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草原之殤6

(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魔盜團的打賞,謝謝了。)

豪格在科爾沁部落沒有呆多長的時間,這一次他來到草原,帶領的軍士是不少的,除開正藍旗的將士,還有一部分的漢八旗軍士和漢軍的軍士,總兵力達到了三萬五千人,這已經是很龐大的隊伍了,大清國正在於大明朝廷進行談判,春節的時候,濟爾哈朗都沒有回到瀋陽,滿人也是非常看重春節的,春節都沒有回來,可見皇太極對這次談判,是高度重視的,豪格明白,這次談判不是要取得什麼成效,關鍵是拖延時間。

可惜這種拖延時間的安排,被蘇天成破壞了,想不到蘇天成趁着這個時機,進攻蒙古草原,皇太極做出來的努力,很大部分被蘇天成這次的進攻消耗了。

大清國的局面,和前些年不同了,遼東駐紮有盧象升,大淩河城、黑山和義州相繼都丟失了,蘇天成和江寧營佔領了復州、宣州等地,大清國可謂是兩面受到了威脅,若是蘇天成繼續發動進攻,佔領了海州等地,與遼東的明軍會和了,局勢就變得危險了,遼河以西的所有地方,都不可能守住,就是瀋陽,也是岌岌可危。

這種情況是不能夠出現的。

儘管說復州的江寧營、遼東的盧象升,都是虎視眈眈,可皇太極還是咬牙,抽調駐守遼陽的豪格,帶領大隊人馬,進入到了草原,指揮協調草原部落迎戰江寧營。

豪格對蘇天成和江寧營是高度重視的。一點都不敢輕視,但對於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卻不是那麼重視,在他看來,這兩個部落不堪一擊,在驍勇的大清國勇士面前,沒有還手之力。所以在確定作戰部署的時候,豪格決心打擊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暫時不要碰撞江寧營。

攻擊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駐地的計劃,得到了范文程的大力支持,豪格信心十足。既然做出來了決定,就不要猶豫了。

臘月二十,豪格帶領大軍出發了,科爾沁部落,距離河套草原的距離是很遠的,一千多裡的距離。草原行軍的難度不小,加之相關的情報,也不是很清楚。豪格還是非常小心的,避免和江寧營的大軍在草原上撞見。

根據范文程分析的情報,蘇天成率領江寧營軍士,將從義州方向進入到草原。距離河套草原一樣是遙遠的,江寧營首先進攻的是插漢族部落和喀爾喀族部落,豪格不可能去幫助這兩個部落,過早的與江寧營碰撞,不符合皇太極的要求,皇太極重點還是要求,首先要護衛科爾沁部落和察哈爾部落。接下來纔是喀爾喀部落、插漢部落、土默特部落等。

攻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駐地,能夠給予兩個部落大軍最大的打擊,也等於是砍掉了蘇天成的臂膀,江寧營得不到任何的支持,在草原上征伐,難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草原的氣候一直都不好,不過諸多的將士,早就適應了這樣的氣候,特別是正藍旗的將士,本來就是在這塊地方上長大的,滿人狩獵的時候,遇見的嚴寒惡劣天氣,數不勝數,這樣的風雪天氣,算不上什麼的。

豪格帶領的大軍,行進的速度是很快的,滿八旗的將士,包括漢八旗和漢軍的軍士,都適應了這樣的環境,在雪地裡面行軍,對於他們來說,不算是很困難的事情,可這一次的行軍,出乎了豪格的預料,突如其來的大風雪,令豪格也沒有預料到,行軍途中,遇見風雪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遇見大風雪,就算是運氣很不好了。

滿人行軍和打戰,非常看重天意,不管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儘管是滿八旗所向無敵,能夠以少勝多,但對於上天,滿人還是非常敬畏的,落實到具體的部署之中,對於行軍途中遭遇太多的波折,他們的內心是很不舒服的,認爲這是上天的責罰,是在阻止他們的行動,或許這樣的行動,不能夠成功。

遇見了大風雪,一度時間,豪格產生了疑慮,甚至有些動搖了。

關鍵時刻,還是范文程令豪格堅定了想法,范文程認爲,氣候的好壞是一個方面,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重要的還是將士的戰鬥力和信心勇氣,漢人相信一個信念,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作戰也是一樣,需要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既然做出來了決定,不管遇見了多大的困難,也不管上天是不是責罰,都是要堅持的,能夠堅持下去,將士表現出來的誠意,一定是能夠感動上天的。

范文程的話語,鼓勵了豪格,讓豪格堅定了信心。

大軍沒有因爲惡劣的天氣停止行動,繼續朝着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駐地前行。

跟隨豪格出發來到草原,范文程就難以繼續獲得情報了,更不可能分析情報了,來到了草原,就是來到了戰場,范文程的主要任務,就是協助豪格做出來準確的判斷,幫助豪格取得作戰的勝利了。

這方面,范文程是有着不錯的能力的,他的這種能力,曾經在宣州戰役之中,充分的體現出來了,幫助濟爾哈朗做出來了正確的決策,避免濟爾哈朗帶領的大軍,也陷入到江寧營的包圍,而且做出了準確的分析,讓多鐸帶領的大軍,撤到了永寧,避免了大清國軍隊的更大損失。范文程這方面的能力,是得到了皇太極的肯定的,這也是皇太極同意范文程跟隨和謳歌征伐的原因。

范文程這一次的分析是非常準確的。

蘇天成不是神仙,在考慮到草原作戰的時候,沒有想到後金韃子會突襲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駐地,在蘇天成看來,後金韃子在知曉江寧營發動了對草原部落的戰鬥之後,很有可能要求草原各部落做好一切的迎戰準備,江寧營襲擊察哈爾右翼中旗的戰鬥,也印證了蘇天成這樣的想法,察哈爾部落是有準備的。只不過因爲輕敵,造成了右翼中旗的覆滅。

瀋陽距離河套草原距離遙遠,嚴寒的氣候條件之下,滿八旗的軍隊,想到到達河套草原,有着不小的難度,這種長距離的行軍,需要極大的勇氣,也需要不一般的魄力。

可以說,蘇天成沒有這方面的準備,也沒有產生這樣的想法,不過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軍士,並沒有完全參與到征伐之中,留下了一部分的軍士,守衛部落駐地,之所以考慮到留下部分的軍士,還是因爲邊關的需要,畢竟錫伯族和達烏爾族部落的軍隊進攻草原其他的部落,還是要預防寧夏、榆林以及大同一帶,受到蒙古部落軍隊的攻擊,雖然說這樣可能性是很小的,但不可不防,特別是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不能夠遭遇到破壞。

范文程準確的分析,本來是能夠幫助豪格完成了不起的功績的,可惜的是,豪格還是過於的自信了,認爲進攻錫伯族部落駐地和達烏爾族部落駐地,沒有什麼難度,就算是兩個部落的軍隊全部都在部落的駐地,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豪格的自信,主要表現在沒有派出衆多的斥候,一路上去偵查消息,也沒有要求大軍保密行程,大軍行進的過程之中,沒有任何的保密措施。

豪格的低級失誤,令范文程的奇謀妙計,沒有能夠發揮出來最大的作用。

因爲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軍隊跟隨征伐草原,也因爲氣候的惡劣,所以宋思軍要求互市的商賈,要搞好諸多的交易,譬如說運送糧食等物資,達到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駐地,不能夠因爲嚴寒的氣候終止,更不能夠令兩個部落的牧民因爲缺乏糧食,出現不穩定的情況,能夠賺錢是商賈最大的願望,越是春節臨近,他們越是能夠賺到更多的銀子,加之河套草原的路徑,他們是非常熟悉的。

這種交易,不僅僅侷限於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還有鄰近的其他部落,也是因爲這樣的情況,商賈的運輸隊伍,路線拉的很長。

臘月二十四日,一隊運輸糧食的隊伍,發現了豪格大軍的行蹤。

滿八旗的軍隊,與明軍和蒙古部落軍隊的裝束是不相同的,帶隊的商賈,一眼就能夠看出來。這一隊的商賈,是準備將糧食運送出河套草原的,到草原的更深處,這樣他們能夠賺取到更多的銀子。

商隊被豪格的大軍發現了,結局自然是確定的,運送糧食的人被斬殺殆盡,所有的糧食都歸豪格的大軍所有了。

領頭的商賈和嚮導兩人死裡逃生。

憑着對路徑的熟悉,兩人拼命往安寧堡方向逃跑,他們發現了後金韃子,而且是在快要進入河套草原的地方,若是將這個情報,稟報給宋思軍了,商賈的損失就完全能夠挽回了,憑着對財富的執着,商賈克服了諸多的困難,終於回到了安寧堡。

這個商賈不會知曉,因爲他對財富的執着,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挽救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也挽救了安寧堡和靖邊。

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014章 誤判?(3)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480章 內耗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584章 情報戰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94章 宿命論(3)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191章 稱帝(3)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3章 唐海泰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735章 青州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68章 落地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995章 整合(3)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8章 交易第71章 鹿鳴宴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676章 分析第240章 故人來(2)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247章 協調會(1)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60章 剿匪(2)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5章 傳臚大典
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1014章 誤判?(3)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890章 輝煌一戰第118章 秦淮河(2)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334章 推遲的婚禮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480章 內耗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584章 情報戰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507章 必須支持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494章 宿命論(3)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191章 稱帝(3)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23章 唐海泰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735章 青州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68章 落地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995章 整合(3)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8章 交易第71章 鹿鳴宴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676章 分析第240章 故人來(2)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247章 協調會(1)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60章 剿匪(2)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996章 決戰前的猜忌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5章 傳臚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