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

八天之後,大軍來到了重慶府城。

幾百年之後,重慶已經是直轄市,水路、交通和航空都是很方便的,雖說大山衆多,可如今的情況,大不一樣,山路確實難行,就算是江寧營將士,也吃盡了苦頭,從施州衛到達重慶,足足走了八天,而且路上都是急行軍的態勢,有些地方,就是想快也沒有辦法,山道狹窄,只能是乾瞪眼。

好處是朱慈烺和身邊的江寧營將士很是熟悉了,有些時候,他也跟着走路,道路是在太窄了,騎馬很不方便,還不如走路,或許是小孩子天性,朱慈烺對這一切都很是好奇,從來沒有叫過苦。

重慶府的官吏早就做好了準備,整個的府城,戒備嚴密,知府專門挑選了一處豪宅,作爲太子殿下歇息的地方,一切都準備妥當了。

進入重慶府城的時候,蘇天成特別注意了,他對重慶還是有些熟悉的,不過眼前的重慶府城,實在寒酸,道路高低不平,看不見什麼特別豪華的住宅,大都是低矮的房屋,府城內的百姓,也是無精打采的。

所謂的天府之國,也不過是文人吹噓的結果啊。

宅院面積很大,一共有五進,太子的住處在第四進,隨性的姚明恭、方逢年和姚勇等人,分別住在第三進和第五進,蘇天成的在第二進,這裡也成爲了江寧營的指揮中心。

重慶衛指揮使早就等候在外面了。

蘇天成不需要操心大軍駐紮的事情,他主要關心的是當地的情報。雖說暗線提供了無數的情報,可都是紙面上的東西。自己還是需要關心實際情況。

重慶衛指揮使提供的情報,蘇天成不是很滿意,還沒有暗線提供的情報詳細,看來重慶衛的軍士,沒有參與到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

大致的情況,蘇天成已經很熟悉了,有了暗線的情報,還有鹿善繼大人的信函。對流寇的情況,都做出來了說明,但戰鬥不是兒戲,必須瞭解最爲詳細的情況,這一次的任務也不同了,需要徹底剿滅流寇。

“大人,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秦良玉前來拜見。”

“哦。是秦老將軍啊,快請,快請,等等,我親自出去迎接。”

剛剛到重慶府兩天,秦良玉就來了。這是蘇天成沒有想到的,秦良玉是著名的將軍,而且是大明朝唯一的女將軍,出生於1574年,已經六十四歲了。秦良玉戰功赫赫,曾經北上勤王。抗擊後金的攻擊,秦良玉最大的功勞,也是這次的勤王。

崇禎二年的時候,後金韃子繞道喜峰口,直逼北京城下,崇禎下令各地兵馬進京勤王,秦良玉拿出家資,率領白杆軍北上勤王,當時北上的大軍十餘萬,都駐紮在薊州一帶,但都畏懼後金滿洲八旗的驍勇,不敢應戰,唯有秦良玉率領軍隊,奮勇出擊,配合其餘軍隊,相繼收復了永平、遵化等城池,解除了後金對京城的威脅,崇禎專門接見了秦良玉,感慨萬千,爲秦良玉賦詩四首,表彰她的功績。

秦良玉是憑着戰功被冊封爲將軍的。

秦良玉領導的軍隊,被稱之爲白杆軍,這也是獨一無二的,這是一支善於山地作戰的部隊,因爲所持的白杆槍,被稱之爲白杆軍,白杆槍是秦良玉發明的,用優質的白蠟樹做成長杆,不需要染色,上面配帶刃的鉤,下面配堅硬的鐵環,作戰時,鉤可砍可拉,環可以作爲錘擊的武器,必要的時候,數十杆長矛鉤環相連,可以作爲越山攀牆的工具,甚至可以攀越懸崖峭壁,非常適合在山地作戰。

白杆軍也是赫赫有名的,不過與江寧營比較起來,差距還是有些大的。

秦良玉率領的白杆軍,一共有三萬人左右,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儘管早有準備,走到門口,看見站在外面的秦良玉,蘇天成還是吃了一驚。

秦良玉的個子很高,穿着金黃色的鎧甲,全副武裝,特別是手裡的一杆白杆槍,特別的引人注目。

秦良玉的臉上沒有笑容,似乎隱隱的有怒氣,本來就是國字臉,嚴肅起來,氣勢更是不一般,不管怎麼說,秦良玉都是女人,而且是有着赫赫戰功、年紀很大的女人,這樣的女人是有着充足自信的,相信自身的威嚴是不能夠侵犯的。

“秦將軍來訪,本官不勝榮幸,請進來說話。”

看見蘇天成出來了,秦良玉抱拳行禮,這是標準的軍中之禮,蘇天成總督五省軍務,是秦良玉的頂頭上司,要說秦良玉這樣的態度,應該是失禮的。

蘇天成不會在乎,他早就從暗線的情報裡面得知,白杆軍在剿滅流寇的過程中,損失較爲慘重,秦良玉一直都是耿耿於懷。

進入房間,秦良玉站着不肯坐下。

蘇天成有些好笑了,這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到底還是有差異的,秦良玉的喜怒哀樂,全部都表現在臉上了,要是換做其他人,肯定是要寒暄一番,做出來親熱態度的。

“秦將軍請坐吧,本官這裡還是有椅子的。”

“大人面前,末將不敢入座,有幾個問題,斗膽問問大人。”

“好啊,看來本官要是能夠回答秦將軍提出來的問題,秦將軍就可以坐下了。”

蘇天成的臉上帶着微笑,倒是秦良玉有些不好意思了。

蘇天成和江寧營的威名,她早就聽說了,在她的印象裡面,蘇天成一定是彪悍的大漢,走路都是虎虎生風的,想不到看上去竟然如此的斯文,典型的讀書人啊,真不知道這個文靜的讀書人,怎麼能夠訓練出來驍勇的江寧營。

“末將是粗人,說話直來直去,不會拐彎,大人是讀書人,不要計較。”

“秦將軍,戰場上不需要讀書人,讀書人可以治理國家,可以指揮軍隊作戰,但唯獨難以上戰場廝殺,本官既然到四川來剿滅流寇,那就不是什麼讀書人,秦將軍有什麼話,儘管說就是了,不需要客氣,本官若是這點氣度都沒有,就不用到四川來了。”

秦良玉是土司、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的妻子,萬曆四十一年,馬千乘因爲開礦的事情,得罪了太監邱乘雲,被投入牢獄,迫害致死,秦良玉繼承了土司和石柱宣撫使的職位,秦良玉的兩個哥哥秦幫屏和秦民屏,在遼東戰場和抗擊流寇過程中,先後戰死,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敕封驃騎將軍,擔任都指揮使、石柱宣慰使,能文能武,作戰勇猛,因爲時常穿着銀色鎧甲,騎着白馬,被譽爲軍中趙子龍和小馬超,天啓元年,在一次戰鬥中,左眼中箭受傷,從此多了一個稱號,獨目馬。

秦良玉可謂是滿門忠烈。

秦良玉的父親秦葵,乃是明朝的貢生,標準的讀書人,但秦良玉和幾個哥哥,因爲戰事頻繁的原因,都是世襲武官,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兒子馬祥麟也沒有參加科舉,這令秦良玉有些遺憾,在讀書人面前,感覺有些擡不起頭。

蘇天成是殿試榜眼,這樣的身份,更加令秦良玉不敢小視的。

“大人不計較末將的粗俗,末將就直說了,去年以來,流寇自陝西進入到四川,對四川造成太大的傷害,夔州、保寧府、龍安府和潼川州一帶,甚至包括重慶府一帶,都有流寇騷擾,末將曾經帶領軍士圍剿,誰料流寇詭計多端,末將遭遇損失不小,後鹿大人派出軍士,圍剿流寇,怎奈不能夠取勝,那段時間,末將一直都有氣,這流寇是從陝西過來的,大人當時是陝西巡撫,爲何不能夠一鼓作氣,徹底剿滅流寇,卻加流寇來加害四川啊。”

蘇天成啞然失笑,這個秦良玉,雖然這麼大年紀了,但還真的是直爽,流寇願意到什麼地方,那是流寇的事情,江寧營沒有徹底剿滅流寇,肯定是有原因的,現在自己就帶着江寧營,進入到四川了,專門剿滅流寇了。

“秦將軍,剿滅流寇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故而當時江寧營沒有能夠完全剿滅流寇,如今奉皇上聖旨,江寧營進入四川,發誓徹底剿滅流寇,至於說四川受到流寇的荼蘼,秦將軍可以想想陝西,遭遇流寇十餘年的侵擾,可謂是民不聊生,兩相比較,秦將軍就不要計較這些事情了。”

秦良玉看了看蘇天成,沒有說話。

“秦將軍可以坐下說話了吧,要不然本官真的不自在啊。”

“坐下就坐下。”

秦良玉摘下了頭盔。

花白的頭髮露出來了,看見這些頭髮,蘇天成肅然起敬,六十多歲的女人,依舊上陣廝殺,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何況秦良玉本屬於土司,很多時候,被那些漢人官員看不起,秦良玉的丈夫就是被太監害死的,可秦良玉沒有過於計較這些事情,一切都以大局爲重,這等的氣魄,好多的男人都比不上的。

就在這一刻,蘇天成內心作出來決定,在四川剿滅流寇,還是要重點依靠秦良玉,這樣能夠加快剿滅流寇的速度,也能夠最快熟悉四川的地形地貌。

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08章 恩榮宴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204章 敵情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45章 租子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648章 夜襲(3)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117章 硬骨頭(2)第3章 痛下殺手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36章 如願以償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584章 情報戰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74章 海戰(4)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819章 怒氣第847章 慘敗(5)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36章 大調整第1256章 悲愴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252章 北平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3章 精心策劃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76章 詩歌后遺症
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08章 恩榮宴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681章 佔領蓬萊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204章 敵情第189章 前期準備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45章 租子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648章 夜襲(3)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1117章 硬骨頭(2)第3章 痛下殺手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36章 如願以償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584章 情報戰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74章 海戰(4)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536章 棋逢對手(2)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819章 怒氣第847章 慘敗(5)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136章 大調整第1256章 悲愴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252章 北平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33章 精心策劃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717章 范文程的精明(2)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76章 詩歌后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