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心結

五月二十,顧橫波突然發作了,正準備離開京城回到遼東的蘇天成,不得不耽誤兩天時間,推遲出發了。

顧橫波生下了一個男孩子,名字蘇天成早就想好了,叫做蘇明亮。

取名方面,蘇天成想的沒有那麼複雜,名字就是代號,在這個年代,蘇天成是孩子們最大的依靠,將來想要出人頭地,需要他創造出來最好的環境。

生孩子的過程很是順利,這得益於顧橫波在懷孕期間,加強了鍛鍊,蘇天成從產婆的懷裡接過孩子,仔細的看了看,剛剛出生的孩子,看不出來什麼,全身都是紅彤彤的的,皮膚顯得很是細嫩。

朱審馨因爲懷着孩子,基本處於休息的狀態,一切的事情,都是蘇天成在幫忙招呼,本來是春屏應該幫忙招呼的,但春屏已經做好了準備,要跟着蘇天成到遼東去了,王芙蓉和柳如是一直都沒有管過府邸裡面的事情,不是很熟悉。

孩子出生一個多時辰之後,宮裡突然來了太監。

蘇天成大爲吃驚,如果說自己回到京城,太監到城門口去迎接,這算不了什麼大事情,但顧橫波剛剛生下孩子,皇上這麼快就知道消息了,專門派來太監,表示了慶賀,這份恩榮,就非常不簡單了,但皇上這麼做,也令蘇天成心裡有了疙瘩,歷史往往都是這樣,皇上越是恩寵,今後越是容易出事情,自己這一代不會出事情,後代都是說不清楚的,蘇天成可不想遭遇那樣的情況,自己辛辛苦苦打理好大明朝了,家人卻遭殃,那也太不划算了。

太監帶來了一塊玉佩,說是懿安皇后恩賜的,蘇天成連忙跪接了玉佩。

從這一刻開始。蘇天成的小兒子蘇明亮,就要佩戴着這塊玉佩了,這塊玉佩,實際上是護身符,誰都不敢小覷的。

躺在牀上的顧橫波,掙扎着要起來,蘇天成按住了顧橫波。要顧橫波好好歇息,不要想那麼多,還是要養好身體。

顧橫波激動是有道理的,自己的運氣太好了,夫君在遼東打了勝仗,自己就生下孩子。自己和孩子等於是得到了夫君的榮耀,這塊玉佩價值無法衡量,一直以來,顧橫波都爲自己以前的身份感覺到懊惱,雖然說夫君無所謂,但這一次,懿安皇后賜給了玉佩。從此無人敢於多嘴了,更不敢亂說了,懿安皇后都沒有嫌棄她的過去,何況其他人。

躺着的顧橫波流下了眼淚,以往的委屈煙消雲散,蘇天成勸了好一會,春屏等人也在旁邊幫忙勸解。

太監沒有馬上離開,依舊在會客廳等候。稍微安頓之後,蘇天成迅速來到了會客廳,這個時候,太監才說了,皇上正在養心殿,想着見到蘇大人。

這一刻,蘇天成內心動了一下。上次在養心殿,皇上一直都沒有提寫給皇太極的那封信,這已經成爲了蘇天成內心的心結,按照以往的規矩。皇上肯定是要問到這件事情的,之所以不問,內心肯定是有看法的。

前往紫禁城的路上,蘇天成一直都在考慮,自己應該怎麼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麼大的事情,都是需要做出來合理解釋的,要不然皇上和自己的心裡,都有着一個心結,這樣的心結多了,今後的發展方向是不妙的。

養心殿。

朱由檢也在想着這封信的事情,秦三德已經在奏摺裡面,說到了蘇天成在大淩河城的解釋,這些解釋,不能夠完全排除他的擔憂,但從後金來的消息,令他稍微改變了看法,瀋陽城內的消息,後金的皇上身體不適,正在休息,算算時間,應該是接到蘇天成來信的時間,這恐怕說明,蘇天成的這封信,刺激到了皇太極,這當然是好事情了。

蘇天成添了兒子,這是好日子,在這樣的時刻,能夠交換一下看法,肯定是有好處的。

進入養心殿的時候,朱由檢站在大殿中間,臉上帶着微笑。

剿滅了流寇,奪回了大淩河城,朱由檢的日子舒心很多了,雖說煩心的事情依舊很多,但最擔心的事情,慢慢在得到解決。

蘇天成剛剛準備跪拜的時候,朱由檢揚手說話了。

“蘇愛卿不必多禮了,朕還要恭喜你啊。”

“臣不敢,些皇上隆恩。”

“好了,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朕這句恭賀也是應該的,朕今日想着輕鬆一下,蘇愛卿陪着朕到處走走。”

朱由檢走出了養心殿,蘇天成跟在後面,距離在一米左右,隔得太遠了,說話不方便,隔得太近了,蘇天成自己不習慣。

朱由檢似乎也很適應這樣的距離。

“蘇愛卿,這些日子以來,朕想到了很多啊,從五年的時候開始,你殿試之後,外放到了江寧縣,不過八年的時間,做出來了太多的事情,建立的功勳,朕都有些數不過來了,朕真的是感覺到欣慰啊,若不是蘇愛卿,朕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蘇天成一時間無法揣測朱由檢的內心,但朱由檢說出來這樣的話語,肯定是有感而發的,這是兩人閒逛的時候說的話,不管怎麼說,都帶有真心的意思,若是自己依舊謙虛,依舊推脫,那就顯得很是無聊了,過於的謙虛,就是驕傲了。

“皇上,臣以爲,做出來這些事情,是應該的,皇上登基之初,勵精圖治,一舉剷除了魏忠賢,朝綱爲之一振,不過天意弄人,接連幾年時間,北方災荒連連,流寇趁機鬧事,後金更是變本加厲,大有準備傾覆我大明的野心,臣既然身居其位,就要盡忠報國,也正是這樣,臣覺得,這些年做的事情,都是應該的。”

朱由檢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這一幕被蘇天成看在了眼裡。

“蘇愛卿這番話,令朕領悟很多啊,朝廷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朕也是知道的,有些事情,需要徹底糾正,但朕就是感覺到力不從心,亦或沒有這樣的勇氣,在愛卿的面前,朕也沒有什麼隱瞞的,朕登基以來,接下來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局面,到處都是問題,朕想着大幹一番,卻無從着手啊。”

“皇上,臣以爲,治大國如烹小鮮,皇上眼裡的大明,好比是一個垂危的病人,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治療的過程也是需要小心的,不能夠用猛藥,只能夠慢慢的調養,慢慢的治理,恢復的過程自然就慢一些了,調養的過程顯得非常重要了,臣覺得,如今的大明,正在慢慢的調養過程中,萬萬不能夠着急的。”

“蘇愛卿這個比喻很好啊,朕確實有些心急,恨不得一夜之間,所有的情況都變好了,如此的急切,恐怕真的會出現問題的。”

蘇天成知道機會來了,這個時候,自己需要提出來給皇太極寫信的事情了。

“皇上,臣就是這樣的想法,收復大淩河的當日,臣給皇太極寫了一封信,其實是兩個意思,第一層意思,我大明正在調養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實力,如此的情況下,與後金決戰,尚顯得太早了,剛剛剿滅了流寇,北方還在恢復的過程中,若是和後金展開決戰,勢必增加巨大的消耗,百姓恐怕不能夠承受,若是有人在此造反,情況會變得很複雜,第二層意思,是想着刺激一下皇太極,臣的想法是很實際的,皇太極有着不錯的能力,對付這類人,必須要使用多重的手段,否則他是不會輕易服氣的。”

朱由檢點點頭,沒有說話。

“臣當時得到了情報,後金出動了十萬八旗軍,準備來增援大淩河城,而且已經出發了,這樣的情況下,若是雙方交戰了,就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結束的事情了,臣恐怕要調動諸多的邊軍,全力和後金周旋了,臣覺得時機不成熟,故而毅然給皇太極寫信了。”

“臣的這個做法,沒有及時稟報皇上,事後想來,還是有不妥的地方,這些日子,臣思考了很多,錯了就是錯了,臣願意接受皇上的責罰。”

“蘇愛卿多慮了,朕也想過這件事情,主要還是有着前面的教訓,蘇愛卿寫出這封信,確實收到了效果啊,朕聽聞,後金的皇太極病倒了,雖說大淩河兵敗,足夠刺激到皇太極了,不過朕想,皇太極還沒有這麼脆弱,想必是愛卿的信函,刺激到了皇太極,換做朕,也難以承受啊,蘇愛卿算計了皇太極,還在信函裡面譏諷,這等的待遇,誰能夠承受啊。”

說完這些話,朱由檢仰頭哈哈大笑了。

看見朱由檢哈哈大笑,蘇天成總算是放心了。

“蘇愛卿準備對邊關進行整頓,朕這些日子,仔細思考過了,朕還有一點提醒的,我大明的諸多總兵,有些擁兵自重的味道了,雖說朝廷困難,軍餉方面有所欠缺,但這些年,朝廷盡了最大的努力,基本沒有欠缺什麼軍餉了,這些總兵,將手下的軍士,看做自家的軍隊,這種風氣是絕對不行的,需要大力整頓。”

“臣明白了,臣也想過這個問題,若是要徹底根絕這種問題,需要對我大明軍戶制度,進行徹底的改革,臣在陝西就這樣做了,不過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臣以爲,剿滅後金之後,可以考慮進行徹底的變革了。”

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35章 蠢笨如豬第318章 大比武(3)第202章 商議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45章 部署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04章 敵情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775章 海戰(5)第127章 密旨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646章 夜襲(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495章 宿命論(4)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467章 敗退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章 殺良冒功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030章 妥協第53章 目不忍睹第8章 交易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83章 廷辯(1)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12章 失意人第1256章 悲愴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67章 血戰(1)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079章 明志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60章 剿匪(2)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060章 遼東決戰(2)
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725章 離開遼東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35章 蠢笨如豬第318章 大比武(3)第202章 商議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166章 膽大妄爲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45章 部署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204章 敵情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775章 海戰(5)第127章 密旨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646章 夜襲(1)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495章 宿命論(4)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467章 敗退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章 殺良冒功第17章 窮則思變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030章 妥協第53章 目不忍睹第8章 交易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1083章 廷辯(1)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912章 失意人第1256章 悲愴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167章 血戰(1)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079章 明志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60章 剿匪(2)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060章 遼東決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