如。

作爲穿越人士,蘇天成深深的知道,教育的作用是非同一般的,藩王有錢財,在對後代的教育方面,捨得花錢,整體說起來,皇室人員的素質是不錯的,放着這些人才不用,豈不是太可惜了。

而且皇室成員參政,一定的程度上,能夠抑制住黨爭的蔓延,鞏固皇權。

不管怎麼說,在這個時代,鞏固皇權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

蘇天成自身也是皇親國戚了,朱審烜和朱由菘兩人,給他的印象很是深刻,若是這兩人身爲一方的巡撫,一定是能夠做事情的,而且因爲家境的殷實,他們短時間之內,不會墮落到貪腐的境地。

讓藩王或者是藩王的子弟出來做事情,天不會塌下來。

至於說藩王謀反的事情,只要有制度的約束,就能夠最大限度的約束。

謀反需要有軍隊,大明朝若是能夠慢慢的改變軍隊的設置和建制,將軍權牢牢掌握在朝廷,大規模壓縮軍隊的人數,規定地方官員不能夠干預軍隊事務,如同幾百年之後一樣,分地區設立軍區,地方上的治安,主要由巡檢司直接負責,將軍事與民政分開,就能夠牢牢的維持統治地位。

當然,這裡面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能夠發展經濟,不能夠建立國家的威信,一切都是白搭。

蘇天成甚至想過建立銀行的事情,但這件事情,他不敢輕易動手,若是國家的財力不足,不足以維持基本的運轉,銀行將是摧垮國家最爲有力的武器。

事情需要一件一件的做,目前的重點事情,是剿滅流寇,進而剿滅韃子,必要的情況下,向外擴張,掠奪財富。

蘇天成的想法是很多的,但不能夠着急。

舉薦藩王或者是藩王的子弟參政,是他首先要做的一步,只要能夠團結到絕大部分的藩王,自己的地位就空前的鞏固了。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說清楚裡面的厲害關係,必須要認真考慮,這是一項重大的決定,朱由檢也是不能夠輕易做出來決定的,這等於是修改祖制了。

蘇天成將自己關在屋子裡,不要任何人打擾,足足三天的時間。

他終於寫出來了奏摺。

渠清澤和張溥兩人,看了這份奏摺,渠清澤的表現很是平和,沒有大驚小怪,但張溥的反應就不同了,臉色發白,勸蘇天成不要上這份奏摺,蘇天成和張溥兩人辯論了一個多時辰,終於說服了張溥,張溥心服口服,認爲蘇天成的建議是正確的。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蘇天成將自己與張溥的爭論,以及牽涉到的敏感問題,仔細揣摩之後,寫進了奏摺裡面。

奏摺完全定稿之後,蘇天成毫不猶豫的上奏了。

這是一份改變大明朝走向的奏摺,從這以後,一系列轟轟烈烈的改革悉數開始展開了,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着諸多的爭執和鬥爭。

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273章 驚奇第57章 下狠手(2)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45章 租子第653章 預判第1165章 苦嶺關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56章 下狠手(1)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510章 刺激(2)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791章 偶遇(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251章 崩潰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166章 迅雷(1)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191章 稱帝(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57章 遇匪第86章 朝廷嘉獎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884章 對決(6)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68章 血戰(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318章 大比武(3)第1章 殺良冒功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95章 問責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728章 江湖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90章 稱帝(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495章 宿命論(4)第398章 燧發槍
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1273章 驚奇第57章 下狠手(2)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45章 租子第653章 預判第1165章 苦嶺關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56章 下狠手(1)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11章 部署的對比第510章 刺激(2)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791章 偶遇(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1251章 崩潰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166章 迅雷(1)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191章 稱帝(3)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57章 遇匪第86章 朝廷嘉獎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884章 對決(6)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68章 血戰(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318章 大比武(3)第1章 殺良冒功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95章 問責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728章 江湖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90章 稱帝(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495章 宿命論(4)第398章 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