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好壞參半

聖旨終於下來了,這一次的調整變動,儘管外面傳的沸沸揚揚,但塵埃落定的時候,還是引發了不少的議論。

變動是不小的,可是引發大家注意的,也就是關鍵的幾個人。

盧象升掛兵部尚書銜,調往宣州總督三萬大軍,免去了其遼東巡撫職位,大同總督秦良玉致仕,恩賜太子少保,原南京府尹王道直掛兵部尚書銜,出任大同總督,張鳳翼出任陝西巡撫,朱由菘不再擔任陝西巡撫,出任兵部尚書,原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出任遼東巡撫,掛兵部尚書銜,原禮部侍郎方逢年出任工部尚書,原戶部侍郎孫泰,出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陳於泰出任陝西布政使,翁同章出任兵部左侍郎。

另外兩個人的調整,是衆人議論最多的,也是信號最爲明確的。

原河南府知府閆子章,出任南京太僕寺少卿,依舊是正四品,原西安府知府吳偉業,出任太常寺少卿,也是正四品。這兩人的調整,看似是平級調動,可裡面的蹊蹺太大了,特別是閆子章的調整。

太僕寺是管理馬務的,若說京城的太僕寺,還有一些事情需要做的,也算是有些權力了,可南京的太僕寺,完全是擺設了,根本就沒有事情可做,閆子章從知府的位置上面,調到南京太僕寺擔任少卿,實際上就是貶斥。

至於說太常寺,位於五寺之首,地位是很崇高的,但實際要做的事情不多,無非是掌管寺廟禮樂等等,做一些花架子的文章。這倒是符合吳偉業探花的身份,可吳偉業曾經是西安府知府,陝西巡撫衙門和三司衙門所在地,地位也是不同的,安排到太常寺做少卿,看起來也是束之高閣的意思了。

誰都清楚。閆子章和吳偉業兩人,與蘇天成的關係不一般,遭遇到這樣的安排,也是在情理之中的,這也表明了,朝廷與蘇天成之間的關係,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盧象升預料到了自己可能會被調整,但他萬萬想不到,自己進入被調整到了宣州。去帶領那三萬大軍,掛着兵部尚書銜,只不過是一種安慰,在遼東的時候,指揮的是近十萬大軍,而且一直都是做的不錯的,加之如今的遼東,還正在加強軍士的訓練。時刻準備着進攻瀋陽的,後金韃子臣服的事情。盧象升不願意相信,更不會放鬆警惕的,可這次的調整,他他的心冷了,這裡面的含義太明確了,讓原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擔任遼東巡撫。史可法根本不知道遼東的實情,來到遼東需要熟悉情況,征伐的事情,根本不要提及了。

來到京城的時候,盧象升的心裡是很不好受的。他這次的調整,受到了衆人的矚目,大同總督也調整了,秦良玉致仕,王道直出任大同總督,掛兵部尚書銜,這樣是不是會影響到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誰能夠說得清楚。

其實這裡面的原因,還是因爲盧象升與秦良玉兩人,和蘇天成的關係都是不錯的,特別是在遼東的這次戰役之中,配合是非常好的,剿滅了數萬的後金韃子,如今蘇天成成爲了皇上和朝廷的對手,兩人自然也要受到牽連的,但勉強動手說不過去,畢竟盧象升和秦良玉都是立下大功的,貿然都致仕了,肯定會引發轟動的,剛剛調整的內閣,也要想到穩住政局。

最後一個原因,大概是在對待後金韃子的態度問題上面,盧象升和秦良玉,對於後金韃子都是很不客氣的,根本就不相信後金韃子會臣服,這不過是他們的權宜之計,一旦後金韃子緩過勁來了,恐怕遼東的局面,就不是那麼的平靜了。也正是因爲有着這樣的認識,盧象升在遼東絕不會眼睜睜看着後金韃子休養生息。

聖旨下了,盧象升必須要接受,這也預示着對後金韃子的戰役,暫時告一段落了,內心感覺到悲涼的盧象升,對朝廷和皇上,有了些許的失望,僅僅是因爲對蘇天成的懷疑,就不遺餘力的想着算計,想着排斥和絞殺,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後金韃子的陰險和遼東的危局。

進入紫禁城,盧象升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甚至有些淡漠了。

見到了內閣首輔周延儒,他的態度也是平靜的,這次到宣州去,究竟會遇見什麼樣的情況,都不是需要重點關心的事情了。

盧象升的態度,在周延儒的預料之中,其實調整盧象升的職位,早就在皇上的思考之中的,遼東、大同、陝西省和河南府,是這一次調整的重點,也正是圍繞着這些地方的調整,才能夠大規模的變動官員的。

“盧大人,本官是受皇上的委託,就駐紮宣州大軍的事宜,與你商議啊。”

周延儒很是直接,口氣雖然柔和,但意思明確。盧象升也沒有客氣。

“大人有何要求指使,儘管吩咐,下官盡力而爲。”

“宣州駐紮的三萬大軍,職責繁重,皇上很是看重,盧大人趕赴宣州之後,大軍是必須要調動的,不能夠繼續駐紮在宣州了,朝廷的意思,大軍可以駐紮在兩個地方,或者是登州,或者是復州,當然,朝廷也是考慮到了,駐紮在登州恐怕有一些困難,故而暫時可以駐紮在復州,盧大人上任之後,這是首先需要做到的事情。”

盧象升沒有回答,宣州、復州和登州等地的地形,他早就仔細看過了,三萬大軍駐紮在宣州,的確沒有什麼作用,宣州也不是什麼需要防禦的重點地方,不過駐紮在登州或者是復州就不一樣了,登州是不用說了,張鳳翼曾經帶領大軍,趕赴登州,可很快退出來了,這說明駐紮在登州,沒有什麼可能性的,何況如今的登州、萊州和青州,駐紮有大量的江寧營將士,三萬軍士,根本無立足之地,所以說駐紮在登州是不可能的。

復州的位置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江寧營佔據蓋州之後,復州已經成爲了聯繫登州和蓋州的中樞之地,控制了復州,等同於控制了蓋州和旅順,左右着蓋州、宣州、蓋州等一大片的土地,若是三萬大軍能夠駐紮在復州,蘇天成肯定是受到牽制的。

盧象升豈會不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可恨的是朝廷想出來了這樣的毒計,卻要求自己去實施,箇中原因,無非是自己與蘇天成的關係不錯,去做這樣的事情,蘇天成也不好怎麼辦,可朝廷難道不知道,牽涉到人家的根本利益了,哪裡還有什麼情面可講的。

但盧象升無法反駁,與其說這是周延儒提出來的要求,不如說是皇上直接安排的。

看見盧象升沒有馬上開口,周延儒的臉上出現了笑容。

“盧大人,皇上是非常看重你的,不過這幾日的事情太多了,一時間抽不出身來,還望盧大人見諒啊。”

“大人嚴重了,下官按照要求做就是了。”

“本官清楚,盧大人的職責是不一般的,盧大人在遼東戰役之中,立下了赫赫的功勞,充分展現出來了能力,也正是因爲盧大人的能力,皇上纔將如此重要的職責,託付給盧大人的,本官也是羨慕啊。”

盧象升感覺到有些噁心了,周延儒的這番話,是很不中聽的,這裡麪包含了懷疑的意思了,也難怪,他盧象升與蘇天成之間的配合,一直都是很不錯的,而且在好多年之前,兩人之間就有很好的協作了,誰知道他盧象升到宣州去了,會不會投靠蘇天成啊。

不過朝廷把握了最爲主要的一條,那就是三品以上的官員,家眷悉數都是在京城裡面的,除非你致仕了,否則家眷就要一直留在京城裡面,這等於是人質。

離開紫禁城之後,盧象升仰天長嘆,就在他離開遼東的時候,所有留在遼東的江寧營將士,悉數都離開了,回到登州去了,據說是蘇天成的命令,盧象升很清楚,從這個時候開始,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得不到江寧營火器的支持了,至於說錫伯族部落與達烏爾族部落的關係,也要看後面怎麼維持了,稍微不注意,遼東和大同將要出現巨大的震盪。

盧象升更加相信的事實是,三萬大軍絕不可能駐紮在復州,開玩笑,有着如此強悍實力的蘇天成,怎麼會讓人捏住喉嚨,這等於是異想天開,自己到宣州去,其實是接受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關鍵還是看自己怎麼運作了,只要蘇天成還沒有公開的造反,一切都好說,盧象升也想清楚了,大不了自己甩手不幹了。

回到了府邸之後,盧象升開始收拾東西,他不想在京城繼續呆下去了,儘管說這樣的調整,有一段時間的休沐,甚至可以回老家去看看的,可這段時間京城已經成爲是非之地,呆在這裡的時間越長,遇見的失去越多,自己可能會愈發的被動,還不如早點離開,直接趕赴宣州去,依舊宣州的實際情況,仔細選擇下一步的動作。(未完待續。。)

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728章 江湖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17章 秦淮河(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10章 囑託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48章 辯解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321章 聖旨下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912章 失意人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191章 稱帝(3)第236章 擴軍第1034章 聖旨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495章 宿命論(4)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551章 辯解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821章 廷議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405章 募捐(1)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616章 理還亂第700章 提醒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477章 特權巡撫
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007章 棋逢對手(2)第728章 江湖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17章 秦淮河(1)第801章 唐海泰的機會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710章 囑託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48章 辯解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321章 聖旨下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912章 失意人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619章 吳襄拜訪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1191章 稱帝(3)第236章 擴軍第1034章 聖旨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495章 宿命論(4)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551章 辯解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821章 廷議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655章 最後的佈置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405章 募捐(1)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616章 理還亂第700章 提醒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477章 特權巡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