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

很明顯,完全依靠渠清澤去辦妥三萬大軍的事情,肯定是不現實的,朱由檢既然決定讓張鳳翼駐紮在登州,肯定會有密旨的,至少從開始階段來說,張鳳翼是絕不會聽從蘇天成的調遣,而且會急於在登州擴充勢力,忠心於皇上的勢力。

蘇天成很清楚,張鳳翼要做到這一點,難度不是很大,說不定登州、萊州和青州的某些官吏和商賈,會首先中招,不管怎麼說,登州等地還是大明的地盤,老百姓骨子裡是認同朝廷的,這一點是蘇天成暫時無法改變的,特別是登州等地的官吏,想着升遷,想着能夠進入到京城裡面去,想着掌握更大的權力,朝廷是正統的,事實也是這樣,能夠得到皇上的信任,能夠平步青雲,一般人都無法抵抗這樣的誘惑。

蘇天成可不想考驗登州等地的官吏,那是找死,等於是毀掉了自身的力量,你不能夠要求每個官吏都是那麼高尚的,那麼忠心的,必須要做到忠心的,就是身邊最爲信任的官員。

所以說,渠清澤回到登州,暗地裡使用手段,這算是陰謀,蘇天成在蓋州使用一些手段,光明正大的向朝廷提出來要求,這是陽謀,必須要陽謀和陰謀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的取得這一次交鋒的勝利,表面和平的解決這個大問題。

朱由檢的這一次舉措,令蘇天成再次警醒,他需要認真思考了,真的到了翻臉的那一天。會有多少人跟隨在自己的身邊,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加上心腹的力量也是不足的,只有團結大部分有能力的人,才能夠真正的掌控天下,當然,蘇天成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他不會刻意去團結那些所謂的士大夫,他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商賈的身上。隨着時代的發展,最終能夠掌控局面的,還是不久之後將誕生的大商賈。

至於說商賈方面,蘇天成是最爲放心的,這也是朱由檢的弱點,士大夫的弱點,士農工商。商賈的社會地位是最低的,朱由檢不會改變這樣的認識,士大夫也不會改變這樣的認識,這就將商賈排斥在能夠籠絡的圈子之外了,這恰恰是蘇天成的優勢。

其次就是農民,不管怎麼說。大明王朝還有很多年都是農業社會,商貿只可能在某些發展快的地方興旺起來,支撐大明王朝的還是農民,幾千年歷史發展的規律,讓蘇天成清醒的認識到。農民穩住了,江山就穩住了。若是到了農民都造反的程度,那就出現了大問題,這個王朝多半要覆滅了,所以說,蘇天成會關注農民的利益,將其作爲最大的政務來對待,至少讓農民有飯吃,有衣穿,不至於窮困潦倒。

最後纔是官吏的問題,這也是最爲重要的一部分,官府必須依靠官吏,官吏的能力是要強於一般人的,要能夠很好的署理政務,不過官吏的事情,也有容易得到部分,那就是官吏不會過於的關心王朝更迭的問題,所謂不會過於的關心,也就是說,有他們施展的空間,自身的利益能夠得到保證,官吏就不會大鬧特鬧,相反會在很短時間之內,改變以前的看法,爲新的王朝服務,歷史發展的規律,多次證明了這一點。

蘇天成開始行動了,在保證大局的情況下,開始行動了。

駐紮在蓋州的江寧營,全部停止了行動,遼東也處於對峙之中,唯一警戒的是大同邊軍,蘇天成專門給秦良玉寫信了,也叮囑身在大同的祖大壽和劉基,要嚴密監視草原的情況,做好一切的防禦,草原出現波動不要緊,但絕不能夠威脅到大明的邊關,借不能夠影響到征伐後金韃子的大局。

海州和遼東方向的進攻停止了,大軍處於防禦的狀態,至於說什麼時候開始進攻,誰也不知道,蘇天成開始親自關注招募軍士的事宜了,開始和洪承疇一起,挑選投降的漢軍,嚴酷的訓練這些漢軍,同時也關注登州等地的一切事宜。

蘇天成給朝廷寫了一封奏摺,大意是懇請朝廷增兵,江寧營在剿滅後金韃子的戰鬥之中,損失也是不小的,急需補充兵力,如今後金韃子加強了對海州方向的防禦,進攻的難度更大了,當然,奏摺裡面,也考慮了朝廷的困難,沒有要求朝廷派更多的軍隊前來,只是指出了張鳳翼帶領的大軍,即將撤出朝鮮的平壤,這一部分的大軍,是否能派來支援江寧營,是否能夠聽從統一的調遣。

這封奏摺,就有些要挾的味道了,朝廷和皇上都清楚,目前的大明,除開蘇天成,恐怕沒有人能夠指揮規模如此宏大的戰役,海州和遼東方向,包括草原,都不能夠出現問題,否則以前的所有努力,都會白費了。

這樣的一封奏摺,也是蘇天成反擊的開始,表明了蘇天成與朝廷之間的矛盾,開始公開化了,蘇天成不會繼續的退縮了。

蘇天成的奏摺是送往朝廷的,並沒有直接奏報皇上,這也是將事情公開化了。

楊嗣昌皺着眉頭,看完了奏摺,內心波浪起伏,他知道問題開始暴露了,內閣商議的事情,邸報都是寄給了蘇天成,皇上決定張鳳翼率領的三萬大軍,駐紮在登州的事宜,蘇天成是清楚的,以前蘇天成都是顧全大局,從來不與朝廷發生什麼爭執,可這一次,事情做得過分了,蘇天成開始反抗了。

楊嗣昌恍如感覺到,其實蘇天成可能早就有了反抗的心思了,皇上下旨要求蘇天成五月份就開始征伐後金韃子,蘇天成推遲到了八月份,之後所有的作戰部署,都沒有及時的稟報朝廷,而且還要求在征伐後金韃子的戰役過程中,登州、遼東和大同等地的官吏調動,全部都要經過督師府,否則不能夠動人,這其實表現的非常的明顯了。

一旦蘇天成開始反抗朝廷,引發的波瀾是巨大的,楊嗣昌太清楚了,蘇天成有着不一般的能力,比後金的皇太極更加的危險。

爲什麼蘇天成會出現這樣的變化,而且動作如此的迅猛,沒有給朝廷喘息的機會。

楊嗣昌只有感嘆,不錯,蘇天成收到的獎賞異常豐厚了,年紀輕輕就是內閣大臣,這在大明的歷史上是不存在的,而且也頗得皇上的信任,要說前些年還是做得很不錯的,君臣之間的關係融洽,可仔細思索這裡面的奧妙,作爲內閣首輔的楊嗣昌,當然知道問題所在,這是因爲皇上的疑心太重了,早就開始懷疑和防備蘇天成了。

這麼多年,朝廷裡面總是有那麼的一股勢力,公開的反對蘇天成,數不清的彈劾奏摺,甚至說蘇天成想要謀反的,要是皇上的態度堅決,這類的奏摺,怎麼會存在啊,這恰恰說明了,皇上內心是擔憂的,是不信任蘇天成的。

要不是蘇天成,大明王朝恐怕搖搖欲墜了,不能夠剿滅流寇,加上後金韃子的侵襲,朝廷如何的應付,想想崇禎初年的時候,朝廷窮的要賣府庫裡面的人蔘了,無法養活軍隊,各地的衛所軍隊譁變,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朝廷疲於奔命,各地出現的災荒,令大量的流民出現,也令流寇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後金韃子入關侵襲,如入無人之境,沒有哪一支軍隊敢於對抗後金韃子,要不是有關寧錦防線的支撐,後金韃子早就攻下京城了。

一切的轉變,都是蘇天成的功勞,人家也要想想的,在前方拼搏,卻遭遇人算計,就算是泥菩薩也有火氣的。

儘管說楊嗣昌理解蘇天成,但他是內閣首輔,還是要支持皇上的,還是要維護大明王朝的利益,不管怎麼說,楊嗣昌是站在皇上這一邊的。

朱審烜感覺到高興,蘇天成終於有動作了,開始公開爭取利益了,這說明蘇天成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恐怕在剿滅後金韃子之後,就會有真正的行動了。

朱審烜收到的密信,在奏摺到達之前,他早就在做着一切的準備,儘管說錦衣衛和東廠的番子密切的監視,但蘇天成早就在京城佈下了暗線勢力,依靠着這些勢力,還有衆多護衛的努力,蘇天成的家人和朱審烜的家人,慢慢開始撤離京城,趕赴登州,這是最爲關鍵的一步,到了現在,這一步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

蘇天成的家人,陳圓圓已經撤走了,趕赴了京城外的潭柘寺等候,偌大的府邸裡面,朱審馨帶着少量的丫鬟下人,隨時準備出發,至於說朱審烜的家眷,走的更多,有些家眷尚在太原,這段時間也陸續從太原離開,趕赴登州去了。

接到了蘇天成的密信之後,朱審烜果斷做出來了決定,按照蘇天成的安排,讓朱審馨撤離京城,趕赴登州,只要朱審馨離開了京城,蘇天成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至於說自己,暫時留在京城,皇上在這個時候,恐怕還不會動手。

蘇天成表現出來了強勢的一面,可能令皇上着急,但皇上目前可不敢採取大規模的行動,相反可能還要安慰蘇天成,暫時穩住局面的。

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179章 幫倒忙第384章 說情團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78章 補償第1081章 暗戰(2)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675章 計中計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6章 禮儀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843章 慘敗(1)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247章 協調會(1)第1029章 救贖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771章 海戰(1)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34章 聖旨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88章 拜訪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682章 屠城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596章 怪異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481章 準備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11章 江寧營第1185章 行動(2)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211章 江寧營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249章 從容應對
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179章 幫倒忙第384章 說情團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78章 補償第1081章 暗戰(2)第828章 首戰告捷(1)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72章 刁鑽的女孩子第675章 計中計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106章 禮儀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843章 慘敗(1)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247章 協調會(1)第1029章 救贖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771章 海戰(1)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869章 皇太極的佈置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737章 真正的心服第1034章 聖旨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88章 拜訪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682章 屠城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601章 血戰夔州府城(5)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596章 怪異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481章 準備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11章 江寧營第1185章 行動(2)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211章 江寧營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249章 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