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整合(2)

集聚基礎、整合資源,是需要分清輕重的,不管今後的態勢是如何的發展,建立起來自身的關係網,總是不差的。蘇天成穿越十多年了,要說身邊的人也是不少了,但這麼多年以來,蘇天成的想法沒有出現多大的變化,爲了維護大明王朝的統治,很少爲自身考慮,可隨着權勢的不斷增大,身邊的人越來越多,加之想到明處的那些事情,爲了避免出現被剿滅或者是被暗算的可能性,蘇天成必須要加快建立自身關係網的步伐,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也是非常微妙的,有些話可以說,但有些話是不能夠說的。

蘇天成的身邊,最爲重要的是江寧營,核心的人員,就是江寧營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這些人員,從目前的情況來說,絕大部分是絕對效忠蘇天成的,成立十餘年的江寧營,與朝廷基本沒有什麼關係,諸多的衛指揮使,都是蘇天成直接提拔起來的,而且這麼多年過去了,蘇天成幾乎沒有提拔衛指揮使的軍官,重點還是考慮到,若是江寧營提拔的人員太多了,朝廷有可能直接插手,甚至安排一些人進入到江寧營,也正是因爲江寧營幾乎沒有提拔什麼衛指揮使以上的軍官,所以說,目前來說,還是非常純潔的,錦衣衛和東廠,不可能不注意到江寧營,但他們無法安插人員進入江寧營。

江寧營的軍紀是非常嚴格的,任何進入江寧營的軍士,都是收到了不一般的訓練和教育,通過這樣的教育,就算是錦衣衛和東廠想着安插人手進去。也會因爲接受的教育不一樣,不一定效忠錦衣衛和東廠,加之渠清澤本來就是錦衣衛出身,對錦衣衛和東廠的手段,非常的清楚。長期從事情報工作的渠清澤,非常注意江寧營的效忠問題,這些年來,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清理了外部安插的探子。

可江寧營絕非高枕無憂的,也就是說。江寧營的最高指揮層,還是不能夠完全令人放心,蘇天成最爲關注的,也就是洪承疇、孫傳庭和畢懋康等人。

這三人,是江寧營的中堅力量,特別是洪承疇。算是江寧營的副總指揮了,在江寧營的地位,除開蘇天成,就是洪承疇了,至於說孫傳庭和畢懋康兩人,蘇天成稍微放心一些。可問題是存在的,三人都是科舉出身的。忠君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從這個層面來說,洪承疇恐怕要強一些的,這也是具有諷刺意味的。

曾經的歷史,洪承疇因爲愛惜自身的性命,投降了後金韃子,而且在徹底推翻大明王朝的戰鬥之中,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功勳,但孫傳庭是在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陣亡的,也就是說。從個人的意志品質方面來說,孫傳庭還是強很多的。

蘇天成同樣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的,一旦與皇室發生了衝突,會受到讀書人更多的詰難,所以說。在整合的過程中,蘇天成首先需要穩定的,就是江寧營,包括江寧營所有的軍官,大明的讀書人,還是有着一些感覺的,若是後金韃子來統治中原,他們會認爲,後金韃子是異族,這是國家徹底的滅亡了,但若是漢人來繼續統治大明王朝,讀書人是能夠慢慢接受的,王朝的更替,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洪承疇進入廂房的時候,臉上帶着微笑,不過看見蘇天成嚴肅的面容之後,他感覺到奇怪,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段時間,他按照蘇天成的要求,一直都在進行着大戰之前的準備,包括糧草等方面的採購,登州、萊州和青州,已經成爲了商賈重地,不管是要購買多少的糧食,只要能夠拿出來銀兩,問題都不是很大的,特別是在江寧營拿下了臺灣之後,南洋等地的稻穀,開始大量的進入到登州等地,擴散到大明各地去了。

江寧營面臨的狀況是非常不錯的,登州、萊州和青州,正在快速的發展,大量的商賈集中到這裡來了,威海衛碼頭更是不用說了,每天的交易都沒有停止過,因爲復州和宣州等地,已經被江寧營佔領了,爲登州等地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江寧營水師無比強大,海上的運輸線,非常的安全,這些有利的條件,融合到一起了,就能夠爆發出來巨大的能量。

蘇天成示意洪承疇坐下,與洪承疇進行這次深入的交談,蘇天成是認真思考過的,若是洪承疇沒有這方面的心思,那麼他就要提出建議了,讓洪承疇回到朝廷去,不要繼續呆在江寧營了,雖然做出來這樣的決定,肯定是痛苦的。

“洪大人在江寧營有些時日了吧。”

“是啊,下官跟隨大人,在江寧營轉眼八年時間了。”

洪承疇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後,突然感覺到不對勁,他看着蘇天成,跟隨蘇天成這麼多年了,蘇天成的睿智是不用說的,今日突然問出來這樣的問題,很是奇怪。

“大人莫不是有什麼想法,下官是不想離開江寧營的。”

蘇天成的臉上出現了微笑。

“洪大人,江寧營馬上就要開始大規模的征伐了,與後金韃子的決戰,是異常殘酷的,可能會有重大的損失,畢竟後金韃子的戰鬥力是不弱的,朝廷裡面,很多的大人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總認爲江寧營進攻後金韃子,也能夠一蹴而就,可我認真思考過了,這樣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我這樣說,也不是沒有信心,江寧營一定能夠戰勝後金韃子,徹底的剿滅後金韃子。”

洪承疇的臉色有些變化了。

“大人,下官不想離開江寧營,下官已經和江寧營融爲一體了。”

聽見洪承疇這樣回答,蘇天成的面容有一些嚴肅了。

“洪大人,朝廷之中的有些議論,你也是知曉的,今後這樣的議論,可能會更多,我的考慮,你是科舉出身的,長期在我的身邊,恐怕被朝廷裡面有些大人,另眼相看了,時間長了,恐怕對你的今後是不利的,如今的機會是不錯的,我考慮舉薦你到朝廷裡面去,安心的發展,以後的前途肯定是不錯的。”

蘇天成儘管說的委婉,但意思完全表達出來了。

洪承疇的臉色發白了,他已經明白蘇天成的意思了,其實這麼長時間以來,他一直都是在擔心這個問題的,功高震主的局面,洪承疇是很清楚的,有些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今後可能都會有大麻煩的,可儘管面臨這樣的局面,洪承疇還是想着剿滅後金韃子,還是想着帶領江寧營的將士,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蘇天成實際上將意思挑明白了,剿滅後金韃子之後,江寧營與朝廷的矛盾,肯定是要爆發出來的,說白了,也就是蘇天成與皇上之間的矛盾,肯定會爆發出來的,到時候,他洪承疇應該做出來什麼樣的選擇,這是無法忽略的問題。

洪承疇沒有馬上開口回答。

這些年來,蘇天成的所作所爲,洪承疇是非常清楚的,特別是在江寧縣、河南府、陝西省、遼東以及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做的事情,毫不誇張的說,蘇天成走到了什麼地方,哪個地方就能夠發展起來,不管這個地方曾經的多麼落後。

陝西省是流寇的老巢,曾經是一貧如洗,登州和萊州遭遇了後金韃子的劫掠,千里無人煙,但這兩個地方,按照蘇天成的要求來做,如今的境況,衆人皆知,在北方的所有省之中,陝西已經是走在最前面、發展最快了,至於說登州、萊州和青州的繁華,就算是南直隸,也不一定能夠比較了。

蘇天成的才華、能力和睿智,這是不需要懷疑的,江寧營的發展,剿滅流寇,打敗後金韃子,威震蒙古,平定遼東,逼迫皇太極做出來臣服朝廷的舉措,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可也正是因爲蘇天成有着這樣的能力,一旦大明穩定下來之後,皇上和朝廷恐怕難以容忍。

洪承疇沒有想到那麼多,走一步看一步,他也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可蘇天成想到了,也直接提出來這個問題了。洪承疇相信,自己若是不選擇支持蘇天成,蘇天成不會怎麼樣,會舉薦他進入到朝廷。

事實勝於雄辯,洪承疇早就認爲,蘇天成的能力,遠遠強於皇上,而且蘇天成也年輕,能夠統領大明王朝,一定能夠讓大明王朝更加的繁榮富強。

思考了一刻鐘之後,洪承疇站起身來,走到了蘇天成的面前,雙膝跪地了。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在這裡起誓,永遠追隨大人。”

蘇天成看着跪在面前的洪承疇,一字一句的開口了。

“洪承疇,我不是爲了自己,這方面不需要過多的解釋,這麼多年了,跟隨我的兄弟,個個都是我大明的精英人才,他們一定能夠爲大明的發展,做出來更多的貢獻,我大明存在的問題,還是不少的,需要費勁心機去解決,但我們不能夠讓大明王朝分裂,更不能讓異族來欺辱我大明,魚肉我大明的百姓,有些時候,現實逼得我必須要做出來決定,你既然下定了決心,我希望你能夠明白,我們的目的不是和朝廷對抗,不是讓我大明的百姓陷入到戰火之中,我們是爲了讓大明更加的強盛。”(未完待續)

第497章 內訌(2)第1054章 遼東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819章 怒氣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42章 人市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45章 部署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07章 授官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7章 馬市驚魂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96章 內訌(1)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52章 大度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1章 遊歷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754章 造船廠第1283章 太子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764章 開埠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204章 敵情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190章 稱帝(2)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28章 江湖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823章 準備(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239章 鉅變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866章 兩重天第648章 夜襲(3)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165章 苦嶺關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46章 慘敗(4)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
第497章 內訌(2)第1054章 遼東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327章 功敗垂成(3)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819章 怒氣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300章 秦三德的暗示(3)第29章 從容應對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42章 人市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45章 部署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07章 授官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7章 馬市驚魂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496章 內訌(1)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52章 大度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51章 遊歷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754章 造船廠第1283章 太子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764章 開埠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204章 敵情第1288章 尊嚴之戰(5)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190章 稱帝(2)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728章 江湖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823章 準備(2)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239章 鉅變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866章 兩重天第648章 夜襲(3)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165章 苦嶺關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846章 慘敗(4)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