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分析局勢(3)

蘇天成說完之後,接下來就是商議的時間了,所謂的商議,其實就是盧象升和秦良玉針對整體的作戰部署,提出來一些疑惑,或者是其他的考慮,整體的部署是不會修改的,包括主攻的方向、進攻的時間、需要達到的目的等等。

盧象升看了看秦良玉,首先開口了。

“大人,整體的作戰部署,下官已經明白了,只是遼東的榆林營,是否能夠承擔更加重要的作戰任務,下官認爲,遼東與海州實際是一體的。”

盧象升說完這些話,走到了地圖的中間,用手指着廣寧和海州,再次開口了。

“後金韃子實際上見廣寧和海州連爲一體,西平堡就是他們主要聯繫的據點,皇太極肯定是明白的,我大軍不會僅僅從一個方向展開進攻,廣寧和海州兩個方向,會同時發動進攻,所以後金韃子在這兩個方向,駐紮了二十餘萬大軍,若是我們單獨從一個方向發動進攻,面對近二十萬的後金韃子,戰鬥肯定是非常吃力的,也許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啊。”

“下官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後金韃子不以守住城池爲目標,舉個例子說,江寧營進攻海州等地的時候,後金韃子不顧廣寧和西平堡等地的防禦,集合大軍與江寧營對決,這樣的情況下,遼東的邊軍就難以發揮作用,佔領了廣寧和西平堡,作用也不是很大的。”

“佔領了廣寧和西平堡,渡過遼河之後,就可以直接威脅到瀋陽了,這本來是有利的一面,可駐守瀋陽的後金韃子,戰鬥力更加的強悍。會拼死守衛瀋陽,甚至可能對廣寧和西平堡展開主動的進攻,瀋陽不是短時間可以攻打下來的,下官以爲,後金韃子可能會想到這一點,皇太極做了這麼長時間的準備。也有可能以消滅有生力量爲重點。”

“故而下官以爲,海州和遼東兩個方向,不應該確定進攻的重點,江寧營在海州等地展開進攻的同時,遼東方向也要對廣寧和西平堡發動進攻。”

盧象升說到的是具體作戰部署的事宜,按照原來的安排,江寧營對海州、耀州和蓋州等地發動進攻,遼東邊軍固守遼東,直接威脅廣寧和西平堡。若是駐守廣寧和西平堡的後金韃子馳援,這個時候,遼東邊軍開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一舉佔領廣寧和西平堡,直接威脅瀋陽,這樣就能夠打亂後金韃子的所有防禦。

當然,這樣的安排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江寧營必須要能夠抵抗數倍於自身的後金韃子。咬牙堅持,吸引大量的後金韃子到自己這邊來。令後金韃子謀劃已久的三角防禦部署出現巨大的漏洞,利於遼東邊軍抓住機會,佔領廣寧和西平堡,直接威脅瀋陽。

在原來的總體作戰部署之中,遼東的邊軍不會直接進攻海州、蓋州和耀州,若是佔領了廣寧和西平堡。就要做好進攻瀋陽的準備,這個時候,蘇長浩也會直接向皇上和朝廷提出來要求,調集部分的兵力,配合遼東邊軍。大舉進攻瀋陽,相信到了那樣的程度,皇上和朝廷都會同意這樣的安排部署和調遣。

真正到了這一步,蘇天成相信,後金韃子的防禦就會出現全面的動搖。

盧象升之所以提出來這樣的問題,是考慮到江寧營即將承受的壓力,這就好比說江寧營在前面辛辛苦苦的廝殺,最終的戰鬥成果,被遼東邊軍摘取了,這樣的安排,讓盧象升有些不好意思,也略微感覺到不爽。

蘇天成沒有馬上開口,洪承疇開口解釋了。

“盧大人說到的這方面,大人曾經考慮過,從遼東和海州兩個方向,同時發動進攻,不確定進攻的重點,這樣令後金韃子不能夠集中兵力,必須要分散防禦,可大人最終沒有思考這樣的安排,原因也是明確的,駐紮在廣寧和西平堡的,是多爾袞和代善,多爾袞可謂是後金最爲驍勇的將領,率領的正白旗,也是多次征伐,有着豐富的經驗,代善就更不用說了,曾經被江寧營擊敗,正紅旗全軍覆沒,清楚我軍的實力,率領鑲紅旗,作戰一定非常謹慎的,這是兩股勁敵,千萬不能夠小覷,再來看駐紮在海州、蓋州和耀州的多鐸和濟爾哈朗,兩人的確驍勇善戰,但他們的防禦存在不少的困難,海州、蓋州和耀州三個城池,想要做到全面的防禦,難度很大,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多鐸和濟爾哈朗的防禦重點,還是海州,蓋州和耀州的防禦力量稍微薄弱一些,基於這樣的情況,江寧營在發動進攻的時候,可以各個擊破,採用圍城打援的戰術,首先進攻蓋州,堵住前來增援的後金韃子,一鼓作氣拿下蓋州,這樣就能夠令多鐸和濟爾哈朗首尾不能兼顧,只要拿下了蓋州,駐守廣寧和西平堡的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肯定會有所動作的,那個時候,遼東邊軍的進攻機會就來了。”

洪承疇的解釋,大致說明了,爲什麼不能夠採用兩面同時進攻的戰術。

洪承疇說完之後,蘇天成開口了。

“盧大人,洪大人已經進行了解釋,這一次進攻後金韃子,諸位要記住一個概念,我們不可能贏得每一次的戰鬥,但我們必須要贏得整個的戰爭,或許在某一次的戰鬥之中,我們會失利,但我們的整體目標,絕不能夠動搖,一定要實現。”

“確定進攻的重點,是非常必要的,江寧營來承擔這個重任,也是我仔細考慮過的,我歷來強調一個觀點,首戰必勝,進攻後金韃子的戰鬥,計劃的時間是一年半,這麼長的時間裡面,我們不可能通過一次的戰鬥,就能夠決定一切,這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必須打好第一戰,諸位可以想想,我們剿滅流寇的戰鬥,也是持續了很長時間的,從戰鬥能力方面來說,流寇是無法與後金韃子比較的,這也表明了,我們的任務是異常艱鉅的。”

“戰略上我們可以藐視後金韃子,但戰術上我們要高度重視後金韃子,不錯,我們的火器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後金韃子獲得了一些火器,可彈藥嚴重不足,這方面無法與我們比較,但我請諸位記住,戰鬥需要我們的將士去拼殺,最終是否能夠奪取勝利,還是要依靠將士的拼搏,從這個方面來說,我們與後金韃子沒有多大的區別。”

“我們進攻,進攻的目的是剿滅後金韃子,後金韃子處於防禦的位置,他們的目的是保住後金,保住自身的地位甚至是性命,所以我們不要以爲,後金韃子會害怕和退卻,我們會遭遇很多殘酷的戰鬥,可能會有諸多重大的損失,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堅持下來。”

說完了這些話,蘇天成看了看衆人。

“拜託諸位了。”

秦良玉也開口了,作爲六十八歲的老人,親自領軍作戰,有些不合適了,這方面,蘇天成也考慮到了,所以說,這次帶領大同邊軍進入蒙古作戰的具體指揮官,是遼東邊軍的指揮官祖大壽,可蘇天成沒有要求祖大壽參與這次的商議,這也是對秦良玉的尊重。

要做通這個工作,也是頗費精力的,秦良玉來到了登州之後,蘇天成專門與之交談,分析了各方面的利弊,最終才令秦良玉同意坐鎮指揮。

之所以選擇祖大壽,一方面是因爲祖大壽有着豐富的經驗,長時間與後金韃子作戰,熟知作戰的要求,另外一個方面,也是爲了讓朝廷不加深猜忌,畢竟祖大壽的身份不同,不是蘇天成的心腹,還是朝廷相信的人。

“大人,進攻蒙古草原,下官認爲,還是要動真格的。”

秦良玉幾次提出來了這個要求,令蘇天成有些頭疼,進攻後金韃子,蒙古必須要平穩,若是蒙古部落在這個時候,趁勢進攻邊關,蘇天成將處於很不利的位置,畢竟邊關的大部分兵力,都負責去進攻後金韃子了。

蘇天成咳嗽了一下,親自解釋了。

“秦大人,這個問題,我看不用討論了,秦大人一心爲着大明,想着徹底平定草原的局勢,不過時機不是很合適,大同邊軍的主要責任,是在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配合下,穩定草原的局面,上半年江寧營與大同邊軍共同征伐草原,令草原部落心有餘悸,想必他們也不敢亂動,草原穩定了,江寧營和遼東邊軍,才能夠全力以赴的剿滅後金韃子,不過在一年多時間裡面,蒙古草原肯定會有所躁動的,所以說,大同邊軍必須要穩住蒙古草原,讓那些敢於跳出來的蒙古部落,受到應有的懲罰,有些戰鬥,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就可以完成,當然,若是遇見了重大的變故,也可以對某個部落展開大規模的進攻,畢竟後金韃子自身難保,難以馳援蒙古。”

“我在此強調一遍,秦大人重點是坐鎮指揮,按照整體作戰部署的要求,進行相關的部署,具體的部署情況,督師府一般都不會干涉,但牽涉到重大的戰鬥,譬如說要剿滅某個蒙古部落,還是需要稟報的,這樣有利於全面的安排。”(未完待續。。。)

第1189章 稱帝(1)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76章 升堂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885章 對決(7)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9章 廟會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596章 怪異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22章 青樓第210章 廷議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0章 連環計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397章 開花彈第225章 贖身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5章 租子第144章 戰果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87章 小手腕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238章 變故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82章 家信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179章 幫倒忙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698章 大遷移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73章 海戰(3)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49章 春耕時節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57章 下狠手(2)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705章 放心了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785章 恩威並施
第1189章 稱帝(1)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76章 升堂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885章 對決(7)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17章 大比武(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097章 口服心服(3)第39章 廟會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596章 怪異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22章 青樓第210章 廷議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30章 連環計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397章 開花彈第225章 贖身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5章 租子第144章 戰果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387章 小手腕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238章 變故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74章 升堂的學問第182章 家信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179章 幫倒忙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698章 大遷移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73章 海戰(3)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49章 春耕時節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57章 下狠手(2)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705章 放心了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785章 恩威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