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叛徒心理

接到皇太極的聖旨,孔有德說不清楚滋味了。

大淩河城距離錦州,不過四十餘里地,若是大明不顧一起的攻擊,守住的可能性是很小的,當然了,大清國的將士驍勇,只要及時馳援,沒有多大的問題,大淩河之戰之時,他還是大明的參將,在山東巡撫孫元化的手下,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舉兵造反了。

投靠後金之後,孔有德是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也不敢有絲毫的怨言,打戰勇猛,他清楚自己沒有退路了,被大明擒獲,那就是挫骨揚灰的下場,唯有大清國打垮了大明朝,自己纔算是真正的出頭了。

手下的漢兵,人數不少,達到了兩萬餘人,而且裝備了紅衣大炮、大將軍炮等火炮,戰鬥力的確是不錯的,滿洲八旗軍瞧不起這些火炮,不願意配置,他們崇尚個人的能力,到了頑固不化的地步,認爲後金的騎兵天下無敵,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

孔有德對火器是有着獨到認識的,曾經給皇太極建議,大力開發火器,專門撥出來銀子,研究火器的改進事宜,但這件事情,沒有得到支持,他也沒有辦法。

若是大清國騎兵天下無敵,配上先進的火炮,可以說,拿下關寧錦防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實際問題也是存在的,研製火炮,需要巨大的開支,大清國攻打城池,一次能夠調集四十門左右的紅衣大炮或者是大將軍炮,就算是到極限了。

孔有德注意到了江寧營,聽說江寧營研製出來了開花彈,他有些不相信,至於說弗朗機炮和虎蹲炮,威力不是很大,野戰可以,攻城拔寨的作用不大,就是有了開花彈。影響也不是很大的,但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若是有了開花彈,這就是不一般的進步了。

對於蘇天成這個人,孔有德不是很在意,不到四十歲的孔有德,正是自負的時候,不會將過於年輕的蘇天成放在眼裡。

駐守大淩河城。說起來也是不錯的任務了,大淩河城很重要,作爲關寧錦防線的龍頭,牢牢掌握在大清國的手裡,對於大明京師和關寧錦防線,都是絕大的威脅。能夠守住這裡,甚至在可能的情況下,拿下錦州,那就是天大的功勞,自己在後金的地位將更加的穩固。

被皇太極封爲恭順王,孔有德是感激涕零的,就自己這點功勞。若是在大明,賞賜一些銀子,就算是不錯了。

孔有德認爲,皇太極遠遠強於崇禎皇帝。

孔有德沒有見過崇禎皇帝,就他那個身份,想要見到皇上,難度太大了,不過投降後金之後。他經常見到皇太極,一起吃飯都有好幾次了,皇太極爲人豪爽,具有雄才大略,能夠感染人,可看看大明,朝廷裡面的大臣。勾心鬥角,恐怕不是崇禎可以控制的。

皇太極的知遇之恩,孔有德是記在心裡的,他也發誓。一定要傾盡全力報答。

可這次駐守大淩河城,孔有德的心情很是複雜。

駐守大淩河城的主帥,是貝子嶽託。

嶽託這個人脾氣有些暴躁,歷來看不起漢人,動輒就是打罵,跟隨在這樣的主帥身邊,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叛徒的心理是特別敏感的,非常注重自身的地位,害怕被人瞧不起,如果嶽託還是以前親王的身份,孔有德心情愉快的接受指揮,但嶽託只是貝子,領導自己這個恭順王,傳出去是不好聽的,前些年接受貝子的領導,也是有的,但這一次不同了。

滿人和漢人的身份,本來就不一樣,孔有德是降將,身份更加的特殊,崇禎九年,大清國成立之時,封爲親王和郡王的諸多人員之中,唯獨他、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寒酸一些的,因爲他們是漢人,是降將。

皇太極肯定是禮遇有加的,可惜其他的親王和郡王,不是這樣的態度,人家瞧不起還是瞧不起。

這一次在嶽託的領導下,駐守大淩河城,會發生什麼事情,孔有德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委屈是少不了的。

皇太極的聖旨,要求很是明確,一個月時間之間,自己必須帶領兩萬大軍,進入到大淩河城,還要在大淩河城的外圍構築防線,不僅僅是死守大淩河城。

守護城池,火炮的作用是巨大的,絕對不能夠忽略,不管是攻城還是守城,火炮的作用都是決定性的,這方面,孔有德很是清楚,既然兩萬大軍要到大淩河城駐守,就必須要將火炮攜帶過去,這樣就能夠穩固的守衛大淩河城了。

不過問題也是存在的,有關大淩河城的佈防問題,是嶽託說了算,不知道嶽託是不是同意,在城牆上面安置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要是嶽託不同意,自己還要苦口婆心的做出來解釋,甚至是直接找到皇太極的。

耿仲明來拜訪的時候,孔有德親自到大門迎接了。

兩人可謂是難兄難弟了,耿仲明比孔有德小兩歲,當初在登州造反,孔有德能夠攻下登州,就是依靠駐守在登州的耿仲明造反,內部接應,投降後金之後,兩人多次配合,後來一同跟隨皇太極,征伐朝鮮,這之後又攻打旅順,拿下了旅順。

孔有德率領的漢兵,也有不少烏合之衆,軍紀很是不好,曾經在打下旅順之後,胡作非爲,遭遇彈劾,皇太極沒有任何的表示,甚至沒有說一句重話,孔有德也是有些惶惶然的,那段時間,耿仲明多次安慰,令孔有德安心了很多。

進入書房之後,孔有德關好了房門。

“大哥,小弟聽說,你被派到大淩河城駐守了。”

“確有其事,這是皇上下的聖旨。”

耿仲明沒有看聖旨,知道這件事情就可以了。

“小弟還聽說,守衛大淩河城的元帥,是嶽託啊,是不是這樣的啊。”

孔有德點點頭,沒有說話。

“這可不是很妙啊,當初大哥攻打下來旅順之後,就是嶽託彈劾的,皇上雖說未予理睬,但後來攻打江華島和皮島的時候,皇上曾經嚴厲訓斥了,小弟到至今都記得啊。”

“這不能夠怪皇上,都是手下那些弟兄,太囂張了,皇上訓斥是應該的。”

“小弟不是這個意思,小弟是擔心嶽託啊,嶽託的架子大,脾氣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對大哥有成見,會不會利用這次的機會,專門找麻煩啊。”

“不會的,我一心效忠皇上,想到的就是打戰,其餘的事情,不會關心那麼多的,至於說岳託怎麼看,怎麼說,我聽着就是了,小的地方有矛盾,我服從,確實不合適的地方,我直接上奏皇上。”

耿仲明搖搖頭。

“大哥切不可這麼做,且不說岳託如何,若是禮親王有意見和看法了,那就真的不妙了,不管怎麼說,嶽託都是禮親王的大兒子啊,真的要出現爭執了,或者是要負責任了,大哥想想,禮親王會維護誰啊,就是皇上想着偏袒大哥,也難以做到啊。”

“那你說說,我應該怎麼辦啊。”

“最好的辦法,是自身委屈一些,大哥按照嶽託的要求做就是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依照我的估計,駐守大淩河城,不是長久之計,一段時間之後,皇上一定會調整的,嶽託打戰還是可以的,大哥是清楚的,關乎到能否守住大淩河城,嶽託也不敢亂來的。”

“可如果按照嶽託的吩咐行事,出現了敗績,這責任怎麼說啊。”

“大哥長個心眼啊,嶽託每次的安排佈置,大哥都記下來,可以給皇上寫奏摺,同時給禮親王寫信,讚譽嶽託的英明勇武啊,這樣皇上和禮親王都知道了,一切的事宜,都是嶽託安排的,萬一出現問題了,嶽託根本無法推卸責任的。”

孔有德點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個辦法很好啊,謝謝了。”

“大哥萬萬不要這樣說,小弟和大哥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出出主意是應該的,只是小弟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有些時候,還需要大哥臨機應變啊。”

產生這樣的消極心態,應該說,對駐守大淩河城是很不利的,但孔有德也是沒有辦法,他本來就是降將,但嶽託是皇室嫡親,是皇太極的親侄子,是真正的主人,自己不管怎麼努力,這奴才的身份是跑不掉的,該受的氣要受着,該忍耐的地方更是要忍耐。

皇太極治軍很嚴,功過是非方面,分的很是清楚,也正是因爲這樣,滿洲八旗的戰鬥力是不一般的,這方面,孔有德是非常佩服的,只要軍隊打了勝仗,哪怕是軍士跋扈一些,損害了百姓的利益,皇太極也是能夠容忍的,皇太極能夠拿捏輕重緩急,但若是不努力廝殺,吃了敗仗,不管是誰,都是要嚴懲的。

守衛大淩河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漢軍,八旗兵極少,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說,萬一和明軍廝殺了,主要責任還是在漢軍的,不管是成功或者失敗,這個時候,孔有德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責任問題,至少不能夠總是背黑鍋。

皇太極的確英明,但對於范文程和孔有德這樣的叛徒心理,也不可能完全清楚。

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448章 誓師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92章 會試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629章 巡視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268章 敵情第821章 廷議第119章 秦淮河(3)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31章 大婚第767章 波動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58章 籌謀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34章 聖旨第100章 殿試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34章 聖旨第231章 大婚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19章 秦淮河(3)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398章 燧發槍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912章 失意人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879章 對決(1)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15章 在路上(2)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653章 預判第1078章 補償第1081章 暗戰(2)第844章 慘敗(2)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17章 爭執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729章 恩怨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371章 探究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9章 從容應對第54章 遇險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767章 波動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章 痛下殺手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504章 平衡術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283章 太子第729章 恩怨第55章 真相
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448章 誓師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92章 會試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629章 巡視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268章 敵情第821章 廷議第119章 秦淮河(3)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31章 大婚第767章 波動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58章 籌謀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34章 聖旨第100章 殿試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34章 聖旨第231章 大婚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119章 秦淮河(3)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398章 燧發槍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912章 失意人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879章 對決(1)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15章 在路上(2)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653章 預判第1078章 補償第1081章 暗戰(2)第844章 慘敗(2)第1286章 尊嚴之戰(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817章 爭執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729章 恩怨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371章 探究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9章 從容應對第54章 遇險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767章 波動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章 痛下殺手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504章 平衡術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1283章 太子第729章 恩怨第55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