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天意如此

大淩河城內,喊殺聲震天,吳三桂只能夠帶着關寧軍,圍在城牆外面,這是他的職責,不準任何一個後金軍士,從大淩河逃脫。雖然說吳三桂的內心有怨氣,但也沒有辦法,昨天攻打外圍據點的時候,手下軍士的表現,令他擡不起頭。

蘇天成已經離開中軍帳,站在了距離南門兩裡地的地方,靜靜的看着大淩河城,彷彿城內的廝殺,四周的斷牆殘瓦與他沒有關係。

洪承疇和吳三桂都在蘇天成的身邊,他們早就對蘇天成這種氣勢,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吳三桂無法說出來內心的震撼,昨天攻打外圍據點的時候,洪承疇斬殺了他手下的十幾個軍官,那個時候,他的怒氣是很大的,畢竟這些軍官,跟隨他多年,估計也是看見洪承疇來指揮了,想着找碴子的,想不到搭上了性命。

今日攻打大淩河城,江寧營表現出來的氣勢,令吳三桂的怨氣,跑到爪哇國去了,他已經不敢有怒氣和怨氣了,事實是很清楚的,在蘇天成和江寧營面前,自己還是表現的乖一些,否則就有苦頭吃了,這樣驍勇的軍隊,自己的關寧軍,根本不可能比較的。

蘇天成在等。

駐守大淩河城的,是孔有德率領的漢軍,這些漢軍的基本素質,比不上八旗軍,所以說,城內的廝殺雖然慘烈,但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一天的時間足夠了,他等的是劉鐵漢能夠生擒嶽託和孔有德。

嶽託和孔有德兩人,從來沒有與江寧營交過手,加之前兩日的進攻,江寧營根本就沒有出動,邊軍顯示出來的戰鬥力,差強人意,這樣的情況下,嶽託和孔有德也會產生僥倖心理。儘管說江寧營的火炮厲害,但他們會以爲,單個的拼殺,漢軍和八旗軍是佔盡優勢的,只要能夠熬過這一關,皇太極很快會派出精銳八旗軍增援的。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想法,蘇天成知道。劉鐵漢生擒嶽託和孔有德的機會,是很大的,如果能夠生擒這兩人,對於皇太極來說,將是巨大的打擊,增援的八旗軍。一定是要後退的,不敢貿然的進攻了。

嶽託臉色鐵青,坐在屋子的中間。

孔有德等軍官,散落在屋子的四周,這裡以前是嶽託的指揮部,住宿吃飯都是在這裡,算是大淩河城的最高指揮部了。

外面的喊殺聲、刀劍槍炮的聲音。不斷的傳進來。

傳令兵不停的進入到房間裡面,報告戰況,隨着時間的推移,嶽託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最令他吃驚的是,派出去了正紅旗的一個牛錄額真,率領三百八旗軍,迎戰明軍。本以爲能夠所向披靡。傳來好情況的,想不到這個牛錄額真帶去的三百人,不到一個時辰,全軍覆沒,就是這個牛錄額真,也被斬殺了,傳令兵前來稟報的時候。嶽託大怒,一刀砍掉了這個傳令兵的腦袋,要求另外一個傳令兵,去查看真實的情況。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三百大清國的勇士,全軍覆沒,沒有一人生還。

在大淩河城四處抵抗的,主要還是兩萬多漢軍,至於駐守這裡的一千正紅旗的勇士,守候在指揮部的周圍,除開剛纔派出去的三百人,其餘都在這裡了。

但這些人是不是能夠堅持,能夠抵抗攻入城池的明軍,嶽託的信心動搖了,他察覺到了,自己是不是過於的自信了。

孔有德早就不說話了,先前的時候,他還不斷的詛咒,詛咒蘇天成,詛咒明軍,到了這個時候,詛咒的力氣都沒有了。

“傳本帥的命令,駐守大淩河城的所有軍士,悉數攻擊東門,無比拿下東門,大軍從東門突圍,到了這個時候,顧不上大淩河城了。”

嶽託下達了這個命令之後,屋裡死一般的寂靜。

這個命令,表示嶽託認輸了,需要保存實力了,必須要衝出去了。

實際情況也是這樣,如果繼續固守在大淩河城,最終的命運,就是全軍覆沒,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出路,攻入大淩河城的明軍越來越多了,抵抗只是拖延時間,如此關鍵的時刻,集中兵力衝擊東門,還有一線生機。

嶽託不知道,傳令兵想要傳達下去命令,已經是越來越困難了。

整個的大淩河城,陷入到腥風血雨之中,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城池內,集中了接近十萬大軍,展開廝殺,不客氣的說,這裡成爲了絞肉機了,到處都是拼殺的身影,到處都是屍首,城內沒有老百姓,交戰的雙方,沒有絲毫的顧忌,就是不要命的搏殺。

嶽託更加不知道的是,漢軍投降的越來越多了。

江寧營將士的驍勇,完全出乎了漢軍的預料,手裡的火繩槍,在江寧營將士的燧發槍面前,和燒火棍差不多,不能夠發揮絲毫的作用,短兵相接的廝殺,更不是對手,這樣的情況下面,能夠逃跑的拼命的跑,無法逃跑的,跪下投降。

可惜的是,大淩河城之內,除開東面的防線,南面、北面和西面,早被明軍徹底控制了,一些聰明的漢軍,乾脆不逃了不少人主動走出來投降。

投降能夠保住性命,這種思想也是有着傳染性的,越來越多的漢軍,加入到了投降的隊伍之中,他們被明軍押着,到指定的地點集中,也有想着假投降的軍士,被發現之後,毫不留情的斬殺了。

按照以往的慣例,進攻的明軍,根本不會顧及到投降的軍士,一直都是朝前衝的,可這一次的情況不同了,明軍似乎早就做好了,準備,凡有投降的軍士,馬上就有明軍專門押送,統一送到南門的方向,走到南門那片空曠的地方,看見了穿着鎧甲的明軍,這些漢軍知道,不需要做無所謂的抵抗了,也不要抱有其他的心思,老老實實蹲着,等候處理。

派出去的二十餘傳令兵,遲遲不見幾個回來覆命,嶽託有着着急了,他坐不住了,站起身來,準備走出屋子去。

“大帥居中指揮,不宜輕涉險地,這出去督戰的事情,還是末將來吧。”

嶽託看了看孔有德,臉色有些陰沉了。

到了這個時候,嶽託不會相信孔有德了,這是骨子裡面的認識,孔有德本來就是投降過來的,這樣的人,爲了自身的性命和榮華富貴,什麼事情都能夠做得出來,這樣的關鍵時刻,如果孔有德出去督戰了,外面絕大部分都是漢軍,孔有德找一個機會,獨自逃出大淩河城,或者是投降明軍,將自己出賣了,都是有可能的。

“孔有德,本帥經歷無數次的廝殺,什麼時候不是衝鋒在前的,這樣的關鍵時候,本帥還呆着屋子裡面,豈不是丟我大清國的臉嗎,有朝一日,本帥回到了瀋陽,有何顏面見到皇上,你們誰都不要說了,跟隨本帥出去督戰。”

劉鐵漢率領的斥候營將士,早就埋伏在外圍了。

這裡是一排排頗爲複雜的青磚瓦屋,圖形只能夠簡單的畫出來,不可能標明嶽託和孔有德在哪個屋子裡面,強攻是不妥當的,傷亡巨大不說,還容易驚動裡面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固守在這裡,等待裡面的人出來。

劉鐵漢來之前,忙忙碌碌的傳令兵,川流不息的從這裡出來進去,可惜的是,等到劉鐵漢來了之後,這些傳令兵,只能夠出來,無法繼續進去了。

江寧營的斥候,可以說是個人能力最強的,習慣於潛伏跟蹤和暗殺,面對這些一門心思想着報告軍情的傳令兵,還不是手到擒來,一抓一個準。

這些傳令兵,大部分都是漢軍,所以說,很快有人交代了,裡面還有七百的正紅旗八旗兵和嶽託、孔有德等軍官,嶽託已經下達了命令,要求所有軍士,集中到東門一帶突圍了。

得知了這個情報,劉鐵漢笑了,他知道,活捉嶽託和孔有德等人的機會來了。

傳令兵不斷的出來,卻沒有人進去稟報消息,嶽託一定是着急的,不要多長的時間,就會親自出來督戰,孔有德等人肯定是跟着,這個時候發動突然襲擊,一千斥候足足有餘了,何況大家都記住了嶽託和孔有德相貌特徵,絕對是不會弄錯的。

時間慢慢的流逝,突然,瓦屋那邊,傳來了喧鬧聲。

劉鐵漢立刻高舉左手,一千斥候屏住呼吸,做好了準備,目不轉睛的看着傳令兵出入的路口。

一些穿着紅色鎧甲的滿洲韃子首先出來了,他們觀察四周的動靜,雖然說大淩河城四周喊殺聲震天,但這裡還是比較安靜的。

很快,嶽託和孔有德等人露面了。

等到嶽託和孔有德等人從路口走出來之後,劉鐵漢的口哨響了。

燧發槍開始發威了,圍在嶽託周圍的正紅旗八旗兵,在不間斷的槍聲之中倒下了,他們來不及做出任何的動作,他們的動作,不可能快過燧發槍。

就在這一刻,劉鐵漢帶着所有斥候,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衝出來了,他雙目圓瞪,朝着嶽託衝過去了。。。

孔有德唯一來得及做的一個動作,是大聲喊出來一句話。

“這是天意啊。。。”

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5章 在路上(2)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710章 囑託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915章 朝貢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115章 老頑固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58章 後續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7章 下狠手(2)第6章 老乞丐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69章 發榜(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30章 連環計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584章 情報戰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82章 家信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189章 稱帝(1)第703章 遠見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284章 尊嚴之戰(1)
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45章 暫不稱帝第115章 在路上(2)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710章 囑託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915章 朝貢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263章 保定之行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1115章 老頑固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58章 後續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57章 下狠手(2)第6章 老乞丐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69章 發榜(1)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30章 連環計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584章 情報戰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182章 家信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189章 稱帝(1)第703章 遠見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284章 尊嚴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