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

祖大壽的心情是難以平息的,蘇天成剛剛到寧遠來,他就提出了攻打大淩河城的建議,雖然說這樣的建議,帶有證明自身的意思,也帶有復仇的意思,至於說是不是能夠收復大淩河城,他是沒有絲毫把握的,就算是收回來了,但要真正的守住,難度也是很大的,牽一髮動全身,沒有統籌協調,沒有強勁的實力,打不下來也守不住。

想不到蘇天成早就想到這件事情了,這說明,蘇天成剛剛就任薊遼督師的時候,就開始考慮遼東的事情了,雖說人在京城,但已經掌握了很多的情況了。大淩河城的確是非常關鍵的,無論時候從位置來說,還是從控制關寧錦防線的全局來說,蘇天成將大淩河城譽爲關寧錦防線的龍頭,一點都不誇張。

如果能夠拿下大淩河城,而且守住了大淩河城,對於後金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做到了這一步,後金的皇太極就寢食難安了,這裡面最爲關鍵的因素,就是後金韃子再次想到入關騷擾的時候,駐守在大淩河城的明軍,可以直搗黃龍,威脅後金的京城瀋陽。

所以說,再一次的大淩河之戰,肯定是一場血戰。

守護大淩河城的,是後金正紅旗的軍士,正紅旗的旗主是和碩兄禮親王代善,這是一個很有名的人物,不僅受到了努爾哈赤的器重,也得到了皇太極的信任,智勇雙全,雖然年歲大了,不追逐權力,但身爲努爾哈赤的二兒子,在後金的影響還是不一般的。

協助駐守大淩河城的,還有部分的漢軍,這些漢軍,屬於投降後金的孔有德和耿仲明指揮。

孔有德被皇太極封爲恭順王,耿仲明被封爲懷順王。是皇太極建立大清國的時候,三個被封王的其中兩人,另外一人是智順王尚可喜。

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降後金的時候,是攜帶不少軍械的,特別是火炮,這些火炮,極大程度上面。增強了後金的戰鬥力,兩人也立下了不少功勞,帶領軍隊攻打朝鮮,使朝鮮被迫降服後金,與大明爲敵。

代善、孔有德和耿仲明,都不可能親自守在大淩河城。畢竟他們的身份不同了。

守在大淩河城的軍士,總人數超過了萬人,包括他們的家眷,至少也是三萬人左右了,甚至超過了大明當年在大淩河修建期間駐守的人員,由此可見後金對大淩河城的重視。

回到寧遠之後,各項準備工作都鋪開了。對於攻打大淩河城的事情,蘇天成倒是沒有格外的保密,上上下下都知曉這件事情了。

從這一天開始,祖大壽寢食難安,每每想到在大淩河城的那次戰鬥,都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他渴望能夠做先鋒,但江寧營的戰鬥力。他是清楚的,自己首先的軍士,不管哪個方面,都是無法比較的,如果作爲先鋒,自己遭遇敗績了,對於全軍的打擊是很大的。所以他沒有信心。

時間到了二月下旬,祖大壽終於忍不住了,再次拜見蘇天成了。

他的目的也是很明確的,重點關心攻打大淩河城的事情。半個月時間過去了,自己沒有接到任何的準備任務,這令他有些擔心,難道說攻打大淩河城,與自己沒有關係,或者說到時候,自己可能駐守在寧遠,眼睜睜看着江寧營將士出征嗎,這是他無法忍受的,駐守在寧遠的江寧營將士,每天都要進行拉練,人家的那個勁頭,看着都羨慕。

進入到廂房之後,祖大壽沒有坐下。

“大人,這段時間,末將實在是有些難熬,眼看着攻打大淩河的時間接近了,末將沒有接到任何的軍令,末將斗膽來問問,不知道大人是如何佈置的。”

祖大壽不願意坐下,蘇天成沒有勉強,他臉上帶着微笑。

“祖將軍認爲,要做什麼樣的佈置啊。”

“這個,末將不知道,不過末將以爲,相關的部署,總是要開始的,譬如說誰人負責主攻,誰人負責助攻,誰人負責迂迴,誰人負責善後等等,也好相應展開訓練的。”

“呵呵,看來祖將軍認真思考過了,那你就說說你的想法。”

“末將斗膽了,末將知道,江寧營驍勇,末將不敢望其項背,但末將也有優勢,熟悉大淩河城的地形,末將曾經負責修建大淩河城,對於城內城外的所有地形,都是熟悉的,大淩河城距離錦州四十餘里,爲交通樞紐,更是錦州的重要屏障,我大明曾經兩次修建,後金兩次拆毀,崇禎四年,後金拿下大淩河城之後,改變了策略,不再拆毀,而是在此駐軍,令錦州的守軍,不敢輕易離開城池,這裡成爲我關寧錦防線的心頭大患,後金在此駐軍不多,但大淩河城地勢險要,我大明駐軍也不敢輕易攻擊,歷經這些年,後金慢慢修建好了大淩河城,其防禦能力很是強悍了。”

“祖將軍的意思,你熟悉大淩河城周圍的地勢,這主攻的任務,非你莫屬嗎。”

“末將確實有這等想法,還望大人恩准。”

蘇天成的面容變得嚴肅起來了。

“祖將軍,你既然知道大淩河城的堅固和險要,就應該知道,若是派遣軍士強攻,將造成重大的傷亡,拿下大淩河城,是本官的第一個任務,絕對不能夠有閃失,所以需要統籌考慮,若是採取強攻的態勢,不一定能夠攻下,將對我大明邊軍造成重大的打擊,也助長了後金的囂張,所以說,你必須要想到好的謀略,而不是一味的憑着血氣之勇。”

說到這裡,蘇天成也站起來了。

“本官已經定下戰術,依靠火炮撬開大淩河城,這也表明了,此番戰鬥的消耗是巨大的,當年的寧遠之戰,袁崇煥將軍依靠火炮,守住了寧遠城,打擊了後金韃子,故而我大明軍隊,對火炮有着很大的依賴了,當年你也是參與了戰鬥的,還立下了大功,這就說明,你是更加清楚的,火炮有多大的作用。”

“依靠火炮攻打大淩河城,這也是無奈之舉,就算是朝廷負責軍餉,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再說了,火炮的劣勢,也是很明顯的,除非是後防穩固,否則火炮極易遭受對手的重點攻擊,如今錦州在我重兵的護衛之下,後防是堅固的,不用擔心後金會從後面包抄,火炮可以放開手腳進攻,此等的戰術,只能夠在攻打大淩河城的時候使用,若是深入到遼東一帶,這樣的作戰策略,肯定是不行的,還是要依靠將士的驍勇。”

“你是駐守寧遠邊軍總兵官,考慮事情的時候,需要全面,既然本官做出來了攻打大淩河的決定,那就一定要實現的,如今就展開軍隊的部署,完全沒有必要,但所有軍士,都要開始準備了,至少拉練是必要的,與其坐着嘆氣,不如開始準備。”

蘇天成說完之後,祖大壽如夢初醒。

“末將明白了,都是末將愚鈍,感謝大人的提醒,末將這就去準備。”

要說蘇天成沒有考慮,那是假的。

大淩河城距離錦州不到五十里地,距離如此之近,後金居然敢在這裡駐軍,可見對大明邊軍的漠視,孫傳庭駐紮在錦州之後,就很不服氣,想着帶領江寧營將士,拿下大淩河城,給予後金當頭一棒,不過孫傳庭也是很謹慎的,派出了斥候,反覆觀察了大淩河城周圍的地形,發現依靠強攻的形式,會付出巨大的傷亡,也就沒有輕舉妄動。

拿下大淩河城,是總體的部署,但蘇天成還有其他的想法。

駐守大淩河的正紅旗後金韃子不多,大部分都是漢軍,這些漢軍是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手下,既然大淩河如此重要,大明攻打大淩河城的時候,後金一定會高度重視的,採取的辦法無非是兩個,一是調集重兵前來支援,二是派遣得力的將領前來指揮。

調集重兵的可能性不是太大,畢竟江寧營進駐遼東,已經引發了巨大的震撼,後金韃子曾經與江寧營交手幾次,知道了江寧營的驍勇,何況駐紮在關寧錦防線的,還有幾十萬的明軍,真的傾巢出動了,後金不一定能夠應付,所以說,派遣重要軍官,帶領一部分的軍士前來馳援,這樣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蘇天成想到的,是孔有德或者是耿仲明前來增援,那樣的情況下,他會不惜一切代價,生擒或者是斬殺孔有德或者是耿仲明,這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面,震撼投降後金的明軍將領,瓦解他們的鬥志。

蘇天成還有一點的自信,那就是後金就算是丟失了大淩河城,也不是毀滅性的打擊,無非是今後想着入關,難度會更大的。

基於這樣的想法,蘇天成不着急,讓消息泄露出去,他知道,後金的皇太極很快就會知道這件事情,會做出來響應的部署。

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對於大明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這次的大淩河之戰,必須要給予後金沉重的打擊。(未完待續。。。)

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48章 辯解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2章 破局第669章 心結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60章 震動第560章 變通第675章 計中計第1192章 稱帝(4)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767章 波動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623章 行刺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880章 對決(2)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24章 準備(3)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476章 啓動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824章 準備(3)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155章 識趣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846章 慘敗(4)第38章 威信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492章 宿命論(1)第754章 造船廠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5章 真相
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1041章 沒得商量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48章 辯解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2章 破局第669章 心結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950章 統籌協調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291章 劉宗周來了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829章 首戰告捷(2)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76章 迅雷動作(1)第60章 震動第560章 變通第675章 計中計第1192章 稱帝(4)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45章 後續事宜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767章 波動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623章 行刺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880章 對決(2)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24章 準備(3)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476章 啓動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590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824章 準備(3)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93章 新科會元第1155章 識趣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846章 慘敗(4)第38章 威信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492章 宿命論(1)第754章 造船廠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55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