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

大明政客sodu

蘇天成每一次參加辯論,都帶着渠清澤,這裡面的含義,也是深刻的。

渠清澤的身份不同了,每次跟隨蘇天成,能夠將這些辯論的意見,很快的傳到皇上的耳朵裡面去,只要得到了皇上的支持,蘇天成就有了最大的依靠和底氣。

他還需要得到其他支持,大明朝的士子,力量是不小的,有些時候,甚至能夠左右朝政的局勢,好比說眼前的張溥,利用復社,左右科舉,影響朝廷決策,在張溥的身邊,聚集了大量的讀書人,這些人搖旗吶喊,表現出來了強烈的參政議政的企圖,他們通過諸多的同窗,也形成了一種不一般的勢力,任何的個人,在他們的面前,都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蘇天成的影響,是非同一般的,可一年多的發展,他也有一個問題存在,那就是因爲事情太多了,僅僅注意到了辦實事,重點考慮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埋頭苦幹,沒有加大宣傳的力度,所以說,他的身邊,文人士子不是太多,大家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想要擴大影響,不一定非要吹噓自身,想要展現出來執政理念,也不一定要手把手的教授某個人,辦學結社是很好的辦法。

蘇天成不是沒有想過,可他打心裡,有些厭惡這樣的做法,現在看來,當初的判斷有失誤,還是要通過辦學結社的機會,擴大影響,從根本上動搖東林黨和復社的影響。

東林黨和復社的某些觀念,是正確的。這些正確的觀念,就好好吸收。對於那些應該摒棄的觀念,要毫不客氣的丟棄和批判。

辦學結社的控制,是要嚴格的,人上一百,種種色色,知人知面不知心,肯定有宵小之徒,藉機混進來的。這就要求純潔辦學結社的理念,重點從學術的討論方面出發,最大限度的禁制結黨營私、攻擊他人。

只要能夠最大限度的純潔隊伍,這樣的辦學結社,就應該要及時的開展起來。

今天的機會很好,通過激烈的辯論,能夠再一次的擴大影響。也展示出來自身的執政理念,讓張溥等人知道,自己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看來,張溥先生請客,是有着不小的講究啊,有身份的人才能夠參加。巡按御史吳大人在樓下等候客人,規格不一般,可惜的是,我是江寧縣知縣,眼睛裡面看到的。都是老百姓的疾苦,想到的是爲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做事情。對於某些所謂的讀書人,講究的什麼身份、什麼待遇,沒有看來眼裡,我生平最爲厭惡的事情,就是自我清高,以爲自己是聖人,降臨到世上,是來普度衆生的,自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仗着一張誇誇其談的嘴,說出來一番聖人君子的大道理,習慣指手畫腳的空談。”

看見張溥和錢謙益的臉色發生了變化,蘇天成更加的不客氣。

“張溥先生,錢大人、黃大人,你們若是有着這樣的認爲,恕我不客氣,我們道不同不相爲謀,這吃飯喝酒的事情,還是免了。”

還沒有等到衆人開口,吳偉業說話了。

“鄒平章,蘇大人、渠大人和王兄,都是恩師的客人,起碼的待客之道,你是要清楚的,虧你還是讀書人,怎麼說出來這番話。”

鄒平章滿臉通紅,在吳偉業的面前,他是無法發脾氣的。

“蘇大人,我帶鄒平章道歉了,王兄快請坐,蘇大人不要生氣了,見諒見諒。”

雅間裡面的氣氛,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張溥和錢謙益,神色顯得有些嚴肅了,黃道周的神態,卻有所不同了,看着蘇天成,眼神裡面,透露出來了欣賞的意思。

喝下第一杯酒之後,張溥開口了。

“蘇大人,你我是同窗,今日難得有這樣的機會,我說話也很直接了,有什麼得罪的地方,還請蘇大人見諒。”

“張溥先生年長,有什麼話,儘管直說,我洗耳恭聽。”

“蘇大人在江寧縣不過一年多時間,做出來了很多的事情,令我很是佩服啊,江寧營立下了那麼多的功勳,生擒紫金樑,迫使老回回自盡身亡,以少勝多,如此功勞,都是我等不敢想象的。”

所謂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蘇天成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他不會被幾句話給忽悠了,不知道天南地北了。

“蘇大人查抄匡思明的府邸,霹靂手段啊,令我等景仰,最近一段時間,我聽說,江寧縣又有一些新的動作了。”

蘇天成有些不耐煩了,張溥說話雲山霧罩的,是什麼意思,要就直接一些,有話就說,有屁就放,拐彎抹角的,好像顯得自己有水平,其實話語裡不客氣的意思,誰都聽出來了,既然到了這樣的地步,遮遮掩掩做什麼。

“張傅先生,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張溥臉上帶着微笑,慢悠悠的開口了。

“有句話,蘇大人想必是知道的,士可殺不可辱,千百年來,讀書人都是這樣的秉性,爲國爲民,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正是因爲如此,我大明朝皇上英明,認同讀書人的秉性,給予了讀書人諸多的恩惠,這些恩惠,是讀書人應該享受的,不知道蘇大人是不是認同這般的道理啊。”

蘇天成臉上也浮現出來了微笑,如此小兒科的話題,也拿到這裡來說。

他沒有回答,看着張溥,等待後面的話語。

“蘇大人不說,就是默認了,那我就不明白了,士紳富戶既然享受朝廷的恩惠,蘇大人爲什麼說出來那番話,什麼要感恩,要付出。說什麼士紳富戶,本就應該成爲普通百姓的榜樣。正人先正己,說什麼士紳富戶嘴上說一套,冠冕堂皇,背後卻是一毛不拔,眼裡看見的,就是自家的利益,說士紳富戶的作爲,讓衆多的百姓怎麼想。有什麼資格評頭論足。”

“讀書人需要考慮的,是家國大事,以天下興亡爲己任,浩然正氣盎然充塞於天地之間,不計較個人得知,不在乎個人命運,可惜有些人。用功勞思想,來概定書生氣節,這豈不是對書生士子最大的侮辱,豈不是與天下讀書人爲敵。”

“讀書人享有的恩惠,是皇上給予的,是他們應該要享受的。讀書人必然要受到社會的尊重,衆人的膜拜,若是有人想着,動搖讀書人的根本,試問天下讀書人。會答應嗎。”

說到後面,張溥的語氣有些嚴厲了。已經顯示出來不一般的風度了。

說完這邪之後,張溥看着蘇天成,顯得有些不屑,似乎自己已經站在了批判者的立場,蘇天成是來接受批評和承認錯誤的。

“張溥,你說完了嗎?”

蘇天成突然開口,令所有人都有性驚,要知道,張溥是復社的領導人,受到好多士子讀書人的尊重,從來沒有誰敢直呼其名的,想不到蘇天成不在乎,直接稱呼其名字。

張溥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了。

“蘇天成,我已經說完了,最後提醒你一下,希望你知道尊重人。”

“哈哈哈。。。”

蘇天成仰頭大笑。

“張溥,有一句話叫做得志便猖狂,說的就是你這種態度,你是什麼身份,朝廷命官嗎,有人直呼你的名字,你居然受不了,難聽的話我不想說,只是提醒你,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將自己看的太高了,有些人吹捧你,奉你爲神明,我蘇天成根本就不在乎你,說得好聽一些,我們是同窗,說得不好聽,我是官,你是民,起碼的規矩,你要清楚。”

張溥的臉紅一陣白一陣,顯然不知道怎麼說好了,身爲復社的負責人,受到衆多士子的追捧,而且在翰林院期間,內閣首輔周延儒都是對他尊敬有加的,想不到在蘇天成的面前,栽了這麼大一個跟頭。

仔細想想,張溥確實無法發脾氣,他本來辭去了翰林院庶吉士的職務,只不過在籍,不是朝廷官員,人家蘇天成是江寧縣知縣,正經的朝廷命官。

“好了,不說其他的,就說說你剛纔問到的事情,有幾個問題,我想着請你回答一下,既然我們是辯論,那就是相互的,誰也不要想着將自己當做聖人,端着偌大的架子,專門來指責他人,不客氣的說,這樣的態度,我根本不理睬的,今日若不是看在吳兄的面子上,我早就拂袖而去了。”

雅間裡面,已經非常安靜了。

錢謙益和黃道周,與蘇天成都有過交談,不過氣氛都是不錯的,完全不似今日,上場就顯得很是火爆,完全撕去了溫情的面紗。

錢謙益本來想着開口的,看見了這樣的情形,他沉默了,人還是要知趣的,蘇天成的犀利言辭,他也領教過。

至於說黃道周,早就在沉思了,他不是東林黨,也不是復社的成員,只不過在見識方面,與錢謙益、張溥等人,有些相近,和蘇天成交談之後,有些道理,他也在思考,感覺到蘇天成所說的話語,還是有些道理的,並非是一派胡言。

吳偉業的處境,很是尷尬,張溥是他的恩師,蘇天成是他最爲佩服的同窗,這樣的時候,他無法表態,支持誰對自己都是一種傷害,可完全不表態,也是說不過去的。

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三人,已經沒有說話的資格,他們也不敢隨意插嘴了,先前鄒平章開口,已經遭遇訓斥,這個時候,若是繼續說話,被嚴厲指責,那是自取其辱。

渠清澤的表情,最是輕鬆,他有着充分的理由相信,蘇天成一定能夠狠狠的教訓衆人的,自己已經見識過如此的場景了,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人物,蘇天成都能夠侃侃而談,說出來一番令人服氣的道理,今天也是一樣。

王大治的臉上,沒有表情,他關心的就是蘇天成的安全,其餘的事情,絕不操心。(未完待續。

第490章 近憂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710章 囑託第1165章 苦嶺關第824章 準備(3)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51章 遊歷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07章 授官第584章 情報戰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614章 剪不斷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391章 慘敗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054章 遼東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187章 行動(4)第820章 面對面第629章 巡視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169章 昏頭了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48章 協調會(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792章 偶遇(3)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698章 大遷移第424章 屠殺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14章 在路上(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274章 奧妙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13章 離去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122章 熱鍋(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87章 核心情報
第490章 近憂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710章 囑託第1165章 苦嶺關第824章 準備(3)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51章 遊歷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162章 秋收的態度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07章 授官第584章 情報戰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614章 剪不斷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391章 慘敗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054章 遼東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1187章 行動(4)第820章 面對面第629章 巡視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583章 白桿兵的重新組建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1169章 昏頭了第1233章 遼東危局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248章 協調會(2)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792章 偶遇(3)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77章 郡主來了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698章 大遷移第424章 屠殺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14章 在路上(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677章 有關漢人的安置第1274章 奧妙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113章 離去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386章 家庭計劃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122章 熱鍋(2)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587章 核心情報