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

這一次的辯論,蘇天成絲毫不敢小覷,士子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能夠在民間造成巨大的震動,有些時候,朝廷也需要注意這樣的聲音,比如說崇禎十四年,周延儒再次進入內閣,成爲內閣首輔,就是依靠東林黨、復社和張溥等出力的。

當然了,自己穿越到大明朝來,就有着足夠的信心,改變這一切,不管怎麼說,紫金樑、老回回、不沾泥命喪他的手裡,這已經是改寫歷史了,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改變的事情,會越來越多的。

作爲一個穿越人士,經過這幾年的拼搏和實踐,蘇天成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巔峰,如今的基礎還是不錯的,至少大明朝在全世界的範圍內,代表着先進,就和幾百年之後,某個超級大國一樣,只是這種潛能,完全消耗在了內憂外困方面。

但這樣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了,關鍵還是在於做出來改變歷史進程的事情,這個過程中,輿論的力量,不能夠忽視。

張溥、錢謙益以及黃道周等人,都是代表着一種力量的,他們的身後,有着大批的追隨者,這些人搖旗吶喊的本事很不錯,而且與朝廷裡面的官員,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旦被他們所污衊,後面的日子不好過,至少自己要花費大量的心思,應對這些煩心的事情。

輿論和宣傳的作用是無窮的,特別是在這樣的時代,讀書人不多,朝政完全被讀書人把持,民衆的文化素質,普遍是偏低的。他們沒有多少的辨別能力,對士紳有着一種天然的崇拜和尊敬,相信官員士紳說出來的話,就是真理。

普通民衆,更不知道維護自身的權益,農民起義軍只是最爲極端和暴力的一種維權方式。一旦這種方式成氣候了,對社會發展造成的破壞,令人難以置信,他們通過血腥的手段,獲得了政權,稍有成就之後,洋洋自得,醉心於享受,過着更加奢侈腐敗的生活。最終以更快的速度,失去民衆的支持。

如何獲得輿論的支持,成爲了蘇天成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說到底,這就是統一戰線的問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當初之所以不想結社,也是因爲自己是朝廷的官員,不能夠出面做這樣的事情,比如東林黨的顧憲成、錢謙益。復社的張溥等人,都是辭去了官職之後。才能夠大肆結社的。

經過了和張溥的辯論之後,蘇天成愈發認識到了,必須要組織一個社團,團結大部分的讀書人,這個社團的宗旨,非常明確。就是關心和議論朝政的,在效忠皇上的基礎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這個能夠得到皇上直接支持的社團,來擊垮東林黨、復社等社團,不是太困難的事情。畢竟讀書人的願望,還是想着展現自身的能力,就算是不能夠直接進入朝廷爲官,能夠提出來一些意見建議,被朝廷採納,在他們看來,也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當然了,這個社團的領導人,必須是德高望重的,自己不合適,畢竟是朝廷官員。

一個人的名字,進入了蘇天成的腦海,賦閒在家的孫承宗。

孫承宗是萬曆年間的殿試榜眼,曾經是明熹宗朱由檢的老師,在朝廷之內的威望是非常高的,就是魏忠賢專權的時候,也想着拉攏孫承宗。

孫承宗的仕途極爲坎坷,兩次被排擠下臺,特別是崇禎四年,擔任遼東經略的時候,因爲大淩河兵敗,引起了朝廷內部的互相傾軋,被迫辭職。

但孫承宗抗擊後金的戰功,舉朝皆知。

這樣的人來擔任社團的領袖,一定是衆望所歸,什麼錢謙益、張溥等人,根本沒有資格與孫承宗較勁的。

這裡面的工作,也是好做的,只要皇上支持,憑着自己的說辭,孫承宗一定會欣然同意的,孫承宗本來就在家裡著書立說,能夠成爲諸多讀書人的老師,那是很榮耀的事情,對於做學問,也是很有利的。

就在蘇天成還在籌劃如何達到目的的時候,他與張溥之間的辯論,已經引發了軒然大波了,南直隸的士子開始圍繞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這一次的爭論,來的很是突然,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至於這一次的辯論思潮,促使蘇天成下定決心,加快了做事情的步伐。

傳出去這一次辯論內容的,是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

他們當然認爲,張溥堅持的觀點,是正確的,蘇天成就是一派胡言,所以說,在講述辯論內容的時候,想方設法的貶低蘇天成。

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黃道周站出來了,還原了當天辯論的情形,而且在東林書院授課的時候,原原本本的講述了辯論的內容。不僅如此,黃道周還要求諸多的學子,認真思索,看看這一場的辯論,究竟應該怎麼看。

東林四公子,因爲劉雲清毅然離開,投奔了蘇天成,已經在應天府乃至於南直隸,引發了一定的反響,他們的聲譽就不是很好了,這一次,剩餘的東林三公子,在傳播消息的過程中,故意貶低蘇天成,有着泄私憤的意思,引發了黃道周的不滿,站出來澄清了事實,這更加令大家看不慣東林三公子了。

要知道,學子的骨頭是很硬的,最爲看不慣的,就是背後中傷的做法,蘇天成和張溥之間的辯論,這該是多大的事情,參加的人還有錢謙益和黃道周,面對如此重要的事情,東林三公子都敢於隨便說,更不要說其他的事情了,有人覺得,難怪東林四公子爲首的劉雲清,毅然離開,投奔了蘇天成,可見在品行的比較上面,三公子是輸了一籌的。

這一次的討論,有些奇怪,沒有出現一邊倒的情況,按照張溥、錢謙益等人的影響,南直隸的學子,要毫無疑問支持他們的,至於說蘇天成,雖然文采出衆,但和學子的接觸,畢竟不多,在學子中間的影響,相對還是小了很多的。

或許是黃道周顯示出來了不同的態度,但更爲關鍵的是,南京兵部尚書、直浙總督、參贊軍務範景文,在一次講話的時候表態了,他的話語,居然是支持蘇天成的,這就令衆人開始沉思了。

在官場上,範景文的影響是非同一般的,也是諸多的學子所推崇的。

於是,南直隸的士子,分爲了兩大陣營,一邊是支持張溥和錢謙益的,一邊是支持蘇天成的,兩派學子爭得面紅耳赤,常常讓雙方都下不來臺。

這一切的情況,終於引起了蘇天成的注意。

他已經請渠清澤幫忙了,在給上面的奏摺中間,提出來了面聖的事情,時間安排上面,必須要儘快,這一次,他下定決心了,和朱由檢好好的談一談,無論如何,都是要說動朱由檢支持自己的。

自己與張溥之間的辯論,引發了南直隸士子的爭論,這是出乎預料的,畢竟當天到四海酒樓的,就是那麼幾個人,渠清澤和王大治是絕對不會說的,至於說張溥、錢謙益和黃道周,因爲身份的關係,也不會隨便說,剩下就是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了。

想到鄒平章那樣的性格,蘇天成暗暗嘆氣,年輕人具有這樣的性格,沒有什麼稀奇的,穿越之前,自己年輕的時候,有些性格,還要厲害,只不過經歷了這次的穿越,成熟穩重了很多,肩負的責任也不相同了。

負責去打探消息的蘇俊,來到了三堂。

“大人,屬下打聽清楚了,上元縣、江寧縣的士子,包括諸多的士紳富戶,確實在議論和爭論您與張溥之間的辯論,泄露四海酒樓辯論事宜的,是東林三公子,他們胡言亂語,沒有按照實際情況,引發了黃道周大人的不滿,黃大人站出來說話了,原原本本說了當日的辯論,如今,東林三公子爲衆多的士子唾棄啊。”

看着蘇俊興奮的表情,蘇天成面帶微笑開口了。

“蘇俊,辛苦你了,還有什麼消息啊。”

“對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據說範大人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有過表態,他的意見,是支持您的,範大人的表態,在士子中間,引發了很大的反響。”

蘇天成的神色,有些嚴肅了。

“哦,原來有這樣的事情啊,那你是否打聽到,如今的辯論情況,究竟怎麼樣了。”

“這個,屬下還不是很清楚,聽說是旗鼓相當,畢竟好多的士子,要麼就是東林書院的學生,要麼就是復社的成員。”

“好了,我知道了,這段時間,你重點去打聽一下,看看這場討論,究竟是哪一方佔據上風,不要有什麼顧忌,儘管實話實說。”

看着蘇俊離開之後,蘇天成的神情更加的嚴肅了,這樣的辯論和討論,可不能夠小看,這是一次改變歷史發展的重大機會,衆多士子的認識,在慢慢開始發生改變了,要說讀書人中間,真正的富裕戶,也不是很多的,大部分的人,還是渴望公平正義的。(未完待續。)

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2章 破局第1081章 暗戰(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413章 羣英會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53章 吳三桂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596章 怪異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495章 宿命論(4)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7章 授官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236章 擴軍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94章 宿命論(3)第821章 廷議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18章 大比武(3)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44章 慘敗(2)第159章 剿匪(1)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70章 發榜(2)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481章 準備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239章 鉅變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5章 馬市賣馬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118章 硬骨頭(3)第65章 現實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476章 啓動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33章 精心策劃第497章 內訌(2)
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2章 破局第1081章 暗戰(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413章 羣英會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153章 吳三桂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64章 太原府城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596章 怪異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495章 宿命論(4)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07章 授官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236章 擴軍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494章 宿命論(3)第821章 廷議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318章 大比武(3)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844章 慘敗(2)第159章 剿匪(1)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949章 劉基的機遇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70章 發榜(2)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481章 準備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239章 鉅變第761章 開埠的時間(1)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5章 馬市賣馬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118章 硬骨頭(3)第65章 現實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476章 啓動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33章 精心策劃第497章 內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