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知己知彼

(感謝愛拿耗子的狗、liu6306011投出的寶貴月票,謝謝了。)

後金軍隊究竟是怎麼樣的,歷史上的八旗子弟,如何的形成,這些情況,蘇天成一知半解,從不少的小說裡面看到了,後金的八旗軍,非常的厲害,有着萬夫不當之勇,明朝的將士,在野外戰場上面,遇見了八旗軍,只有送死的份。

不過,真實情況,究竟如何,他需要通過自身的接觸和判斷,給出來答案。

或許是感覺到,蘇天成有着不一般的興趣,孫承宗詳細介紹了後金的軍隊。

“蘇大人,老夫看出來了,你對後金的八旗,很是有些興趣啊,老夫就詳細說說。”

“如今,朝廷不少的文武官員,談到八旗軍,臉上的顏色就變了,老夫感覺到可笑可悲啊,若干年前,有些朝廷裡面的官員,沒有到過遼東前線,想當然的以爲,我大明朝的軍隊,一定是戰無不勝的,後金不過是蠻夷,不需要擔憂,一旦我大明朝的軍隊壓過去了,還不是望風而逃,因此,極度的輕視後金的八旗軍。”

“朝廷軍隊,幾次和八旗軍交手,領教了騎兵的厲害,又開始變得謹小慎微了,彷彿後金的八旗軍,就是惡魔,就是洪水猛獸、豺狼虎豹,和他們正面交手,絕無勝算。”

“因爲這種極度自信和過度自卑心理的影響,後金八旗軍更是顯得不可一世了。時常深入山西大同、北直隸的宣府鎮、永平府、延慶州、保安州、保定府一帶,大肆劫掠。可恨我大明軍隊,只能夠是固守城池,不敢與其正面交鋒。”

“苦的是老百姓啊,特別是在村鎮的百姓,不知道哪一天,後金八旗軍就來了,整日裡戰戰兢兢,有錢的士紳富戶。早就搬到城裡去了,可那些窮苦的百姓,是搬不走的。”

蘇天成點點頭,這是實際情況。

隨着孫承宗的介紹,他慢慢知道了一些詳細的情況。

後世所稱的八旗軍,其實是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一共是二十四旗。不過蒙八旗和漢八旗,如今還不存在,主要就是滿洲八旗。

八旗制度是後金的軍事制度,八旗分爲四正和四鑲,四正爲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四鑲爲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四正的旗幟,沒有鑲邊,四鑲的旗幟,都有鑲邊,其中鑲紅旗爲白邊。其餘三旗爲紅邊。

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四旗的戰鬥力是最強的,特別是正黃旗。旗主是後金的最高首領,也就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

八旗軍的組織形式,也是固定的,旗主稱之爲固山額真,也是最高統領,固山額真之下,設有左右梅勒額真,是旗主的副手,之下就是甲喇額真、牛錄額真。

牛錄額真爲最基層的軍官,每牛錄爲三百人。

甲喇額真統領五個牛錄額真,軍士爲一千五百人。

固山額真統領五個甲喇額真,軍士爲七千五百人。

這期間,八旗軍的軍官稱謂,出現過改變,固山額真稱之爲總兵官、昂邦章京,甲喇額真稱之爲參將、甲喇章京,牛錄額真稱之爲備禦、牛錄章京等等。

後金並不富裕,八旗軍是兵民一體、軍政合一的組織形式,八旗中的每一個適齡男子,都具有雙重身份,平時是平民,要從事農業生產、狩獵等等,戰時就是軍人。

有意思的是,努爾哈赤吸取了明朝軍屯的特點,同樣要求牛錄額真要上繳賦稅,牛錄額真統領下的軍士,同樣要進行農業生產,從這個方面來說,牛錄額真既是軍事將領,也是生產勞動的組織者。

更加嚴格的是,八旗軍士是沒有餉銀的,武器和馬匹,都是軍士自備的。

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規定有一條,那就是每次征戰之後,繳獲的戰利品,可以拿出來一部分,分給軍士,這也成爲了八旗軍士最爲主要的收入之一了。

這也可以解釋了,爲什麼八旗軍深入到關內之後,燒光、殺光、搶光,瘋狂的劫掠了。

孫承宗介紹情況的時候,蘇天成已經在思索了。

後金的八旗軍,也不是非常正規的軍隊了,如果按照專業化的軍人來說,他們還存在瑕疵,但八旗軍有着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他們時常狩獵,從事農業生產的時候不多,狩獵的過程,也就是訓練的過程,而且與大型動物的搏鬥,可以激發他們的鬥志,也讓他們足夠的警惕,這與實戰演練,是沒有多大區別的。

從這一點來看,也可以明白了,滿八旗爲什麼不善於攻城拔寨。

這樣的軍隊,的確是有些可怕的,特別是他們的獎勵制度,人爲財死鳥爲食亡,每次入關征戰,只要搶的到足夠多的財物,自己也能夠獲得很大的一部分,古往今來,財物上的獎勵,都是最好的激勵軍心的辦法之一。

反觀大明朝的軍隊,軍屯制度,已經因爲形勢的逐漸變化,難以爲繼了,軍戶成爲了貧窮的代名詞,好多衛所的軍士,走出來的時候,和乞丐差不多,飯都吃不飽了,更不要說養活婆娘娃娃了,讓這樣的軍士去打仗,等同於送死。

有些衛所的軍士,窮的忍不住了,利用征戰的機會,殺良冒功,甚至搶掠百姓的錢財,更有甚者,直接譁變,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中間,過上了燒殺搶掠的生活了。

對於那些殺良冒功、搶劫的行爲,軍官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同於默許了,而那些譁變的軍士,朝廷中很大一部分人,也是抱着同情的態度。

如此的惡性循環,大明朝不轟然倒下,纔是稀奇了。

看來,大明朝根本的問題,還是在財政收入方面,出現了巨大的漏洞,誰都知道,維繫政權,沒有足夠的錢財支撐,那是不可能想象的。

也有一些歷史學家,做出來分析,認爲明末是腐敗導致了明朝的滅亡,這個觀點,蘇天成是不贊成的,腐敗確實可恨,應該毫不留情的予以根治,但歷朝歷代都有腐敗,最終王朝滅亡,並非是腐敗的主因,而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只不過腐敗起着催化劑的作用,令這個王朝,更快的倒下。

看見蘇天成好半天沒有說話,孫承宗有些奇怪了。

“蘇大人在想些什麼啊?”

“孫大人,晚輩想到了一些事情,更是覺得,中興學社,要儘快成立起來了,晚輩會繼續給皇上上奏的,我大明朝的士紳富戶,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做出來自身的貢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樣簡單的道理,他們應該知道,看到這裡的一些情況,晚輩想到了江寧縣的那些士紳富戶,他們有能夠幫助這裡的百姓和農民。”

孫承宗有些感動了,摸着花白的鬍子,飽含感情開口了。

“蘇大人,你時時刻刻想到百姓和農戶,老夫敬佩啊,老夫早就發覺了,你看着那些窮苦百姓的時候,眼裡流露出來不忍的神情,老夫也曾經年輕,可惜沒有你想的這麼遠啊,你放心,老夫就是拼了這條老命,也要辦好中興學社。”

“大人的一片赤忱之心,晚輩敬仰至極,晚輩要多向大人學習,今後,晚輩有什麼做的不好的地方,大人儘管批評。”

“呵呵,蘇大人,老夫識人無數,雖不敢自誇每次都看的準確,老夫和你接觸的時間不長,但敢於斷言,興旺我大明者,必定是你蘇大人啊。”

蘇天成神色有些嚴肅,按說孫承宗說的這話,評價非常高了,但三人成虎的道理,他是銘記在心的,所有遇見自己的人,都說自己是大明朝的中流砥柱,這裡面的含義,多種多樣,不同的人,說出來的意思不相同,有誇獎的意思,但也有功高震主的警告。

翌日的下午,已經進入了定興縣境內了。

遠遠的看見了一些人,站在路邊,似乎是在等候什麼人。

看見這些人,孫承宗的情緒顯得激動了,躍馬上前。

“善繼,怎麼到這裡來迎接了啊,你這個教書先生,不在鄉里教書育人,在這裡等着幹什麼啊。”

聽到孫承宗這樣說,蘇天成連忙跟上去了。

爲首的人,正是鹿善繼。

鹿善繼身材魁梧,看上去孔武有力,臉色黝黑,完全不像是朝廷官員,倒像是軍隊中間的將領了,不過,也許是歲月的侵蝕,還是有着蒼老的感覺。

蘇天成連忙下馬了。

“江寧縣知縣蘇天成,拜見鹿大人。”

鹿善繼看着蘇天成,楞了一下。

“原來你就是蘇天成,蘇大人啊,看上去如此的年輕,老夫差點不敢相信了。”

一邊的孫承宗笑呵呵的開口了。

“善繼,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蘇大人是有着大才略的人啊,這幾日,老夫和蘇大人交談,敬佩至致,蘇大人的好多認識,老夫都不曾想到啊,怎麼樣,老夥計,跟着老夫,再次出山,去做一番事情,闖出來一番天地。”

鹿善繼很是豪爽。

“老大人吩咐了,善繼豈敢不從,只要大人有吩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669章 心結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880章 對決(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623章 行刺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880章 對決(2)第1155章 識趣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283章 太子第158章 籌謀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1章 收拾你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248章 協調會(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65章 劉鐵漢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883章 對決(5)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728章 江湖第844章 慘敗(2)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1079章 明志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647章 夜襲(2)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
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669章 心結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880章 對決(2)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623章 行刺第354章 初見洪承疇第880章 對決(2)第1155章 識趣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283章 太子第158章 籌謀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340章 血色殘陽(5)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11章 收拾你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248章 協調會(2)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65章 劉鐵漢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883章 對決(5)第877章 范文程的睿智(2)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85章 縣衙的安排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728章 江湖第844章 慘敗(2)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070章 決戰遼東(12)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1079章 明志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647章 夜襲(2)第893章 多鐸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